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7-3-27 17:25

《鬼魂出没》--作者:(美)欧茨

总序:一位世界性的杰出作家

——从诺贝尔文学奖说起

王理行

今年是谁获诺贝尔文学奖了?

ⅩⅩ国的ⅩⅩⅩⅩ。

啊?没听说过嘛!他(她)是谁?

我也不清楚。

国内出过他(她)的作品了吗?

好像没有。

进入21世纪后的每年10月上旬,有关最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消息在瑞典一公布,在关心诺贝尔文学的人们中间,类似的对话就会不绝于耳。而且,这样的对话不仅在中国常常听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很流行。

一次又一次出人意外

就拿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57岁的奥地利女作家艾尔芙丽德?耶利内克来说,在获奖前,尽管她已有近30部德语小说和剧本问世,在德奥地区是一位颇有知名度的作家,但在德语世界之外,她几乎默默无闻,在绝大多数国家都鲜为人知。比如,在中国大陆,对于她,除了个别专业外国文学词典里有过简要介绍外,就几乎难觅踪迹了,不过,繁体字版的《钢琴教师》已经在港台地区出版;在美国,尽管可买到四部耶利内克的作品,但她的书基本卖不动。一些美国的出版社认为,耶利内克的作品太残酷,不是那种能畅销的作品。她获奖后,连美国《纽约时报》都感到意外,载文指出,近年最新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浮出水面时,绝大部分人都不会知道得奖者是什么人。该报由此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结果提出了质疑,认为瑞典学院忽略了包括普鲁斯特和乔伊斯在内的现代文学不少顶级大家,还有一些名作家,一年又一年被视为问鼎该奖的有力人选,却总是落空。

2003年南非作家约翰?迈克尔?库切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曾令许多中国的文学研究者和作家大感意外,尽管此前,他的代表作《耻》已于2002年推出中文版,一些专业报刊已刊发过几篇相关评介文章,而他在欧美文坛已经享有相当高的声誉。

2002年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在得奖前也不为人知。他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令世人感到意外的程度,更甚于耶利内克的获奖。很多匈牙利人都没听说过这位同胞,就连匈牙利的许多大学文学教授、评论家也不知道他是谁。他在匈牙利以外默默无闻是自然而然的了。在中国,只在一本作家词典中能找到短短几行介绍他的文字。倘若不是诺贝尔文学奖,凯尔泰斯很可能会一直这样默默无闻下去。

英国作家V.S.奈保尔在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前在欧美文坛已被视为重要作家,但他和库切一样,人们似乎在世界文坛上可以找出一批同样有理由,甚至更有理由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杰出作家。在他获奖前,在欧美,奈保尔早已享有声名;在中国,则只有花城出版社在十来年前出版过他的一部小说《米盖尔大街》,另外,译林出版社已买下他的两部代表作正在组织翻译出版,有少量学者在关注他,但对绝大部分中国读者来说,奈保尔是个未曾听说过的名字。

相比之下,200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倒是一个例外,但他的获奖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意外。生于1930年的品特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不过,尽管品特一直被公认为英国20世纪继萧伯纳之后最杰出的戏剧家,也对世界剧坛产生过重大影响,但他早已过了文学创作的巅峰期,也早就被诺贝尔奖的预测者忘记了。到2005年3月,他已宣布终止自己的剧作生涯,全力投身于政治活动。谁也不会想到品特此时还会得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仍然是评委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为什么新世纪初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都是陌生人呢?为什么瑞典学院以外的专家、学者、媒体认为最有可能获奖的那批作家偏偏老是不得奖呢?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诺贝尔文学奖走过了百年历程后,每年在确定获奖作家时,仍然秉承了诺贝尔的遗愿,即诺贝尔文学奖是要颁发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文学自然仍是其评委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

品特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剧作家,英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中人物多是下层人民,戏剧冲突往往围绕一间闭塞的小屋发生。小屋象征着安全,而屋外则存在不可知的威胁。他的剧作表现的是品特对战后英国社会生活中受“威胁”的感觉,也反映了在动荡不安的现当代社会里人们的恐慌心理,表现了人与人之间互不理解和人的孤独。

耶利内克的许多作品以强烈批评男性的专制和暴力而著称。她用文学语言对性别问题、社会中的性与暴力等主题的探讨,她描写的妇女如何被毁掉的故事,她对奥地利传统文学以及传统文化风俗的抨击,她对自己的同胞的无情批评和强烈的女权主义倾向,都包含着极其丰富复杂的社会思辨和批判意识,能够引起极其丰富的联想。她以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中陈规旧俗的荒谬以及这种枷锁对人施加的压力。

南非的国家之耻——种族隔离制度,库切一直不愿直接写及但在他的所有作品中都得到了象征性的表达。这,其实是整个人类之耻。他的作品内涵和寓意都颇为丰富,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涉及了后现代社会里的诸多问题,如人与人之间缺乏、不愿、难以相互交流和理解,而是互相设防、互相封闭。其代表作《耻》中卢里生活中的困境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世纪末人类生存现状的困窘。《耻》是一个后殖民世界中人类种族关系现状的寓言:殖民统治结束后,其危害却仍在继续。

少年时期被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悲惨经历,使凯尔泰斯?伊姆雷每当考虑写一部新小说时,总会想起奥斯威辛。目睹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成了他的一段决定性的成长经历。他的写作支撑起了个体脆弱地对抗野蛮历史的经历。对他而言,奥斯威辛并不是一个例外事件,而是现代历史中有关人类堕落的最后的真实。纳粹集中营的经历,是他所有创作的核心与背景。他要通过创作成为奥斯威辛的代言人。

奈保尔在他的创作中对人物性格中所具有的泛人类共性的关注,是为弥合不同民族文化差异所作的努力。奈保尔作品所涉及的地域延伸到了印度、非洲、南北美洲和亚洲的伊斯兰国家。多元复合的文化背景,使奈保尔具备了理解文化差异的必要素质,也使他更能深切体会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差异意味着什么。他在东西方两大文化范畴之间徘徊:既有文化依赖又有文化反抗。这种无边界性实际上是对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狭隘性的挑战。

这些作家的批判、抨击、控诉、讽刺、追问,所涉及的极具个性的问题,同时又是带有人类普遍性的问题,其背后都有强烈的理想倾向在支撑。平心而论,百余年中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虽然说不上个个都是当年世界文坛上傲然屹立于最高峰的作家,但是,应该说,每一位都是在一定的水准线以上的,没有哪一位是平庸的作家。放到整个世界文坛上来看,上述五位作家也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家。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7-3-27 17:26

尽量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

不过,每年在确定获奖作家时,文学已不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考虑的唯一的因素。

比如,国别与地域的分布应该尽量广一点了。耶利内克是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人,库切是第二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南非人,凯尔泰斯是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匈牙利人。奈保尔获奖时虽然是英国籍,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出生地在中美洲的那个小国和父母的印度移民背景,而20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若不是意外状况,本来是要颁给土耳其作家奥尔汗?帕穆克的。

在后现代的多元文化主义浪潮中,原先处于受忽视的边缘地位的弱小势力受到了重视,纷纷从边缘向中心运动。这种现象反映到诺贝尔文学奖中,便是弱小国家、民族或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作家受到了格外的重视。耶利内克来自欧洲小国奥地利,是第十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女性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中大多处于受忽视的边缘地位,也属于弱小势力),库切来自非洲的南非,凯尔泰斯来自欧洲小国匈牙利,奈保尔获奖时虽然是英国籍,不是弱小国家的,但出生在中美洲的小国特里尼达和多巴哥,生长于一个不和谐的贫穷的印度移民家庭。品特的临时意外获奖,同时也是扶助弱小,因为戏剧在文学中已越来越边缘化。

在创作理念上,推崇反专制、反极权、反独裁、反暴力、反暴政、反恐怖,推崇人类民主、自由,不同国家、民族、人种、文化和平而平等共处的思想。品特是一位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道德良知的作家,甚至被誉为“人权卫士”。耶利内克出生在一个具有捷克犹太血统的家庭,她父亲曾经受到纳粹迫害,她一生的心愿就是为她父亲雪冤。她的家庭背景使她有一种使命感,每当她发现“极权”倾向时,她不得不大声喊出来。库切的所有作品都在控诉南非的国家之耻——种族隔离制度的罪恶,希望殖民统治结束后,白人和黑人能和平共处。凯尔泰斯用非戏剧性的真挚、正直的声音叙述集中营的恐怖。他一直追问的是:谁能保证恐怖与恐惧不会再发生?奈保尔的文学创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通过敏锐而真实的文学笔调向世人展示被扭曲的历史现实,表达了一种超越民族主义和种族差别的人类关怀。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想尽量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力争推出有价值的新人。如果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都在人们的意料之中,那么诺贝尔文学奖的新闻轰动效应一定会大打折扣。而经常在一批公认有资格获奖的作家中选取相比之下不大被人注意的作家,甚至选取被广泛忽视而又确实已达到一定水准线之上的作家,让所有的人都大感意外,则更能体现其判断的独立性,更能引起媒体、文学研究专家和大众的关注、兴趣和忙碌,尽管有时会因此引起质疑和非议。文学艺术贵在具有独特的个性,而独特的个性有时并不一定能较快地得到普遍的接受和认同,因此,成功地挖掘和发现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价值的杰出作家,正是诺贝尔文学奖自身价值的体现,能证明诺贝尔文学奖“点石成金”的作用。

难以避免的局限

瑞典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团的成员由中老年语言学家、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作家、翻译家及一名律师组成。他们自有其特定的文学观、价值观,也自有其各方面的局限性。

比如,对于用英语、法语、德语等欧洲主要语言以外的语言创作的作家来说,要受到评委们的青睐,最好把他们的作品先译成瑞典语。否则,评委们看不懂,你写得再好也是白搭。所以,要想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用来创作的语言或翻译是很重要的问题。耶利内克用德语创作,其作品获奖前已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和瑞典语。品特、库切和奈保尔用英语写作,故其作品不须翻译便可在全球通行无阻。用匈牙利语写作的凯尔泰斯?伊姆雷的一些作品获奖前也已被介绍到了德国、法国、瑞典等国家。

再则,如何让杰出作家的作品进入评委们的视野也很重要。要想引起评委们的关注,作家最好先在欧美造出影响来。在获诺贝尔文学奖前,品特的剧作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在世界文坛得到广泛关注、介绍、研究,得到过欧美许多重要的文学、戏剧奖项,并在世界各地的戏剧舞台频频上演。耶利内克已在奥地利和德国获大大小小21个奖项。库切已在国际文坛上获得包括英国布克奖在内的多项重要文学奖,其多部作品在英、美出版。凯尔泰斯也在国内外获多项奖。奈保尔已获得英美等国的多项重要文学奖。

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西方价值观较容易认同。品特、耶利内克和凯尔泰斯生长、生活在欧洲国家,他们的西方价值观是天生的,或者说,他们天生极易接受西方价值观。库切曾在英国工作,并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和执教,自然至少部分接受了西方价值观。奈保尔虽然是移民,但在英国受大学教育并加入英国籍,还长期生活在英国,说明他大致上已认同西方价值观。

瑞典虽然只是一个欧洲小国,但从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选择上,仍然可以看出他们自觉或不自觉中透露出的“欧洲中心论”。上述五位作家中,品特、耶利内克、凯尔泰斯和奈保尔都是欧洲人,库切虽然是非洲的南非人,但不要忘记南非属于英联邦国家。近十年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中,除了库切,其余九位都是欧洲作家。

2002年和2004年,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问题情势处于严峻的关键时刻,诺贝尔文学奖分别授予身为犹太人的奥斯威辛的代言人凯尔泰斯和受身为捷克裔犹太人的父亲遭迫害的经历的驱使而写作的耶利内克。尽管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一再表示,只有文学价值,才是瑞典学院唯一的衡量标准,但仍然免不了有人怀疑这其中是否还有别的因素在起作用。

对盛宴的期待年复一年

诺贝尔文学奖百余年的历程尽管一直与各种各样的议论、争议和质疑相伴,尽管一定程度上出现过这样那样的偏差或失误,但不可否认的是,诺贝尔文学奖无疑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坛上最引人注目的、影响最大的文学活动。一个作家如果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那他一定会视之为对自己创作的最大的肯定,一定是他最开心、欣慰的事情。人们完全有理由一直满腔热情地期待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的盛宴。

纯粹的文学事件同时又能成为全球性的新闻事件,能引起大众媒体的广泛兴趣,大概只有诺贝尔文学奖了。每年10月,全球数以亿计的人都在怀着极大的兴趣翘首期盼着最新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浮出水面,然后,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都会对似乎是刚刚诞生的那位世界文豪的生平、创作、个性、嗜好等等大加介绍,不少人还会对最新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否该得奖议论一番,同时有的人对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近些年来在评奖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倾向表示不满。在中国,对诺贝尔文学奖自然也是万众瞩目,各种各样的议论不绝于耳。许多人为百余年中居然没有一个(持中国国籍的)中国人拿到这顶桂冠而愤愤不平。一些中国作家以夺得这个奖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把拿不到奖归罪于没有称职的翻译使他们的杰作为世人所欣赏。有的人则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声言不在乎甚至鄙视这个奖。静心而论,百余年中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每一位都是在一定的水准线以上的优秀作家。要不然,诺贝尔文学奖何以成为今天的诺贝尔文学奖呢?至于中国作家迄今没人得到这个奖,各种原因都可以找,但最关键的,恐怕还得在中国作家自己的创作中找。作为一个作家,如果在形式、技巧、风格的探索与创新方面,在题材的挖掘与出新上,在对人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把握与认识上,能够对于文学创作本身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写出自己独具个性又具有人类普遍认识意义的作品,写出让世界上的同行叫好并沿着你新开辟的创作道路前行的作品,写出引领当今世界文学潮流的作品,这样的作家,迟早是会引起世界文坛的足够重视和肯定的。到目前为止的中国作家中,有两类作家恐怕是永远也不可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一类是至今其文学创作思想和观念仍然或多或少地被“极左”思想所笼罩的作家,因为“极左”文学思潮与文学的本质和人类的理想都是背道而驰的;另一类是至今仍然热衷于模仿、且仅仅停留于模仿、多半连模仿也模仿不像国外的各种文学创作流派、形式、技巧的作家,因为仅仅停留于模仿,其价值自然不如原创的被模仿者。这样说,并不是要排斥文学创作中的模仿并否认模仿在文学创作中的积极作用。在文学创作中,为了模仿而模仿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但模仿可以作为创造的基础,可以在模仿中消化、吸收,为个性化的创作服务。可喜的是,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引进的国外文坛各种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主义、流派、形式、技巧的洗礼后,目前已有一批颇具实力的中国作家的主体意识和自信心都已大大增强。他们在广泛了解外国同行并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消化吸收其长处的同时,已不再对其顶礼膜拜。他们既能意识到外国同行的长处和特色,又能看到外国同行的短处和弱点,同时还能在对比中发现中国文化,中国的文学传统、观念、思维、题材和中国作家独特的个性在世界文学大家庭中应当占有的位置和应该或可以做出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中国文学的希望就在像他们这样的作家身上。他们正在努力并已开始逐步走向世界,正在逐步得到世界文坛的关注、接受和认可。可以说,世界文坛上已经有了中国文学的声音,这种声音可望逐渐响亮起来。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7-3-27 17:27

重要的是及时了解世界文坛新作和作家走向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中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界先是大量重印并新译出版古典外国文学名著,接着开始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全面补课。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部部外国文学名著的推出常常在中国读书界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阅读热潮,一个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著名作家及其重要作品一度对许多中国作家乃至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来说都是耳熟能详、如数家珍。新时期中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出版对国人解放思想、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中国文学界了解、借鉴、学习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自身的现代化并融入世界文学大家庭更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大推动作用。不过,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商品化、市场化浪潮的不断加剧,人心日益浮躁,阅读和出版本身都日渐实用化、功利化,文学图书市场,尤其是外国文学图书市场日渐萎缩。那种完全从文学价值本身出发来推出外国重要作家和文学作品的现象已日益少见,这是直接导致中国文学研究界、创作界和读书界对当今世界许多重要作家,包括最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缺乏必要的了解、甚至几乎一无所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不论中国社会如何变化发展,中国始终需要了解当下的世界,中国文学界和广大读者也需要了解当下的世界文坛及其变化发展的走向,而了解当下世界文坛及其变化发展的走向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通过重要作品和新作了解当今世界重要作家的创作走向。尽管目前中国的外国文学图书市场不容乐观,但是有选择地推出外国重要作家及其作品还是有必要、有价值、有意义的,仍然有许多中国作家、学者和文学爱好者渴望及时了解阅读当今世界重要作家的作品。如果有更多的以文学为己任的有心人来从事这一工作,那么,中国文坛与当今世界文坛的交流就会更加顺利,世界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大背景和参照系的积极作用就会日益明显,而像对最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几乎一无所知的现象出现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减少。

在近几年并不景气的外国文学图书出版中,对最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代表作,以致扩展到其所有作品的版权争夺已呈愈演愈烈之势,购买中文版权的费用越抬越高。据品特作品的版权代理人透露,品特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先后有七十多家中国出版社向他表达了购买品特作品中文版权的强烈要求。而在品特获奖前,其作品中文版权是完全无人问津。应该说,有出版者来抢购外国重要作家的中文版权,无论如何都是可喜的现象,然而,细细想来,新闻媒体、读者和出版者一时间对刚获奖作家及其作品的强烈兴趣,在更大程度上是冲着具有极强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诺贝尔文学奖去的,并不是冲着刚获奖的那位作家本人及其作品本身去的,也不是冲着文学本身去的。这实在是文学的悲哀!这种作家一旦获奖便抢购其作品中文版权并急速推出的现象,如今已逐步扩展到一些西方主要国家或语种的文学大奖。

近年来的现实表明,诺贝尔文学奖是不可预测的。通过某种方式或途径预测某位或某几位外国作家最有可能获诺贝尔文学奖,据此抢先推出一些作品,指望其作家一旦获奖便可名利双收,这样做,尚无成功的先例。相反,完全从文学价值的角度去判断取舍,以较低的费用购得独家出版权,推出某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却又值得重视的作家的重要作品,后来该作家却意外得奖,其作品的出版者一夜之间名利双收的例子,近年来倒不止一个。比如,南非作家J.M.库切的力作《耻》最早是以英文于1999年分别在英国和美国出版的。笔者多年来一直密切关注着国际文坛的最新动向,发现《耻》一问世就受到英美乃至整个西方文坛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好评。鉴于此,笔者找来了《耻》的原版书,经仔细阅读发现,《耻》的内涵和寓意都颇为丰富,涉及了后现代社会里的诸多问题,如人与人之间缺乏、不愿、难以相互交流和理解,而是互相设防、互相封闭等。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世纪末人类生存现状中的困境。《耻》更是一个后殖民世界中人类种族关系现状的寓言,同时又是一部富有讽刺意味、发自肺腑又不可思议地充满温情的小说。20世纪末的世界文坛,现实主义的回归,多元文化的凸显,对人类情感的探索与反思,成了最显著、最受重视的特征和潮流。创作上彰显个性而不逐潮流的库切不经意之中竟以一部《耻》而成了引领世纪末世界文坛潮流的代表性作家,确实令人深思。基于这种认识,译林出版社在《耻》问世的1999年果断买下这部当年并不被国内出版界同行关注的小说,于2002年9月顺利出版。一年以后当库切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来,国内的各类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传媒突然惊喜地发现,译林出版社的《耻》是中国大陆已出版的这位最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唯一的中文本,译林出版社一度成为各类传媒曝光率最高的对象之一。《耻》在两个月内连续重印三次,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欧茨未必能获诺奖,却是很值得了解的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少数作家之一

在近几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过程中,美国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38— )一直是被许多批评家看好的热门人选,而且有两次进入了最后屈指可数的几位获提名者的名单,只是未能成为最后那位幸运的获奖者。从这一现象中,至少可以得出两点结论:首先,世界上众多的文学评论家和媒体一致认为,从文学创作本身来看,欧茨已经是当今世界文坛公认的最重要的少数作家之一。另外,从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评奖的倾向性来看,除非诺奖评奖的取向发生重大变化,否则,欧茨近几年内,甚至这辈子都未必能获得这个大奖了,至少因为:1.欧茨是女性,而诺奖2004年刚授予一位女性耶利内克,不大可能接连授奖给女性;美国最近一位诺奖得主托尼?莫里森也是女性,尽管诺奖近年来有更重视女性的倾向,但毕竟还是更多地授奖予男性作家,因而连续授奖给美国女作家的可能性也不大。2.欧茨在该奖评委会之外得奖呼声太高,而诺奖近些年来往往授予尚未得到广泛关注、甚至鲜为人知的作家。3.欧茨的作品较为畅销,而诺奖不大喜欢畅销作家。4.欧茨是美国白人作家,而近年来诺奖往往授予弱小国家或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少数族裔作家。

从文学创作本身来看,欧茨已经是当今世界文坛公认的最重要的少数作家之一。这一点既早已得到世界文坛的公认,也早已得到中国文学创作、研究、出版界的重视。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欧茨获美国全国图书奖的长篇小说《他们》(1969)、《奇境》(1971)等力作便已与中国读者见面,其中《他们》一度还成了畅销书,许多报刊上都曾刊出她的中短篇小说、介绍她和研究她的作品的文章。近年来,她的开掘自己超凡想象力的又一个迷人的新篇章、自始至终充满神秘感的《光明天使》(1981)、凭超凡的想象力揭示深陷好莱坞泥潭之中的梦露的人生悲剧从而更加逼近真实的梦露的《金发女郎》(2000,中文本改名为《浮生如梦——玛丽莲?梦露文学写真》)、反映文学与通俗文化很少触及的当代美国富裕的中年人在生气蓬勃的青年时代成为过去之后盛行用浪漫的或者其他可以想象出来的方式重塑自己以实现精神自救的现象的《中年——浪漫之旅》(2001)、用第一人称内心独白的手法写一个女大学生从肉体到精神的探索之路的女性体验和心理探索小说《我带你去那儿》(2002)、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反映一个残酷混乱的时代里男女主人公之间文化、宗教和阶级的冲突的《文身女郎》(2003)等也都先后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一般说来,一个外国作家能有像欧茨这么多作品在中国出版已经够多的了,能够得到那么多中国学者、报刊、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已经够幸运的了。然而,对于欧茨这么一位丰富而又复杂的作家,对于欧茨这么一位能令人羡慕地挖掘出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创作力极其旺盛又那么专注于写作的超级多产作家,尤其是,对于欧茨这么一位具有世界性重要地位的杰出作家,仅仅停留于目前的翻译、介绍和研究,是不够的。我们有必要一直跟踪她的创作,并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长江文艺出版社决定一次性推出五卷本欧茨文集,其中包括两本最新小说《妈妈走了》(2005)和《大瀑布》(2004)、一部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1993)、一部小说集《鬼魂出没:怪诞故事集》(1994)以及一本最新文论集《直言不讳》(2005)。之所以选择这五本书,旨在通过这一文集对欧茨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既能及时跟踪欧茨创作的最新状况,又能一睹国内评介相对较少的欧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创作,领略作为杰出的短篇小说家的欧茨的经典的鬼故事和令人心寒的心理恐怖小说的艺术性,还能了解一直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里任教的欧茨教授对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坦率观点以及对文坛和文化现象的看法。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7-3-27 17:27

多产而又多才多艺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38年6月16日生于纽约洛克波特,在纽约州北部她父母的农场里长大,上了她母亲上过的同一所单间校舍。这一跨越尼亚加拉和伊利县的纽约州北部农村地区,曾受到大萧条时期的严重冲击。这里仅有的工业经常遭受关闭和停业之苦。农场家庭拼死拼活地干,只是为了维持缺吃少穿的生活。年轻的乔伊斯喜爱农场乡间的自然环境,对读书和写作表现出了超过她的年龄的兴趣。尽管她父母所受教育很少,但他们都鼓励她的雄心壮志。她经常表达对她在纽约市外的乡村那工人阶级的童年生活的强烈怀恋,承认她的童年是在“天天为生存而挣扎”。14岁时,祖母给了她第一台打字机,她便开始有意识地做好准备,从高中到大学“创作一部又一部小说”。她转学到洛克波特的中学时,便迅速变得出类拔萃。她是个优秀学生,为中学报纸供稿,获得了上锡拉丘兹大学的奖学金,在那里读英语专业。她19岁在锡拉丘兹大学求学时,在由《小姐》杂志主办的大学短篇小说竞赛中获胜。由于学习成绩出众,在毕业典礼上,她作为毕业生代表致告别辞。获学士学位后,她用一年时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硕士学位。在这里她与雷蒙德?J.史密斯相遇,追求三个月后结婚。

1962年,夫妇俩在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定居,欧茨在底特律大学任教,密切关注着20世纪60年代席卷美国许多城市的社会骚乱。底特律市爆发中的社会紧张局势在她看来是动荡不安的美国现实的一个缩影。她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北门畔》(1963)和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颤抖中坠落》(1964)先后问世。她早期最优秀的小说,“人间乐园”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他们》,加上随之而来的一大批长篇和短篇小说,都出自她在底特律的经历。“底特律,我‘了不起’的题材,”她曾写道,“造就了我这个人,因而也造就了我这个作家——不论是好是坏。”1968年,夫妇俩横穿底特律河移居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温莎,她开始在温莎大学任教。随后,她在担任全职教学工作的同时,经常以每年两三本的非凡速度出版新书,她的许多小说都很畅销,她的短篇小说和评论文章则稳固了她的名声。她年仅三十多岁便成为美国最受尊敬、最有声望的作家之一。

在加拿大期间,夫妇俩创办了一家小出版社,并开始出版一份文学杂志《安大略评论》。1978年他们移居新泽西后,继续投身这些活动。1978年起,她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写作项目任教。她的文学创作持续高涨。目前她是普林斯顿大学罗杰?S.伯林德杰出人文教授,继续与她那相濡以沫了近40年的丈夫住在普林斯顿。

作为美国最多产、最多才多艺的当代作家之一,欧茨写出了当代一些最有争议、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她至今已出版各类作品一百多本,包括47部长篇小说与中篇小说(其中包括近年创作的以青少年为读者对象的《大嘴丑女孩》等五部长篇小说和以罗莎蒙德?史密斯的笔名出版的一系列实验性的悬念小说)、29部短篇小说集、八部诗歌集、八部戏剧作品集、三本小故事书,还有论及从埃米莉?狄金森的诗歌、陀斯妥耶夫斯基和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到哥特小说和恐怖小说等文学对象,论及诸如画家乔治?贝娄斯和拳击手迈克?泰森等非文学对象的非虚构性的文学评论和论文集12部。她的短篇小说曾被收入48种美国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她曾独立或与人合作选编包括《牛津美国短篇小说选集》(1992)、《20世纪美国最佳散文选》(1996)、《诺顿当代小说选集》(1997)等各类作品集17种。由别的作家或学者撰写的论述欧茨及其作品的传记、专著已有四种,而报道和研究欧茨及其作品的文章则在欧美及世界许多地方的报刊上随时随地可见。尽管有一些评论对她引人瞩目的多产写作颇有微词,她这样解释她非凡的生产力:“我一直过着一种非常传统而有节制的生活,绝对守时,毫无异乎寻常的事情,连安排时间都不必了。”

在回应“工作狂”的指责时,她说:“我并没有意识到工作得特别艰苦,甚或根本就没意识到‘在工作’。写作和教学对我来说一直都报偿极为丰厚,以致我都不会以工作这个词通常的意义来看待它们。”既然许多著名作家在创作的高峰期都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推出新作,从来没有人怀疑或指责他们写得过快过多过滥,没有因此怀疑他们作品的质量,那么欧茨过着极其简单而又规律的教学加创作的守时生活,以两倍、三倍甚至四倍于普通作家的时间投身于写作,经常每年推出两三本新书,也就不足为奇、不足为怪了,似乎也就不必仅仅因此就怀疑或指责她写得过快过多过滥了。美国诗人兼出版公司编辑丹尼尔?哈尔波恩在论述欧茨时指出:“她是个奇才。许多人,特别是作家,面对她犹如面对新的挑战,因为她创作了如此之多的作品。但是,真正让他们感到震憾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她的每一部书都因其高水准而令同行惊叹不已。”一般说来,作家一定时间段内创作的数量与其质量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一个作家花数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创作一部作品,并不能保证那部作品就是一部杰作;反之,一年写出一部或一部以上的作品,也并不一定意味着那样的作品不是高水准的佳作。

小说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

欧茨的各类创作中,以小说方面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广受好评,屡屡获奖。她除了两度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后提名外,置景于20世纪60年代种族动荡的底特律的她的早期小说《他们》,获1970年美国全国图书奖。《黑水》(1992),一个基于肯尼迪-查巴基迪克丑闻的故事,1993年得到了普利策奖提名。她的《鬼魂出没:怪诞故事集》曾获1995年世界最佳幻想作品集,《我生活的目标》(1994)获1995年福克纳笔会小说奖最佳小说提名。她畅销全美的《金发女郎》(2000),是一部关于美国偶像玛丽莲?梦露的史诗性作品,获2000年全国图书奖提名和2001年普利策奖提名。她的《在震惊中》(2000)获2001年布兰?斯多克最佳中篇小说提名,《大瀑布》(2004)获2005年英国奥兰治小说奖最佳小说提名。她还曾获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颁发的罗森塔尔奖、邓根农基金会颁发的短篇小说雷奖,曾获古根海姆研究员奖金、欧?亨利短篇小说连续成就奖、埃尔默?霍尔莫斯?鲍布斯特小说终身成就奖、马拉默德笔会终身文学成就奖。1978年起成为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院士,2003年获英联邦杰出文学贡献奖和凯尼恩文学成就评论奖。

欧茨早期的短篇小说集奠定了她在短篇小说这一文学样式上和整个美国文学界的重要地位。此后,她在许多样式和风格上进行实验,因多才多艺和作品的多样性、作品中对暴力的批判和出版上的多产而获得广泛赞扬。从长篇小说《奇境》开始,欧茨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奇境》和短篇小说集《婚姻与不忠》(1972)是欧茨旨在颠覆“孤独自我的神话”及其派生的“孤立艺术家的神话”从而在艺术与社会、公众以及文化传统之间寻求关联的艺术观的一个出发点,体现了作家强烈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和文化传统意识。20世纪80年代初,她以由《美好的花朵》(1980)开始的系列小说令评论家和读者大为惊讶。她在这一系列中彻底改造了哥特小说的惯例,利用它们来对美国历史的整个流程进行重新想象。探索个性较深层的隐秘之处并阐明偶尔突发的性欲与心理侦探小说的方式的小说《转折点》(1984)和《玛丽亚的一生》(1986)则利用她家庭和童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作为创作素材,从女性的视角对女性经历进行探索和研究。同样令人感到突然的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她又以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家族纪事小说,包括行文风格复杂多变、悲剧与救世力量不断角逐的《你必须记住这一点》(1987)和聚焦于一对跨种族青年的恋情的《因为那是痛苦的,因为那是我的心》(1990),回到了她所熟悉的现实主义领域。

广收博取, 不囿于任何一隅

20世纪的世界文坛,文学创作由现实主义急速向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发展,各种各样的文学流派风起云涌,各领风骚,各种各样的在创作形式、技巧、语言等方面的创新实验如火如荼,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蓬勃发展,使文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其中在创作形式、技巧、语言等方面的创新实验,也极大地丰富了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然而,当这种创作实验在某些后现代主义作家那里发展到不顾作品的内容而仅仅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形式而形式的极端时,那样的文学便逐渐成为人们无法卒读因而也不愿去读的艰深晦涩的封闭的文字游戏了。物极必反,到20世纪末,世界文坛便兴起一股现实主义回归的潮流,当然,此现实主义已非原先的传统的现实主义,而是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洗礼后的现实主义。

欧茨博览群书,无论是具有现代主义思想或倾向的弗洛伊德、尼采、托马斯?曼、陀斯妥耶夫斯基、麦尔维尔、普鲁斯特、萨特、乔伊斯、福克纳、弗吉尼亚?伍尔夫等思想家和作家,还是斯汤达、福楼拜、马克?吐温、德莱塞、法雷尔、斯坦培克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她都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个作家,欧茨的成长和成熟期恰恰就在后现代主义文学迅猛发展并达到高峰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以她自然而然地置身于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之中。欧茨是一位富有个性和独创性的作家,她善于学习、吸收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各种各样的文学创作形式、流派、表现手法,但从来不拘囿于任何一隅,而是在写作中根据需要借鉴采纳的同时,不断探索,进行自己的实验和创新,因而她的作品呈现出了非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她在创作中可以轻松地从一种风格和手法转换到另一种风格和手法,可以得心应手地在一部作品中使用多种风格和手法。在她迄今为止的创作生涯中,各类文学批评家曾给她贴上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传统派、实验派、哥特派、女权主义等五花八门的标签。在这方面,她不得不令人联想到福克纳。在许多方面,都可以如英国《卫报》上的一篇文章所说:“她类似于女福克纳,为她的领域做着福克纳为他的领域做过的事情。”其实,福克纳和欧茨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有非凡的文学天才,加上他们忠实地描绘复杂多变的生活的态度的需要。这种天才加上需要使他们不可能局限于某一种流派、创作手法或风格,所以,试图给他们这样的作家贴上一张什么主义或什么派的标签或归为某一类别的努力是注定要失败的。只有就他们某部具体的、独立的作品去体会、分析、把握其中的创作特色,才是切实可行的。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7-3-27 17:29

双重身份, 多种效应

欧茨具有学者和作家的双重身份。作为学者,她有在文学创作实践基础上的文学论著。作为作家,她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自觉运用某些理论观念。这二者的结合,使她的理论与文学创作独具个性,最终在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重新定义了文学。她并不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而是身处后现代时期的学院,受到后现代主义各类思潮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参与开创或借鉴了元叙述、互文性、戏仿、拼贴、断裂、颠覆、碎片化、去中心化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新手法。与此同时,她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作家,能较为辩证地看待后现代主义诸问题,并没有沉溺于极端的后现代主义文本、文字游戏,没有身陷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虚无主义,没有把语言表现得荒谬、无条理、不合逻辑、甚至毫无意义,没有否定语言的象征力量,没有以嘲笑的态度表现一切,没有让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产生的正常期待都落空。纵观欧茨的创作,可以看到,她在创作中根据题材、内容的需要而采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各种形式和技巧,而现实主义则始终是她的作品的主旋律或主要的基调,即使在她那些实验意味很浓的作品中,仍然可以感受到一定的现实主义气息。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使欧茨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有道德意义、有教育作用、有解说功能的。艺术教化人生。”她的作品能拓展人类的视野,对人类的未来投以极大的关注,在深层有着启人深思的哲理性和批判性。

虽然她自称“严肃作家”,以区别于旨在娱乐或宣传的作家,但她的小说仍然吸引了广泛的读者,许多作品都曾登上美国和世界上的多种畅销书排行榜,其中《我们是穆尔凡尼家人》(1996)曾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榜首。她这么一位严肃作家的严肃文学作品,经常像许多后现代主义作家那样,采用诸如凶杀、强奸、暴力、偷情、走向堕落等题材和侦探、推理等通俗小说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美国、对人类命运的严肃思考。例如,《强奸:一个爱情故事》(2003)审视了一对母女在处理强奸后果时母女间令人恐惧的多层面的混乱关系。欧茨给自己的作品披上这类通俗小说的外衣后,加上她的许多小说都很畅销,许多没能细心去欣赏、体会她的作品的读者就真的把她的小说误认为通俗小说了。

丰富的题材, 罕见的深度

欧茨的作品题材丰富,广泛触及了美国的社会生活,细腻地描摹美国的社会,提出了美国当代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进而提出了整个美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欧茨有能力抓住和反映历史紧要关头的社会精神。在她的作品中,从她出生的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到六七十年代的城市动乱,冷战时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越战以及后冷战时代,到今天的美国均有所反映,像《美好的花朵》更是涵盖了六代人的生活。她的虚构世界充满了暴力和悲剧。她善于描写暴力,把人们压抑在心头的恐惧与不安诉诸笔端。她笔下的许多人物心神不宁、郁郁寡欢,常常是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身情感上的弱点的牺牲品。她看上去并不像那种会撩开日常生活面纱,会在后院看出讽喻、在比喻性的露天平台上看到真正的黑暗的作家。但是,她确实是的。她独特的天才在于她准确无误地忠实地传达人物的心理状态并把她笔下人物极其私人化的经历与更广泛的美国生活的现实相联系的能力。总的说来,欧茨侧重于反映美国中下层人的生活,尤其是反映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的生活,善于以女性的审美视角表现对弱小人物,尤其是受尽苦难和屈辱的迷路或误入歧途的女性的命运的探索、同情和关切以及对她们精神蜕变的社会原因的探索,同时抨击美国社会对妇女的歧视和重压,指出当代美国妇女面临的困境,并对否定女性的传统观念提出质疑和抗议。《他们》在表现女性人物与暴力的关系的同时,反映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意识形态给女性造成的肉体与精神的伤害。小说抓住并反映了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动荡不安的社会精神,揭示了暴力之下隐藏的女性的悲哀与无奈。欧茨能够用晓畅明快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一个地方的情绪和人的心灵骚动狂暴的状态,把人类的体验推到一个常态的边沿,让疯狂和神秘的潮水涌进来。她宣称,通过写作或自我表达行为,个人与群体,与分享“声音”的人们,进行了交流。她的“声音”是鼓励、坚持、激情和艺术的语言。

作家写小说,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或多或少地写出自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有的小说仅仅是作家个人的体验而已,有的小说则同时可以是某一时代某一地域某一群体或阶层的人们的集体体验,有的小说则更可以同时是跨时代跨地域跨阶层的人们的体验,有的小说甚至同时可以是全人类带有普遍性的体验。欧茨与世界文学史上许多杰出的前辈一样,能写出某种程度上堪称那种同时可以是跨时代跨地域跨阶层的人们的体验的小说,因而为世界各地涵盖几代的众多读者所喜爱。她把自己的精神和大众的精神系在一起,写出了较全面、真实地反映现实的作品,描绘出了一幅幅既可信而又有重要内涵的社会画面,具有罕见的深度和力度,其中表现出的开诚坦白、直言无畏、充满生活激情的风格,震撼人心。欧茨具有非凡而丰富的想象力。她的小说常常虚构得像真实发生的事,有时看起来甚至让人觉得比客观现实还要真实而令人信服。这是成功的想象和虚构。她以逼真的笔法描写了物欲横流的美国社会现实及其中的人们的命运。今日中国社会中的某些方面和某些阶层的人们,似乎也被欧茨写进了她的小说。她的小说中的某些画面、现象或主题与当今中国社会的某些侧面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甚或对应性。由此可见,欧茨叙写个人体验的同时,还写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和问题,而不局限于一时一地的状况,这就是一个杰出作家的伟大之所在。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曾经说过:欧茨在文学创作上一心一意又讲究效率,而不是匆忙地为了多产而多产;假如“女文人”这一称谓存在的话,那么在美国这个国家,她就该首先得到它。

部部堪称力作 部部可读耐读

这套欧茨文集中收入的五部作品,部部堪称力作,部部可读又耐读。《妈妈走了》是一部坦诚的、充满激情并极其个人化的情感小说。31岁的单身女主人公走着性解放的路,经济上自己赚自己花,过得逍遥自在,从来没把母亲当回事,也从来没把自己当女儿。然而有一天,母亲暴死,令她内心产生极大的震撼。在悲痛与懊悔中,她开始反思母女关系和自己的过去,在挖掘出自己过去从未注意到的秘密的同时,竟在内心逐步培养起一种深深的爱。《大瀑布》写的是家庭危机,反映的不仅是家庭的历史,同时还有美国灰暗的过去。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一个丈夫把自己新婚的妻子留在蜜月套房里,独自钻入尼亚加拉瀑布后失踪。妻子在等待丈夫回归的过程中与一位律师产生了爱情。随后引出了家庭、父母与儿女的关系,隐情、罪恶、谋杀、欺骗、诉讼、复仇……还有放射性废料。《鬼魂出没:怪诞故事集》收入曾创作出许多20世纪美国最佳短篇小说的欧茨的16篇小说,展现了作家纵横驰骋的创造力的另一面,既有经典的鬼故事,又有令人心寒的心理恐怖小说。欧茨善于描写人心理上的阴暗面,技巧娴熟,行文很有节制,情节紧凑,层次分明,把这类小说提升成为精致的文学。《直言不讳》是欧茨的第九部非虚构作品集,收入38篇文章,其中论及的有西尔维娅?普拉斯、穆里尔?斯巴克斯、帕特里西娅?海史密斯等有争议作家,威廉?特拉弗、E.L.道克特罗、石黑一雄、迈克尔?康纳利、艾里斯?塞博尔德等各具天才的作家,勃朗特、海明威、罗威尔、拳王阿里等文化偶像,唐?德里罗和梭罗的作品。欧茨认为:散文是一种音乐,音乐创造“情绪”。她在这部文集中坦率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尤其是小说的观点,表达了对文坛和文化现象的看法。《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则是我们最后要稍加分析和欣赏的欧茨的一部力作。

引起过轩然大波的《狐火》

1996年,加拿大一所名叫密尔顿区高中的中学里一个十二年级男生把英语课上用到的一部小说带回家,结果引起他父亲杰克?休伊斯曼的强烈不安。休伊斯曼组织了一个名叫父母反对有伤风化教育的团体,试图禁止在学校使用这部小说。

休伊斯曼及父母反对有伤风化教育团体的成员们向当地家庭派发了六万份长达16页的传单,以想象得到的最耸人听闻的笔调抨击此书。传单第一页以小报般的大写字母疾呼:“看看里面就会看到我们的孩子在密尔顿区高中(很快就会在你们当地高中)都在看什么书。”三页传单内页则提供了从该小说中摘出的令休伊斯曼深感冒犯的骂人脏话和思想。“该小说充其量只不过是从美国进口的廉价的性交手册罢了。传单还指责小说赞美了其中的主角的同性恋行为”。它指控校方“滥用权力把不厌其烦的性交强加给他们社区”,“教师则是在利用这种材料准备和录取受害者”。休伊斯曼及其团体在宗教力量的支持下起到了一些作用。

校方据理力争,指出该小说适合十二年级学生,应该继续作为该校高级英语计划的一部分。专门为此争端成立的由当地教育工作者和另外一所中学管理人组成的地方评论委员会1977年初发布评判结果,裁定支持该书。

在加拿大引起如此轩然大波的,就是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93年推出的长篇小说《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

《狐火》是20世纪50年代生活在纽约州北部的一个蓝领小镇上贫穷的五位白人少女组成的帮派兴衰的历史记录——一个滴血盟誓的姐妹组织的秘史。她们在一个充斥着酗酒、失业和针对女性的暴力的社区里成长。她们从未在这个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这个世界仿佛从来就是要诋毁她们、毁灭她们,因此五位少女结血为盟,起初是为了自我保护,共同抵御世俗社会及其压迫者。她们当众羞辱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性虐待的一个数学老师。她们痛打一个要强奸其处于青春期的侄女的男人。她们利用以性为诱饵引诱好色成性的男人上钩所得的钱财为基础共同生活。这帮少女对自己先期的得手飘飘然了,很快就失去了控制。她们要为了自豪感,为了权力,为了向世界复仇而献身。她们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跟随着她们的头头急剧滑向与日俱增的暴力和不加选择的犯罪之路。数年后,她们的老大做出灾难性的报复行动使她们每个人的生活都陷入一片混乱。然而,正是在暴力、性虐待、剥削和复仇的场景中,蕴含着这部小说最强大的力量:细腻而又令人惊讶地表现了把“狐火”帮的少女们联结在一起的纽带——尤其是故事的叙述者马迪和长腿之间的纽带。小说充满激情而又无情……时而引人入胜、时而令人震惊地展现女性的愤怒、勇气和坚毅。

小说由天文学家的助手,已人到中年的马迪?沃尔茨,通过天文学家所说的“回忆时间”的棱镜来讲述她的故事——“现在开始讲述是因为我有了合适的远视仪器”。这指的就是时间的视角。她回顾了自己身为“狐火”帮成员的岁月。作为一个青少年,马迪以一种麻木的、否定自我的方式献身于帮派。戈尔迪典型的女性化的身体掩盖了自己暴烈的、易爆发的脾气。兰娜长一头玛丽莲?梦露式头发,背着切斯特菲尔兹牌小提包。丽塔胆小如鼠,她受到的羞辱导致了“狐火”帮的第一次复仇行动。不过,首先,这是长腿?萨多夫斯基的故事,她身材苗条、极具诱人的冷艳之美,她的胆量、体力、仇恨和所受到的伤害使她成为“狐火”帮最引人注目的人物。她拥有领导的品质、令人激动的心、颠覆性的力量和真实的勇气,这使她堪称现代小说中最生动、最重要的女主人公之一。少女们不明白的是,“狐火家园”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姐妹团体的梦想。她们的头领长腿萨多夫斯基,尽管拥有她那样的才智、狡黠和理想主义,最终由于太不顾及后果——由于她那独特的“美国性”而过于盲目,必定难以成功。马迪所喜欢的长腿身上的那些品性正是使长腿盲目的品性。正如马迪所注意到的,“狐火”帮的少女从天真烂漫的无辜走向过早的犯罪,她们自己对这种转变几乎毫无察觉;她们起初是成人的受害者,极易受到成人残酷的反复无常的伤害,后来她们自己却变成了精于算计的施害者。“狐火”帮这个远离好色之徒和压迫者的避难所,其熊熊燃烧的解放的怒火显然烧得太旺太烫而难以为继。她们不断利用性交来提高赌注,发展到最后居然是一次最荒谬的暴力行动,针对一个想毁灭她们的黑社会进行最后一次悲剧性的抵抗,一个攫取100万美元的疯狂计划。这使得马迪?沃尔茨都不敢跟着去了。她成功地脱身而去。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7-3-27 17:29

心里的书名是“我的哈克?费恩”

就像塞林格在其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捕捉到了一个男少年那愤怒而离群封闭的声音那样,欧茨的《狐火》传达出了一群受虐待的少女顽强的、毫不动情的声音。她们的语言中虽然充满了污言秽语,但仍然传达得十分到位——多半以高度可信的对话来传达。

《休斯顿邮报》把《狐火》看作是“对逼迫其最弱小的成员把法律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社会的有力控诉”,并指出“小说还探讨了帮派生活的悲剧性特点以及受压迫的年轻女性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狐火》与色情或性交手册无关,虽然通过摘出其中一长串骂人脏话容易引起父母的焦虑。细心阅读可以发现,小说敏感地叙述了努力想进入一个并不关心她们的世界的少女们的挣扎和挫折。一长串骂人脏话并不能说明什么。词语如果不放入具体的上下文中就不能确定其意义。《狐火》阐明了激情的重要性,阐明了充满激情地投入的重要性……它传递的信息令人敬畏——就像欧茨那充满洞察力的理解和不断用语言来探险一样令人敬畏。欧茨的部分天才就在于她灵敏的听觉。她善于倾听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之间的交谈。而对于像这部书中少女帮的成员之间的谈话,确实令许多人感到不安,人们宁可对这样的少女一无所知。

就在《狐火》在加拿大闹得不亦乐乎的20世纪90年代末,欧茨和美国首都华盛顿某中学学生们讨论《狐火》。男女学生对此小说反响积极而热烈,说它尽管置景于20世纪50年代,但对当前的生活来说仍然显得很真实,对当时青少年文化生活而言,所缺的只是毒品的泛滥。这次讨论对欧茨而言是感情上的巨大回报,令她无比兴奋。

欧茨在为弗兰克林图书馆第一版写的专文中说过,在她创作这部小说的那几个月里,她心里的书名是“我的哈克?费恩”。“我以前从未写过在叙述上如此充满传奇性和冒险精神又直面现实的小说;我以前从未写过像日记那样重现一个故事的小说,也从未写过青少年在其中表达得如此坦白、如此诙谐、至少在我听来如此富有诗意的小说。马迪?沃尔茨,马迪猴子,我的年轻的替身,是个正直可靠的叙述者。就像哈克贝里?费恩叙述自己的故事那样,马迪会得到读者的充分信任——她说的是真话,她对待自己和对待别人一样毫不留情。小说里发出的是青少年的声音——有充足的理由对大多数成人,对一切既定制度都不信任。‘狐火’帮的马迪和她的姐妹在她们的头领长腿萨多夫斯基的魔力的感召下,凭其少年的未经检验的乐观主义——她们的‘美国性’——类似于哈克贝里?费恩。那天真烂漫的热情的品质,那过去不会给未来投上阴影的感觉,比我们拥有更悠久历史的欧洲人羡慕我们的一种品质,也是我在自己身上发现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如今在我身上似乎并不比我在马迪的年龄时弱,在许多方面与她并无多大不同。做一个‘美国人’就要感到你的生活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你只需行动。”

欧茨的这番话自然会使读者立刻想到让她无比崇敬的马克?吐温的伟大经典,“在美国文学中空前绝后的、占据着独一无二的位置”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讲的是美国男孩的故事,而《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美国少女们的故事,她们有时顽皮、更经常地是心神不安地与一个男性和成人操纵的世界作对。

所有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一定意义上都可视为作家的自传。只不过其自传的性质不同,有的更大程度上是作家真实生活经历方面的自传,有的是作家精神思想上的自传,有的则是作家感情体验上的自传。当然,更多的可能是一定程度上三者兼而有之。《狐火》就像欧茨更早的小说《玛丽亚的一生》、《你必须记住这一点》和《因为那是痛苦的,因为那是我的心》一样,具有作者对自己在纽约州北部的少女时代的深刻记忆的感情上的起源。它置景于一个虚构的城市哈蒙德,那也是《因为那是痛苦的,因为那是我的心》发生的地方,几乎和《你必须记住这一点》中的奥里斯堪尼一样,兼具洛克波特和布法罗这两个城市的许多特征。欧茨少女时代在乡村的家就地处这两座城市之间,但距洛克波特更近。她的许多亲戚都生活在洛克波特,20世纪50年代她就在那儿坐公交车上学。欧茨说:“洛克波特陡峭的小山,即便是那儿破旧不堪的街道、公园和公交车站,尤其是从市中心穿流而过的埃里巴奇运河的辉煌存在——让与现实相抵触的青春期的梦想进行戏剧性地测试,还有更浪漫的场景吗?就像对马迪来说那样,对我来说,‘回忆时间’的棱镜使我得以用一种我生活于其中时难以想象的方式面对20世纪50年代初的记忆。并不是说这部小说是自传性的或者是‘自白’——除了其情感层面。”她视这部小说中的浪漫故事为“我的一片心”。

窥一豹而知功力

一打开《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这本书,马上就有既严酷又抒情的感觉,充满反叛的力量,闪现着强烈的感情。

“千万千万不要说出去,马迪—猴子,她们曾经警告我,如果你告诉他们任何人,就得死。可如今事隔这么多年后,我要说出来了,还会有谁来阻止我呢?”整部小说的第一段,就是这一句话,透出一股令人紧张而又好奇的气息:是什么事情这么重要、这么隐秘、这么危险、这么见不得人,以致“说出去,就得死”?!“曾经”二字,用的是过去时,表明这是一部讲述发生在过去的事的小说。他们是谁?是她们少女帮成员以外的所有人?是所有的男人?而“事隔这么多年后”,已经没有谁来“阻止我”了,她们是死了?坐牢了?永远不会碰到了?

“毕竟,我是协助制定那些最初条例,包括上述那条警告的人。事实上,我是‘狐火’帮的正式记录者。”第二段这简短的两句话,部分回答了第一段带给读者的疑问,给了读者一个真实可信的感觉。

第三段中,“这是一份秘密文献,然而又希望它是一份‘历史’文献,真相会在其中得以永存,而歪曲、误解和彻头彻尾的谎言则会遭到驳斥。”这是当初记录下来的初衷。可是紧接着第四段,“就像我们当年是为了恶,为了复仇而作恶似的”。还有第五段,“所有与‘狐火’帮有关的谎言中,这肯定是最糟糕的!”这两段都只有短短一句话,却涌动着强烈的激情和强大的力量表明记录者马迪早已从梦中醒来,如今的看法与当年的初衷已大不相同:初衷其实是谎言!

小说一开始就语言简洁、生动、生活化、口语化,每一句都是普普通通、平白质朴的词句,但每一句都饱含激情和力量,传达出丰富复杂的信息,令人浮想联翩,都有着雷霆万钧之力,同时又激发起极大的好奇心。仅仅读个开篇,就感到这部作品的通俗小说的外衣已经披上了,让人急于往下看,想了解这个无情地报复男性的少女帮的经历。

这实在是一个简短而精彩的开篇!希望对它的赏析能引发读者阅读欧茨作品的强烈兴趣。

关于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可以说的还有很多很多,但作为五卷本欧茨文集的总序,已经说的实在是够多的了。还是赶快让读者自己去读欧茨写的文字、欧茨写的作品吧,那实在要比这篇总序精彩无数倍。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7-3-27 17:30

本卷序:恐怖小说的精品

左自鸣

欧茨的《鬼魂出没》分成四个部分,由十六个短篇故事组成。除三个鬼魂故事(《鬼魂出没》、《白猫》、《布赖府受到惩罚的人》)以外,其余十三个怪诞故事均以揭露内心活动为主。正如欧茨所说,“什么是‘怪诞’——什么是‘恐怖’?……我认为人的经验是最深奥的。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观存在于这个世界,从自我这个角度认识世界,这个‘主体’是难以接近的,因此对别人是不真实的、神秘的。而其正面形象——所有的人都一样,从最深层的意义上说,全是陌生人。”

欧茨正是深入人的“主体”,揭露人处于不平常的环境、不平常的心态、不平常的关系中、在心态扭曲情况下产生的怪诞行为,有的故事读来令人毛骨悚然,并且留下悬念,发人深省。例如《模特》故事里自幼“父母双亡”跟姨妈生活的希比尔,突然遇到一个斯泰尔先生,在斯泰尔先生的劝诱下给他当了模特。斯泰尔先生对她特别慷慨,出手十分大方,给她的报酬越来越高,在两人的关系渐渐融洽后,斯泰尔先生开始询问希比尔的身世和她的父母亲,引起希比尔的怀疑,她渐渐意识到父亲回来了,对于姨妈一口咬定父亲已死,以及母亲死亡的真正原因产生了怀疑。为了弄清真相,她私自偷看了姨妈保存的文件,发现“斯泰尔”先生果然是她的亲生父亲康特,是杀害她母亲的凶手。这个真相对希比尔不啻晴天霹雳。她瞒着姨妈,带上“斯泰尔先生”赠送的昂贵的羊羔皮坤包,包里藏了一把尖刀,登上了被她称之为“灵车”的“斯泰尔先生”的高级豪华轿车……希比尔的心理变态,说怪也不怪,生活中的爱恨情仇往往以家庭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

反映家庭暴力的还有《罪人》、《预兆》。《罪人》描述早熟的儿子因为被父亲遗弃而煽动母亲复仇,与希比尔相比,杰科是个怪诞的形象,两岁的孩子智力和力气都大大超过了一般儿童,他善于伪装,在幼儿园里表现得与一般儿童无异。他会出谋划策,逼着母亲复仇。在《预兆》里,帕克森家的长子奎恩十分富裕,还颇有社会声望,他外表和善,但对其妻子及其他家庭成员却常常施以暴力,是个危险人物。弟弟维特尼碌碌无为,无钱无权,受到哥哥的鄙视,加上对嫂嫂的同情,被哥哥怀疑与嫂嫂私通,因而常常遭到哥哥的威胁。维特尼从来不敢登门拜访哥哥,但圣诞节前那个星期四维特尼得了一个预兆,担心嫂嫂和两个侄女出事,于是在黄昏时分硬着头皮驾车往该城另一头奎恩家的豪宅驶去。维特尼进屋后,发现除了屋后的厨房,整座屋子一片漆黑,大厅里、走道上、厨房的案板上到处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箱子和纸盒,嫂嫂艾伦的穿着打扮与平时迥异,看见来人是小叔,似乎大大松了一口气。两个侄女忙着包装圣诞礼物,三母女兴高采烈都说奎恩叫她们到国外去度假,临走前要给帕克森家族每一个人准备一份礼物,以弥补圣诞节不能参加全家聚会的遗憾。但说到去哪里度假两个侄女的话似乎不太一致。维特尼在浴室里发现血渍,但被两个侄女以来月经巧妙地掩饰过去。维特尼见到嫂嫂和两个侄女安全无恙,放下心来,临走前,侄女把圣诞礼物提前送给了维特尼,维特尼心存感激地离开了。可是当圣诞节来临,维特尼和他的家人打开礼物的时候,等待他们的是惊喜、惊讶还是惊吓?奎恩究竟在什么地方?爱伦和她两个女儿到底去了哪里?大大小小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这一切都给读者留下了恐怖的悬念。

欧茨的另一个主题是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不协调的关系。《失明》描写了一个与朋友格格不入、对丈夫满腹牢骚、离群索居、孤独无助的老太太,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停了电、丈夫又突然死去。老太太卖掉学院的房子,躲到偏僻的乡村,与其说是为了丈夫有一个研究学问的宁静环境,不如说是为了躲避那些使她感到烦心的朋友,以及不孝顺的女儿。在不受外界干扰的家里,本来应该享受到宁静、平和、温暖、光明,但屋里却漆黑一团,到处都是危险,外部世界也没有光明,老太太把自己封闭在毫无安全感的屋里,等待死亡,心里充满恐惧。作者极为平实地描述着生活细节,却给读者不可名状的窒息感,使读者意识到现实生活的无常、无序和不可预知。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本书最后的故事《殉难》,作者交替描写一个人和一个畜生的遭遇——在保育器里受到精心呵护长大的比比女和为了生存不停地与同类斗、与天敌斗、与人类斗,从而遍体鳞伤,粉身碎骨,为了生存不惜自残以求活命的小老鼠。受到精心呵护长大的比比女成了父母赚钱的工具,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比比女忍受肉体的摧残,硬是把二十八英寸的腰束成十七英寸,然后被放到市场上拍卖。为了防止比比女逃脱,还在她的身上做了文身,这时的比比女无异于一头困兽。在拍卖场上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的眼中,比比女只不过是一条任人宰割的母牛、母猪,他们竞相加价,最后比比女被一个温文尔雅的白发老绅士买走。与此同时小老鼠正在遭受人类的折磨,作为试验品,饱受了惊吓,终于死去,而人类的试验也就以闹剧告终,对科学并无实际意义。

自称深爱比比女的老绅士跟比比女正式结了婚,起初对比比女呵护有加,渐渐地对比比女失去了兴趣,居然逼迫比比女在家接客,并把比比女囚禁起来,比比女又成了笼中的困兽。在老鼠自残面临绝境的时候,一群小孩逮住了他,把他卖给白发老绅士,老鼠过了几天温饱的日子,却不料惨绝人寰的折磨正在等着他,原来,老绅士喂饱他不是出于怜悯,也不是出于慈善,而是把他作为折磨比比女的工具。他把老鼠一寸、一寸地塞进比比女的肛门里,他和他的生意伙伴从人和兽的痛苦挣扎中得到野蛮的快乐,而受尽蹂躏的比比女还得自己清理伤口,收拾残局。故事表面看来十分荒谬、怪诞,但却揭露了所谓高级人种兽性的一面,暴露现实生活中那些有钱有势,恃强凌弱者摧残弱小,无所不用其极的丑恶嘴脸,以及肮脏卑鄙的手段。

《鬼魂出没》里三个鬼魂故事的题材各不相同。《鬼魂出没》是传统的鬼魂故事,描写两个女孩到废弃的旧宅院玩耍遇到鬼魂,一个女孩受罚,另一个女孩送命的情景。欧茨在后记中写道:“孩子们特别容易受怪异形象的影响,因为孩子们在学习如何分辨“真”,“假”;“善”,“恶”。每个小小孩子的精神体验是感情、印象、事件以及与‘意思’结合起来的‘各种形象’的万花筒。”从某种意义上说,《鬼魂出没》也许是侧重于给孩子营造一种恐怖气氛,使他们学会保护自己,远离危险。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真正的鬼是不存在的,但披着人皮、引诱儿童误入歧途、甚至引来杀身之祸的魑魅魍魉却无处不在,《鬼魂出没》给孩子也给家长敲起警钟:警惕暗中窥视我们的“鬼魂”,学会躲开危险,避免受害。

《白猫》里的主人公尤利斯?缪尔由于妻子过分关注波斯猫,受到冷淡而迁怒于白猫,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白猫死后,鬼魂常常出现,使尤利斯?缪尔惶惶不安,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折磨,最终出了车祸,终身残废。《白猫》的故事发人深省,只有处理好人和动物的关系,在人和动物之间营造和谐,人的心灵才能得到净化,任何虐畜的行为不但危害动物的生存,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布赖府受到惩罚的人》则描绘了为追求性爱,遭到传统势力迫害而殒命的一对情人。奎恩特和杰塞尔这一对情人生前给了渴望母爱、父爱的孤儿福罗拉和迈尔斯无私的爱,死后仍然惦记着这两个无人疼爱的孩子,鬼魂久久不肯散去。这对情人在欧茨笔下,具有维多丽亚时代的鬼魂特点,他们有善良的心,有对爱的追求,以及为爱而牺牲的勇气。他们是“美好”、善良的鬼。比起人间诸如X那样的魑魅魍魉,他们的情操自然高尚得多。

《鬼魂出没》还描写了性变态产生的反常行为(《宾果老板》),诡谲的幻觉和可怕的梦魇(《换相》),限于篇幅译者不一一赘述,留待读者细细咀嚼,慢慢欣赏,相信欧茨的故事将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

欧茨的文笔时而平铺直叙,朴实无华;时而曲折离奇,诡谲玄妙,难以捉摸;展示了无穷的想象力,故事短小精悍,令人毛骨悚然,实乃恐怖小说之精品。人物、情景刻画得细致入微,有时句子短小精悍(如《掩饰》),有时一个句子长篇累牍,难理纲目,表达的确有点难度。译者虽尽力而为,因水平有限,译文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唯望行家不吝赐教,谢谢。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7-3-27 17:32

鬼魂出没

鬼魂出没的房子,不许入内的房子。老麦德洛克的农场。埃里奇农场。鄂尔克河畔的敏屯农场。禁止入内。警示牌上是这样写着的,但是我们却随意进入。禁止入内,禁止狩猎,禁止垂钓,否则处以罚款或严惩不贷。可我们还是我行我素,有谁能阻止我们?

我们的父母警告我们不能去那些丢荒的地方:老宅子、旧谷仓都是危险的地方,他们说。我们会受伤,他们说。我问妈妈这些房屋有没有鬼魂出没?她说,当然没有。世上没有鬼魂之类的东西,这你是知道的。她十分恼火,因为她认为我故意装作相信我本来就不相信的东西。我早已长大得不会相信那些东西了。这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孩子气——装作我还小,比实际上要孩子气得多。睁大眼睛,一脸困惑,惶惶不安。女孩子就爱搞这样的鬼把戏。当人人都认为你的想法是不能容许的时候,这就是一种伪装。你把眼睛瞪得大大的,视若无睹,就可以沉浸到梦幻里。这些梦幻让你冷汗淋漓,心怦怦地跳个不已。这些梦幻似乎并不是你自己的,想必是从什么地方,从某个你并不认识,而他却认识你的人那儿来的。

没有鬼魂,他们说。那是迷信。可是在那些我们不该去的地方瞎逛会受到伤害——老房子的地板和楼梯很可能已经朽了,天花板就要塌下来,我们会踩着钉子,或者被玻璃划伤,我们会掉下没有遮盖的井里——而且谁也说不准在大家认为空旷的老房子或谷仓里会碰见什么人。“你是说流浪汉——那些在路边搭便车的人?”我问妈妈。“也许是流浪汉,也许是你认识的人。”妈妈闪烁其辞地回答说。“一个男人,或者一个男孩——一个你认识的人……”妈妈的声音有点儿尴尬,渐渐变小。我知趣地不再追问。

那个时候,有些事情是不能说的。我从来没跟我的孩子们说过。那些事难以言表。

我们总是听父母的。他们说什么我们总是表示赞同。但我们会耍滑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和我的邻居玛利?卢?希丝金从还是小女孩的时候起到后来长大到十岁、十一岁,我们的妈妈都叫我们假小子、淘气包。我们喜欢在树林里和沿着小河边数英里地捉迷藏,我们穿过农场主的田地,窥探他们的房屋——窥探我们认识的人,窥探在学校里认识的孩子——我们最喜欢探察无人居住的房子,被封了的房子,如果闯得进去的话。尽管我们知道这些房子没有鬼魂出没,但我们总是臆想这些房子里有鬼,以此吓唬自己。只不过……

我在一个从小杂货店买来的笔记本上写作,这是一个横格笔记本,封面有花斑,就是我们以前在小学常常用的那一种本子。从前,当孩子们安安稳稳地挤在床上,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我常常给他们讲故事。从前,我念的是书上的故事,因为念书上的故事比自己讲故事稳妥:好几次我把自己写的故事念给他们听,他们都被我的声音吓得睡不着,后来我自己也睡不着了。于是我丈夫就问出了什么事。我把脸藏起来,不让他看见我脸上不屑的神情,回答说:没事。

为了便于涂改,我用铅笔写。我发现自己老是改来改去,纸上都给我擦出了洞。我们五年级的老师哈丁太太常常因为我们的作业本写得一塌糊涂而教训我们。她大块头,蛤蟆脸,教训我们的时候声音深沉粗哑,幸灾乐祸。“你,麦丽萨,你有什么话说?”我站着,两个膝盖直打哆嗦。我的朋友,玛利?卢看着我一副狼狈相,捂着嘴巴笑,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她想说你叫这个老巫婆见鬼去吧,这样她才会尊重你。当然,谁也不敢对哈丁太太说这样的话。就连玛利?卢也不敢。“你有什么话可说的,麦丽萨?交的作业本写得潦潦草草?”我的作业分数从A降到B。哈丁太太用红笔在本子上猛地打了一个大大的“B”,把本子弄出一条褶痕,嘴里发出满意的咕哝:“我对你期望越高,你使我失望越大。”哈丁太太总是这样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她的话,比前几天刚听过的话记得还要清楚。

有一天早晨,一个漂亮的老师来给哈丁太太代课。“哈丁太太病了,今天我来代课,”她说。我们看出她神色紧张,她有秘密不肯对我们说,我们只好等待。过了几天,校长亲自来告诉我们说,哈丁太太再也不会回来了。她心脏病突发,死了。他小心翼翼地告诉我们,仿佛我们还是小得多的孩子,听了这个消息会惶惶不安。玛利?卢和我目光相遇,对着我挤了挤眼睛。我坐在书桌后面,一股莫名其妙的感情涌上心头,一股像蜜一样甜蜜的暖流从头顶一直顺着脊梁骨往下流。我垂着头,双手紧握,和班上其他同学一起喃喃祈祷:我主在天之灵啊。可我的思想却如野马奔腾,不知道飞向何处去了。我知道玛利?卢也一样。

在回家的校车上她在我的耳朵边悄悄说:“那是我们造成的,不是吗?——那个老肥婆哈丁!可我们不会告诉任何人。”

***

从前,有两姐妹,一个长得很漂亮,一个长得很丑……虽然玛利?卢不是我的姐妹。而且,说实在的,我也长得并不丑。只不过有点儿面黄肌瘦,一张小脸上的五官挤在一起,一对黑眼睛挨得很近,几乎没有睫毛,鼻子也没有好模样。一脸渴求而又得不到满足的神情。

但玛利?卢确实长得漂亮。尽管有时她很粗鲁,笨手笨脚。她一头丝一般的金黄色长发,人人见过都难以忘怀。多年以后还历历在目……如果要在人丛中把她认出来,只要看准那一头浅色的金发,绝对错不了……

彻夜不眠,但是我喜欢。我夜晚写作,白天睡大觉。我已经到了只睡几个小时就足够的年龄。我的丈夫去世快一年了,孩子们东分西散,像所有的孩子们一样,各自为自己的私生活奔忙。没人打扰我,没人管我的闲事,没有邻居敢于走来敲门,看看我是否有毛病。有时候,从镜子里浮现出一个不速之客的面孔,一个陌生人的面孔。一张饱受蹂躏、皱纹满布、眼睛深深陷进眼窝里的脸,眼里总是衔着泪花,总是或惊讶、或沮丧、或为难地眨个不停——但我迅即把目光挪开。我没有必要盯着这张脸看。

不错,你们全都听说过老人自负的话。只要相信自己还年轻,在岁月沧桑的脸后还有一颗年轻的心——还只是个孩子,那就会十分天真烂漫。

那时,我还是年轻的新嫁娘,我感到幸福,双眸闪亮,面孔绯红,几乎说得上漂亮了。星期天我开车到乡村度假。我知道他想和我做爱,他和我一样害羞,一样笨手笨脚。可是,他想和我做爱。我穿着长统袜高跟鞋跑进玉米地里,我在玩做女人的游戏,这女人我永远做不来。玛利?卢?希丝金做得来,我丈夫从来不认识的玛利?卢做得来。我气都透不过来,吓怕了,是风穿行在玉米秆中的声音。干燥的玉米秆窸窣窸窣地响,像你说不清道不明的喃喃细语,令人发毛。他抓住我,企图把我搂在怀里。我抽泣着把他推开。他说,错在哪里?上帝啊,错在哪里?仿佛他真的爱我,仿佛他的一生就以我为核心了。而我却明白我永远不配,不配这份爱,不配他这么看重我。我知道,我只不过是麦丽萨,是男孩子不愿多看一眼的丑姑娘,有朝一日他会明白受了欺骗。我把他推开,说,走开!别碰我!你让我讨厌!我说。

他往后退。我掩面而泣。

可后来我还是怀孕了。而且就在几个星期之后。

在荒废的宅院背后,总有许多故事,而且总是凄凉的故事。因为农场主破了产,只好移居他乡。因为死了人,农场维持不下去,又没人愿意购买——就像河对岸的麦德洛克农庄一样。麦德洛克先生七十九岁去世,麦德洛克太太不愿意把农庄卖掉,独自住在那儿,直到乡村卫生管理处来人把她弄走。太可惜了,我父母说。可怜的女人。他们告诉我们永远、永远别到麦德洛克家的谷仓或者房屋里乱逛——麦德洛克夫妇还住在里面的时候,房子就已经岌岌可危,急待修缮。

据说,麦德洛克太太发现丈夫仰面朝天,两眼圆睁,眼球突出,嘴巴张开,舌头伸出来死在谷仓里,就神志不清了。她去找他,发现他这样死了。从此缓不过劲来。从此摆不脱当时的惊惧。为了她好,他们只好把他送进州立医院(他们说的),把房屋和谷仓封起来。到处长出高高的野草。各种蓟草疯长,春天是蒲公英,夏天是卷丹状植物。我们开车经过的时候,我老是盯着那幢房子,眯细眼睛注视,免得看见什么人从一扇窗户往外瞧——一张脸,一张苍白、转眼就不见了的脸——或者一条黑影爬上天面,躲到烟囱后面——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7-3-27 17:32

玛利?卢和我感到纳闷的是,究竟那屋里有没有鬼魂出没,老头儿死去的谷仓里闹不闹鬼。我们蹑手蹑脚地在周围窥探,情不自禁要走过去,每次都越走越近,越走越近,直到有东西把我们吓一跳,才互相抓得紧紧的,推推搡搡穿过树林飞奔回去。终于,有一天我们接近了屋子的后门,从一扇窗户往里瞧。玛利?卢走在前面,她说别怕,没人住在屋里,没人会把我们抓起来。贴有告示不许入内也不要紧,警察不会逮捕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

我们探察了谷仓,掀开木头井盖,把石头扔进井里。我们唤猫,但那些猫不敢走近让我们抚摸。它们是谷仓里的猫,瘦骨嶙峋,一副病容。县法院的人说麦德洛克太太让十几只猫和她一起住在屋子里,把屋子搞得乌烟瘴气,臭哄哄的。那些猫不肯过来,把我们气坏了,就朝它们扔石头,它们喵喵地叫着四散奔逃——讨厌的肮脏东西,玛利?卢说。我们再次爬上麦德洛克家厨房用油毛瓦盖的天面,只是为了好玩,玛利?卢还想顺着大天面爬到房子的顶端,可我害怕了,说,别,别,求你别爬了,别爬,玛利?卢,求你啦。我的声音听起来十分古怪。玛利?卢只是对我望了望,没有像平时那样打趣或挖苦我。天面十分陡峭,我不知道她会不会跌伤。我看见她一脚没踩稳,滑下来,摔倒了。她跌下来的时候,我看见她惊慌的面孔,飘散的头发。我知道没救了。你这人真没趣。玛利?卢掐了我一下。可她没上大天面。

后来,我们就在谷仓之间跑来跑去,拼命扯起嗓门大声叫嚷,为的是好玩,只是为了好玩,玛利?卢说。我们把东西扔到一堆。破损的农具、残破的马具皮革、一把一把的稻草。农场的牲口已经多年不在了,但它们的气味还十分冲鼻。干了的马牛粪便像一层泥土。玛利?卢说:“你知道我要干什么——我想把这个地方烧掉。”她望着我,我说:“好吧——做呀,把它烧掉。”于是玛利?卢说:“你以为我不敢?——给我一根火柴呀。”我说:“你明明知道我没有火柴。”我们互相看了一眼,我觉得一阵冲动直冲脑门,喉咙痒痒的,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我说:“你疯了——”而玛利?卢却皮笑肉不笑地说:“你才疯呢,笨蛋——我只不过试你一下而已。”

玛利?卢长到十二岁的时候,妈妈讨厌起她来,总想让我和她作对,于是我跟别的女孩交朋友。玛利?卢嘴巴不甜,妈妈说。玛利?卢不尊敬长者——连自己的父母也不放在眼里。妈妈猜想玛利?卢在背后笑话她,说我们大家的坏话。她厚颜无耻,骄傲自大,是一条精明的犟驴,有时候粗鲁得跟她的兄弟一个样。为什么不交别的朋友?为什么她站在院子里一叫,我就要跟着跑?希丝金一家子简直就是一堆白人垃圾,比他种出来的那块地强不到哪儿去。

在镇上,在学校里,有别的女孩子在场的时候,玛利?卢对我总是不屑一顾。这些女孩子住在镇上,她们的父亲和我们的父亲不一样,不是农民。但是,一坐上回家的校车,她就挨着我坐,仿佛没有什么不对头的地方,而我则帮她做作业,如果她需要我帮忙的话。有时候我也恨她,但是过后她对我一笑我又原谅了她。她说:“嗨,丽萨,你生我的气了吗?”我做个鬼脸,说没有,似乎她这样问对我是个侮辱。玛利?卢是我的姐妹,有时候我这样假装。我自己编了个故事说给自己听。故事里我和她是两姐妹,长得一模一样。玛利?卢有时候也说她想离开她那个家,那个该死的家,和我住在一起。可是过了一天,或者一个小时,她就沉下脸来,凶相毕露,搞得我差点哭起来。希丝金一家子都是卑鄙下流的种,都脾气暴躁,她还常常这样对人说,仿佛她以此感到骄傲。

她的头发是淡淡的金黄色,在阳光照耀下,几乎是白色。我第一次认识她的时候,她的头发扎成辫子,盘在头上——是她祖母帮她扎的,她讨厌辫子。像那些该死的蠢儿童读物里格雷特尔或白雪公主的画像一样,玛利?卢说。长大一点后,她把辫子放下来,让它一直往下长,几乎长到了臀部。这条辫子真美——丝一般柔软亮泽。有时候我梦见玛利?卢的头发,可是这些梦十分混乱,我醒来后记不得究竟那个长着一头金黄色、丝一般头发的人,是我还是别的什么人。我躺在床上好一阵子,理清思绪,然后才想起我的好朋友玛利?卢。

她比我大十个月,高一英寸左右,重一点,不胖,但是有肉,结实。上臂像男孩子一样有一小块、一小块硬邦邦的肌肉。她的蓝眼睛像水洗过的玻璃,眉毛和眼睫毛几乎是白色的,她长着扁平的鼻子,斯拉夫人的颧骨和一张由心情而定,或甜蜜、或油滑、或疯傻的嘴。可是她不喜欢她那张脸,因为她的脸是圆的,她看着镜子里的脸把它称为月亮粑粑,尽管她明明知道自己长得漂亮——大男孩不是对她吹口哨吗?校车司机不是和她打情骂俏——把她叫做“金发妹”吗?他可从来不给我取个什么绰号。

只有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妈妈不喜欢玛利?卢来访:她不信任玛利?卢,她说。认为玛利?卢也许会偷东西,或者把鼻子伸进屋子里不欢迎她去的地方。那个女孩会把你带坏,她说。但这些都是说来说去听腻了的废话,因此,我根本不爱听。要不是怕把事情弄得更糟,我会对她说你疯了。

玛利?卢问我:“你就不恨她们?——你妈妈和我妈妈?有时候我但愿……”

我用手捂住耳朵,不听她的话。

希丝金一家子住在离我们两英里开外的地方,在道路偏远的一头,路在那儿变窄。那时候路面没铺,冬天从来不铲雪。我记得他们的谷仓和黄色的贮料垛,我记得奶牛去饮水的泥泞池塘,他们春天里搅拌的粪肥。我记得玛利?卢说过,但愿这些奶牛全都死掉——他们总是生这种那种病——这样,她的父亲只好放弃,把农场卖掉,他们就可以搬到镇上,住好房子。我感到受了委屈。她说这番话,似乎已经把我忘了,要把我扔下。见你的鬼去吧,我小声说道。

我记得希丝金家厨房升起的袅袅炊烟从焚烧木材的炉灶里升腾而起,直上冬季的云天,像你吸进的一口气,越吸越深,越吸越深,最后渐渐没了。

后来,那座房子也没人居住了。但是只封了几个月——银行把它拍卖了(原来,希丝金家的农场大部分是银行的,连那些奶牛都是。所以玛利?卢关于这一切的想法全错了,而且一直蒙在鼓里)。

我写作的时候,听得见玻璃破碎的声音,觉得脚下踩着玻璃。从前,有两个小公主,两姐妹。她们专门做大人不许做的事情。——鞋子底下可怕的脆响——滑得像水一样——“有人在家吗?嗨——有人在家吗?”厨房的墙上用大头针钉着一张旧日历,一张褪了色的图画,上面画的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他身上穿着一件血迹斑斑的白色长袍,垂着的头上插着刺。玛利?卢打算吓唬我,使我相信屋子里有人,于是我们两人又叫又笑跑到外面安全的地方,吓得魂飞魄散地大笑。事后我始终闹不明白究竟有什么可笑,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把残存的窗户打碎,猛摇楼梯的扶手,要把它们摇松,低着头跑来跑去,以免蜘蛛网粘到脸上。

我们当中的一个发现一只死鸟,是一只八哥,躺在曾经是客厅的地方。用脚把它翻过来——鸟的眼睛睁着,平静而一本正经地朝上望。麦丽萨,那只眼睛对我说,默默地、可怕地对我说,我看见你了。

那是在老敏屯家,石砌的房子,房顶坍塌,阶梯破碎,像古老的图画书里画的东西。从路上望过去,好像房子很大,可是当我们进去察看的时候,却大失所望:并不比我自己的家大多少,楼下只有四个房间,楼上另外还有四间,一个阁楼,陡峭的天面,屋顶的一部分已经塌了。谷仓往里倒塌;只有基础还是坚实的。土地多年前卖给别的农场主。屋里好长时间没人住。人们管它叫敏屯宅院。位于鄂尔克河畔。玛利?卢的尸体最终就是在那里找到的。

读七年级的时候,玛利?卢交了一个本不该交的男朋友,这事除了我,谁也不知道。这男孩年龄比她大,辍了学,给农场打工。我觉得这人有点儿迟钝——不是说话,他说话倒是挺快的,很正常。是他的思维方式。他大约十六七岁,名叫汉斯。他有一头像扫把棕毛一样卷曲的金发,一张粗糙而布满色斑的脸,一双愚弄人的眼睛。玛利?卢对他如痴若狂,胡乱模仿镇上的大女孩,说什么对某个男孩或年轻男子汉“如醉如痴”。汉斯和玛利?卢亲吻,在敏屯宅院后面的墓地废墟里,在河畔,在希丝金家车道旁边的沼泽地里的草丛中亲吻,他们以为我没看见。汉斯从他兄弟那儿借了一辆车,一辆破旧的老福特,前面的缓冲器用电线捆着,脚踏板刮着地面。我们在路上走着走着,汉斯从后面按着喇叭赶上来停下,玛利?卢爬上车,可我却跟在后面走,知道他们不想跟我在一起。让他们见鬼去吧。我宁愿独自行走。

“你就是嫉妒我和汉斯,”玛利?卢毫不留情地说,我不回答。“汉斯讨人喜欢。汉斯好。他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坏。”玛利?卢用虚假的声调说。这种虚假的声调是她从镇上年龄比她大、招人喜欢的姑娘那儿捡来的。“他——”她盯着我,不停地眨眼,不停地笑着,不知道说什么,似乎实际上她根本不了解汉斯。“他不笨,”她气愤地说,“只不过他不喜欢多说话。”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7-3-27 17:33

几十年过去了,尽管我努力回忆,只记得汉斯?缪恩泽是一个肌肉发达,头发理得很短,长着一对招风耳朵,皮肤上有色素,嘴唇上隐隐有须的金发男孩——他在望着我,眯着眼,皱着眉,似乎知道我多么怕他,多么希望他死掉。如果他把我真当那么一回事,他一定也恨我,可是他并没有把我真当一回事,他的目光只是从我身上一滑而过,似乎在我站着的地方根本没人存在。

关于废弃的房屋,有许多故事。但最糟糕的故事莫过于离我家三英里,鄂尔克河畔的敏屯宅院。谁也没有理由揭开敏屯先生打死妻子,然后用.12口径猎枪自杀的秘密。他没有喝醉,人们说。他的农场比起别的农场来说,也经营得一点儿不坏。

从外面看着那一片长满喇叭花藤和野玫瑰的废墟,似乎很难相信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世上各种东西,甚至连人一手建造的东西,都悄悄地自生自灭……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那所房屋就已经废弃多年。大部分土地都已经卖掉,但这家的子嗣却不愿意处理房产。他们不愿意把房子卖掉,也不想把它夷为平地,他们当然也不愿意住进去。所以房子一直空着。“禁止入内”的告示贴了一层又一层,可没人把它当作一回事。流浪汉闯进屋内造成破坏,麦克法兰家的男孩子们在一个万圣节前夕企图放火焚烧原先的干草仓。玛利?卢和汉斯约会的那个夏季,我和她从后窗爬进去——后窗的挡板早已被拔掉——我们犹如两个梦游者,互相搂着腰,瞪大眼睛,在各个房间转悠。我们每转进一个角落都等着敏屯先生的鬼魂出现。屋里散发着老鼠屎的臭味、霉烂腐败的气味和年深日久的悲哀。壁纸被一条条地撕下来,石灰板壁爆裂,旧家具翻倒砸碎,脚下踩着发黄的报纸碎片。碎玻璃。一地的碎玻璃。透过破窗射进一束束颤抖的阳光。空气是浮动的、活泼的、飞舞的尘埃。“我害怕,”玛利?卢低声说道。她把我搂得紧紧的。我感到嘴里干涩。我岂不是听见楼上有声音吗,一个持续不断的喃喃低语,像两个人在吵架,又像一个人试图说服另一个人往前走,往前走,往前走。但一旦我驻足倾听,声音就消失了。只有夏日令人宽慰的鸟叫蝉鸣和蟋蟀蛐蛐声。

我知道敏屯先生是怎样死的。他把枪管顶住下巴,用大脚趾扣动扳机。他们发现他倒在楼上的浴室里,脑袋开了花。在酒窖的蓄水池里找到他的妻子,他企图把她藏在那里。“你认为我们该上楼吗?”玛利?卢问,有点儿提心吊胆。她的手指发凉,我看见她额头上冒出细细的汗珠。她妈妈把她的头发编成一条粗笨的辫子,大半个夏天都是这样。但辫子松了。“不,”我害怕地说,“我不知道。”我们在楼梯底下犹豫不决——只是站着,站了好长时间。“也许不上吧,”玛利?卢说,“该死的楼梯会塌下来砸着我们。”

客厅里的地板和墙壁上有血迹——我看得见。玛利?卢嘲笑我说:“那只不过是水渍,笨蛋。”

我听见上头有许多声音,或者只是一只雄蜂嗡嗡叫个不停的声音。我等着,希望玛利?卢也听见,可她却一直没听见。

现在我们安全了,我们在往外退。玛利?卢似乎有点儿后悔地说:“是的——这宅子是有点儿特别。”

我们在厨房的断壁残垣中翻寻,希望找到一些宝贵的东西,可是什么东西也没有——只有粉碎的瓷器、破锅头、破罐子、发黄的旧报纸。但是通过窗户我们看见一条长蛇,在一个生锈的水箱上晒太阳,足有两英尺长,黄铜色,很好看,身上的鳞片闪闪发亮,像人手臂上的汗珠;它似乎睡着了。我俩都没有尖声叫喊,也没想朝它扔东西——我们只是站在那儿望着,望了很久很久。

玛利?卢再也没有男朋友了。汉斯不来了。我们有时看见他开着旧福特从身边驶过,但他似乎对我们视而不见。希丝金先生发现他和玛利?卢在一起,大为不快——像该死的疯子,玛利?卢说,盘问她种种讨厌的问题,然后打断她的话,无论她如何说也不相信。最使她受不了的奇耻大辱是他登门去找汉斯,和他拉拉扯扯。“我恨他们两个,”玛利?卢说,面孔被血液憋得发紫,“但愿——”

我们骑着自行车到敏屯农庄,或者踏过田地,走到那里。那是我们最喜欢的地方。有时我们带东西去吃,有曲奇饼、香蕉、糖块。坐在前门断了的石头台阶上,仿佛我们真的住在那座宅院里。我们是住在这里的两姐妹,在我们的前门外面吃野餐式的午饭。有蜜蜂,有苍蝇,有蚊子,可是我们把它们赶走了。我们得坐在阴凉的地方,因为太阳火辣辣地直射,一股热浪当头直扑下来。

“你曾经想过要离家出走吗?”玛利?卢问道。“我不知道,”我不安地答道。玛利?卢抹了抹嘴,眯缝着眼睛,不屑地看了我一眼。“不知道,”她用假嗓子模仿我说。楼上的窗户里有人望着我们——是男的还是女的?——有人站在那里注意听我们讲话。在热浪的冲击下,我感到懒洋洋的,神情恍惚,不能动弹,像一只苍蝇落在了粘乎乎的花瓣上,这张花瓣就要往里合拢,把它吞噬。玛利?卢把蜡纸揉成一团,扔进草丛中。她也神情恍惚、懒洋洋的,还打哈欠。她说:“扯淡——他们终究会找到我。结果一切会更加糟糕。”

我身上冒出一层冷汗,打起抖来。手臂上起了鸡皮疙瘩。我看见我俩坐在石头台阶上的样子就是从二楼往下望看得见的样子,玛利?卢叉开两腿躺着,辫子拖到肩膀上。我意识到有人观望,两手抱膝,笔直地坐着。玛利?卢压低嗓门说道:“你有没有自己摸过一个地方,麦丽萨?”“没有,”我装作不知道她的意思回答说。“汉斯想摸,”玛利?卢说。她的声音流露出厌恶。接着她咯咯地笑起来。“我不让他摸,他就想换个花样——动手解开裤衩——想让我摸他的,而——”

我想叫她打住,用手捂住她的嘴。但她只顾讲下去,我一个字也没说。讲到后来,我俩一同咯咯地笑起来,笑个不停。过后几乎全忘了,也不记得当时为什么那么激动,满脸通红,两眼焦干,仿佛当时一直在盯着太阳。

回家的路上玛利?卢说:“有些事情真难过得说不出来。”可我装作没听见。

几天后我独自回到敏屯宅院。穿过一片狼藉的玉米地:玉米杆枯了,断了,玉米穗烧掉了,如果注意倾听,还听得见窸窣的风声。我的头激动得发痛,我在给自己讲故事,故事里我们计划出逃,住进敏屯宅院。我拿着一枝从树上掉到地面但仍然青绿柔软的柳条,用它抽打东西,仿佛手里拿的是一条皮鞭。我自言自语。哈哈大笑。心里纳闷不知道是否受到监视。

我通过后窗爬进屋里,在牛仔裤上擦了擦手。我的头发贴在颈后。

在楼梯脚我叫道:“谁在屋里?”我的声音表明这全是闹着玩的,我知道屋里只有我一个人。

我的心怦怦地跳得很快,像手里抓住的一只鸟。玛利?卢不在,我孑然一身,于是放重脚步,让他们知道我在屋里,我不害怕。我唱起歌,吹起口哨,自言自语,用柳条抽打东西。我有点儿气愤地哈哈大笑。为什么气愤,我不知道。有人对我说悄悄话,叫我上楼,叫我靠里走,这样梯子就不会塌。

如果你的眼光不错,会发现宅院内部很美。如果你不在乎屋里的气味。脚下是玻璃,剥落的灰泥,污渍斑斑的壁纸碎片垂挂在墙上。又高又窄的窗户下面一片片野草地绿意盎然。我听见一个房间里有响动,但去看的时候只看见一张安乐椅侧倒在地面上。流浪汉把椅垫撬了下来,想把它烧掉。那东西很脏,但看得出原本是很漂亮的——是花的——小黄花,青藤。一个女人曾经坐在这张椅子里,这女人大块头,眼神狡诈,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人看。膝盖上放着毛衣,但她不织,只顾望着窗外,看有谁来访。

楼上的房间里没有空气,热得不得了。我感到皮肤刺痛,像在发抖。我不怕!——我用柳条鞭子猛抽墙壁。在一个房间里一群黄蜂围绕着高挂在墙角的大蜂窝嗡嗡地飞。在另一个房间里,我倚在窗前把头探出去呼吸空气。心想,这是我的窗户。我来到这里,住下来了。她说我最好躺下休息,因为我有中暑的危险。我装作不懂什么是中暑,但她知道我懂。我有个老表去年夏天不是在割干草的时候倒下了吗?他们说他的脸上起了斑点,一脸通红,呼吸越来越急迫,氧气不够,终于倒了。我望着窗外一棵长得很大的苹果树,嗅到了苹果腐烂发出的酒香。天空一片朦胧,像在幻梦中搞不清楚的东西,逐渐逼近,暖洋洋的。半英里开外,鄂尔克河缓缓流淌,透过柳树的屏障,粼粼波光隐约可见,像在对着我眨眼。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鬼魂出没》--作者:(美)欧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