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uapower 发表于 2013-7-31 23:09

本帖最后由 aquapower 于 2013-7-31 23:10 编辑

biaji 发表于 2013-7-31 22:53
Model S: 17,7 Kwh/100km
Porsche Boxter E: 17 kwh/100km
SLS AMG Elektric Drive: 26,8 kwh/100km


忘记告诉你了,他的跑车版本
是53kWh
续航里程:393km
13.48 kwh每一百公里

至于循环寿命吗
根据Plug In America(PIA)组织最新采集到的特斯拉Roadster用户使用数据显示,该车型在累计行驶100,000英里(160,934 km)之后,电池组仍剩余80-85%的电量。 PIA组织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特斯拉Roadster车型的用户,在征得同意后进行相关数据采集。截止到2013年7月5日,共有126辆Roadster电动车纳入采集范围,这些车辆总行驶里程达3,198,749英里,平均单车行驶里程为25387英里(40,856 km),最高行驶里程为87,111英里(140,192 km)。

biaji 发表于 2013-7-31 23:24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7-31 23:00
我就给你一个参数,特斯拉电池能量密度(170wh/kg)大约是普通的电动车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的两倍。
知 ...

传统车商当然不"敢",在技术尚不成熟的时候,在可靠性和高性能之间牺牲的只能是后者。Tesla也许通过电池管理提高了可靠性,但是且不说有多少试验是否充分验证,就算是宣称足够可靠,也不足以形成技术壁垒,其他车厂一样可以效仿。(核电技术足够可靠,但是德国一样要关闭,德国人就是这样,命比较值钱。。。)

IT血统的人做汽车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实德国人在纯电动上保持相对谨慎还因为他们知道,从能源角度看纯电动并非最经济最环保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属于柴油,Hybrid和Plug in 的时代。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7-31 23:42

本帖最后由 aquapower 于 2013-7-31 23:55 编辑

biaji 发表于 2013-7-31 23:24
传统车商当然不"敢",在技术尚不成熟的时候,在可靠性和高性能之间牺牲的只能是后者。Tesla也许通过电池 ...

你说的可靠性挺搞笑的,Tesla的可靠性已经有目共睹了,波音公司现在正在咨询特斯拉更换他们的梦想飞机电池用以改进可靠性。
不过你的观点挺有代表性的,正是我前面帖子里提到的德国汽车产业想当然的惯性。
我个人觉得不用很长时间,十年就会带来颠覆性的产业革命,大浪淘沙。电子相机取代胶卷也就是几年而已,每天充次电的智能手机取代传统手机用了不到3年。产业的革命就是这么残酷。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7-31 23:47

biaji 发表于 2013-7-31 23:24
传统车商当然不"敢",在技术尚不成熟的时候,在可靠性和高性能之间牺牲的只能是后者。Tesla也许通过电池 ...

再给你一个数据好了
据全球汽车咨询公司LMCAutomotive的报道,2013年首季度美国市场特斯拉共计售出4750辆。相比之下奔驰S级和宝马7系黯然失色,销量分别为3077辆和2338辆。奥迪A8在传统豪华阵容内销售业绩名列第三,前三个月共成交1462台。
特斯拉Model S在同价位上完胜德国汽车,而且特斯拉现在对德国汽车产业的伤害是最直接的,
市场的定位上,德系豪华车与特斯拉最接近。而购买纯电动车各国都有很高的补贴。这简直就是德国车的灾难。

9304890 发表于 2013-7-31 23:48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7-31 23:42
你说的可靠性挺搞笑的,Tesla的可靠性已经有目共睹了,波音公司现在正在咨询特斯拉更换他们的梦想飞机电 ...

汽车还是要比手机复杂些,有很多机电系统,还有人员的安全问题。。。。。。
电车 最好的前景是一统江湖 最差的结局是想太阳能产业。。。 您觉得呢?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7-31 23:51

9304890 发表于 2013-7-31 23:48
汽车还是要比手机复杂些,有很多机电系统,还有人员的安全问题。。。。。。
电车 最好的前景是一统江湖...

安全性,特斯拉美国碰撞试验全部都是5星。

9304890 发表于 2013-7-31 23:56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7-31 23:51
安全性,特斯拉美国碰撞试验全部都是5星。

碰撞不是全部啊,控制系统是不是稳定,autobahn上电池突然短路怎么办,电池结冰怎么办? 电池专家能不能谈谈这个电池是怎么管理的啊。。。

vlookup 发表于 2013-8-1 00:04

特斯拉快速充电使用的特殊设备,宝马如果也用特殊设备的话比特斯拉还快

biaji 发表于 2013-8-1 00:07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7-31 23:42
你说的可靠性挺搞笑的,Tesla的可靠性已经有目共睹了,波音公司现在正在咨询特斯拉更换他们的梦想飞机电 ...

可惜的是在汽车领域不完全是这种情况。产业革命是先进技术取代落后技术。就汽车动力而言,如果不是能源和环保的瓶颈,内燃机技术也是无法取代的(试试让波音飞机也装个电池驱动)。

其实电能同样受到能源和环保的制约,纯电动相比柴油增压,相比plugin在矿物能源消耗和污染上并没有什么优势。当然电能作为驱动能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真正取代内燃机不仅靠电池技术,还要整个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的全面崛起取代石油。只有到那一天才能迎来真正的产业全面升级。到那个时候也许每个车商都有自己的电动车产品。但是到跨到这一步之前,更加经济环保的柴油增压,plugin才是最佳方案,"烧煤"的电动车的清洁环保只是个伪命题,盲目追求要纯电动也没有什么意义。电动车有它的市场,但是也有它的极限,取代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biaji 发表于 2013-8-1 00:10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7-31 23:47
再给你一个数据好了
据全球汽车咨询公司LMCAutomotive的报道,2013年首季度美国市场特斯拉共计售出4750 ...

是,所以说是商业模式的成功多于技术的突破。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1 00:11

biaji 发表于 2013-8-1 00:07
可惜的是在汽车领域不完全是这种情况。产业革命是先进技术取代落后技术。就汽车动力而言,如果不是能源和 ...

我喜欢你的态度,那么我来摆一个已知的数据好了。

有大量研究表明电动车产生的碳排放明显的少于内燃机车。以美国的加州为例,电力来源前三位主要是,天然气发电、水电以及核电,一辆电动车每年产生约4000磅的二氧化碳当量,而一辆内燃机车,每年要产生约13000磅的二氧化碳当量。即便是用煤电、核电以及天然气发电作为主要电力来源也是如此。专家们还提到低效燃煤电厂正在迅速被造价便宜的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电厂取代,而在未来几年将迅速覆盖全美的采用太阳能发电并永久免费的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网络还将使电动车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下降。而为了降低碳排放量,光美国,购买一辆特斯拉就可以得到政府7500美元的补贴。

biaji 发表于 2013-8-1 00:13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7-31 23:51
安全性,特斯拉美国碰撞试验全部都是5星。

针对电动车的专门的碰撞标准还没出来,传统车碰撞不能照搬过来,也不是增加几个参数就可以的。有时候光听广告宣传挺让人头疼的。。。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1 00:14

再有有的人说好吧,你的电动车电池太贵了。
我们来看看特斯拉:
所有的特斯拉电动车电池都有可靠的保修政策,60千瓦时版本的S型车享有8年20万公里的保修而85千瓦时版本则享有8年无限公里保修,而且你还可以选择在八年后更换新的电池,价格分别为:65千瓦时版本的10000美元,85千瓦时版本的12000美元。
至于电池的耐用性,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爱走极端的用户,一个疯狂的德国人曾将他的特斯拉Roadster在四年的时间里驾驶了超过25万公里!!试问谁能将一辆120000美元的跑车每年驾驶超过六万公里呢,这个小伙做到了,你可能会尝试一下google这个德国人,我这里简单摘要了一段:“他是著名Roadster车主,在短短的四年中,他驾驶他的特斯拉Roadster行驶了超过25万公里的路程,而他爱车的电池容量衰减到了当初容量的70%。”

这个开车如虐车的小伙很显然是个个例,S型车的电池技术已经较Roadster进步了许多,因此我们可以推断S型车的电池在8年保修期电池衰减率不会成为一个让人担心的问题。更何况,S型车不会像内燃机车那样有很多损耗件需要去保养,它没有发动机,没有变速器,没有火花塞,没有吸气放气阀门,没有油箱和油路,没有配电器,发动装置,离合器,排气管,三元催化器等等,据howstuffworks.com网站和许多专家的研究表明——“电动汽车需要保养的部件只有内燃机车的三分之一。”

9304890 发表于 2013-8-1 00:17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1 00:11
我喜欢你的态度,那么我来摆一个已知的数据好了。

有大量研究表明电动车产生的碳排放明显的少于内燃机 ...

这家公司现在自己盈利吗?如果不盈利,永远也没多远。西门子在地中海对岸的太阳能电厂,当初也是很激动人心的哦,现在怎么样啊。。。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1 00:19

本帖最后由 aquapower 于 2013-8-1 00:22 编辑

biaji 发表于 2013-8-1 00:13
针对电动车的专门的碰撞标准还没出来,传统车碰撞不能照搬过来,也不是增加几个参数就可以的。有时候光听 ...

请你自己去看美国公布的碰撞试验,从所有方向所作的碰撞试验都是5星。你的借口不成立
碰撞试验的本质就是保护乘客,降低行驶危险。特斯拉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的非常出色。
至于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如果你对特斯拉了解你就知道,他创新的设计了电池车架一体化,非常的革命性的成果。
电池组是一个坚固的高强度的整体,并作为车身的一部分。这使得特斯拉Model S有较高的车身扭转刚度及较低的重心。
而且电池采用的是水冷冷却,保持电池工作在恒定温度。在车辆受到碰撞的时候,电池的外部结构保护电芯免受冲击并自动切断电源。电池组坚固的外壳也增加了车厢的强度,减少了碰撞时车厢的变形,从而保护了乘客。

9304890 发表于 2013-8-1 00:24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1 00:14
再有有的人说好吧,你的电动车电池太贵了。
我们来看看特斯拉:
所有的特斯拉电动车电池都有可靠的保修政 ...

这要成了,弄垮一堆配件厂啊

biaji 发表于 2013-8-1 00:26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1 00:11
我喜欢你的态度,那么我来摆一个已知的数据好了。

有大量研究表明电动车产生的碳排放明显的少于内燃机 ...

所以说电动车要想做到经济环保只有依赖于新能源的全面崛起,而电动车的发展可以加速这一趋势,所以政府会大量补贴。

如果同样来自于石油能源,通过运输,生产,转化,等他成为为电能产生的温室气体和污染远大于汽油和柴油,你可以去了解一下Well to Wheel 的概念。加州的情况不适用于全球。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1 00:33

biaji 发表于 2013-8-1 00:26
所以说电动车要想做到经济环保只有依赖于新能源的全面崛起,而电动车的发展可以加速这一趋势,所以政府会 ...

我没什么好说的了,其实我举再多的数据给你也没用。
特斯拉的成功不是偶然,至于德国汽车产业会如何。
也许是共生,也许是消亡。但是特斯拉的崛起我已经看到了,
就我个人来说,感情很复杂,一方面身在德国,不希望德国汽车产业衰落,另一方面,像这种史诗般的企业崛起简直是太让人兴奋了。而且特斯拉做的是一件让人类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道路。
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钢铁侠比乔布斯更让我尊敬。他的革新很大程度上能解放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加速光伏能源的利用,而他执掌的宁外一个公司,对重启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并帮助人类踏足更多星球很重要。

我最后引用乔布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根据受众需要去设计产品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是需要你去展示给他们看。”

特斯拉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这很伟大。

biaji 发表于 2013-8-1 00:50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1 00:33
我没什么好说的了,其实我举再多的数据给你也没用。
特斯拉的成功不是偶然,至于德国汽车产业会如何。 ...

Elon Musk是很牛掰,特斯拉目前也是电动车领域的先锋,我刚看国家地理关于特斯拉的专题也很兴奋。(当然人家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毕竟这轮融资对特斯拉挺关键)但是不要小看了德国汽车的积累,德国人不会傻到这点都看不出来的。何况电动车的革命也不是从特斯拉开始的,只是他目前很成功,是否能保持并且长期盈利还得拭目以待。

奈何共军有高达 发表于 2013-8-1 10:27

biaji 发表于 2013-8-1 00:07
可惜的是在汽车领域不完全是这种情况。产业革命是先进技术取代落后技术。就汽车动力而言,如果不是能源和 ...

我前面已经说了,之所以这个技术革新发生在美国而不是德国是有背景的,所以你处在德国的汽车行业是无论如何没法理解的。北美页岩气的开采间接推动了技术进步,超临界燃气发电让发电成本剧减,再加上现有的电网,使得电动车的能源成本降低,再加上环保减排的趋势。内燃机技术何德何能在效率上比得过超临界发电机组呀,人家还能够热能再利用呢,你内燃机发的热还不是给水冷给吹掉了,何况你原油运输,提炼再加上汽油柴油运到加油站这个整个链条要消耗多少能源呀。你的柴油增压在效率上连日本的混动都不如,更不要说是纯电了,纯内燃机已经差不多到头了。Tesla只是个领头的,可怕的是这个趋势,如果德国汽车业都跟你一个思路,死抱着增压不放,等到电池技术一旦成熟,或是超级电容什么的实用了,德国可能真的连渣都不剩了。

奈何共军有高达 发表于 2013-8-1 10:35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1 00:11
我喜欢你的态度,那么我来摆一个已知的数据好了。

有大量研究表明电动车产生的碳排放明显的少于内燃机 ...

电动车产生的碳排放明显的少于内燃机车这个根本不用什么证明,电机效率更高只要稍稍学过理工科的都知道。

所以说米帝还是人类的救星呀。比亚迪也在加州建厂了,生产电动大巴。天朝一定要紧抓住这个趋势,弯道超车,重点就是便宜高效的电池。至于什么混动增压太高级,还是留给日本和德国吧。

Linux_Handy 发表于 2013-8-1 10:45

奈何共军有高达 发表于 2013-8-1 10:35
电动车产生的碳排放明显的少于内燃机车这个根本不用什么证明,电机效率更高只要稍稍学过理工科的都知道。

所以说米帝还是人类的救星呀。比亚迪也在加州建厂了,生产电动大巴。天朝一定要紧抓住这个趋势,弯道超车,重点就是便宜高效的电池。至于什么混动增压太高级,还是留给日本和德国吧。

如果美国佬愿意和中国和平相处,是天下大幸。可惜这丫儿从没打算放过任何人。

Linux_Handy 发表于 2013-8-1 10:53

我突然有个想法:

车周围来一圈儿电磁铁,快撞车的时候电脑判断后通电让两车相斥,这样就不撞了。所有人上街也身上穿电磁服,同理防撞。

这主意还行吗?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3-8-1 13:57

Umsatz 416 Million
Gewinn -396 Million
销售量 15000+ 辆/年

股市上已经圈钱16+ Milliarden资本,难道没人觉得他会翻版炒作后出售公司的商业模式么? 卖的话,有可能拆开来几块卖给几个车厂。

超级玛丽 发表于 2013-8-1 14:25

Linux_Handy 发表于 2013-8-1 09:53
我突然有个想法:

车周围来一圈儿电磁铁,快撞车的时候电脑判断后通电让两车相斥,这样就不撞了。所有人 ...

如果电磁可以起到排斥作用,但作用距离太短,估计车没撞上,但巨大的冲力,造成的后果和撞上没啥区别。

chezshen 发表于 2013-8-1 14:35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7-31 12:19
我很想买特斯拉啊,优点太多了。而且现在买电车政府都给补贴。
对环境有好处就不说了。关键是便宜,一 ...

多少钱一辆阿

Linux_Handy 发表于 2013-8-1 15:33

超级玛丽 发表于 2013-8-1 14:25
如果电磁可以起到排斥作用,但作用距离太短,估计车没撞上,但巨大的冲力,造成的后果和撞上没啥区别。

唉,您这语气的转折又转折,我差点闪了腰。{:5_355:}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1 22:55

本帖最后由 aquapower 于 2013-8-1 22:56 编辑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3-8-1 13:57
Umsatz 416 Million
Gewinn -396 Million
销售量 15000+ 辆/年


已经赢利了好吧。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自己去查。

而且钢铁侠,他当年卖了paypal已经是亿万富翁,如果是为了钱,何必来做tesla,中间好几次濒临破产,他所有的个人资本都投入进去了。
你觉得他会卖吗?

liukk 发表于 2013-8-1 23:58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7-31 12:26
我的意思是你随身携带一个充电转换插头,到任何一个加油站都可以充电。或者在各大城市设置充电桩,很方便 ...

馁是不是瘦了特斯拉的钱了,然后过来这边推销。。。。。。{:4_457:}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3-8-2 01:48

biaji 发表于 2013-8-1 00:50
Elon Musk是很牛掰,特斯拉目前也是电动车领域的先锋,我刚看国家地理关于特斯拉的专题也很兴奋。(当然 ...

整个看下来,我比较同意你的观点.

汽车行业量产是根本, 很多时候故障不是来自技术本身, 而是量产导致的问题, 几千辆可能没问题, 几十万辆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汽车行业和手机不一样, 生产线,销售和维修网络, 配件供应才是核心, 需要投入极大的成本.技术nb不nb都是其次的, 德国汽车靠的不是最前沿的技术, 而是稳定的生产质量, 也就是整个产线的能力, 这个不是投点钱就能搞出来的, 还需要时间的积累

销售冠军永远是性价比好的家用车. 普通用户需要一辆不nb, 但是又经济的车. 汽车行业产量才是王道, 没有之一. 想扳倒德国的汽车, 必须经过量产, 销售和维修网络的考验.

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Iron Man太牛逼了。特斯拉会不会是德国汽车产业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