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fee 发表于 2011-11-22 10:50

_JuST_soso 发表于 2011-11-21 18: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前面提过一般部门员工的构成,其实不光是lz,公司绝大多数部门都更需要第四和第五类员工,而往往拿到最高工 ...

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标准一般来说 不外乎考量两个方面,硬能力以及软能力,硬能力指的是专业技术,软能力指的是个人素质,比如语言能力,演讲能力,辩论能力,分析能力,执行力。。。以lz的见识,在目前的国内,除了国家战略级单位或部门,基本上普通的企业单位没有什么科技研发的环境,



这么说,硬能力不是很被看重额。。

那理工科的如果专业能力很强,想吃技术饭的,回国是不是比较难有合适的职位,包括北京上海?



老太爷2008 发表于 2011-11-22 12:45

caffee 发表于 2011-11-22 09: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标准一般来说 不外乎考量两个方面,硬能力以及软能力,硬能力指的是专业技术,软能 ...

需要硬技术的地方还是有的。
视行业,视企业,视部门,视领导风格而定。

春来秋往 发表于 2011-11-22 13:04

排队

羽杉 发表于 2011-11-22 13:18

想请问下LZ,IT专业,之前没有任何跟automotiv相关的实习或工作经验,有没有可能转向汽车领域呢,作为一个IT大龄单身求职女青年,很是想回国啊

昵称已满 发表于 2011-11-22 14:22

caffee 发表于 2011-11-22 09: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标准一般来说 不外乎考量两个方面,硬能力以及软能力,硬能力指的是专业技术,软能 ...

国内吃技术饭,比较难。首先很多领域的核心技术,不会放在中国做,比如lz从事的汽车行业。再者,国内工作起来百分之70的精力都会放在与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地方,比如上下级关系,比如站队列,比如搞小团体。。。。。。哪有精力搞什么技术啊~

kkkkkkkkkkk 发表于 2011-11-22 16:09

楼主好厉害,不过有个小问题,鄙人每次回国都上不了dolc,楼主现在在德国还是国内,有什么好办法在国内也上dolc,先谢谢鸟。

caffee 发表于 2011-11-22 16:31

老太爷2008 发表于 2011-11-22 11: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需要硬技术的地方还是有的。
视行业,视企业,视部门,视领导风格而定。

大概那哪些行业,哪些企业或者哪些部门需要硬技术,老太爷能给说说不

PS:视行业企业部门可以理解,还试领导风格而定?那难道说,比如解决同一个技术问题,这个领导需要硬技术才能解决,换个领导就不需要硬技术就行么?

caffee 发表于 2011-11-22 16:54

昵称已满 发表于 2011-11-22 13: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国内吃技术饭,比较难。首先很多领域的核心技术,不会放在中国做,比如lz从事的汽车行业。再者,国内工作 ...

同感

我就是觉得,如果大家都只看重“软能力”,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搞沟通弄关系处理人事上面,那么在德国学的真正的专业知识很可能就荒废了,那岂不是很可惜

德国最过硬最值得学习的是技术,如果来德国学了很好的技术积累了很好的专业能力,回国却没有需要“硬能力”的地方,大家都转而去发展自己的软能力来争取高薪,丢掉技术,这不是舍本逐末么,没有自己的技术,软能力再强不也只能当别人的血汗工厂

_JuST_soso 发表于 2011-11-22 17:01

caffee 发表于 2011-11-22 09: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标准一般来说 不外乎考量两个方面,硬能力以及软能力,硬能力指的是专业技术,软能 ...

lz的见识还没到能覆盖那么大的范围,不敢妄下结论,只不过在lz的认知领域内,对硬能力的要求远没有软能力强烈,以后的发展更多的是看软能力。
不过估计民企比较需要硬能力超强的大拿,而且现在国内一线城市的民企,对能力强的人给的报酬超高。。。

_JuST_soso 发表于 2011-11-22 17:02

羽杉 发表于 2011-11-22 12: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想请问下LZ,IT专业,之前没有任何跟automotiv相关的实习或工作经验,有没有可能转向汽车领域呢,作为一个I ...

没啥不能的,就像前面提到的,软能力足够强的话,还是很有发展的。

_JuST_soso 发表于 2011-11-22 17:06

昵称已满 发表于 2011-11-22 13: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国内吃技术饭,比较难。首先很多领域的核心技术,不会放在中国做,比如lz从事的汽车行业。再者,国内工作 ...

呵呵,说对了一部分,确实非常核心的技术研发不会放在国外,这大概对任何大型成功企业来说都是这样的,也不难理解,不过中国政府目前非常重视汽车行业的自主研发能力,给了目前国内合资企业非常大的压力,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事。

不过后半部分,不敢苟同,至少lz的公司风气还是比较正面的,个人的发展还是更看重能力,当然人脉关系也属于能力范畴,这个不能说是把精力都用在歪门邪道上。

_JuST_soso 发表于 2011-11-22 17:26

本帖最后由 _JuST_soso 于 2011-11-22 16:27 编辑

caffee 发表于 2011-11-22 15: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感

我就是觉得,如果大家都只看重“软能力”,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搞沟通弄关系处理人事上面,那么在德 ...

现在的讨论氛围就有点意思了,非常理解并且欣赏cafee同学的观点,lz也是技术出身在德国学的微电子,也搞过IC研发工作,学以致用确实是人生一件快事,可惜国内对于研发的环境氛围实在有限,只能选择为五斗米折腰。。。毕竟外企的风气,制度,待遇,发展空间,目前还不是民企或者国企能比的。。。

lz曾经看过一篇小文,A和B是一家设计公司的职员,有一个大项目,重要且紧急,A属于技术大拿,但是性格内向木讷,B有些小聪明,但是不够专研,两个人接到这个项目,由于A的艰苦专研,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于是拿给董事会展示,可惜A实在是不善于沟通和演讲,关键时刻还是B站出来,精彩的展示了他们的成果。。。后来的发展大家可想而知。

所以lz说的软能力并非只是沟通关系处理人事,而是语言,演讲,辩论这些技能,以及处理问题的全局观。。。另外就是取得别人的认可和支持的能力,这些真的很重要!

而目前国内的外资企业无一例外的都是把重点放在生产上而非研发,这就非常需要具备这些能力的人,lz所在部门算是非常技术的部门,也做公司里目前最技术的工作之一,但是lz现在就是非常喜欢去挖各个同领域公司的Project manager{:2_227:}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某一天咱们的民企能争气,给各位一个发展自身硬件能力的空间!

昵称已满 发表于 2011-11-22 17:39

_JuST_soso 发表于 2011-11-22 16: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的讨论氛围就有点意思了,非常理解并且欣赏cafee同学的观点,lz也是技术出身在德国学的微电子,也搞 ...

说到pm,我想起一年前接触到几份国内想过来德国工作的人的简历,都在上海工作,普遍都是工作两年后就成为pm了。我问了他们,都说这种升迁速度在国内是非常普通的,以后几年的发展就是在同领域不同的公司做pm。当然这些人都是国内名校毕业的哈~
这种速度估计在德国是非常罕见的吧。。。。。他们自己也说,国内的pm和德国这边的定义不一样。。。{:4_306:}

_JuST_soso 发表于 2011-11-22 17:46

昵称已满 发表于 2011-11-22 16: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到pm,我想起一年前接触到几份国内想过来德国工作的人的简历,都在上海工作,普遍都是工作两年后就成为 ...

恩。。。了解,主要是国内各行业都属于高速发展中,机会非常多,一般来说只要软能力突出,机会把握好就有机会上位,而德国已经发展这么久了,个行业都很稳定,另外德国人普遍软能力强,要想上位,那就得软硬能力都非常强。。。

昵称已满 发表于 2011-11-22 17:55

_JuST_soso 发表于 2011-11-22 16: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恩。。。了解,主要是国内各行业都属于高速发展中,机会非常多,一般来说只要软能力突出,机会把握好就有 ...

对啊,所以我觉得还是国内机会多。抓住机会回去,能有很好的发展,个人能力也会有淋漓尽致的表现。

对于德国籍回去,我的体会是,如果只比同事高一点,甚至平级,那人家肯定特别看你不顺眼,但是如果你比别人级别高出很多,那就没人敢说什么了。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呵呵~

babyseal 发表于 2011-11-22 18:15

schneiderei 发表于 2011-11-22 18:18

看了楼主的帖子,首先感谢楼主国内3年的工作经验,帖子写的谦逊,滴水不漏。可见国内的工作经历多么锤炼人。作为回流德国人,仅说一句,那就是海龟要因人而异,海龟的人很多,但是再次流回海外的也很多。

自己要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才能决定归于不归!

_JuST_soso 发表于 2011-11-22 18:20

babyseal 发表于 2011-11-22 17: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指的德国人软能力强指的是哪些能力?如果是与人相处,拍马屁,讨上司喜欢,会做人,会搞办公室政治的话 ...

哎。。。说了好多遍了,软能力是指,语言,演讲,辩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babyseal 发表于 2011-11-22 18:21

未入门 发表于 2011-11-22 19:50

楼主方便的话看一下留言,多谢!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1-11-22 20:58

bppo 发表于 2011-11-22 00: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都入籍啦

没有啊, 观望中, 就是觉得入籍回国会不方便.{:5_383:}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1-11-22 21:30

_JuST_soso 发表于 2011-11-22 06: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身份证办事情都比较麻烦,上不了五险一金,不过税肯定是扣得很痛快的。。。一般外籍回国工作都是expat, ...

我们公司的话,如果是总部员工到中国分公司, 钱上不管是拿外派合同还是本地合同, 其实税后的钱是差不多的, 如果是在中国进的公司, 就是本地合同了,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德国人. 钱上面我到是完全不担心, 就是觉得如果德国籍回去的话, 手续上会不会比较麻烦, 要一年出境一次什么的, 然后按揭买房什么的比较麻烦.

Mr.5 发表于 2011-11-22 22:08

昵称已满 发表于 2011-11-22 13: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国内吃技术饭,比较难。首先很多领域的核心技术,不会放在中国做,比如lz从事的汽车行业。再者,国内工作 ...

{:5_371:}

熊小婧 发表于 2011-11-23 01:44

感谢

老太爷2008 发表于 2011-11-23 03:14

caffee 发表于 2011-11-22 15: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概那哪些行业,哪些企业或者哪些部门需要硬技术,老太爷能给说说不

PS:视行业企业部门可以理解,还 ...

我经验有限,而且观点还在等待时间的检验。
还是请LZ或者其他成功人士多谈谈。

我闭嘴先。

老太爷2008 发表于 2011-11-23 03:17

本帖最后由 老太爷2008 于 2011-11-23 02:19 编辑

_JuST_soso 发表于 2011-11-22 17: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哎。。。说了好多遍了,软能力是指,语言,演讲,辩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兄台,容小弟补充一点 。
亲和力---这个在团队中很重要。
还有一个和这个很类似,但是和硬能力多少相关 --- 权威/威望。

个人魅力在职场升迁的道路上不容忽视。
这个和情商,修养以及外型外貌都息息相关。

franceszy 发表于 2011-11-23 05:53

mark

孔雀豆豆 发表于 2011-11-23 10:00

德国足球加油 发表于 2011-11-21 17: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想想看,最现实的问题,国内买房子还有小孩上学,外籍小孩上国际学校,学费一年20万,如果这不算什么, ...

不正确
没实际意义

babyseal 发表于 2011-11-23 10:47

caffee 发表于 2011-11-23 11:36

_JuST_soso 发表于 2011-11-22 16: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的讨论氛围就有点意思了,非常理解并且欣赏cafee同学的观点,lz也是技术出身在德国学的微电子,也搞 ...

谢LZ表扬,LZ的成功看来不是偶然的,言语间的平实严谨给人感觉确实能力大大的强哈

但是LZ举的例子太偏激了,人的能力固然有侧重,但是偏废到十分离谱的程度的也是不多,像文中A和BZ这种情况,可以说事实上基本不可能发生。原因1,别的国家不知道,就德国来说,学到Diplom或者B+M的,经过那么些年的作业报告笔试口试论文层层历练,就算再内向的人,起码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都还是可以的,如果还是木讷到连自己的成果都说不清,估计难拿到毕业证。所以这个技术大拿言语如此木讷的前提情况基本可排除;2,就算真有A,B两人,A真的如此木讷,所谓关键时刻B站出来,精彩展示成果,那么结果呢,董事会难道就此就把功劳全算给B吗,董事会那么傻都不调查事实吗,退一步说,就算董事会不分青红皂白把功劳归于B,他也不敢接受吧,除非下次没有A他也能完成项目。所以,这个A和B的例子过于偏激了,大部分人不属此列。

我想说的就是通常的,基本能力都有,又在德国学到了很好的硬能力的人,比如LZ这样(当然LZ牛人,软硬能力都强,算是例外哈),本来可以在专业领域有长远发展的,却在国内研发环境氛围十分有限的时候回了国,为了所谓的待遇,制度,发展空间丢掉了自己的专业,这样岂不是很可惜。现在看起来收入地位职位都貌似满意,但是如果有一天真的民企或者国企争气,给出了很好的发展硬能力的空间,不知道已经丢了技术的人,会不会很遗憾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回国发展,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以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