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暴后的跨境电商,重塑整体格局
2024‑2025年上半年,全球关税政策频繁变动,尤其是美国对华小额包裹免税门槛被取消,形成了业界称之为“关税风暴”的冲击。海关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2.63万亿元,同比增长 10.8%;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1.32万亿元,增速放缓至5.7%,其中出口约1.03万亿元,增长4.7%。整体规模仍在扩张,但增速回落揭示了行业分化的加剧。part 1 业绩分化全球化品牌表现亮眼。泡泡玛特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美洲区营收暴增1142.3%;九号公司营收117.42亿元,同比增长 76.14%,净利润翻倍。铺货型卖家则利润承压,傲基科技净利润腰斩,华凯易佰净利润跌幅达72.69%。从跨境起家的品牌加速进阶,安克创新营收 128.67亿元,独立站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 42.64%;绿联科技营收38.57亿元,同比增长 40.6%,海外线下渠道持续拓宽。
part 2 物流与供应链重塑1、并购整合大型物流企业凭借广泛网络和资金实力,快速适应关税变化,通过并购整合小型企业提升行业集中度,形成“抗风险”优势。2、设立海外仓多家企业加速在欧美、中东、东南亚设立海外仓,形成“诺亚方舟”式的近岸供应链,帮助品牌卖家规避关税成本,提升交付时效。3、加大投入关税风暴也促使平台加大对AI视觉质检、海关申报系统的投入,申报通过率提升至97%,进一步降低因合规导致的物流滞留风险。
part 3行业趋势1、品牌化、价值化毛利率高、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品牌在关税冲击下仍能保持增长;相反,依赖低价、单一渠道的铺货卖家面临利润压缩甚至退出。2、供应链本地化海外仓、近岸生产已从“可选”转为“必需”,帮助企业在关税波动中保持价格竞争力。3、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将进一步压缩中小物流企业的生存空间,品牌卖家需要与大型物流伙伴深度合作,才能获得更稳定的履约能力。4、提升政策敏感度关税政策的快速变化要求企业建立实时监测与快速响应机制,避免因合规成本激增导致的利润骤降。
说明文字 | 亿邦动力、北京商报、敦煌网等图片 | pexels平台支持 | EnrolChain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