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980|回复: 0

[财经新闻] 中国进入“后管制利率”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金融时报

  

  没有人知道央行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

  根据央行日前公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一季度,商业银行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加权利率为5.85%,为基准利率的1.05倍。

  巧合的是,央行今年4月底加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也被上调至5.85%,此前该基准利率为5.58% 同一个利率水平,一个是金融机构一季度实际执行的利率水平,一个为央行为遏制宏观经济偏热而出台的加息后基准利率。很难想象,将贷款基准利率升至市场实际执行的利率水平──中国央行这种“姿态性”的加息,能对一季度的“偏热”经济产生多大遏制作用。

  事实上,央行也不知道,也无法知道。虽然央行上调基准贷款利率,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水平起着水涨船高的作用,但是,自从央行打开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管制后,市场利率水平全由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也由这种利率水平决定。

  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数据表明,如果商业银行第二季度在利润的诱惑下仍我行我素,央行4月底的加息效果可能悬空。今年一季度,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加权利率比去年第四季度降低0.22%。而在一季度金融机构发放的全部贷款中,实行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上季度上升1.73%,而实行下浮利率和上浮利率的贷款较上季度略有下降。

  一切显示,中国已经走进“后管制利率”时代。传统的基准利率── 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正在悄悄地褪色,而新的基准利率和调控方式正在形成之中。

  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迟暮,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金融工具的增加,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央行从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势在必行,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作为中国的基准利率显然不合时宜。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利率市场化得到了长足的进展,贷款利率上限全部打开、存款利率下浮开始试点,公开市场、货币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均已全部浮动,再贷款和再贴现的浮息制度也在完善,这一切表明,利率市场化呼之即出,一年期存贷款管制利率将成明日黄花。

  但是,中国央行目前借鉴西方市场国家的价格调控仍为时尚早。当然,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等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完全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但是,在目前中国汇率仍处于窄幅波动、国际收支仍呈现“双顺差”格局情况下,外汇占款成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最主要渠道,商业银行资金因此泛滥成灾,数量调控不得不成为中央银行的主要调控工具。

  无论如何,目前还是中国利率政策的一个过渡时期,或者说还处于一个“后存贷款基准利率时代”。 由于货币传导机制的不顺畅,基准收益率曲线的缺乏,以及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彻底,管制利率── 一年期存贷款利率的作用仍不容忽视,甚至仍可能是央行利率政策最后的“杀手锏”。 否则,央行也不会在2004年10月和2006年4月底的调控中让市场大跌眼镜──加息,而不是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文/陈旭敏)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4-12-28 02:53 , Processed in 0.071466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