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05|回复: 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I破壁:学生亲手造飞行器,告别纸上谈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4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当全国高校纷纷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却选择了一条更“硬核”的路径——让学生用三年时间亲手造一架低空飞行器。这一颠覆传统的“项目制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北航全国首批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中实践,它或许为AI教育脱离“纸上谈兵”提供了新思路。

w2.jpg

202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整合7个学院力量,由向锦武院士领衔,推出全新培养方案:学生从大二开始组队研发飞行器,经历设计、制造到试飞的全流程。这种“做中学”模式彻底打破“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让学生直面气动设计、智能控制等真实工程挑战。

w3.jpg

更值得关注的是跨学科整合力度。项目融合了人工智能、材料科学、自动控制等多领域知识,学生需同步掌握AI算法与飞行器动力学。支撑这一体系的是4m×3m大型风洞实验室、无人系统集群试验环境等高能级平台,以及与中国商飞、峰飞航空等企业的深度合作。

w4.jpg

这种培养模式直指AI教育的核心痛点——如何让技术落地。当多数高校还在教授机器学习理论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已在解决“如何让AI算法适应真实飞行环境”的具体问题。首批20名国际留学生的加入,更凸显了该专业的全球视野。

但挑战同样存在:项目制教学对师资、设备投入要求极高,是否具备推广性?跨学科培养如何避免“博而不精”?这些疑问正是当前AI教育亟待破解的难题。

w5.jp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探索表明,AI人才培育需要更彻底的改革——不仅是增设课程,更要重构教学范式。当学生毕业时不仅带着文凭,更带着亲手打造的飞行器经验,他们或许能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AI人才,而非仅仅“懂算法”的毕业生。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文图文内容已标明来源,其余均源自公开网络资源,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最近热门文章:清华大学AI学院揭牌仅数月,首批博士已拿奖学金!姚期智的“姚班”神话能否再现?机器狗当“助教”、AI守护矿工安全!这所大学把课堂变成科技前线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25 01:06 , Processed in 0.11849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