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微信文章
“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
当整个科技界仍在为人工智能的每一次突破而欢呼时,一场悄无声息的资本撤退正在上演。
主角,正是被誉为AI时代“皇冠上的明珠”——英伟达。就在这家芯片巨头即将发布一份被寄予厚望的财报前夕,“硅谷风投教父”彼得·蒂尔旗下基金,以近乎决绝的姿态清空了所有英伟达持仓,套现近1亿美元。
软银清仓、桥水减持超65%、电影《大空头》原型迈克尔·伯里更是斥资逾10亿美元豪赌看跌期权……这些在资本市场嗅觉敏锐的巨头们,正用真金白银对飙涨两年的英伟达股价投下不信任票。
彼得·蒂尔的转身离去,格外引人瞩目。这位PayPal联合创始人、Facebook的早期投资人,其宏观基金在三季度不仅清空了占其投资组合40%的英伟达,还将总仓位从2.12亿美元大幅削减至7440万美元,姿态之谨慎,仿佛在预示一场风暴的来临。
蒂尔此前就已发出警告,将当前科技股的估值飙升与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破灭相提并论。他的行动远比言论更具冲击力,仿佛在说:盛宴已至尾声,是时候落袋为安了。
这股“做空英伟达”的阵营正在壮大。日本投资巨头软银在三季度彻底告别英伟达,一举套现58.3亿美元,完成了胜利大逃亡。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虽然未完全离场,但其持有的英伟达股票数量在三季度暴降65.3%,从723万股锐减至251万股,态度转变之快令人咋舌。
要知道,就在二季度,桥水还曾大举加仓154%。更极端的赌注来自迈克尔·伯里,他的基金将80%的仓位压在了英伟达和彼得·蒂尔旗下公司Palantir的看跌期权上,名义价值超过10亿美元。
这些资本大佬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英伟达的股价在过去两年间涨幅惊人,其市值一度突破万亿美元,成为了AI浪潮中最耀眼的符号。
然而,树不能长到天上去。市场开始质疑,这种爆炸性的增长能否持续?高企的估值是否已经透支了未来数年的业绩预期?
一旦AI基础设施的建设高峰过去,或者竞争对手的芯片成功突围,英伟达能否守住其近乎垄断的利润空间?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正是空头们敢于下注的底气所在。
但资本市场的故事永远充满分歧。在空头磨刀霍霍的同时,多头阵营同样阵容豪华,且信念坚定。
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和景顺在三季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增持英伟达,并将其列为头号重仓股。贝莱德持有约19.29亿股,市值高达近3600亿美元;景顺持有约1.43亿股,市值约266亿美元。
在他们看来,当前的AI革命并非昙花一现,而是一场深刻的、长期的技术范式转移,而英伟达凭借其无可匹敌的CUDA生态和硬件性能,牢牢占据了时代浪潮的“卖水人”地位。供不应求,才是当前AI芯片市场的核心矛盾。
这种乐观情绪也弥漫在华尔街的主流分析师圈子里。在英伟达财报发布前,杰富瑞、韦德布什、美国银行、花旗等机构纷纷发表乐观预测,普遍认为英伟达将“超预期并上调指引”。
花旗甚至开启了“30天短期看涨”观点,奥本海默则直接上调目标价,称英伟达是AI领域“最有可能获胜的单一公司”。
他们的逻辑基于一个简单的事实:全球各大云厂商和科技企业仍在疯狂投入AI资本支出,而英伟达的H100、B200等芯片依然是他们构建算力基础设施的绝对首选。强劲的底层需求,是多头信仰最坚实的基石。
于是,所有的目光都聚焦于即将发布的财报。市场预计英伟达本季度营收将同比激增超过55%,达到552.8亿美元。
这份财报的意义早已超越单纯的数字本身,它成了一场“多空对决”的审判日。如果英伟达能交出远超预期的业绩,并给出更强劲的未来指引,无疑将给予空头沉重一击,证明其高估值的合理性。
反之,如果财报仅是勉强达标,甚至任何一丝关于需求放缓的暗示,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剧烈的估值回调。
这场围绕英伟达的资本博弈,深刻揭示了当前AI产业所处的十字路口。是泡沫的终章,还是新时代的序曲?答案,正握在英伟达的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基于公开信息梳理,仅代表市场部分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指导。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我们alphalio
关于我们alphalio:“FinTech, FunTech”, 让金融变得有趣。智芝全智能科技是一家坚持科技以人为本的金融数据公司。我们力争成为全球最普世化最前沿以智能量化为主题的投资研究机构。同时密切关注ESG监管要求和ESG投资动态,专注ESG和股票价值传播,提供最快、最新、最全的ESG和最新股票金融资讯和解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