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52|回复: 0

瞭望丨强化内容标识为AI合成划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7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文 | 刘淏煜

让“院士”代言护肤产品,让“演员”直播带货,用奥运冠军声音卖土鸡蛋……近期,利用AI换脸、语音合成等技术生成虚假内容谋取私利或虚构突发事件、编造公共政策、捏造社会民生谣言的热点事件多发。

AI合成乱象侵犯了相关人士的肖像权、声音权,还可能误导公众、损害消费者权益,甚至影响到社会信任乃至公共秩序。维护安全、清朗的网络空间,应明确使用AI技术的底线与红线。

内容标识,是遏制AI合成乱象的第一道“防火墙”。9月1日起施行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关键点,明确相关服务主体的标识责任义务,规范内容制作、传播各环节标识行为,既为公众提供辨识真伪的标准,逐步形成“以标识为准”的意识,更为后续追责提供证据,从源头压缩恶意行为的生存空间。

尽管制度设计已明确各方主体责任与义务,实践中仍有不法分子通过“镜像翻转”“画中画遮挡”等技术手段规避和隐藏标识。可见,净化AI合成生态,破解AI造假困境,还需多方协同共治。

一方面,技术服务提供商和内容发布平台应严守标识规定,加大技术投入、强化内容审核,优化用户举报和维权通道,健全追溯、下架以及追责机制。另一方面,需持续完善相关规定,实现从内容生成到公共传播的全链条治理,以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违规严惩,有效消除侵权造假的土壤。

技术发展唯有持续向善,方能持续向上。始终以规则护航发展,才能让AI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刊于《瞭望》2025年第46期

延伸阅读

☞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

☞ 时评|AI“向真”须严防数据“投毒”

w2.jpg

监 制|潘 燕
编 辑|唐朵朵核 校|谈思宇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25 22:43 , Processed in 0.10947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