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77|回复: 0

AI来了,与其焦虑被替代,不如这样“驾驭”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5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打开手机,AI能写文案、做PPT、分析数据;

w2.jpg

w3.jpg

走进职场,智能客服替代了重复咨询,AI质检覆盖了生产线……人社部2025年数据显示,全国已有870万岗位因AI技术调整,89%的职场人都在担心自己被替代。

w4.jpg

有人把AI当成洪水猛兽,惶惶不可终日;但也有人用AI把3天工作量压缩到3分钟,薪资翻倍。

AI不是来取代人类的,而是来重塑“价值边界”的——它淘汰的是重复劳动,放大的是人类的独特智慧。

2025年的破局关键,从来不是对抗变化,而是学会与AI共生。

一、修炼AI替代不了的“硬核能力”

AI能处理标准化任务,却永远学不会人类的“独特性”。

那些依赖情感、经验、创造力的能力,正是未来最值钱的“铁饭碗”。

情感联结与共情力:

w5.jpg

AI能列出100种缓解焦虑的方法,却读不懂心理患者眼神里的隐藏压力;智能监测能记录老人的生理数据,却不如护理员懂失智老人藏袜子背后的安全感需求。

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这种“懂人心”的能力只会越来越珍贵。

复杂决策与破局力:

w6.jpg

面对供应链断裂、设备突发故障等无标准答案的场景,AI能罗列几十种可能,却没法像资深工程师那样3分钟锁定破局点。

就像无人机维修,新手跟着AI排查要一天,老手凭经验听声音就能定位问题,年薪可达25万。

跨界整合与创新力:

w7.jpg

AI擅长在单一领域深耕,却不会把养老护理和适老化改造结合,创造出一站式居家养老方案——而正是这种跨界灵感,能让企业半年营收翻三倍。

做新媒体懂点心理学,做技术懂点商业,这种“横向连接”的能力,是AI的天然短板。

物理实操与应变力:

w8.jpg

机器人能拧螺丝,却没有老技工“凭手感判断松紧”的直觉;AI能检测电梯故障,却没法处理线路对接的细微偏差。

智能装备维修、焊工等依赖“手眼协调+现场判断”的岗位,需求反而在激增。

二、用AI工具赋能,把效率拉满

真正的职场强者,早已把AI当成“得力助手”。67%的企业领导认为,会用AI的员工更具就业安全感——关键不是“会不会用AI”,而是“能不能用对AI”。

办公自动化:

w9.jpg

告别重复劳动:用Chat of Excel通过聊天搞定数据统计,不用记复杂函数;

w10.jpg

用闪念贝壳把2小时会议录音5分钟转成带代办事项的纪要,还能识别方言;

w11.jpg

工资表分析、社保核对等繁琐工作,AI3分钟就能完成,还能自动排查异常。

内容创作:

w12.jpg

AI打辅助,人做精加工:写电商文案、公文汇报时,让AI出初稿;

w13.jpg

做短视频时,输入文章链接就能自动生成配音、剪辑视频,一天搞定百条内容。

但核心亮点、情感共鸣、品牌调性,还得靠人打磨——AI能生成“正确的文字”,却生成不了“打动人的故事”。

专业领域:

w14.jpg

AI当“敲门砖”:HR用AI做简历初筛和薪酬数据分析,把精力放在人才面谈和团队建设上;

w15.jpg
设计师用AI出草图,专注于创意优化和用户需求落地;
w16.jpg
程序员用AI辅助编码,聚焦于系统架构和逻辑设计——AI承担执行层工作,人聚焦决策层价值。

三、思维升级:从“被工具替代”到“驾驭工具”

AI时代的职场竞争,本质是“人的思维”与“机器的算力”的较量。

想要不被淘汰,先完成这3个思维转变: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指令”:

w17.jpg

同样用AI写方案,新手只说“写一篇营销方案”,得到的内容千篇一律;高手会明确指令“针对25-30岁女性,围绕抗初老卖点,结合短视频特性,突出成分安全”,结果直接能用。

学会把模糊需求转化为清晰指令,是驾驭AI的核心能力。

从“单一技能”到“复合能力”:

w18.jpg

职业技能的平均有效期已不足5年,单纯靠一项技能迟早会被替代。就像电话客服被AI替代后,留下的都是会调教AI话术的“大脑”;

w19.jpg

银行柜员减少后,转型理财师的人反而薪资上涨——在原有技能基础上叠加AI应用能力,才能形成竞争力。

从“害怕变化”到“拥抱迭代”:

w20.jpg

w21.jpg

机器学习工程师招聘需求增长40%,AI提示工程师、AI产品策略官等新岗位不断涌现。

与其担心岗位消失,不如主动学习行业相关的AI工具:

w22.jpg

w23.jpg

做新媒体的学AI内容生成,做教育的学AI个性化教学系统,让技术成为自己的“加分项”而非“威胁”。

结语:AI是放大镜,也是试金石

w24.jpg

AI的出现,就像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它淘汰了马车夫,却催生了火车司机;

w25.jpg

替代了手工劳动,却创造了更多技术岗位。

2025年的职场,真正的危机不是AI太强大,而是你还在用旧思维面对新时代。

w26.jpg

AI能处理重复的、标准化的、数据化的工作,但人类的情感、创意、决策和共情,永远是不可替代的核心。

与其焦虑“被AI取代”,不如沉下心打磨独特能力,用AI工具放大优势。

毕竟,技术会迭代,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才是永恒的竞争力。

w27.jpg

当你学会与AI共生,你会发现:AI不是来抢饭碗的,而是来帮你把饭碗端得更稳的。

如果你想近距离的围观我,欢迎来和做朋友,扫码加微👇👇👇,我将送一份互联网轻创大礼包,添加暗号备注:公众号

w28.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25 12:59 , Processed in 2.33800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