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69|回复: 0

[一带一路]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一带一路”研究与评论人才培训项目开班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2025年9月29日上午,秋高气爽,迎来了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一带一路”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与评论人才培训项目的开班仪式。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景波,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吕品晶,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韩筠,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教授余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社长、教授张鹏。开班仪式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菁汝主持。

“一带一路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与评论人才培项目旨在通过专题性人才培养,以中国美术史、中西美术比较、中外文化交流史和当代中外艺术品管理等相关问题组织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发挥艺术评论带动作用,形成艺术批评与创作合力,促进“一带一路”主题性美术创作高质量发展;为创作注入文明交流互鉴理念,丰富当代人文表达;以跨学科视野,提升创作评论质量,深入探讨全球文化共融、艺术互鉴话题,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资源,制订专项课程,引导学员正确认识中国艺术接受语境与文化心理复杂性,克服现实壁垒,探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美术路径,提升中国艺术海外传播效果。

w1.jpg

嘉宾与学员合影

w2.jpg

开班仪式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委托马菁汝教授宣读致辞,祝贺项目顺利开班,同时对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2025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二周年,是国家推动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战略,此项目恰逢其时、意义特殊。他强调,中央美术学院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重镇,徐悲鸿、靳尚谊、袁运生等前辈在美术创作方面传承民族文脉,常任侠、王逊、金维诺等学者在研究方面构建学术体系,与丝路“互融互鉴”的精神高度契合,为“一带一路”主题创作与研究奠定了深厚基础,通过国家课题,学校深化学科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项目受到全国美术与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课程汇聚近50位顶尖名家导师,相信在马菁汝教授的组织下,项目能很好地完成,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一带一路”主题性美术创作与研究成果,为中国文化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w3.jpg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委托马菁汝教授宣读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推动文明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指出艺术作为人类共通语言,在促进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同时强调科研是艺术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他表示,中央美术学院始终坚持将“注重使命、崇尚学术、尊重人才、兼容并蓄”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多年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走在艺术互鉴与文化传播的前列,不断拓展艺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为国家文化形象塑造贡献了“央美力量”。此次“一带一路”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与评论人才培养项目,将延续学院文脉,致力于培养兼具艺术实践与理论批评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推出具有时代高度的艺术与学术成果,进一步推动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科建设与艺术创新发展,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

w4.jpg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致辞

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韩筠教授表达了对项目的祝贺。她表示,主题性美术创作和“一带一路”都是国策,评论人才既是艺术类人才培养结构中的稀缺;通过专业性的艺术评论更好地解读艺术、追问艺术发展的方向,也是当下中国艺术发展生态的急需,该项目具有现实意义和前沿性。从教育教学角度而言,该基金项目可提供的“项目制学习”丰富了院校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更便于聚焦专题研究与讨论问题,给学员们以系统性辐射状的知识传授、问题研讨和信息供给,可使参与本项目学习的学员们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得以跃升。同时,该项目汇集了大量的精英教师、优秀艺术家,形成了一流的授课团队,十分难得。在项目研学中,教与学相互碰撞、教学相长、教研互为反哺,会使项目取得优异硕果,预祝项目顺利、成功!


w5.jpg

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韩筠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指出,健康的艺术生态需要创作与评论协同驱动,既要有能够彰显时代精神的主题性创作,也需要兼具深度与温度的研究评论作为支撑。时值“一带一路”倡议十二周年与艺管学院建院十周年,学院始终秉持“践行者盛,空叙者萎”的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艺术管理、社会美育、国际传播等领域持续深耕,形成特色鲜明的艺术管理教育矩阵。近年来,学院教师团队先后承担多项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期望项目能够搭建起创作与评论双向赋能的平台,培养一批全面发展、扎根历史、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w6.jpg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致辞

    《美术研究》杂志社社长张鹏教授强调,“一带一路”学术人才培养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所需。中央美术学院依托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浓郁的学术环境,汇聚顶尖师资与高端平台,构建起跨学科、高层次的育人体系。她期待项目立足国家重大需求,着力构建具有中国话语特色的“一带一路”艺术史研究体系,在文化传承中寻求突破,在理论创新中推动实践,催生一批彰显时代精神的力作,培育出一批具备国际视野与创造力的新时代艺术研究与创作人才。

w7.jpg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长张鹏致辞

马菁汝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对国家艺术基金和给予项目各方面支持的领导与专家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同时汇报了项目招生情况和课程安排。她指出,目前“一带一路”主题性美术创作实践丰富,但研究与评论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因此,项目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美术批评、美术创作、美术史研究与美术教育多维度课程,构建跨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项目将依托中央美术学院雄厚的学术资源,整合全国优质师资,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通过集中培训和采风创作,打开学员学术视野,提高创作专业能力,深耕“一带一路”主题美术研究,为推动中国美术理论建设,促进文明互鉴与国际传播贡献专业力量

w8.jpg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马菁汝致辞

最后,学员代表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邵照坡发言。邵照坡深感责任重大,期望在中央美术学院这个平台充分交流学习,以兼具学术深度和传播温度的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承担好“一带一路”艺术表达的时代任务。

w9.jpg

学员代表邵照坡发言

w10.jpg

w11.jpg

w12.jpg

开班仪式现场





总  顾  问 : 靳尚谊  林  茂  屈  健

项目负责人 : 马菁汝

主 办 单 位 : 国家艺术基金 中央美术学院

授 课 地 点 :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理 论 课 程 : 9月29日 — 10月28日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4 12:09 , Processed in 0.14609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