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25|回复: 0

AI Agent开发平台、模型、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内容总结与解读(可下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9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国信证券于前不久发布了一份技术报告《人工智能行业专题12:AI Agent开发平台、模型、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如下:

w1.jpg
1 Agent定义、技术与发展


  • AI Agent核心定义具备自主性、规划力与执行力的智能实体,核心是“代理权”,可主动感知环境、自主决策并执行复杂任务,区别于LLM(知识输出)和传统自动化(规则执行)。在AGI分级中处于L3阶段,性能等效90%熟练成年人。
  • 关键特性自主决策、动态学习、跨系统协作。
  • 核心模块感知层(多模态输入)、记忆层(短期+长期记忆)、决策层(目标规划与强化学习)、执行层(工具调用与跨系统协作)。AGI分级体系:

    • L1:聊天机器人(基础对话能力)
    • L2:推理者(基础问题解决)
    • L3:智能体(Agent,可执行任务)
    • L4:创新者(协助发明创造)
    • L5:组织者(超越人类表现)
    技术创新:

    •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标准化LLM与外部工具交互,支持并行调用和动态工作流。
    • A2A(Agent-to-Agent):实现不同Agent间直接通信协同,谷歌主导并获50+企业支持。

2 Agent开发平台的布局


  • 平台核心架构涵盖算力资源、存储系统、网络通信、智能体管理、感知决策、数据处理、安全风控、开发者工具等模块,需整合90%软件工程与10%AI能力。海外云厂布局:

    • 微软聚焦B端基础设施,Azure AI Foundry支持1900+模型,工具链与生态整合全面,云收入增速领先。
    • 谷歌依托AI Studio兼顾B/C端,多模态能力强但生态不成熟,市占率较低。
    • 亚马逊依托AWS服务中小企业,侧重算力销售与便捷部署,工具链较分散。
    国内平台布局:

    • 字节扣子覆盖全场景,开发者与智能体数量领先(170万开发者、200万+智能体)。
    • 阿里百炼主攻B端全行业,服务30余万企业客户,MCP工具链和开源生态丰富。
    • 腾讯元器基于混元大模型,主打轻量化低代码开发,聚焦社交与游戏场景。

  • 平台选择趋势企业优先关注技术整合能力与应用开发能力,云服务商(49%)为最核心供应商,AI模型与成熟生态是关键竞争要素。
3 模型层与Tokens调用量分析

    模型市场格局:

    • 海外:谷歌Gemini(长上下文+多模态)、Anthropic Claude(编程等严谨场景)占据API市场半壁江山。
    • 国内:DeepSeek、阿里Qwen系列份额稳步提升,模型层未拉开显著差距。
    Tokens调用量特征:

    • 谷歌2025年7月调用量980万亿(同比增100倍),内部需求占97%,成为TPU发展核心动力。
    • 字节豆包2025年5月日均Tokens 16.4万亿(增137倍),内部占比超80%。
    场景差异化表现:

    • 编程场景:Claude Sonnet4占近半调用量,准确率与代码规范性突出。
    • 长上下文场景:Gemini Flash(百万Tokens+低时延)优势明显,适用于营销搜索与翻译。
    • 严谨领域(科技/金融):Claude Sonnet4与Gemini Flash综合性能占优。

4 C端与B端Agent进展

4.1 C端应用


  • 搜索类产品海外ChatGPT(MAU预计年底超10亿)、Gemini(MAU 4.5亿)领先;国内夸克、元宝依托生态导流,DeepSeek因模型迭代滞后导致流量回落。
  • 图像类产品Midjourney(ARR 5亿美元)、可灵(月收入1.5亿元)表现突出,可灵受益于快手生态整合与视频功能迭代。
  • 编程类产品Cursor(ARR 5亿美元)、GitHub Copilot(Web MAU 1.2亿)增长迅猛,客群付费意愿强。
  • 硬件端趋势短期以AI手机/PC为核心,长期向多终端无感交互演进,苹果、华为等推动硬件与AI能力深度融合。
4.2 B端应用


  • 产品形态微软Copilot家族月活超1亿,成为代表性产品,覆盖办公、开发、客户管理等场景。
  • 落地挑战幻觉问题(输出准确性)、数据安全、成本高(Agent调用成本为LLM的15倍)。
  • 行业渗透酒店/餐饮/旅游行业GenAI投入最高(2025年平均支出1110万美元),其次是零售业与制造业。
  • SaaS变革软件制作成本逐步趋近于零,推动产业范式重构,头部厂商(如微软、Salesforce)通过AI功能提升ARPU。
5 Agent的市场空间与发展预期

    市场规模预测:

    • 全球AI IT支出2023-2028年CAGR 22.3%,其中GenAI达73.5%。
    • CBINSIGHTS预计2032年AI Agent营收有望达1036亿美元(CAGR 44.9%)。
    发展阶段划分:

    • 短期(2023-2025):GenAI嵌入现有应用。
    • 中期(2025-2027):Agent成为核心组件。
    • 长期(2027+):自主智能体网络主导业务,2035年后“智能体即应用”成主流。

  • 技术演进目标终极形态为认知共生的人类助手,实现人机协同模式彻底革新。
6 个人见解


  • Agent成为AI产业升级核心从“指令执行”迈向“自主智能体”,L3阶段的Agent已具备等效90%熟练成年人的能力,是AGI演进的关键节点,将重构企业软件与用户交互模式。
  • 平台生态决定竞争格局云厂商凭借算力、工具链与生态整合能力(如微软Azure、阿里百炼)占据主导,中小企业更依赖轻量化部署与垂直场景适配(如亚马逊AWS、腾讯元器)。
  • 内部需求驱动技术迭代谷歌、字节等巨头的Tokens调用量中,内部场景占比超80%,表明企业级AI需求已从“外部商业化”转向“内部效率提升”,成为算力基础设施(如TPU)发展的核心动力。
  • 垂类场景商业化闭环更快编程、客服等垂类场景因技术门槛清晰、用户付费意愿强(如Cursor付费率33%),较通用场景更易实现规模化变现,是初创企业突围的关键方向。
  • 成本与安全成落地瓶颈Agent调用成本为LLM的15倍,且幻觉问题与数据安全风险显著,短期需依赖模型优化(如MoE架构)与合规工具(如MCP协议)降低门槛,长期看规模化后成本下降将推动普及。
  • 人机协同是终极方向2035年后Agent将成为“认知共生的人类助手”,但短期内企业需平衡“自动化效率”与“人类决策”,在客服、供应链等场景优先落地人机协作模式。
供大家学习和研究。提醒一句:以上资料请仅用于个人学习和研究之用,勿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切记!!!要下载上面的技术报告,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在公众号后台发消息回复“Agent开发平台”即可获得下载链接。操作说明:关注本公众号后,在这里回复:

且回复引号内的文字(不带引号),这是微信公众号的“自动回复”功能的要求。当你回复了正确的文字,公众号就会给你发送正确的分享链接(网盘)。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0 07:15 , Processed in 0.20520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