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是关于学习和成长的故事。在看到那张不是 AI 生成,胜似 AI 生成的画质一塌糊涂的「云中鹤」之后,我想明白了我和 AI 之间的一些相似之处:我们都是学习的小能手。
AI 是学习小能手这很好理解,它存在的意义和原因,就是因为有一群大脑特别发达的计算机科学家,觉得应该让机器来学习解决人类文明传承过程中,最原始也最神秘的问题之一:学习。
AI 学习的方式很简单,就三步:
把人类所有的知识(主要是文字)全部装进「脑子」里,分门别类,梳理清楚不同的知识(主要是文字)之间一些「有的没的」的关系,比如你肯定注意到了这个句子里「知识」和「文字」都被重复了三次,它们之间就有很深的关系。碰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一般也用文字描述),AI 解答的方式是从它知识关系网里找一些「关系最近」的知识,重新排列组合组织一下文字,输出给你。最关键的一步来了,如果你是 AI 的老师,在训练 AI,如果 AI 回答错了,你告诉它正确答案,那 AI 会用最快的方式修改(重新梳理)它的知识关系网,不断尝试用修改后的知识关系网重新回答你的问题,每一次都缩小它的回答与你的正确答案之间的差距,直到它发现它能给你一个正确的答案为止。
最关键的差异是第三步,AI 因为「脑子」运转特别快,所以它在这一步非常暴力,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先判断当前现状(它给出的错误的回答)与理想状态(人类老师给出的正确的答案)之间的差距,这在一般的 AI 教科书里称之为「损失函数」。通过对损失函数微分求偏导,找到导数的最大值,它会找到让损失最快变小的方向,然后往这个方向重新组织它的知识关系网。不断重复上述操作,直到找到正确答案(损失函数变为 0)或者在某个死胡同里卡住为止(也叫做「找到了一个局部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