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37|回复: 0

“巧智”AI“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6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点击蓝字

w1.jpg

关注我们

w2.jpg

“和AI对话时,会提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你问得越专业,它答得越到位。”在一航局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技术分享会上,00后技术员王宇拿着激光笔,给同事们展示他自己总结的AI协作流程图。流程图上清楚地标着人工复核、参数优化这些关键步骤,这是他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人机协同工作法”。

王宇2023年7月毕业,现在不但是项目里的骨干,面对复杂的现场问题能说得头头是道,还是技术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手里有2项创新专利。能在短短一年里进步这么快,王宇说秘诀就在于巧妙地运用智能化办公工具。

w3.jpg

王宇工作照

刚入职时,王宇被分到了西南公司耒阳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学土木工程道桥专业的他,碰上物流项目,真可谓“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差得太远,王宇压力不小,“工作一个接一个来,现学知识根本来不及,找师傅请教吧,也得先弄明白自己哪里不懂。”满肚子问题,却不知道从哪儿问起,王宇想到了AI,“人工智能不光能随时解答问题,还能通过理解上下文来提供最适用的答案。”于是,他试着用文心一言这类软件快速“补课”。

擅长网上“冲浪”的王宇很快便上手了AI软件。每天从现场回来,他会把问题整理好,遇到需要查很多资料或者做标准化计算的活儿,就输入软件找初步方案或参考标准。几秒钟后软件给出结果,他再结合自己的专业判断、现场实测数据和老师傅的经验做二次优化,很快就能拿出更适合现场的施工方案。“特别是Deepseek用起来后,工作效率就更高了。”王宇说。

w4.jpg

王宇向同事们分享AI使用心得

不过,一次数据筛查的经历,让他对AI工具的使用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利用DeepSeek完成耒阳冷链物流中心7号服务中心楼细分工程量计算数据初筛时,结果与预期存在不少偏差。他一次次地从头开始,将施工日志、监理报告等非结构化数据纳入分析维度,经过一小时的交叉验证与逻辑推演,才将筛查准确率提升到99.8%。王宇指着系统后台47次参数调整的记录说:“AI是个厉害的助手,但过程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验证和逻辑检查。”

经过这事,王宇用AI时更注重人和机器优势互补。在耒阳项目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按设计需使用不同标号混凝土并设置拦截装置,如何减少拦截装置损耗成为难题。他根据现场试验情况,带头分析了DeepSeek提供的200多条历史案例,创新提出用高分子材料聚酰胺纤维做气囊内胆,并适配上现代传感器技术。之后,他和团队成员做了两周现场试验,改了12版传感器布局方案,最终大幅度提高了混凝土浇注的质量控制水平,这项试验成果也成功申报了创新专利。

w5.jpg

王宇使用AI辅助工作

后来,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抢工大干,人手紧缺,王宇被紧急调入。虽也是第一次接触水网项目,但他却很从容。“AI还有个厉害之处就是能通过分析,找到那些看似不相关的技术规范之间的潜在联系,帮助我快速建立知识框架。”在和AI高效配合中,王宇很快把先前的经验和水网项目特点结合起来,清晰掌握了新领域的规范要求。

如今经过短暂磨合,他早已成了项目部的技术骨干。同事们经常看到他高效利用工具处理基础工作,王宇也乐意分享经验:“让AI先帮忙处理信息收集和初步分析,我们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核心技术和创新思考上,整个团队的效率都能提上去。”

供稿

w6.jpg

■ 董第浩

■ 玉林项目部

w7.jpg

■ 袁宇

■ 党群工作部

w8.jpg

更多精彩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ccccyzgs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0-28 00:34 , Processed in 0.12315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