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34|回复: 0

[关税] 贝森特谈关税、赤字和特朗普的经济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3 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4 月初,白宫玫瑰园里那几块写着“最高 49%”的关税牌子,让全球资产价格打了个寒噤——美股录得自疫情以来最差的两日表现,华尔街大佬们几乎异口同声地担忧:更高的通胀风险、衰退概率上升、跨境资本望而却步。比尔·阿克曼在 X 上把它称为“经济核冬天”的前奏;摩根大通 CEO 杰米·戴蒙提示关税可能“重燃通胀并引发衰退”。随后又在 4 月 9 日前夕,关税被按下 90 天暂停键、改为多数国家临时 10% 税率,关税节奏被放缓,市场又大幅反弹——波动本身,成为政策沟通成本的可视化曲线。这一出“急刹—缓踩”的戏码,勾勒出特朗普政府二期的经济治理底色,也把新任财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的角色推到聚光灯下。彭博《商业周刊》详述了贝森特在“解放日”前后与总统的互动:他主张“以退求稳”的节奏管理,但总统更愿意用极限施压换取谈判筹码;直到生效前数小时,才决定 90 天暂缓与 10% 过渡税率。无论幕后拉扯如何,贝森特被市场视作“去升级化”的声音——既不自诩“托底者”,也努力把总统的民粹冲动翻译成金融市场能理解的路径。6 月关税收入跃升至 266 亿美元,创阶段新高;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同日提醒:更高的普遍性关税意味着更高的通胀与更慢的增长——“税基扩大”与“价格上行”的剪刀差,会不会把真实购买力吃掉?关税像止疼药,收效立竿见影;但如果不治根,副作用会比疼痛更持久。8 月 1 日,白宫突然撤换劳工统计局(BLS)高官,理由是“就业数据修订过大”,并提名保守派智库的 E.J. Antoni 接任。在经济数据成为利率、汇率与万亿债市的“地基”的年代,统计机构的独立性就是市场的最后信任阀。此举引发争议:若“数据政治化”的刻度被拨高,统计表被拉去站队,曲线就不再是趋势,只剩立场。策略两难:产业回流的“铁锚”,还是滞胀的“回旋镖”,
    是高关税+监管松绑+税改减负=再工业化与就业回流 的叙事逻辑,还是 成本抬升+不确定性加码=投资推迟与终端涨价 的实际结果?
拉里·萨默斯警告“数百万就业面临风险、衰退概率上升”,而企业端(从汽车到耐用品)已经在重算供应链账本。短期,关税确实带来财政进项;中期,通胀—需求—投资三角的再均衡,才是成败分水岭。把世界搬回美国的构想很酷,但成本冲入账单的速度则更快。贝森特反复强调:“锁定美元主导权”是任内头号任务:当美元仍是贸易、清算与储备主币种时,制裁才有“域外效力”,资本市场才有“溢出红利”。这意味着财政—贸易—金融制裁的三位一体:谈判桌上是关税与投资换筹码,后台是美元体系的支付轨道与资产吸引力。对投资者而言,这条叙事能否自洽,取决于两点:①通胀是否可控;②资本是否愿意长期拥抱美元资产。请注意:美元不是印出来的,是用可信的数据、可持续的增长和可预期的规则养出来的。政策像油门,信誉像刹车;没有信誉的加速,就像扣掉制动踏板在秋名山上狂飙。若要在“关税新时代”赢得增长与信任的双重红利,唯一的解法不是更响的口号,而是更稳的规则。未来,投资者应该盯紧三张表:

    通胀与就业表:若通胀再抬头而就业走弱,“类滞胀”定价将上移,长端利率与权益风险溢价同步上行。鲍威尔的“更慢增长+更高通胀”警示,是资产配置的风向标。

    资本开支与订单表:看制造业 PMIs 与企业 CapEx 指引,判断再工业化是否从口号落到产能。

    外贸与汇率表:观察进口价格指数与美元指数,评估关税传导与美元“护城河”的真实宽度。

未来将面临的两条路径:

    乐观路径:政策沟通更可预期,关税从“武器化”回到“谈判筹码”,通胀黏性下降,制造业投资兑现,美元资产继续吃到“收益率+安全性”的双重红利。

    悲观路径:关税常态化、数据争议化、政策意外频发,企业压缩投资与招聘,通胀高位黏着,收益率抬升挤压估值,“强美元+弱增长”的组合压制风险资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7 01:30 , Processed in 0.10654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