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41|回复: 0

[一带一路] 史超:用金融的智慧,照亮“一带一路”上的基础设施丨吾道青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1 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专题介绍

“在清华五道口的这几年时光

你们都会怎么度过?”

吾道青年专栏

记录道口人的青春故事

鲜衣怒马少年时

不负韶华行且知

披荆斩棘,奋力生长

一起成为闪闪发光的人吧

吾道,青年!

个人简介

w2.jpg

史超,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 2024级学生,目前任职于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拥有十余年亚非拉国家驻外经验,长期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擅长跨国工程项目的统筹管理与投融资架构设计,具备深厚的国际化战略视野与实战型金融能力。

Q1 为什么选择走进金融的世界?

在加入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之前,我已在国际工程领域耕耘十余年,常驻埃及、哈萨克斯坦、老挝、孟加拉国、圭亚那等国,主导多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但越深入这些国家和地区,越能感受到“资金”才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技术可以复制,施工可以外包,但金融设计能力,才是真正决定“能不能落地”的关键。

我来到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只是为了掌握建模和估值方法,更希望学会如何用金融语言把基础设施项目讲清楚、讲明白、讲得有人投。用资本工具打通发展的堵点,让基础设施真正走进更多需要它的地方。

“我见过水源难得、电力不稳、交通受限的日常,也见过一座医院的建成如何改变一整座城市的命运。我要做的,是让这些改变,可以复制、可以扩展、可以持续。”

w3.jpg

图为史超陪同时任孟加拉国旅游与民航部副部长

考察吉大港机场项目

Q2 哪些经历促使你产生这样的愿望?

在亚非拉地区工作多年,我切身感受到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所带来的现实挑战。

这些国家普遍面临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基础设施老化或覆盖不全等问题。许多地区的交通、水利、电力系统存在明显短板,制约着民众生活质量与国家发展潜力。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虽有建设意愿,但在资金筹措、融资结构设计、信用评级等方面面临重重困难,很多项目难以真正落地。

我曾多次参与与当地政府、国际金融机构的沟通谈判,也深知仅靠工程技术无法解决这些深层次难题。必须有金融的介入,才能将“想做的事”变成“能做成的事”。

“我希望让那些在地图边缘的地方,也能用上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用金融工具推动真实改变,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w4.jpg

图为史超(右)陪同圭亚那卫生部部长考察地区医院项目

Q3 金融在你心中意味着什么?

在我看来,金融不仅是资源的配置工具,更是一种提升全球福祉的能力。

它可以把“可望不可及”的梦想,变成“可融资、可落地”的现实方案。它能把跨国协同的复杂系统,用结构设计与风险分担理顺和推动。它不仅追求投资回报,更是全球发展议题的参与者、推动者与赋能者。

而这,正是我期望自己未来成为的角色——用金融语言,为中国工程在全球更好地服务民生搭桥铺路。

w5.jpg

图为史超(右一)拜访埃及阿拉伯工业化组织主席,

洽谈项目合作事宜

Q4 你希望在MBA两年中有哪些收获?

亚非拉地区的基础设施困境,不只是单一项目的难题,更是全球发展不平衡的缩影。

我深知,仅靠工程经验无法改变这种结构性失衡,必须借助金融的逻辑与工具,才能打破资源壁垒,让发展的阳光照进更多角落。

这正是我走进清华-康奈尔金融MBA课堂的初心。我希望借助两年系统学习,建立面向全球的金融认知框架,真正理解资本如何跨越国界、配置资源、推动发展。通过课程学习与同学交流,我希望逐步形成一套服务“新丝路”、响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路径,探索将项目融资与区域发展、基础设施与社会公平紧密结合的可能。

金融不应只是利润的工具,更应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杠杆。而我,要成为那个能握住它、用好它的人。

w6.jpg

图为史超参加中阿商业投资论坛

Q5 你希望在清华五道口的两年里,成为怎样的人?

我希望成为一个具备全球格局与行动能力的中国工程金融人。

在这条“新丝路”上,我愿意扮演一名坚定的建设者——既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沉着应对,也能在跨文化沟通与风险协同中找到合作平衡;既能深度理解基础设施对民生改善的重要性,也能用金融逻辑让这些项目落地生根。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成为一位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地的实干者。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国正在从全球发展的受益者转变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我希望将自身的工程实践、金融素养与国际理解力融合起来,为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贡献一份中国智慧与青年力量。

“让更多人用上干净的水、安全的路、明亮的灯,这是我的责任,更是我心中的使命。”

w7.jpg

图为史超参加第十六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

结 语

基础设施,从来不是冰冷的结构,而是承载希望、尊严与未来的载体。

史超以十余年海外亲历者的身份告诉我们——金融的力量,不止于资本回报,更在于照亮“一带一路”上每一个被忽视的角落。

他正在用脚步丈量全球发展的不平衡,也在用金融思维与中国智慧,参与描绘一幅更加普惠而可持续的世界蓝图。

吾道青年,因格局而坚定,因使命而闪耀。









w8.jpg

姜净珂:核领域从业九年,从五道口再出发丨吾道青年

w9.jpg

王姗:答案既定 自行正轨|吾道青年

w10.jpg

苏铮:小院是沃土 我愿如松柏丨吾道青年

w11.jpg

供稿丨金融MBA教育中心

文字丨史超

供稿审核丨魏晨阳 荣烁

编辑丨白静

责编丨徐进

w12.jpg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w13.jpg

w14.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19 02:26 , Processed in 0.13708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