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37|回复: 0

AI安全预测:中国人工智能监管新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4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一、监管框架与生效时间

中国已构建全球领先的AI监管体系,核心法规包括:
    《算法推荐管理规定》

    生效时间:2023年3月1日

    焦点:规范算法推荐技术(如个性化推送、内容生成等)。
    《深度合成管理规定》

    生效时间:2023年1月10日

    焦点:深度伪造、语音/图像合成等技术。
    《生成式AI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生效时间:2023年8月15日

    焦点:ChatGPT类文本/图像/音视频生成服务。
    《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草案)》

    征求意见截至:2023年5月3日(尚未生效)

    焦点:高风险AI研发的伦理审查。



二、适用范围

    技术覆盖

    算法推荐技术:生成合成、个性化推送、内容调度决策等。

    深度合成技术:人脸/语音编辑、三维重建等(如Deepfake)。

    生成式AI:广义内容生成模型(文本、图像、音视频)。

    伦理高风险活动:舆论引导型算法研发。
    实体覆盖

    服务提供者(如B2C应用)、技术支持者(如API提供商)、使用者、网络平台(如应用商店)。

    境外实体:若在中国境内提供服务,同样受约束。
    地域范围

    仅限“在中国境内向公众提供服务”的行为,研发未落地服务暂不监管。



三、核心合规义务

前置义务(上线前)

    算法备案

    适用条件:服务具“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范围极广,几乎涵盖所有互联网服务)。

    时限:上线后10个工作日内向网信办备案。

    内容:算法类型、自评估报告等。
    安全评估

    触发条件:新服务上线、用户规模激增、安全风险事件等。

    要求:自行或委托第三方评估,提交地市级网信和公安部门。
    伦理审查(草案)

    高风险AI研发需成立伦理委员会,接受主管部门双重审查。
运营期义务

    数据与训练

    训练数据需合法来源,保障真实性/多样性;标注人员需培训。

    配合监管说明数据来源及规模。
    内容管理

    审核机制:屏蔽违法信息,标识AI生成内容(如标注“深度合成”)。

    价值观要求:禁止危害国家安全、传播虚假新闻、歧视性内容。

    准确性:生成式AI需提高内容可靠性(但非100%保证)。
    用户权利

    实名认证(深度合成)、关闭算法推荐选项、防沉迷设计(未成年人)。

    禁止大数据杀熟(价格歧视)。
    透明度

    公示算法原理、服务协议;披露适用人群/场景。
    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防沉迷、老年人防诈骗、劳动者权益保障。



四、处罚机制

    算法推荐规定:拒不整改者处1万-10万元罚款,暂停服务。

    深度合成规定:依其他法律法规处罚(如网安法),可责令暂停服务。

    生成式AI办法:衔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处罚,境外服务可被技术阻断。

    伦理审查(草案):暂无独立罚则,依其他法规处理。



五、与欧盟监管对比

    立法进度

    中国已落地执行,欧盟AI法案预计2026年生效。
    监管逻辑

    中国:按技术类型垂直监管(生成合成/推荐算法分治)。

    欧盟:按风险分级(禁止/高风险/有限风险)。
    处罚力度

    欧盟:最高全球营收6%或3000万欧元(更严厉)。

    中国:罚款额度较低,但强调前置审查(备案/评估)。
    深度伪造治理

    中国义务主体更广(含技术支持者、使用者),欧盟聚焦平台责任。



六、企业影响与建议

    挑战

    “舆论属性”范围模糊,可能需普遍备案。

    生成内容准确性要求高(需技术措施保障)。

    跨境服务需应对中国监管(如API提供商)。
    建议

    尽快自查算法类型及服务属性,评估备案必要性。

    建立数据合规、内容审核、伦理审查体系。

    关注立法动态(如《人工智能法》草案已列入国务院计划)。



总结:中国AI监管以“安全可控”为核心,通过前置备案/评估、严格内容管理、全方位责任主体覆盖,构建了全球最严密的监管框架之一。企业需重点应对算法透明度、数据合规、伦理风险三大挑战。

w1.jpg

w2.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7-6 20:48 , Processed in 0.11085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