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开始着手做视频。
本打算用AI生成一些画面素材,但我仔细想了想,这种播客的核心在于对话内容,应该要把观众的视线聚焦在“声音 + 文字”内容本身,而不能用一些花哨的画面喧宾夺主了。想到这里,我回想起十几年前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叫「倒鸭子」的网络视频爆火过,那个视频内容的展现形式是一种「文字动画」的方式,但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个词,怎么也搜不到想要的东西:
当时也是蠢,为啥不直接搜“倒鸭子”呢……不过好在还是被我搜到了,原来剪映就能做,剪映里叫「翻转文字」:
Nice啊!字节做的东西还是好用,功能非常强大。于是一顿操作,很快就把我想要的「倒鸭子」效果做好了,请欣赏:味儿对了!至此,我依靠着强大的AI+工具能力,几乎零成本的完成了播客节目的音频+视频的制作,这种工作放以前至少一周起步吧,但我只花了几个小时,关键是第一次做不熟,以及大量一次性成本,等下一次做的时候,基本可以20分钟内搞定全部工作,这效率,简直了!说真的,看到在 AI 赋能下的「超级个体」的战斗力恐怖如斯,不知道你们怕不怕,慌不慌?这得砸掉多少人的饭碗啊。但我其实不慌,因为这个项目做完我发现了如何避免被AI轻易替代掉的最最核心的问题:你能不能产生高质量原创性内容?AI之强大,可以轻松完成99%的非创造性劳动,极大的提升我们的生产效率,但是呢,在「通用人工智能」到来之前,AI 还无法创造增量信息,它只是帮助你把存量信息进行清洗,重构,整合,转换……最终生产出商品。如果你日常工作里包含极少的原创性工作,或者说几乎不产生新的有效增量信息,那么基本上AI 要替代你不是「能不能」的事,只是「想不想」的事。而要想在 AI 纪元里保住一份饭碗,最核心的机密就是,把自己当个人(而不是螺丝钉),多产出一些原创性的,人性的,增量的信息(产品)。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在坚持手写文章,坚持原创,坚持深度思考的根本原因。我可以用 AI 来提效,但我不希望 AI 剥夺了我思考和创作的权利。全文完。欢迎关注文中提及的视频号及播客:视频号:洗澡老师沐洒播客:边洗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