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40|回复: 0

[一带一路] 关税博弈加速国产替代,中天医疗聚焦临床刚需创新破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9 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近期,关税政策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多轮加征后,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比例提高至145%。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则在4月11日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提高至125%。

临床刚需属性与高端技术壁垒的双重叠加,使得医疗产品关税波动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焦点领域。当前中美战略竞争持续深化,医疗领域自主可控与供应链安全已成为国家战略核心议题。只有掌握自主权,才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根据中信建投数据,2023年,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领域美国企业合计在中国市场份额超过65%。根据IQVIA数据,神经介入、外周介入市场规模分别超过百亿,也就是说两大市场超过一半的手术依赖美国产品供应。

在关税政策调整的背景下,临床用量大且进口依赖度高的产品往往首当其冲。然而,在国产替代浪潮的持续推进中,进口依赖度仍较高的产品,通常也是国产化难度较大、对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较高的产品。但另一面在关税政策变化契机下,国产也迎来啃下国产替代硬骨头的契机。

面对这一机遇,中天医疗凭借完备的产品线、创新的产品设计和可靠的产品品质,有望在这一窗口期,成为国产替代主力军。

01

全球首创 工艺升维

中天医疗天织™编织型微导丝

在神经介入手术中,已经有医生开始担心神经介入微导丝的供应。微导丝是神经介入手术成败的关键器械,由于颅内血管相对迂曲和脆弱,对微导丝的安全和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导丝既要有足够的柔顺性,又需要良好的操控性,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支撑性,指引后续器械的通过。

由于临床对产品性能的高要求,国内神经介入微导丝长期依赖进口品牌供应。根据公众号“医休神介说”数据,某进口品牌每年在国内的出货量超过30万条。然而,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给其供应链稳定性带来了严峻挑战。

高性能微导丝的研发技术壁垒极高。某进口品牌S系列其核心壁垒之一是海波管切割工艺。这种工艺在保证微导丝柔顺性的同时,还能实现1:1扭控,让医生能够精准操控导丝。此外,其专利布局覆盖了核心设计,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然而,海波管工艺也存在改进空间。导丝过度旋转时有断裂风险,一旦发生,将带来严重的医疗事故风险。

在神经介入微导丝中,中天医疗的天织™编织型微导丝独辟蹊径,经过五年研发,该产品成为全球首款编织型微导丝。与传统产品相比,天织™编织型微导丝不仅可以实现1:1扭控和更出色的塑形保持能力,其性能足以比肩进口导丝。更重要的是,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原理,该产品能够完全规避导丝断裂风险。

w2.jpg

中天天织™编织型微导丝不仅能够实现国产替代,还带来了性能的显著提升。同时,该产品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有望成为真正实现国产替代的神经微导丝,为国内神经介入手术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器械选择。

w3.jpg

中天医疗天织™微导丝与某进口品牌S导丝特点

高性能微导丝作为神经介入手术通路类器械,临床需求的快速增长反映出神经介入市场强劲的需求,对企业产品迭代也提出更高要求。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补齐国产关键短板,中天医疗的差异化优势是丰富的产品解决方案+领先的创新术式,深度满足临床需求,引领行业发展。

w4.jpg

02

血栓清除,国产优选

中天医疗外周血栓清除SWAM创新解决方案

在外周介入市场,同样也有关键产品依赖进口供应。

外周血栓抽吸系统同样是美国企业主导的市场,临床亟待安全、有效的血栓清除解决方案。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治疗深静脉血栓的血栓抽吸手术数量预计在2030年将达到52.8万例,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4%。目前,国内血栓抽吸市场主要由Straub和AnjioJet这两大产品主导,市场份额超过50%。

该领域技术壁垒较高,血栓抽吸系统需要在抽吸导管的通过性、抗打折性、抽吸效率以及降低失血量等方面实现平衡。

在这一高增长的术式中,中天医疗推出外周血栓清除SWAM创新解决方案(天航®抽吸导管+天戟外周栓塞移除装置)。SWAM融合了机械血栓抽吸和物理抽吸的优势,其核心组件分离器是该系统的一大特色,中天天戟外周栓塞移除装置能够高效切割并清除阻塞血管的血栓,尤其在处理大负荷量血栓时,可显著提高抽吸效率。

w5.jpg

此外,天航®抽吸导管的设计也颇具亮点。导管头端具备不同的抽吸角度,能更有效地清除附壁血栓。导管采用多段式结构设计,由不同硬度的多节段材料(如PEBAX远端+刚性近端)组成,在保证灵活性的同时提升了支撑力,便于通过迂曲血管或狭窄病变段,并有效防止抽吸时管腔塌陷,确保抽吸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03

完全可控,领先市场

中天医疗混天绫®外周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栓塞系统

在外周介入领域,带纤毛可控弹簧圈目前也仍然高度依赖进口供应。弹簧圈用于血管栓塞,在外周血管介入领域应用广泛,包括: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内漏管理、内脏动脉瘤的栓塞治疗、咯血、动静脉瘘等术式。

国内外周介入市场带纤维毛的可控弹簧圈目前仍以进口品牌为主,进口品牌的半可控产品主导市场。然而,进口产品也存在不足,其半可控技术存在术中意外解脱的风险。

单一产品主导市场不仅带来断供风险,而且临床医生也需要一款完全可控的外周弹簧圈。

在国产外周带纤毛可控弹簧圈中,中天医疗的混天绫®外周弹簧圈脱颖而出,成为国产替代的优先选择。混天绫®外周弹簧圈能够实现完全可控精准栓塞,可多次回拉调整进行精准定位,防止意外解脱,从而大大提升精准栓塞效果。

中天医疗的混天绫®外周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栓塞系统通过三大核心技术突破,实现了精准栓塞与安全操控。一是可控精准栓塞创新的机械解脱设计,采用自膨钳锁球头,支持一键解锁回撤功能。即使弹簧圈推出导管后,仍可调整或重构,有效防止术中意外解脱。二是带纤毛设计,更容易成栓,且纤维毛纤细顺滑,显著降低输送阻力。三是自研高真空热处理工艺,确保弹簧圈的柔软度,提升操作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w6.jpg

混天绫®外周弹簧圈已经在全国多家三甲医院完成了数千例临床应用,并获得了广泛认可,有望加速其在临床的大规模应用。

外周介入集采频繁,市场竞争激烈,只有具备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外周介入市场立足。国内企业需在产品升级上做“加法”,同时在布局上做“减法”,聚焦临床需求大、增长快的市场。中天医疗前瞻性地布局了外周介入领域多个高技术壁垒、大临床需求的产品,产品覆盖外周动静脉多种疾病。并且凭借领先的产品进度,后发先至,迅速在外周介入市场占据优势。

w7.jpg

04

国产空白,创新领航

中天医疗天宓®颈动脉支架

目前,血管介入领域国产化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对国产产品的差异化和品质要求都很高。

以劲动脉支架为例,这一市场目前还处于国产空白。在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中,尽管多数品类已实现替代或部分替代,但颈动脉支架领域仍面临“卡脖子”困境——国内尚无国产产品获批上市。

颈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颈动脉支架需求量较大,据采访了解,国内颈动脉支架年手术量超过15万台。

进口第一代颈动脉支架目前是国内临床应用较多的产品,这款产品网孔较大,术后斑块脱落风险高,易引发小卒中或静止性卒中,严重威胁患者预后。

进口第二代产品新近获批,虽然在产品上有所优化,但也存在不足。第二代颈动脉支架设计理念是缩小颈动脉支架的网孔,从而减少术后卒中的发生率。进口二代颈动脉支架采用双层支架缩小网孔,这一技术路径难以避免的问题是需要采用直径较大的输送导管,增加了术中对血管的刺激。同时,进口二代颈动脉支架普遍采用激光切割工艺,在弯曲血管处释放后,血管内壁有支架杆突出,进而容易造成血栓。

第三代颈动脉支架的代表是中天医疗天宓®颈动脉支架,这一产品已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

w8.jpg

三代颈动脉支架产品特点

在缩小颈动脉支架网孔方面,天宓®颈动脉支架采用了全球首创的单层微网混合编织技术,网孔面积仅为传统切割型支架的1/30,能阻拦斑块,显著降低斑块脱垂风险。同时不影响输送性能,能够通过5F超细输送系统(兼容6F导管),实现经桡/经股多路径灵活操作,提升手术安全性。在工艺上中天医疗采用精密编织工艺,解决了激光雕刻支架在血管弯曲处对血管的刺激。

这款产品不仅有望实现进口替代,也将为临床带来革新性的产品,降低颈动脉支架断供风险。

在中美战略竞争格局下,医疗科技领域的战略制高点争夺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从神经介入到外周介入再到颈动脉支架,中天医疗能够在多个关键产品实现前瞻式布局,基于临床洞察进行差异化创新,而非一味跟随,这背后源于其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技术护城河(掌握底层技术平台与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源动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价值转化力(创新产品快速商业化的能力)。

w9.jpg

技术创新,大有可为。中天医疗作为血管介入领域先锋企业,除了产品实力过硬,商业化表现也非常亮眼,营收已实现破亿。破解中天医疗从技术突破到产业主导的关键能力,不难发现,中天医疗抓住了多个增长机遇。在多个集采中中标,撬动产品大规模入院和商业化,凭借良好的临床应用口碑,推动产品持续增长,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壁垒构建-集采规模效应-临床口碑反哺的正向循环,实现持续增长,也才能在国产替代的关键窗口期厚积薄发。
w10.jpg




w11.jpg


如果您想对接文章中提到的项目,或您的项目想被动脉网报道,或者发布融资新闻,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w12.jpg

w13.jpg









w14.jpg

w15.jpg

w16.jpg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w17.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4-29 17:43 , Processed in 0.122429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