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13|回复: 0

[一带一路] 关税阴霾下中国九大制造业之“变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3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微信文章


这份文件记录了标普信评于2025年4月22日举办的线上研讨会,主题是探讨美国频繁调整关税政策对中国九大制造业的影响。研讨会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宏观层面的关税影响分析

美国政府关税政策不可预测,短期内中美关税难以回归合理水平。

关税调整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通过影响进出口规模作用,同时也会对消费、投资等方面产生间接影响。

中国对美出口直接敞口(出口与GDP之比)下降,但间接影响依然广泛。

关税调整将导致外贸企业和相关制造业利润承压,抑制投资和消费。

第二部分:中国出口结构分析及跨行业风险比较

中国出口结构正从低技术产品向中高技术产品转移,但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较大比重。

机械电子类产品占比最大,其次是纺织品、家具、灯具、金属制品、玩具、游戏类产品、汽车零部件等。

研究重点:受美国市场影响最大的行业(如消费电子、纺织品、日常消费品等)和战略发展产业(如半导体、新能源设备等)。

九大制造业风险分析:纺织业、消费电子、汽车零配件受冲击最突出。

风险考量因素:输美敞口、美国需求占比、产业链可替代性、中小企业占比。

第三部分:九大制造业风险剖析

纺织业:中国纺织品出口规模大,关税提高将显著增加成本,中小企业受影响较大。

汽车零配件:美国市场对中国汽车零配件依赖度低,产品可替代性强,中小企业受冲击较大。

消费电子:中美贸易依存度高,关税调整将影响需求规模,行业利润下降,但中国大陆具备产业链优势,可缓释部分压力。

半导体:中美贸易依存度低,受关税政策影响程度一般,但小型芯片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家电:美国对中国家电供应链依赖度高,关税将推高终端价格,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但中国家电出口市场多元化,全球化布局可分散风险。

动力电池:美国对中国动力电池进口依赖度高,产品难以替代,行业具有韧性,但中小企业受冲击较大。

光伏: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贸易摩擦加剧产能过剩,东南亚四国双反政策影响较大。

钢铝产品:中美钢铝产品直接贸易依赖度不高,但间接风险需关注,中小企业受冲击较大。

风机:中国企业对美国出口有限,全球旺盛需求和对冲关税影响,美国风电市场受影响较小,全球需求不会受美国影响。

研讨会总结

美国关税调整对中国制造业带来实质冲击,纺织业、消费电子、汽车零配件受冲击最突出。

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强,可缓释部分压力,但中小企业受影响较大。

全球化布局可分散风险,但需关注美国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和产能利用率。

其他要点

美国建立进口替代的动力电池产业链需要较长时间,可能需要2-3年。

中国制造业产品优势和竞争力强,短期内影响可控。

总而言之,这份文件全面分析了中国九大制造业在美国关税调整下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企业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了参考。

问答回顾

在中美贸易背景下,为什么选择对九大制造业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选择对九大制造业进行深入分析,是因为这些行业既涉及输美核心产品的生产制造,也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美国频发的关税政策调整对这些行业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美国政府频繁调整关税政策带来了哪些影响?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具有很高的不可预测性,虽然难以确定合理的关税水平用于经济预测,但可以预期中美之间短期内关税难以回归到较低水平。这不仅直接影响进出口量规模,还会通过消费投资等方面产生间接影响。

近年来,中国对美出口结构有何变化及其对未来有何影响?

近二十年来,中国对美出口与GDP之比持续下降,但即使直接影响有所减少,间接影响仍会很广泛。若美国加大封堵转口贸易力度或联合盟友施压,中国出口实际下滑的压力可能会增大。同时,极端关税会影响企业投资和消费行为,导致消费领域的收入和利润承压,进而影响劳动力需求和居民消费;投资层面则会因出口需求萎缩和产能过剩而抑制新增投资意愿。

中国出口结构中哪些行业受到美国市场影响最大?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较大,其中机械电子类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电脑、家用电器、蓄电池等占比尤为突出。此外,纺织品也是出口美国的重要板块,占中国出口美国总额的9.4%。

在当前关税形势下,哪些行业面临的风险较大?

根据对九大制造业的风险考量因素分析,我们认为纺织业、消费电子、汽车零配件这三个行业受到本轮关税政策冲击将更为突出。这些行业在中国对美出口占比高、美国需求在全球需求中占比较大、产业链布局在美国或难以替代,以及中小企业占比高等特点使得它们在关税调整中承受更大压力。

2024年美国纺织品进口来源地中,中国占据的比例是多少,并且中国出口纺织品的可替代性如何?

2024年美国纺织品中有25%来自中国,是首位进口来源地。然而,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整体一般,技术壁垒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因此可替代性较强。

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将如何体现,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预计短期内中国纺织业将受到较大影响,其中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而拥有良好客户分散度和技术实力的大型纺织企业,由于具备多元化渠道,能有效分散风险,并通过技术实力和成本优势获取其他地区订单,受影响相对可控。

对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中国纺织业,对美出口下降会带来什么影响?

对美出口下降会导致竞争激烈、利润率低的纺织行业更加内卷,尤其是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更容易面临经营压力。

美国提高关税对中国汽车零配件行业有何影响?中国汽车零配件出口美国的情况如何?

美国是中国汽车零配件的重要出口市场,但提高关税将对中国汽车零配件行业造成较大影响。原因在于美国市场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依赖度较低,且中国设备配件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行业集中度低,大部分中小企业产品附加值低,韧性较弱。2024年中国汽车零配件出口规模为567亿美元,其中出口美国的规模占比20%。部分产品的出口额在中国出口美国汽车配件中占据较大比重,但美国汽车零配件进口对中国的依赖度并不高。

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汽车零配件产业的具体影响是什么?

美国加征关税使得中国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那些对美出口敞口较大、经营较为脆弱且难以承担海外布局风险的中小企业。而具备全球化布局或客户多元化的汽车零配件厂商受影响较小。

中国大陆地区消费电子行业受关税政策调整影响的程度如何?关税政策对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利润下降的影响有哪些次要原因?

中国大陆地区消费电子行业受关税政策调整影响较大,因中美双方对该行业产品贸易相互依存程度很高,关税税率提升将显著影响中国大陆地区消费电子行业的利润,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因无法承受压力而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提升。次要原因包括:1) 关税反制政策导致部分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价格上升,影响生产成本;2) 产销量下降导致无法充分摊薄折旧摊销;3) 下游需求快速发展倒逼产业链维持较高研发力度。

中国大陆消费电子行业如何应对关税政策调整带来的压力?

行业可通过全球产能集中、产业链完整且技术门槛高、高素质产业工人及工程师资源丰富以及庞大市场规模等韧性来缓释部分关税政策压力。

对于半导体行业,关税政策调整的影响程度如何?

半导体行业受关税政策调整的影响程度一般,因中国大陆地区与美国双方在相关产品贸易上的相互依赖程度较低,且美国已采取多种限制措施限制中国大陆芯片产业发展,弱化了关税政策调整的影响程度。

标普信评如何看待无法受益于国产替代的小型sibly和IDM企业面临的风险?对于家电企业而言,哪些因素决定了其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无法受益于国产替代的小型sibly和IDM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资金链断裂风险。这些企业主要涉足模拟芯片、功率半导体等成熟产品市场,产品类型单一且在全球市场竞争激烈,盈利能力弱,尚未实现盈利。由于缺乏显著的技术和规模优势,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然而,能够实现国产替代目标的小型flex和IDM企业有望获得产业资本和国家政策支持,顺利度过困难时期。像美的、海尔这样的家电龙头企业总体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得益于其构建的国内外相对均衡的收入格局以及较强的全球化供应链布局和生产调节能力。相比之下,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OEM和ODM模式的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其业务订单可能快速转移,经营分化明显。

关税对中国家电企业对美出口的影响是什么?

中国家电企业对美出口将面临收入和利润双重压力。美国家电消费高度依赖进口,特别是中国的供应,但长期来看,美国难以彻底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关税会导致终端价格上升,削弱消费者购买力,进口量下降,从而挤压中国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间。此外,高关税预期下,中国产品将面临系统性的成本劣势,企业可能被迫让渡利润以维持市场份额。

中国家电出口市场与美国家电进口来源的差异如何?301条款加征关税后,中国家电出口结构有何变化?

整体而言,中国的家电出口市场比美国的家电进口来源更加多元化。中国家电企业通过调整出口目的地结构,降低了对中国单一市场的依赖度,并且全球化布局提供了分散风险的有效途径。尽管如此,短期内,美国家电进口仍高度依赖中国,尤其是白电产能,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战略灵活性,全球化布局仍然是目前中国家电企业的重要策略。自301条款加征关税以来,中国家电对美出口比例从18年的23%降至23年的18%,出口结构向多元化调整。中国企业正大力开拓欧洲、东盟和中东等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同时,当前贸易环境不确定性促使企业重新评估海外投资策略,可能影响资本开支意愿。

美国最新关税政策对全球产能布局有何影响?

美国最新关税政策不仅针对中国,还波及东南亚等家电主要制造基地,可能调整全球产能布局。例如,土耳其和墨西哥受政策影响相对较小,而东南亚产能可能会承受一定压力,提前在这些地区布局的企业则有调整空间。

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有何影响?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具有较强韧性,主要得益于高不可替代性和强劲的内需支撑。尽管短期内成本上升可能导致对中国对美出口量下降,但长期来看,行业格局存在不确定性。部分企业通过在美国建厂或合作技术授权等方式开拓市场,以减轻负面影响。此外,数据显示,中国是美国动力电池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国,且这一地位显著领先于其他国家,由于产能建设和电池厂商与车企紧密合作关系,国产动力电池在美国市场短期内难以被完全取代。

关税上涨对出口美国的中小电池企业有何影响?

关税上涨将导致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由于缺乏技术壁垒和资金不足,无法在海外建厂,短期内出口美国的动力电池成本会上升,出口量将下降。长期来看,中国企业可能通过在北美建厂、与美国企业合作或基于授权等方式开拓市场以减轻关税负面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足够需求匹配,这将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中国电池企业在产能分布上有哪些特点?

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化布局过程中,出海区域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东南亚。截至2024年9月末,只有伊维里在美国建厂,宁德时代在美国为福特汽车提供技术支持。预计到2025年,美国本土将有十家新的电池工厂投产,产能较2024年翻倍,但受到新能源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美国动力电池需求及工厂产能利用率存在不确定性。

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如何在贸易摩擦中体现?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在贸易摩擦中更加明显,需密切关注东南亚四国双反对华光伏产品的落地情况。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增长为企业带来增量,但预计美国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将呈下滑趋势,受特朗普去补贴化策略影响,美国需求受到限制,但会被全球其他国家的需求弥补。

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国市场的出口情况如何?

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国市场的直接出口规模较小,2024年出口占比仅为0.4%。中国光伏制造产品出口主要以组件为主,其中对美国出口占比很低,前三大出口市场分别是荷兰、巴西和巴基斯坦。中国光伏企业主要通过东南亚产能出口美国,而美国市场主要依赖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进口。

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影响如何?

对于已知的七家具有中资背景且在美国组建市场供给量前十大的企业,尽管美国加征关税对其组件业务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大部分产能位于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若美国产能能够充分利用,实际影响相对有限。然而,贸易摩擦加剧产能过剩问题,若东南亚四国双反对华光伏产品政策落地,将削弱其输美成本优势,部分企业可能选择在美国或其他低税率地区建厂,但这可能导致产能利用率降低和财务风险增加。

关税调整政策对钢铝产品领域有何影响?

在钢铝产品领域,直接冲击有限,但存在许多间接风险需要关注。美国加征关税会加剧中美钢铝产品直接贸易,由于中国对美钢铁产品依赖度不高,负面影响更多体现在港口转口贸易和对钢铁行业下游需求的影响上。在企业层面,政策最大的影响可能是冲击那些附加值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尤其是赚取加工费的中游企业。

中国钢材和电解铝的出口规模与美国的关系如何?

在钢材方面,中国并非非常依赖出口到美国,大部分国内消化了。直接出口到美国的钢材规模相对较小。而在电解铝方面,中国产能为4300万吨,进口200万吨,出口仅12吨,形成进口为主导的格局。

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市场分布情况如何?

从金额上看,2003年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较为分散,美国占9%,是占比最高的地区之一,但也有许多东南亚、亚洲地区如韩国、越南、泰国、菲律宾、日本、印尼、印度、马来西亚和澳洲等国位列前面。因此,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并不特别依赖美国市场。

中美钢铝产品贸易及关税政策的影响是什么?对中国钢铝行业企业层面的影响是什么?

2018年美国对中国钢铁行业实施关税政策以来,中国向美国的钢铝产品出口占比已下降,从之前的10%几降至目前的较低水平。尽管如此,中美钢铝产品之间的直接贸易受到一定影响,但不至于造成致命打击。不过,全球范围内转口贸易审查力度加大,可能会对中国钢铁产品在全球出口形成一定阻力。此外,美国已普遍提高所有国家和地区进口钢铁和铝产品的税率,并对中国全部产品实施大规模加税,这将进一步收缩下游行业需求,间接影响到钢铁行业需求。中国与美国钢铝产品的贸易中,大部分为钢铁制品和铝制品,附加值不高,多由中小企业制造并通过加工出口获取利润。因此,关税增加会直接影响这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其更容易受到冲击。而行业龙头企业由于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可能会更有效地应对贸易冲击。

中国钢铝行业如何应对当前形势?

中国钢铝行业可能会加速推进出口多元化和海外布局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减少对美国订单的依赖,以规避关税不利影响。

美国对中国风机行业的影响有哪些?

对于风电行业,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通过提高关税和反冲击形式对中美风电贸易产生了影响。中国企业在面对美国市场时,由于美国对中国风机市场的进口关税长期存在且IRA政策给予本土新能源设备高额补贴,导致中国企业对美国出口参与度较低。中国风机设备出口重心逐渐南迁,主要目的地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埃及、南非、老挝、智利等国家,对中国与美国市场的整体依赖度在不断降低。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会对美国风电市场造成多大影响?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预计会削减或修改清洁能源装机激励措施,增加项目成本,并可能加强环境审查导致海上风险项目被拒绝或修改。这将使得美国在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中的占比增速放缓,但对全国风机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全球主要经济体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求依然强劲,不会因单一国家政策改变而动摇。

全球需求是否会受到美国政策的影响而减少?

不会。全球主要经济体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求依然非常强烈,并且有明确的长期发展规划和承诺来推动其发展。例如,欧盟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可再生能源产能增长显著,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110多个国家承诺将可再生能源产能在2030年前增加2倍。因此,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趋势不会因美国政策调整而改变。

未来全球风机供应链是否会出现短缺情况?

是的,预计从2025年到2026年,全球风机供应链短缺问题将会逐渐显现。美国及其盟友想要大面积替换中国供应商面临较大难度,若投资不及时跟进,欧洲和北美等地区将面临风电供应链及海上配套设备短缺风险。在此过程中,中国风机企业仍将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使得美国及其盟友在产能短缺时加征关税以施压中国企业的举措将面临困难。

美国建立进口替代动力电池产业链大概需要多久?

建立进口替代的动力电池产业链所需时间可能较长。以宁德时代建设工厂为例,从开工到投产可能需要一年左右,这还基于产业链支持、地方政府配合等有利条件下。考虑到前期可研、立项沟通等流程,以及跨国经营可能面临的用工风险、法律合规、工程建设强度、工会影响和环评等因素,形成规模化、整体性的进口替代或在美国产业链转移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可能需要2到3年甚至更久。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4-26 03:32 , Processed in 0.058407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