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84|回复: 0

[一带一路] 总关税飙到175%,跨境卖家如何靠“落地美国”逆转生死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3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微信文章

最近和一些头部报关行、代理商、以及已经在美国本地落地的朋友们聊了一圈,我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

w1.jpg

中美贸易博弈已经从“打关税战”,演变成了系统性的去中国化。2024年还有人在赌“政策会回落”,但到了2025年,145%的新关税、800美元免税取消、港口开始查验低申报、bond越来越难买、保险公司只认老客户……

每一个信号都在说:这场游戏,规则已经变了。

对跨境电商、外贸卖家来说,“贴牌+发货”那一套逻辑,真的要被淘汰了。 真正能活下来的,只剩下一条路:

在美国落地,深耕本地市场。
一、关税+检查+bond:合规成本飞涨

大部分的产品总税率可能会高达175%(含2018年加征的部分)
空运开始抽查低价申报,查验率30%
大陆公司买Shipper Bond,需要额外缴纳 5万美元押金
Avalon等大报关行直接拒绝中国新公司,或要求缴纳高额保证金
新成立的美国公司也基本拿不到保险,只有历史久一点的老公司还能继续买bond
报关税率已从“到港”切换到“出港”时点计算,灵活加税

w2.jpg

一句话总结:以前能靠货代“遮过去”的灰区,现在全都成了高风险地带。
二、货代清关乱象:建议转向“自己清关”

很多卖家一直依赖货代清关,但现在你需要意识到一个危险事实:
货代可以伪造报关回执,账单真假难辨,实际缴税只有你以为的10%。

举个实际案例:

- 卖家看账单以为交了$10,000的税,货代实际只缴了$1,000

- 后期被查到低报,海关要求重新申报甚至退运

- 卖家投诉无门,因为账单是假的,责任全在你头上

即使选择靠谱的清关行,你也有概率被坑。所以最稳妥的方案是:

自己清关!

只要你有美国本地公司、美国银行账户,可以开通海关ACH自动扣税系统,每一笔税海关会自动从你账户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3分钟搞定美国公司,150美金,超简单原创
三、保留老美国公司,是未来的大杀器

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人开始倒卖老美国公司,因为能买bond的公司越来越少。

如果你之前注册过美国公司,哪怕不再经营,也建议先不要注销,因为:

- 老公司还能买到Avalon等报关行的bond

- 新公司直接被拒,或者交超高押金

- 报关、做项目、接政府订单都需要“公司历史”

一个“存活满两年的美国公司”,现在已经成了战略资产。
四、从乙方变甲方:真正的“出海”是做品牌方

我们做了这么多年“跨境电商”,其实只是个国外贴牌发货的“搬运工”。

- 给国外客户打工,利润最低

- 没有议价权、没有品牌力、也没掌控销售链

w3.jpg

而真正的“出海”,是像老范那样:

- 在美国本地设办公室、设小型工厂

- 从夫妻店走起,逐步打进Target、Wayfair、Home Depot这种高门槛平台

- 利用本地资源(如犹太人渠道)打入商超

- 拿下政府项目、获得补贴资源

w4.jpg

现在很多平台(如Target、Wayfair、Home Depot)只对有美国本地办公室的公司开放后台权限。你在中国再优秀也进不去,但在美国设个办公室、有本地员工,就能解锁这些渠道红利。
五、贴标 vs 真正的本地制造:FTC是怎么认定的?

想靠“Made in USA”多卖点利润?先看看FTC的标准:
- Made in USA:原材料+工序至少60–65%发生在美国
- Assembled in USA:允许国外来料,但工艺复杂度和组装量要达到标准
- 简单包装贴标,不算!

这意味着:你如果能把组装、测试、包装这些环节搬到美国,就有机会合规地贴上“美国制造”标签,进入本地连锁系统。
六、评估“最终组装在美”的可能性

如果你70%以上订单来自美国,建议认真评估一下:是否可以在美国做最后组装或部分加工?
“美国制造”也能低成本?教你一招:最后一公里生产模式!

- 成本OK的情况下,能贴上“美国制造”或“组装美国”

- 可申请政府采购项目,拿到城市补贴(德州政策相对友好)

- 提升议价力,打入超市系统、线下销售点
七、销售渠道才是利润核心

我们过去过度关注“成本优化”,而忽略了销售链路才是利润核心。

你做本地品牌之后,可以:

- 搭建独立站+SEO内容矩阵,占据搜索流量

- 做PR推广,把产品送上杂志、媒体报道

- 借助“美国品牌”形象打入实体渠道和政府采购
八、这不是短期脱钩,而是长期转型

贸易战是长期博弈,不会明天就脱钩,但趋势是明确的:

你越早从“代工思维”转向“本地品牌思维”,越早掌握主动权。

落地美国的好处包括:

- 本地超市系统

- 地区政府采购清单

- 有补贴的制造项目

- 美国境内站点和平台后台

- 长期享受美国本地品牌红利
总结

写在最后:赚钱在哪里都算靠谱,别被口号绑架了生意

说到底,我们做的是生意,不是意识形态。

在这个地缘政治波动不断的时代,很多决定根本不是我们能选的。你要做的,是让自己、让工厂、让员工不受损失,活下去,活得好。

不要被那些网上掺杂着民族主义口号的帖子影响了判断。那些喊得最响的人,可能连工厂都没有。他们受影响的速度可能比你慢,但最终也逃不掉。而你,才是第一个挨刀的人。

我们只是想:

- 公司能活下去

- 工人有活干

- 能交税,能赚钱

- 家里人日子能过得好一点

所以,如果你有做美国市场的打算,就认真评估一下:

川普喊的60%关税,是他选战的口号。我们就按60%来算——你在这个税率下的利润结构还能不能成立?你还有没有空间活?还能不能卷出机会?

w5.jpg

能就留,不能就转。没什么好情绪化的。

如果你决定不做美国市场,那也没关系。只要你做得定、卷得赢,能在欧洲、东南亚、拉美这些地方扎根下来也可以。

只不过,你要知道:

- 中国的产能太大了,不出海就得卷死在内贸里

- 东南亚、欧洲也会是下一个“血海战场”

- 你能赚钱的机会,就是当别人搞不定的时候,你搞定了

赚钱在哪里不是赚钱?你搞定美国,就可以在那边赚钱养活国内工厂、供应链、员工、设计人员……一样是功德无量。有些行业一旦触发关税点,就真的是“一刀毙命”,再晚一步就直接关门。

所以:早点布局,把公司从“国内被动代工”转成“全球配置资源”的公司,是所有做老板的人,都该认真考虑的生死大事。我们不是来打仗的,我们是来养家的。希望每一个工厂,每一个小公司,在未来的国际环境里都能找到活路。你不需要当最猛的战士,但至少不要当最先倒下的那一个。

看到看到这里了!人应该想法接触到更厉害的人,直接转发我文章到你认为的更厉害的人。



以上!直接链接,国民弟弟交个朋友?请尊重彼此时间,请勿白嫖别人的精力。

w6.jpg

美国公司&税务笔记:

3分钟搞定美国公司,150美金,超简单原创

ITIN使用指南:

跨境出海必备神器 ITIN

美国公司税号指南:SSN、EIN和ITIN分别有什么区别?原创原创

1分钟秒查自己的美国信用分攻略

美国收款工具

美版支付宝Venmo注册教程,含pos机,含美卡,无年费,无存款。

中国人开美国银行户的所有途径揭秘

如何开美国所有信用卡,一篇文章搞定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4-26 02:32 , Processed in 0.091504 second(s), 1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