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63|回复: 0

[一带一路] 关税、重商主义与滞胀:历史毒药正在21世纪复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2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微信文章












前言:历史镜像中的现代变奏

2025年4月的华尔街仿佛被按下快进键的重播机——道琼斯指数两天暴跌12%,超市货架上的日用品价格标签每周都在刷新,而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特朗普正挥舞着关税大棒宣称要"让美国工业再次伟大"。这种似曾相识的场景,让经历过1970年代滞胀噩梦的老交易员们后背发凉。

华盛顿的关税核弹轰然引爆——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价值1.2万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125%关税,全球股市应声暴跌。道琼斯指数单日狂泻1800点,创下“黑色星期三”的史诗级灾难,相当于每个美国股民账户瞬间蒸发5.3万美元

这场被经济学家称为“21世纪最疯狂关税实验”的重商主义狂欢,正在将全球经济拖入1970年代式的血色泥潭。

w1.jpg

当“滞胀”这一在 1970 年代美国经济史上留下深刻烙印的词汇,再次频繁出现在主流报道和投资者谈话中时,我们不禁要问:是历史的重演,还是全新局面的开启?在经历几日的市场恐慌性抛售后,经济增长放缓与通胀上行的双重压力已成股市震荡的根源之一。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大刀阔斧的关税措施——即现代版的“重商主义”——正在成为舆论与学界热议的焦点。
滞胀阴云再度聚集




滞胀(stagflation)一词最早出现在 1970 年代,当时美国经济陷入“高通胀、低增长、失业居高不下”的悖论局面,令传统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选择:降息可提振增长但又将加剧通胀,加息则可抑制物价却可能引发更深层次的衰退。任何亲历那段历史的人都不会忘记:高油价、高利率、高失业率交织,撕裂了数百万美国家庭的日常生活。现代经济学家对此警告:若双刃剑般的政策选择没有平衡,即便科技和生产效率有再多进步,也难以完全躲过经济的“荒漠化”

任何记得 1970 年代的人都会记得,它在美国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迎来了一个高物价、高利率和高失业率的动荡时代——以及相当大的不稳定和痛苦。

重商主义的复苏:特朗普关税政策剖析
重商主义的本质与历史起源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在 17〜18 世纪欧洲达到巅峰,其核心在于“以出口补贴和进口惩罚为手段”来积累贵金属,增强国家实力。英国航海法便是典型案例:限制美国殖民地与其他国家贸易,以保护本土商人利益,却极大抑制了殖民地经济发展并累积了反英情绪,最终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催化剂之一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质上是重商主义。经济学家默里·罗斯巴德 (Murray Rothbard) 解释了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在 17 世纪和 18 世纪的欧洲达到了顶峰。“因此,有利于出口和惩罚进口的政策有两个重要的实际效果:它补贴了从事出口贸易的商人和制造商,并在以前不得不与外国竞争对手竞争的低效率制造商周围竖起了一堵特权墙。与此同时,监管网络及其执行建立了国家官僚机构以及国家和帝国权力。

美国革命是由英国航海法推动的,罗斯巴德解释说:

为了英国商人和制造商的利益,限制网络极大地惩罚了荷兰和其他欧洲托运人,以及美国的航运和制造业,他们的竞争要么被取缔,要么被严重征税和削弱。利用国家来削弱或禁止自己的竞争,实际上是国家授予垄断特权;这就是对从事殖民贸易的英国人的影响。

进一步的后果是税收的增加以建立英国政府的权力和财富,以及管理和执行法规和税收法令所需的皇家官僚机构的增加。因此,英国政府和某些英国商人和制造商从这些重商主义法律中受益,而输家包括外国商人、美国商人和制造商,最重要的是,包括英格兰本身在内的所有土地的消费者。消费者的损失,不仅因为各种法令对生产的具体扭曲和限制,还因为所有法规对国际劳动分工的阻碍。

特朗普将他的政策推销为亲美工人。但是,正如罗斯巴德所指出的,“重商主义者远非劳动者的真正朋友,坦率地说,他们有兴趣最大限度地剥削他们的劳动;敦促充分就业作为最大限度地利用这种剥削的一种手段。因此,重商主义者威廉·佩蒂特 (William Petyt) 坦率地写道,劳动是“资本材料......生的和未消化的......交到最高权威的手中,他的审慎和倾向是改进、管理和塑造它,使其或多或少地受益。









当前美国经济环境中的滞胀征兆


    通胀持续高企:美国最新数据显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依旧高于美联储 2% 目标,核心通胀率甚至持续在 3% 以上徘徊,这在当下仍属偏高水平

    经济增长放缓:多家机构下调美国 2025 年 GDP 预测,野村证券预计增长仅 0.6%,巴克莱更悲观,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

    失业率略有抬头:尽管官方失业率尚未出现剧增,但初领失业救济金人数近期回升,反映出就业市场已有疲态迹象

    金融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普通债券和股票基金连续多周出现大规模资金流出,投资者转向短期国债等避险资产,标志着对经济前景的不安加剧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现代版重商主义

为了“解放美国”免受外国“掠夺性贸易”侵蚀,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欧盟、加拿大等主要贸易伙伴采取“齿轮式”加税,最高关税率一度升至 25%。政府宣称,这将迫使企业回迁,重振美国制造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然而,从重商主义视角看,这一系列壁垒政策直接抬高了进口成本,同时保护了某些低效行业,却必然以消费者为代价,推高终端物价并限制国际劳动分工的效率

关税如何影响物价与增长


    进口商品涨价:包括钢铁、铝、电子元件在内的关税覆盖品类,其进口成本平均提升 10% 以上,最终传导至零售价格,令广大消费者“买单”

    国内生产受挤压:下游用钢需求减弱,汽车、家电等产业链出现原材料短缺和成本压力双重挤压,生产拐点趋弱

    投资与信心双重拖累:国际资本对美国市场前景转趋谨慎,直接投资和企业扩张规划纷纷延后甚至取消,削弱了潜在增长动力

经济学家的警告与市场反应

PIMCO 前副主席理查德·克拉里达的警告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全球顾问、前美联储副主席理查德·克拉里达(Richard Clarida)近日接受彭博采访时直言:“我们已经闻到滞胀的味道了,但美联储不太可能过早降息,而会等到关税造成的数据反弹性下滑真正显现”
他的观点在市场中引发强烈回响:高物价和低增长的怪圈一旦成形,货币当局将陷入政策困境。
美联储官员的立场与观点

旧金山联储行长玛丽 戴利(Mary Daly)曾指出,贸易摩擦引发的关税会在短期内推高通胀、加剧就业市场疲软,两者叠加将成为“最令人不安的”局面同样,纽约联储主席约翰 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警告:“若关税持续升级,我们将看到通胀和失业率双双上行,这对货币政策的指向构成严重挑战”

华尔街机构的最新预测


    野村证券:关税因素下,美国 2025 年 GDP 增速预估 0.6%,核心 PCE 通胀率或升至 4.7%

    巴克莱银行:预计 GDP 可能收缩 0.1%,通胀则逼近 3.7%,年底失业率将明显抬升

    瑞银:若关税长期维持,或引发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失业率上升,并抹去过去三年美联储在降通胀方面的努力成果

普通人的焦虑:消费端的冲击

物价飞涨下的家庭预算压力

从日常食品到家电燃油,凡关税涉及的进口商品几乎无一幸免,3 月份的 CPI 同比涨幅已达到 3.2%—尤其食品与能源涨幅最为显著。对普通家庭而言,每月的生活开支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8% 以上,低收入群体更是感到“喘不过气”

就业市场的动荡与不确定性

尽管官方失业率仍维持在 4% 左右,但制造业招聘与劳动力需求出现明显回落,不少工人担心“秋后算账”——一旦经济陷入更深层次的停滞,裁员潮或将伴随而来
社会心态从“过去的担忧”转向“对未来的恐惧”,市场与民众的悲观预期开始自我强化。
全球视角:贸易战的连锁反应

中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应对

面对美国的高关税壁垒,中国与欧盟相继采取对等措施,对美国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与此同时,多个 “友好伙伴”开始在二十一国集团(G20)与世界贸易组织(WTO)中提出多边贸易倡议,试图通过国际规则来限制单边贸易制裁的负面效应

全球供应链的重构风险

长期以来形成的跨国生产网络正面临重塑压力: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与合规风险,开始向东南亚、南亚甚至中美洲和非洲寻求新工厂与供应链布局。这种“去美化”与“区域化”趋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风险,却也意味着全球化红利的渐行渐远




政策冲突下的两难

沃尔克时刻再现?政策工具箱的失灵

面对滞胀威胁,美联储的决策矩阵陷入死循环:若加息抑制通胀,30万亿企业债可能暴雷;若降息刺激经济,美元霸权恐将崩塌。这种困境比1980年更凶险——当时美国制造业占GDP21%,如今只剩11%;债务/GDP比例却从35%飙升至135%

企业端的反应更具黑色幽默:波音公司为规避关税,把787客机零部件生产分散到10个国家,结果物流成本反增25%;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机器人时薪0.42美元,而德州工厂的维护工程师时薪58美元。这种成本倒挂正在制造"越保护越脆弱"的悖论



货币当局和财政部门陷入经典悖论:是选择“严厉抑通”以守住物价底线,还是“宽松托市”以稳住增长和就业?任何一方的偏斜都可能引发更剧烈的副作用。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打破悖论的钥匙在于结构性改革与国际合作,而非单纯的财政刺激或货币调控。
对策建议与展望


    重启多边谈判:通过 WTO 等平台推动关税问题的规则化解决,以缓解单边壁垒对全球贸易的伤害。

    加大结构性改革:优化税收与监管环境,增强国内投资与创新动力,减轻对关税操作的依赖。

    加强社会保障:在物价上涨与就业不稳并存时,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援助力度,稳固社会预期。

    灵活货币政策:美联储可考虑“差异化加息/降息”工具,精准应对各部门的通胀与增长压力。


滞胀从来不是简单的“通胀+衰退”堆叠,而是一种深层的系统性危机:唯有在贸易、产业、货币和社会政策上协同发力,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也才能迎来一个真正“普惠”的新时代。
当历史的三重魅影——重商主义、滞胀危机、霸权焦虑——在21世纪叠加,人类正在见证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形态癌变。政策制定者们或许该重温凯恩斯那句警告:"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但这次人类要面对的,可能是个没有"长期"的世界。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4-25 07:43 , Processed in 0.074116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