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02|回复: 0

[航天] 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中国航天日,图书馆邀您一起“观星看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3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4.24 中国航天日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与造福人类的序幕,为了纪念这一奠基性的事件,每年的4月24日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航天日”的设立,就是要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w2.jpg

w3.jpg

图书推荐

w4.jpg

为中国航天奋斗

w5.jpg

索书号:F426.5/66

作   者:陶家渠著

馆藏地:第二阅览室(204室)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为中国航天奋斗之编年史, 以时间为轴分为四篇。第二部分是开创性发展路线专题, 以事件为轴, 深入地阐述了中国航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项, 包括第一代导弹系列技术发展途径的制定、核攻防对抗、开拓研制导航卫星、计划协调技术开创与推广、电子对抗、五代计算机、反航母技术、航天电子器件、航天微电子与微计算机等。

"神舟"首任总设计师讲述:

中国航天的历程

w6.jpg

索书号:F426.5/48

作   者:戚发轫

馆藏地:第二阅览室(204室)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空间技术专家,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的口述,从东风系列导弹到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再到神舟飞船,将他所见证的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梳理。文章真实生动,可读性很强,史料价值较高。

中国火箭人:

人才高度成就事业高度

w7.jpg

索书号:V4/72

作   者:彭剑锋,王伟主编

馆藏地:第八借阅室(404室)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60余年来第一部全面解析人才管理与人才机制的著作。本书从人才的角度分析和概括我国火箭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同时, 全书围绕航天展开, 逻辑性强, 从人才的角度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起步、发展、成就, 读完之后能够给人一种深深的民族自豪感。

探测月球:

嫦娥探月知识问答

w8.jpg

索书号:V1/90

作   者:刘继忠主编

馆藏地:第八借阅室(404室)





内容简介



本书共7章,从工程总体角度,介绍了中国探月工程的概况;通过绕月探测、落月勘察、采样返回三章,分别介绍了包括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在内的绕月探测任务,包括嫦娥三号、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在内的落月探测任务,包括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嫦娥五号在内的采样返回任务;通过火箭发射、测控回收、地面应用三章,分别介绍了包括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与回收、地面应用等工程组成系统。全书以问答形式,通过101个问题将探月工程的相关知识展现给广大读者,使读者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工程的科学知识、技术应用和研究成果,提升社会大众对航天事业的关注和对科学探索的热爱。

星耀中国:

我们的量子科学卫星

w9.jpg

索书号:V474/86

作   者:印娟,董雪著

馆藏地:第八借阅室(404室)





内容简介



本书共5章,第1章带领大家走进神奇的量子世界,介绍量子力学发展历程及基本原理,为后续介绍“墨子号”的相关工作做铺垫;第2章讲述“墨子号”的诞生始末,重点介绍了科学家在地面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第3章揭开“墨子号”的神秘面纱,把“墨子号”的内部构成和工作原理详尽展示出来;第4章讲述“墨子号”的“好朋友”——地面站,以及它们合作完成的一系列重要科学实验;第5章着眼“墨子号”发射之后,梳理国际上的量子卫星发展前沿,以及我国对于空间量子科学实验的未来规划。

星耀中国:

我们的嫦娥探月卫星

w10.jpg

索书号:V474/83

作   者:吴伟仁, 张正峰, 张哲等著

馆藏地:第八借阅室(404室)





内容简介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月球的好奇与向往从未停息,古有嫦娥奔月传说,今有嫦娥探月卫星。本书对世界上特别是我国的月球探测历程做了总结,呈现了月球探测卫星基本原理和研发流程,记录了我国“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的任务特点、技术创新、飞行过程和学术收获。

筑梦太空

w11.jpg

索书号:V4/70

作   者:邱小林, 张传军著

馆藏地:第八借阅室(404室)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载人航天空间站的发展情况、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二期任务, 详细地介绍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神州八号飞船和神州九号飞船及航天器的交会对接技术, 讲述了航天员们的成长、航天飞行经历, 以及对载人航天未来的展望。

从嫦娥奔月到天宫一号

w12.jpg

索书号:V4/40

作   者:邹春梅编著

馆藏地:第八借阅室(404室)





内容简介



几十年来,中国航天科学家们继承古人的智慧、精神,迈开了探索太空的征程。随着“东方红一号”“嫦娥一号”“天宫一号”的相继发射成功,中国太空探索掀开了新的篇章。本书对中国的航天历史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从远古时期对太空开始进行观测,到如今的火箭、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

w13.jpg

点击海报查看中国航天日历年主题

2016年:中国梦,航天梦

2017年:航天创造美好生活

2018年:共筑航天新时代

2019年:逐梦航天,合作共赢

2020年:弘扬航天精神拥抱星辰大海

2021年:扬帆起航,逐梦九天

2022年:航天点亮梦想

2023年:格物致知,叩问苍穹

2024年:极目楚天,共襄星汉

2025年4月24日

中国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图书馆以

“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为主题

推出航空航天图书展活动

图书馆邀您共赴星辰之约

书写属于沈航人的航天篇章!

w14.jpg

同类图书推荐书目


序号

题名

索书号

1

巡天神舟   

V476.2/11   

2

飞机动力装置

V228/29   

3

民用航空螺旋桨适航要求解读   

V228/28   

4

运动类航空器与发动机   

V23/197   

5

飞机客舱设备与系统   

V223/56   

6

通用航空概论   

V2/126   

7

航空机械基础   

V22/78-4   

8

DelFly扑翼飞行器的设计、空气动力学和人工智能技术

V276/9   

9

国外大中型无人直升机发展   

V275/71   

10

民航飞机电气仪表及通信系统   

V24/30-2   

11

多旋翼飞行器   

V275/72   

12

空中交通尾流间隔的安全评估方法与缩减技术   

V355/12   

13

空管系统质量安全管理理论   

V355.1/69   

14

无人机导航与飞行控制技术   

V279/405   

15

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及热结构   

V25/98   

16

航空可靠性技术   

V216/8   

17

中国航天图文史   

V4/85

18

航天器设计与新概念航天器   

V423/41

19

航空器维修基本技能工卡集   

V267/195

20

航天飞行器设计实验教程   

V423/42

21

飞行器多学科优化     

V47/200

22

飞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验教程   

V22/79

23

无人机飞行力学   

V279/407

24

飞机装配工艺学   

V262.4/30-2

25

典型航空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V278/20

26

飞行器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   

V257/46

27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原理     

V231.2/39-2

28

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加工技术研究   

V232/41

29

无人机系统概论   

V279/406

30

立方星设计技术   

V423.4/6

31

飞机与发动机一体化引论   

V271/114

32

基于多视场星敏感器的航天器姿态确定   

V448.2/68

33

高超声速光学头罩气动光学   

V211/90

34

航空航天用先进金属基复合材料   

V25/99

35

旋翼无人机装配与训练   

V279/408

36

智能无人集群   

V279/409

37

航空发动机涡轮盘损伤容限分析理论与方法     

V23/198

38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适航安全性   

V233.7/19

39

航空发动机整机数值仿真技术   

V233.7/18

40

风洞试验手册   

V211.74-62/2


w15.jpg

w16.jpg

请关注我们

w17.jpg

服务号

w18.jpg

订阅号

供稿部门 | 读者服务部

文案、排版  | 刘淑华、胡晓洋

初审初校 | 薛红秀

复审复校 | 杜亮

终审终校 | 刘涛

w19.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4-4 10:24 , Processed in 0.177824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