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65|回复: 0

[河南] 行走河南,读中国——周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0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啊扣子
老子是周口鹿邑人,据说当年他用赶山鞭把周口的山都赶走了,所以周口没有山。
郑州开车2个小时到周口的淮阳区。中国境内还是一片汪洋的时候,淮阳古陆是最早出现的陆地(地质学家李四光说的)。车行驶在这片土地上,我被一望无际的“天下粮仓”震撼到了。这么平坦肥沃的土地,哪个帝王不想得到她呢?哪个帝王不是得到了她而得了天下?

行走河南,读中国——周口-1.jpg

今天要去的是淮阳的太昊陵庙。淮阳太昊伏羲的陵墓春秋时期就有了(《陈州府志》记载),淮阳是伏羲建都地,当时称宛丘,炎帝神农氏继都宛丘后改为陈(陈,延续、旧的意思)。淮阳是人文始祖伏羲工作和长眠的地方。
孔子三进陈国,在陈国居留三年,他曾在陈侯的陪同下登上了陵阳之台,祭拜了人文始祖(《孔子家语》记载);之后陆续有52位帝王来此祭拜;之后今天我来到了这里。

伏羲太昊陵为“天下第一陵”。

行走河南,读中国——周口-2.jpg

目前的太昊陵庙主要是明清时代的建筑,整个陵庙群以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数理建造。

这里有太多神奇的传说。传说最广的是明开祖皇帝朱元璋。当年他逃避元军追杀,慌忙中躲进了太昊陵前的一座破庙里,他祈祷着人主爷能保佑他躲过一劫,话音刚落,庙门外一只大蜘蛛就在庙门上结起网来,等元军追到,看见庙门上结满了蜘蛛网,想着里面肯定没有人,便追向别处去了,朱元璋因此躲过了一劫。他当了皇帝后重修了太昊陵庙,整个群体按照南京皇宫的等级建造。

站在这座明代建筑门前,被他厚重的门墙和历史感染到了,门前呈八字型的墙上浮雕着吉祥的图案。

行走河南,读中国——周口-3.jpg

从第一道午朝门往里看,依次能看见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最后能看见统天殿里,坐着的伏羲手托着先天八卦太极图。纵向的五道门,门穿着门。

那年去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在阿姆斯特丹城市的运河上,导游激动地说:“你们看,这是七孔桥,建于17世纪,相当于中国清康熙年间,她不是一座桥七个孔,她是纵向的七座桥一眼望去孔穿孔,当年是经过精确计算过的。”我当时很感慨。

行走河南,读中国——周口-4.jpg


行走河南,读中国——周口-5.jpg

我想这孔穿孔的理念一定是一些人心灵的碰撞,太昊陵的七道门早了阿姆斯特丹运河上的七孔桥300多年,也有可能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呢。

迈进午朝门, 远古的神话传说一幕幕出现在我的脑海。

华胥氏在雷泽(现山东),因感应雷神的脚印而诞生了伏羲;还有传说说伏羲的父亲是燧人氏,燧人氏生活在今天的商丘。就是说华胥氏在商丘和燧人氏一起生活,后来她跑到山东去玩,在雷泽踩了脚印怀上伏羲,又跑到甘肃天水,在那里生下了强大的儿子伏羲,还生下了强大的女儿女娲。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可以沿黄河逆流而上的旅居,而他的父亲燧人氏生活在商丘,安葬在商丘。

华胥氏是母系氏族部落的首领。

行走河南,读中国——周口-6.jpg

伏羲成人后接管了部落,伏羲带领他的部落沿黄河而下,在汶上(今山东济宁市西北)建都,晚年时迁都于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区北)。 伏羲部落逐渐强大,推翻了母系氏族,建立了父系氏族。

画八卦,肇启文明。太昊陵墓后面有蓍草园,传说伏羲用蓍草画八卦。

造书契,创立文字‌。伏羲创造了最早的象形文字,取代了结绳记事的原始方法。

太昊陵庙里有一颗珍贵的鸟柏树,鸟柏的横面切开,里面有鸟的纹路,伏羲创造的象形文字之一,就有根据鸟柏的图案来的。

行走河南,读中国——周口-7.jpg

制嫁娶,规范婚姻。伏羲制定了嫁娶制度,规定男方需以兽皮为聘礼迎娶女方,并禁止同姓或同图腾部落通婚。

伏羲最早制定了一夫一妻制,彩礼的风俗的历史也太久远了吧?

以龙纪官,完善社会治理。他还结网罟,教民渔猎‌;‌养牺牲,发展畜牧业;兴庖厨,推广熟食;兴礼乐,丰富文化生活;尝百药,制九针;注春令,制定历法 ……

老祖宗在上古时期就为我们人类办好了很多事情,祖祖辈辈只需在老祖宗制定的框架里行事就可以了啊!

伏羲以蛇身、猪头、鹿角等多种动物创建了龙的图腾,也是各个部落图腾的融合,开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先河。

伏羲就真的是神,不然一个人一生怎么能做这么多事?我的一生只做了两件事,吃饭和睡觉,就这也做不好。

行走河南,读中国——周口-8.jpg

庙门门洞的墙可以看到明朝时糯米、砂浆砌墙的工艺,还能用手去触摸,这一摸就是600年。据说很快墙面就要保护起来了。
太极门前,站在这座以先天八卦为理念的建筑群的中心点,先天太极的阴阳交汇点,见芸芸众生飘飘渺渺,祭拜我们的先祖,带着那颗无处安放的心。
统天殿里是先祖伏羲爷手拿八卦图的座像,周围墙上刻画着他的功绩。

行走河南,读中国——周口-9.jpg

统天殿后面是显仁殿,里面供奉着女娲娘娘像。传说一次洪水泛滥,天地间只剩下伏羲和女娲兄妹俩,为了繁衍人类,他们在昆仑山上共同咒愿:“倘若天意让我们成为夫妇,那么就让烟气合拢;若是不然,则让烟气消散。”随着烟气的合隆,他们结为了夫妻,生生不息地有了今天精明的你和混沌的我。

行走河南,读中国——周口-10.jpg

显仁殿的东北角上有一个子孙窑,善男信女门把一方砖墙戳出一个深洞。
太昊陵庙里神奇的事很多,陵墓前的古树上长出了耳朵一样的树瘤,还有耳朵眼,人们在这里诉说着心愿,树的根通到伏羲爷的身底下,他一定能听到人们的诉求;陵墓的西边有颗千年的古柏,虚空的树干里埋进了一颗现代檀树的种子,两棵树相生相惜,古柏包容着这这颗南方来的种子。

行走河南,读中国——周口-11.jpg

墓前有一块断裂的石碑。1999年有日本人前来祭拜,并在陵前立了一块石碑,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块石碑断了三截,民间传说是伏羲爷不认这个子孙。
下过雨后伏羲陵的基座上会渗出众生朝拜的图案……
走进周口淮阳区,人们就会问你,去庙上吗?那的神仙可灵,我家的谁谁……我们邻居家的谁谁……太昊陵古庙会是民间最大的庙会,曾经以一天82万的游客量而创下迪尼斯记录;庙会上的压缩馍一天卖出97万个而成网红。

行走河南,读中国——周口-12.jpg

太昊陵向西40公里是周口西华县,是女娲娘娘建都和长眠的地方。那个和伏羲有着恩怨情仇,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交错时代的女神!
后来,在太昊陵向东约70公里的周口鹿邑,出生了个老子,他承上启下,用他的智慧和思想影响着中华大地上世世代代的人。
最近安徽的涡阳正在争老子故里,涡阳说老子是他们的;鹿邑说老子就是我们的;其实他们两家的距离就70公里,还好四川人没跳出来,不然他们会老子、老子的叫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4-6 04:09 , Processed in 0.133798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