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45|回复: 0

[手机] 中产的保温杯,比 iPhone还小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0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微信文章


时尚单品的风,刮到了迷你保温杯上。

每天都去Manner打咖啡的上海白领Flora今天翻了车,点了一杯最小杯8盎司的咖啡,竟然溢出来一小半,原因是她带了最新入手的保温杯出街——只有200毫升的容量。

保温杯正在变小,以前的保温杯,总想着往大了做,500毫升的容量算是“基础款”,相当于一瓶矿泉水的量,再小就显得鸡肋了。

但现在的保温杯都铆足了劲儿往小了做,200毫升的“轻量杯”已经是流行款的上限,120毫升的“迷你杯”才正中下怀。



虎牌淘宝店截图
按照一口能喝50毫升计算,两口半就能解决的“迷你杯”,究竟谁在喝?
01
现在的保温杯,和iPhone比大小?

提到保温杯,曾经能够想象的往往都是“户外场景”。

短途的通勤或外出,500毫升的保温杯勉强能够支撑一个上午;稍远点的City Walk或者郊游,1升以上的容量才是标配。

在保温或保冷的基础上,支持几个小时到将近一天的饮水需求,一度是保温杯的使命,因此“大容量”长期以来都是保温杯在解决的“刚需”。



最大可达4.5升的保温杯
富光旗舰店截图
如果不需要走到户外,那么塑料水杯、马克杯或咖啡杯都能替代保温杯的角色。

然而就是这以“大”为需的保温杯,却在悄悄地变小:早先400毫升的容量被称为“便携杯”,主打的是更方便能在移动中携带;300毫升的容量便已被称为“迷你口袋杯”,比手掌略大,可以放进单肩包或大衣口袋。

而后便更进一步,如哈尔斯、希诺等品牌们纷纷推出200毫升上下的容量,主打的是超轻量,和防晒霜、化妆品放在一起都不突兀。

再之后,180毫升、150毫升和120毫升的容量层出不穷,例如膳魔师、虎牌、象印等品牌掀起“再小一点”的风潮,保温杯高度和宽度开始以毫米作为计量单位,大小也开始和iPhone作比较,比如膳魔师的一款120毫升的保温杯,高度仅有125毫米,比iPhone16最小的147.63毫米长的版本还要小。


不少品牌都直接与iPhone做对比‍‍
SHINPUR淘宝店截图

和iPhone比大小,正在成为不少保温杯产品宣称的“亮点”,更有甚者,选择和唇釉比长短,比如虎牌的一款120毫升的保温杯仅有113毫米,相当于一根唇釉的高度。



虎牌淘宝店截图

然而有趣的是,仅仅在一年之前,保温杯还流行着“以大为美”的潮流。

比如曾经时尚白领们人手一个的Stanley(史丹利)大保温杯,形状酷似暖壶,高度高达24.7厘米,容量也高达887毫升,几乎都要腾出一只手才能提着它出街。

国潮品牌吨吨桶也一度成为大杯子的引领者,它也曾在推出超过2升容量的运动水杯的同时,推出了1.5升的保温杯。

当时大保温杯还是“自由”与“自律”的象征,畅快享受大口喝水的自由,即便“负重”也要坚持补水,从而保持健康。

保温杯,从“喝一天”到“喝两口”,究竟发生了什么?

02
两口就喝完,图什么?
人什么时候真需要这“两口水”?

随身携带迷你保温杯外出的Flora笑称,她每次喝水的量都是两口而已,如果需要大量喝水,只需让男朋友掏出1升的超大保温杯续水就够了。

“大配小”是一种戏谑的说法,其实针对迷你保温杯的使用场景,不少品牌已经给出了解释,例如膳魔师在产品宣传页面提到,老师可以用它润润嗓子,差旅人士可以在飞机上应急补水,服药人群也可以靠它将药送服,同时咖啡爱好者用它刚好能装一杯意式浓缩。

这背后有时代的因素——续水正在变得更加便利,办公室、博物馆、高铁站和机场等公共场所,都配备上了饮水机,因此走出家门喝水不再是一件难事,一个小杯子随喝随接。

在这种情况下,细分的需求和细分的使用场景便不断出现。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杯壶分会秘书长许崇毅告诉有意思报告,迷你保温杯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会在不同场景使用不同的杯子,这是个性化消费趋势的典型表现”。


曾经走大号路线的吨吨桶也出了比手机还小的吨吨保温杯‍‍‍‍
BOTTLED JOY淘宝旗舰店截图

这场景中就不得不提“养生”,保温杯里泡枸杞一直是国人对保温杯的难以忽略的认知。许崇毅提到,从养生的潮流看,迷你保温杯并不仅限于喝水而已,它还适合焖泡虫草、燕窝、西洋参等滋补品,方便外食。

在独立消费分析师刘戈看来,从品类的角度,“变小是一种对行业空白的补足”。

大小规格的变化往往是最容易实现的创新,尤其是在消费品已经逐渐脱离“功能刚需”的情境之下,多一种规格就多一条路。刘戈以口红和锅作为例子认为,就好比女人的包里总缺一支口红、厨房里总缺一口锅一样,不同色号的口红用来搭配不同的衣服和心情,不同材质、大小、深浅的锅用来烹饪不同的菜肴,这用在保温杯上也说得通。

刘戈同时认为,从经营的角度,“变小可以说是一种品类的消费升级”。

以虎牌保温杯为例,300毫升的“玲珑杯”保温杯售价199元,而120毫升的“口袋杯”保温杯售价依然是199元。这颠覆了越大越贵、越小越便宜的行业认知,变小,依然可以卖出相同的价格,这便创造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120毫升与300毫升售价都为199元,券后价格仅相差10元
虎牌淘宝店截图

创造更多购买的机会,同时赚更多的钱,保温杯变小便势在必行。

03
变小之后,然后呢?
保温杯越变越小的背后,恰恰反映出的是保温杯行业存在的困境——创新不易。

一边是保温杯是不易损耗的“耐耗品”,一边是我国本身就是保温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仅2024年上半年累计出口保温杯约23.54亿美元,同比增长582.70%。可想而知保温杯并不易成为增量市场。

“技术创新当然存在,但更重要的在于需求的创新。”刘戈说。

名创优品保温杯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有意思报告,近年来保温杯的技术革新集中在一是温控技术,即实现更好更智能的保温效果;二是材料升级,即使用更加安全的材料和更加环保的材质等;三是结构优化,即在杯盖形式、防漏结构等方面革新。至于迷你保温杯的出现,更多是设计上的创新。

新的设计,则是为了创造新的需求。安徽省富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监林娜对有意思报告提到,迷你保温杯瞄准的一个重要客群便是“女性”,保温杯产品针对女性消费者的缺口,通过挖掘女性在“颜值+便携”等维度的需求,应运而生迷你保温杯。

名创优品保温杯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他们洞察到了迷你保温杯背后的审美可能性,名创优品一向关注的是IP设计和兴趣消费,将其赋予在迷你保温杯上,能具有精致感和时尚感。

吨吨BOTTLED JOY品牌创意总监杨力也对此表示认同。Z世代的消费者是吨吨推出吨吨杯(小容量保温杯)的目标人群,年轻人关心审美和潮流,而小容量的产品本身就自带可爱的特质,在此基础上再叠加设计,就能挖掘出年轻人的需求。

“保温杯是耐耗品,只有赋予它审美价值和情绪价值,让它成为时尚单品,才能做出品类的突破。”杨力说,如果放在时尚的脉络来看保温杯,那么变大或变小,则是审美的驱动,而非单纯功能性需求的驱动。

这意味着,保温杯的“变小”只是现阶段的现象,未来或许并不会持续变小。

除了变小之外,保温杯并非只能在“附加价值”上做文章,在硬核的材料创新上也早就卷了起来。比如从304不锈钢到316不锈钢的进化,使得保温杯在耐磨、耐腐蚀上变得更加坚不可摧;再例如钛这种普遍用于医疗和航空器械的材质进入保温杯领域,使其在大大减轻重量的同时,还在避免过敏、重金属析出等安全性上更进一步。

保温杯还远没有到它的尽头,它依然充满可能性。

作者:屈博洋编辑:陈燕妮值班编辑:屈博洋‍‍

有意思报告视频

推荐阅读

曾经人脚一双的马丁靴,怎么不火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21 16:23 , Processed in 0.057593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