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76|回复: 0

[安徽] 安徽率先成功实行林地占补平衡管理 建成补充林地储备库28121公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3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绿色安徽
大皖新闻讯2月10日下午,安徽省林业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大皖新闻记者在会上了解到,2024年,安徽全年林业总产值超6200亿元,全国排名提升至第7名,在全国率先成功实行林地占补平衡管理,2025年,安徽将继续高水平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创新推出林长制改革2.0版,加快推动改革向更高水平迈进。

安徽率先成功实行林地占补平衡管理 建成补充林地储备库28121公顷-1.jpg

关键词:产业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抢抓"以竹代塑"发展机遇

近年来,安徽统筹保护与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推进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打造林业绿色经济体。

2024年间,安徽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高质量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稳步推进木竹综合利用、特色经济林、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3个千亿和苗木花卉、木本油料2个500亿主导产业蓬勃发展。

据了解,安徽下一步将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一村一策"发展思路,积极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林下经济产业,最大限度释放林下经济富民惠民功能,力争2025年全省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超过1400万亩,产值突破650亿元大关。

2022年,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推动各国减少塑料污染,应对气候变化。倡议发布以来,安徽抢抓"以竹代塑"发展机遇,联合省发改委等部门出台《安徽省加快"以竹代塑"发展实施方案》,在池州市等5个市(县、市)开展首批省级应用推广试点建设。

2025年安徽将继续推进"以竹代塑"产业发展,书写产业强林新篇章。着力推动"以竹代塑"应用推广试点建设,鼓励引导竹产业基础好、经济发达的县区积极申报全国"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完善道路、电力等配套设施,培育专业化、机械化的竹材采伐与储运公司,推进机器上山、竹子下山;竹产业大市和重点县精准招引、招大引强,大力发展竹缠绕复合材料、竹基新材料、竹纤维等竹产业,积极打造"以竹代塑"先进省、长三角竹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省;大力发展木竹综合利用、特色经济林、生态旅游、木本油料、苗木花卉等重点产业。

关键词:制度

全国率先成功实行林地占补平衡管理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建立占用补偿、损害赔偿与保护补偿协同推进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建立健全依法建设占用各类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补偿制度。" 2023年,安徽省林业局、省自然资源厅联合下发通知,建设项目永久占用林地开始试行占补平衡管理。

聚焦林地占补平衡问题,安徽出台了《安徽省林地占补平衡实施方案》,先后制定《安徽省建设项目永久占用林地占补平衡管理工作方案(试行)》《安徽省林地占补平衡指标管理暂行办法》,并建立林地储备、以补定占、指标管理、指标交易、信用额度等5项工作机制,规范林地占补平衡指标使用。目前,安徽共建成补充林地储备库28121公顷,扣除2023年至今已使用的10261公顷后,结余17860公顷,全省16市林地占补平衡指标均为正数,基本满足了建设项目占用林地需要,全省林地占补平衡工作已进入健康运转状态。

会上提到,下一步安徽将持续完善林地占补平衡制度设计,建立省林地管理数字化平台,规范指标交易的申请、组织实施、价款支付、指标划转等全过程行为。

关键词:改革

推动林长制改革进入2.0版

作为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2024年,安徽开展林长履职攻坚年活动,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林长履职尽责。完善林长组织体系,36位省领导任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省级林长;出台《林长制"一单一函一检查"工作制度(试行)》《林长制监督员工作办法(试行)》;共向相关市总林长发建议函15份,选聘20名林长制监督员;开展林长制改革督察;推进林长制综合管理应用场景项目建设。

为进一步擦亮林长制改革品牌,安徽将系统总结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创建工作,选树推广一批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创新推出林长制改革2.0版,加快推动改革向更高水平迈进。将进一步做实总林长令、林长巡林等工作机制,明晰各级林长、林长办、各成员单位职责定位,不断完善林长履职和林长办运行机制,提高基层林长履职能力,切实解决好林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

安徽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密在会上表示,下一步要擦亮林长制改革品牌,大力建设"四高"绿美江淮,持续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林业力量。

大皖新闻记者 于源绮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13 12:06 , Processed in 0.799929 second(s), 2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