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00|回复: 0

[航天] 2025年中国航天“开门红”!一重磅消息传出,让美国瞬间如坐针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5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微信文章
据澎湃新闻报道,2025年1月7日4时00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实践二十五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2025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任务取得“开门红”。长三乙火箭与长三甲、长三丙火箭共同构成了长三甲系列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实践二十五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卫星燃料补加与延寿服务技术验证。

w1.jpg

火箭发射(资料图)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践二十五号卫星,开启中国航天发射“开门红”。长三乙主要用于发射高轨航天器,今年将持续高密度发射,完成十几次重大任务。“黑灯工厂”昼夜生产,保障火箭关键部件供应。嫦娥七号研制顺利,计划2026年发射,探月四期稳步推进。

在2024年底的时候,它创造了我国首个单一型号100次宇航发射,创造了我国运载火箭发展历程中的新纪录,所以,从这个发射情况都可以知道,该火箭的稳定性的确非常不错。当然,在实力方面也不错,它是我国研发的一型三级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为芯级,捆绑四个液体助推器构成。其一子级、助推器和二子级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三子级则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氢和液氧。

长三乙火箭由集团公司一院抓总研制,火箭团队围绕设计可靠性提升、自主可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对本发火箭进行了4项首用改进。长三乙火箭与长三甲、长三丙火箭共同构成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长三甲系列火箭迎来新一轮高密度发射期。火箭团队将继续推进去任务化组批生产、交叉并行工作模式、产品组批验收工作,培养专业测发队伍承接发射场相关工作,积极迎战高密度发射。火箭团队将在火箭适应能力改进、落区控制技术、地面设备改造等方面继续发力,确保任务成功。

w2.jpg

火箭发射(资料图)

“长征三号乙”为中型液体运载火箭,是“长三甲”系列火箭的最大构型。“长三甲”系列火箭是中国第一个采用“模块化、组合化、系列化”设计的系列型号火箭,包含“长三甲”、“长三乙”和“长三丙”三个型号,基本实现了芯级模块和助推器模块共用。“长征三号乙”采用三级半串并联构型,芯一级、芯二级和芯三级串联形成芯级,芯一级周向均匀分布4枚助推器,该箭芯三级主动力采用效率较高的氢氧发动机YF75,可二次启动,其余级段主动力全部采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推进剂发动机。

近年来,随着嫦娥探月、天问探火等里程碑式任务完成,不少人似乎觉得中国航天的热度有所下降。但实际上,我们的太空探索从未停下脚步。就在不久前,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标志着我国迈入载人航天新阶段。今年6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即将发射,三名航天员将开启为期半年的太空之旅。而火星取样返回任务也在稳步推进,预计2025年即可实现,这将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火星取样返回的国家!每一次发射,都是对科技实力的彰显,也是全体国人自豪感的源泉。

w3.jpg

中国航天(资料图)

长征三号乙火箭从方案设计时就采用了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设计思路,也就是设计不同的火箭模块,将不同的模块拼接组合形成一款新火箭,这种被航天人称作“三化”的模式对后续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首任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龙乐豪称:“它是一种标杆,这样既可靠又省钱又快,它的作用实际上已经沿用到我们新一代的运载火箭里面去了,包括现在的长征五号、六号、七号、八号(等)。”

龙乐豪院士还介绍了未来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展方向,他用“大、快、高、低”4个字来概括,也就是“大运载能力”“快速反应”“高可靠性”和“低成本”。龙乐豪介绍,这4点将是我国未来长征系列火箭发展的关键词。低成本,要重复使用,在海上回收或者陆地上回收,长征九号我们可能两级状态完全重复使用,将来它的一级、二级都要在海上回收,做简单修复后,测试、准备以后再起飞。反应时间要快,就要操作简单。长征九号用液氧甲烷低温推进剂,这样很干净,这就非常快。

w4.jpg

中国航天(资料图)

自1996年2月15日首飞以来,“长征三号乙”火箭已实施了102次发射任务,取得100次成功(含2次部分成功),成功率达到98%。本次任务是2025年“长征三号乙”火箭第1次发射、西昌发射场第1次发射、中国第1次发射和世界第2次入轨航天发射。2025年,中国航天更繁忙的发射之年就此拉开发射大幕,本年度中国将迎来巨型星座密集组网、“天文二号”小行星探测任务、大型商业运载火箭首飞等备受关注的航天发射任务。

虽然美国发射次数和发射载荷质量比我国更高,但是发射的基本上是星链,技术难度低,缺乏大型项目。而中国在2024年创造了历史,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并返回,也就是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了1935.3克的月壤。载人登月是现阶段全球航天的明珠,也是美国的重点航天项目,但是在这个项目上,美国有心无力,原计划2024年底已经实现载人绕月,2025年实现载人登月,但是美国载人登月项目进度缓慢,美国能否在中国之前实现载人登月,还是一个问号。

w5.jpg

中国航天(资料图)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发布的消息,由该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计划于2025年首飞。该型运载火箭运载的能力更大,运载效率更高,可以提供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从3吨到5吨到7吨的梯度运载能力,被认为将在大型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长征十号、长征九号分别是中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未来探索太空秘密两大主力火箭型号。长征十号使命是完成中国载人登月任务,实现中国人数千年奔月梦想。

长三乙成功背后,是一代代航天人才接续奋斗。老一辈航天专家言传身教,将“两弹一星”精神、航天报国情怀注入年轻一代血脉;高校、科研院所与航天企业产学研联动,定向培养火箭设计、制造、控制专业人才。中国航天发展借长三乙之威,驶入“快车道”;长三乙凭卓越性能、斐然成绩,立稳“标杆”之位。未来岁月,航天人将秉持初心、不懈奋进,以长三乙为利刃,划破宇宙未知迷雾,解锁更多星空密码,让中国航天之名闪耀银河、震撼世界,向着人类探索宇宙终极梦想砥砺前行,续写不朽航天史诗。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6 20:12 , Processed in 0.103716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