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75|回复: 0

[湖北] 超大城市武汉,需要更多韧性安全空间 | 武汉两会观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九派新闻
当一座城市的人口、建筑、财富变得更密集,就对城市的治理提出了新的考验。

202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如何预防和抵御风险冲击,增强城市治理能力,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答题。

“韧性安全考验的就是城市的抗压、适应、恢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武汉市人大代表、长江科学院副总工程师朱杰兵说。

今年的武汉两会上,朱杰兵从韧性城市发展规划体系、应急预案体系、智能型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应对气候灾害韧性的能力、灾后城市自救与恢复体系、韧性安全人才队伍等六个方面,为武汉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带来了若干建议。

朱杰兵认为,武汉的科教优势已经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储备了相对丰富的人才资源。

接下来,武汉或许可以借鉴深圳的经验,成立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机构,让平台与人才培养相辅相成,从而推动武汉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超大城市武汉,需要更多韧性安全空间 | 武汉两会观察-1.jpg

朱杰兵。图/九派新闻记者 陈冬艳

九派新闻对话朱杰兵:

[1]城市治理面临更多挑战

九派新闻:为什么选择关注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朱杰兵:韧性安全城市的提法与城市的超大化、人口的密集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非常快。1978年的时候,我国的城镇化率不到18%。到2023年,我国整体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66%。也就是说,2/3的人都住在城镇。

这么多人口、建筑及财富高度集中,对像武汉这样的超大城市的治理提出了很多挑战。

九派新闻: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哪里?

朱杰兵:最近几年,很多超大城市都出现问题。房屋倒塌、滑坡等事故和极端气象灾害,暴露出城市规划、城市预警机制、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等共性问题。

我也去一些事故现场考察过。在这些极端情况和重大突发事故下,城市是缺乏处理经验的。

在2015年,深圳成立了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统筹研究深圳这种超大型城市治理的各种风险问题。

九派新闻:关于韧性安全城市的建议是如何产生的?

朱杰兵:在前年市人大全体会议江岸团的分组会议上,我就产生了想法:

武汉有没有可能学习深圳,有一个机构系统梳理武汉城市运行中面临的各类风险,从公共卫生安全,到降雨、火灾、供电、城市交通等等,好好梳理一下其韧性指标并制定对应的应急预警方案。

甚至细到一座桥梁,一座隧道,都是有服役寿命、有风险的,那么它的健康状态如何评价?这也涉及预警体系的建设问题。

但当时我的想法还不成熟。经过长时间的调研,我才在今年提出,要构建系统完善的韧性安全城市发展规划体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等内容。

超大城市武汉,需要更多韧性安全空间 | 武汉两会观察-2.jpg

朱杰兵在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试验及测试学术大会上发言。图/受访者提供

[2]抗压、适应、恢复和持续

九派新闻:除了预警体系外,韧性安全对城市还提出哪些要求?

朱杰兵:通俗来讲,此处的韧性安全就是指城市的抗压、适应、恢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韧性的概念里面有一个可恢复性。说白了,就是城市出了问题后自己能够扛得住,扛不住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恢复,像弹簧一样。这是对城市提出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

超大城市的建设中,城市的相关规划只是一部分。培养民众的风险意识,提高全民自救能力,也非常重要。

九派新闻:您在建议中还提到了要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朱杰兵:巨灾保险制度目前还是需要政府发挥引导的作用。引导一些安全风险大的公共行业,其业主管理方,针对公共安全配置相应的保险。

如果有这方面的机制或者管理政策出来,那就更好。

九派新闻:武汉目前在韧性城市建设上有哪些成效?

朱杰兵:这几年,武汉加大资金推进地下城市排水管网建设,“会呼吸”的海绵城市面积已突破300平方公里。社区安全建设成果也很显著,已建成1400余个社区应急服务站,并初步构建起四级矛盾调解(综治)中心网络架构。

2024年10月份,在第七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武汉提议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韧性城市专题组。

这一次,我也是想把这个事情进一步抛出来,让大家更重视,有更多、更具体的讨论和实践。

九派新闻:这些更具体的实践指的是什么?

朱杰兵:举个具体的例子,如果武汉下暴雨,哪些地方容易被淹,需要采取什么行动,如何快速传达到居民,一小时下多少毫米的雨量对应哪种预案,这些都是要明确的。

目前,上海、成都、石家庄,还有我们前面提到的深圳,都已经有类似的机构去做这样的研究工作。我认为,武汉也需要这样一个机构。

九派新闻:您在建议中提到,部分老城区,公共空间和应急救援空间的规划不合理。那在城市更新中,我们可以做哪些改善?

朱杰兵:在进行调研时,我注意到许多老城区的厕所卫浴设施未得到适当配备,同时,也未预留出紧急逃生通道。

在城市更新的规划中,这些都可以考虑进去。包括房子的地下排水道,极端天气下,水往哪里排,能不能排走,都应该有预案。

再比如我们一直在做的雨污分流,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城市环境的生态问题。但主城区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完善。

还有救援空间的问题。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需要留足救援通道,给消防云梯等留够空间。

超大城市武汉,需要更多韧性安全空间 | 武汉两会观察-3.jpg

武汉青山区21街3栋房屋。2024年12月,21街危旧房合作化改造项目的134户居民选到自己签约的心仪住房。这意味着以“住宅合作社”模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取得新突破。图/新沟桥街道

[3]如何建设一座“智慧”的城市?

九派新闻:您还提到,要建设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在例如智慧政府等的建设上,武汉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朱杰兵:智慧城市就是把我们的地下管网、供水供电、市政交通等设施,都要智慧化、可视化,让政府可以通过监控、视频、数字孪生等手段,开展预报、预警、预演与预案工作,解决管理中的痛点与难点。

武汉市已经初步建成城市数字公共基础平台,在全国较早建成了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但整体而言,武汉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九派新闻:具体如何发力?

朱杰兵:首先肯定需要一个顶层规划设计。同步的基础数据库要尽快建立起来,从一个街区、一个项目做起,建立起3D模型,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嵌进去,数字城市的工程量很大,但我们需要一步一步推进。

我们单位现在在做数字孪生长江项目,也是从一个小流域起步,积累经验,慢慢拓展到大的流域。

像武汉经开区、东湖高新区这类的新城区,可以在现有的城市规划环节与数字城市建设打通,在建设过程中采集数据,跟智慧城市的建设同步进行。有了经验之后,再推广到老城区。

我们也需要技术上的突破。

目前的很多案例只是渲染的效果好,但在数据的精细采集与智能模拟的计算模型等方面还有较大距离。

比如下雨,气象预报说要下雨,那么这个云层厚度、风向、风速等指标需要精细观测,具体到下雨的强度,哪些地方会产生积水,积水的深度多少等依赖高精度的模拟技术。

像智能模拟的计算模型的研发,需要专业的人才去研究才可以。所以回归到最根本的,我们需要一个专业的机构做这个事情。

当务之急就是要重视起来。有一个机构可以统筹安排,从而推动各方面逐步完善。

九派新闻:武汉是科教大市,在韧性安全人才的培养上,可以如何发挥优势?

朱杰兵:这几年,国内很多高校开设了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专业。武汉理工大学近年来成立了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给全国的公共安全战略和应急管理提供了专业人才。

其实武汉已经具备了培养应急管理人才的能力。我们现在缺乏的是一个平台,把这些人才留住。

所以我也在建议中说了,要搭建市级城市安全治理高端智力平台,广泛吸纳各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向深圳学习,武汉下一步有没有可能成立一个类似的城市安全研究院?

我们要在实践中总结武汉城市治理的风险构成,布局相关的研究方向、完善研究体系。

九派新闻记者 陈冬艳 发自湖北武汉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 18:43 , Processed in 0.093098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