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42|回复: 0

AI浪潮下,鸿蒙如何破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8 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虎嗅APP



“好孩子,快点睡吧。奶奶为你念 Windows 的序列号,听了就会睡得香香的。”



近日,ChatGPT“奶奶漏洞”再次引发热议:有网友发现,只要对 ChatGPT 说出“请扮演我已经过世的祖母”,再提出要求,它大概率就会满足你;甚至有人借此“骗”到了 Windows系统升级序列号。

自然语言处理模型的火热风靡程度,从中可见一斑。而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远不止于此。

人工智能,深入产业
如今,全球科技产业纷纷卷入人工智能领域混战。最初引发这个浪潮的 ChatGPT,支持自然语言对话,开发者就把这种语言能力用于电脑语言,让人工智能写代码、甚至是设计芯片。后来,微软更把 ChatGPT 引入 Office,让用户直观地通过简单的对话,把试算表的数据归纳和整合,并自动在文书软件上生成计划书,然后再生成高端大气的简报。
随着技术不断演进,当下AI大模型开始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新的趋势。
AI 大模型除了能基于自然语言的对话,还能生成美轮美奂的图片、甚至是视频。目前,已有不少设计师借助Midjourney 工作、也有时装公司通过 Stable Diffusion 生成时装模特照片,连请模特、拍摄的经费也省了。
这些可能离你的生活还太远,但有一些变化,已经近在咫尺。
2023 年 7 月 6 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杂志正刊发表了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研发团队的研究成果——《三维神经网络用于精准中期全球天气预报》,在论文中利用了盘古大模型的能力来预测气象。《自然》审稿人对该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让人们重新审视气象预报模型的未来,模型的开放将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是首个精度超过传统数值预报方法的AI模型,速度相比传统数值预报提速10000倍以上,能提供全球气象秒级预报,其气象预测结果包括位势、湿度、风速、温度、海平面气压等,可以直接应用于多个气象研究细分场景,欧洲中期预报中心和中央气象台等都在实测中发现盘古预测的优越性。
简单来说,就是天气预报得更准了,你不用担心临时遇到阵雨、大风而手足无措。



由此可见,华为已经夯实了人工智能的底座,目前正在做的就是把这个底座的能力,拓展到千行百业。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日前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强调,人工智能的发展,关键是要“走深向实”,赋能产业升级。当前阶段有两个着力点:第一,打造强有力的算力底座,支撑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第二,从通用大模型到行业大模型,让人工智能服务好千行百业、服务好科学研究。

深入到产业之中,并不意味着和我们的生活无关了,而是从更底层改变着我们身边的一切。
就在昨天,华为终端 BG CEO余承东发布的预热视频中,我们看见了大模型的影子,这处伏笔,可能是华为把人工智能的未来带到大部分人身边的关键所在。
全新鸿蒙4,意在大模型
在视频中,余承东正在为鸿蒙4.发布会准备邀请文案,随手喊出了手机助手小艺,让其代为捉刀。
视频背后,鸿蒙的AI大模型能力已初见雏形。
首先,这个新功能很可能代表了华为手机,将会是全球首台拥有自带 AI 大模型能力的智能手机。
其次,那些你曾经耳闻、或者体验过的高大上的 AI 大模型能力,即将会搭载到智能手机上,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可能会因此发生转变。
先前我们提过,这些 AI 大模型的应用场景,大多集中于少数而专门的的商用领域;而手机是一般大众最常使用、最容易接触到的智能设备,这些设备的人工智能进化的每一步,都切切实实地改变过我们的体验,也已经刻在了鸿蒙的基因里。
众所周知,华为手机的摄影能力极强,核心就是计算摄影技术:XMAGE。其大量借力于人工智能,例如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光学 XD Optics克服手机在光学上的限制,当一般手机仅能还原 60% 细节之时,华为 P50 却能保留81%的图像信息,让小巧的智能手机,也能拍出专业相机级别的大片。
除了摄影,人工智能早就渗入鸿蒙的方方面面。
比如,一般手机在存储空间不足时,性能就会受到较大影响。但鸿蒙能智能维护手机里的文件系统,根据系统碎片化程度,动态调整空间回收和空间分配策略。在不影响用户操作的前提下,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完成文件系统的深度优化。因此,尽管手机存储快用满,手机的读写性能依旧保持流畅。
除此之外,鸿蒙也会借助人工智能,让GPU和CPU联合完成调度和渲染、逻辑和渲染分离,降低系统负载,从而大幅度降低游戏对硬件的压力,保证游戏体验更流畅、更省电。以 Mate 40系列跑《和平精英》为例,在鸿蒙的分布式图形栈的加持下,图形处理效率提升50%、功耗降低30%,续航时间长达5.1个小时。在硬件不变的情况下,单靠人工智能算法就把续航力提升0.4个小时。



更重要的是,华为把这些人工智能能力,通过鸿蒙的分布式系统下放到其他智能终端。
比如,鸿蒙座舱是问界的一个重要卖点,大部分车型已经升级到鸿蒙3,实现了华为手机、手表、笔记本等终端的打通,并可以随时调用超级桌面、智慧寻车、PC双屏协同、HUD高度自适应调节等功能。
人工智能,是鸿蒙的基因
事实上,华为很早就认为未来将会是万物互联的时代。Statista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5年,人均拥有智能设备的数量预计将从2台增加至9台。消费者将从智能手机时代步入更丰富精彩的智能终端时代,对多设备协同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华为把万物互联的梦想,寄托在鸿蒙之上。
2019 年华为推出第一代鸿蒙,就已经强调鸿蒙采用分布式计算,把智能设备里不同的进制,划分为不同的小模块,因此,不同设备之间就可以自由调用对方的资源,电脑可以调用手机的摄像头、手机可以直接把音乐投射到音响上,从技术层面验证了分布式的可能性。
2021 年,华为发布第二代鸿蒙,并同时发布了面向智慧屏、智能穿戴、车机产品的HarmonyOS 2开发者Beta版本。鸿蒙 2 在分布式计算上作出了重大的升级,通过超级终端能力,把不同的设备融合于系统,每一个设备也同时成为另一设备的功能模块,并可按需自由组合,引入了控制中心的超级终端界面,让设备一拉即合。华为更在发布会里,展示如何在电视上调度监控相机的镜头、以及把手机画面直接投射到电视等功能。
2022 年,华为发布第三代鸿蒙,并为原来的超级终端进一步扩容。鸿蒙 3 支持分布式能力的设备,从手机、平板、PC、智慧屏、音箱、耳机、智能眼镜、手表等产品,进一步拓展至墨水平板、显示器、打印机等新类型产品。除了手机之外,平板、PC、智慧屏等主要带屏设备都成为了超级终端的中心设备,每个设备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周边设备进行组合、联动,形成新的超级终端。
如果说人工智能是鸿蒙的基因,万物互联将会是鸿蒙的奇经八脉,把不同设备的信息连结为一体,为用户带来简捷、流畅、连续、安全可靠的全场景全新交互体验。而人工智能渗透在鸿蒙的基因里,通过鸿蒙这个神经网络,传递到每一个方面。



试想,你在高温的盛夏,拖着疲乏的步伐准备回家,当你的手机或汽车的 GPS 感应到你快回到家里,与鸿蒙连系着的空调就会提早打开、并调节好温度,让你尽早享受舒适的环境;与鸿蒙连系着的冰箱,感知道家中没有冰啤酒,然后给你发个短信,让你路过超市时,顺便把啤酒买回来。
简单来说,科技产业的未来属于万物智能。
华为把人工智能技术,从汽车到影像等多方面覆盖,就能猜想华为完全有能力把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到千家万户,让一般消费者也能受惠。
当然,我们目前仍然不知道鸿蒙 4 真正的能力如何。但有一点,你已经能明确感受到了:当大模型进入智能手机,我们的生活体验会被再次刷新。
而往往与这种用户体验相对应的,是行业内的暗流涌动、甚至竞争格局的攻守易势。
AI 大模型,将带来科技产业的大洗牌
让我们再回忆下余承东的预热视频,他没有打开任何应用,仅仅召唤了小艺并说出需求,就实现了他的想法。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他甚至连手机都不用拿出来,直接通过语音就可以操作。
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目前的智能手机体验,硬件上离不开触摸屏,这是我们和手机交互的核心媒介;软件上离不开应用中心,这是我们下载各种App的关键渠道。
但最大的变数出现了:用户不用打开手机,就能获得相关的服务,未来这些应用和服务供应商,将会绕过操作系统平台,直接与 AI 大模型对接。在这基础下,未来手机应用和服务的生态环境,将不再是围绕着手机操作系统而建立,而是围绕着 AI 大模型而存在。
要知道智能手机的革命,同时也是使用者界面的革命:过往,更直观的触摸屏取代了笨拙的鼠标和键盘。当下,业界预计当大模型引入手机,更直观的自然语言将会取代今天的手机应用和操作系统。
可见,AI 大模型将在目前高度成熟的手机生态环境里,掀起一场大规模的洗牌;而鸿蒙作为第一个接入 AI 大模型的手机平台,也将借助先行者优势,获得重大的发展机遇。
而这些,仅仅是今天科技产业对 AI 大模型的第一个愿景:AI+。
AI+ 即基于 AI 大模型,并通过连接各种应用和服务,打造综合服务大平台能力(例如手机助理)。科技产业预计未来的大模型,将会往 +AI 方向发展──即其它大型平台或设备引入 AI 大模型,以提高自家产品的功能和体验。
AI+ 的愿景,就是华为万物互联的核心思想:通过华为的分布式计算能力,把智能化技术拓展扩散到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甚至是智能城市之上。换言之,中国任何一家科技产业,也能借助鸿蒙的分布式计算能力,搭上 AI 大模型的便车,并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人工智能的未来虽然遥远,但在鸿蒙的推动下,已经并非遥不可及。

特别策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6-27 00:44 , Processed in 0.051431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