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10|回复: 0

[科技新闻] 梁建章:中美人才科技战胜算几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10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梁建章



梁建章在学术著作《人口创新力》中指出: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口成为影响创新力的根本因素,也就成为经济发展动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如果不尽快调整现行的人口政策,中国很有可能在取得短暂的优势以后,迎来人口断崖式的下跌,从而在全球创新竞争中败下阵来。
《人口经济学15讲》第五讲“人口与创新:中美科技战将鹿死谁手?”中,梁建章将通过美国相对欧洲的崛起、日本年轻企业的缺位、以及当下中美科技竞争中,深刻剖析人口创新力在世界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视频加载中...

接下来

让我们一同进入人口经济学的科普时间

观看上方视频

或浏览本期栏目文稿

了解“人口经济学15讲”第五期完整内容

分析人口创新力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互动

留下你宝贵的想法



大家好,我是梁建章。上一集我讲了人口和经济的关系,下面我要讲的是人口和创新的关系。
一、内生增长理论与人口因素
大约30年前,美国经济学家Paul Romer提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已经逐步成为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理论。他的理论的基本逻辑是,人口规模的增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得更多人从事科研和创新的工作,创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将为全社会所用,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他的模型有个前提,一个是市场经济,这样人们就有利益驱使的动力去发明和创业;在这个前提下,创新和人口数量成正比,因为人口越多,研发成果能惠及的消费者更多,创新的利润动力就越大;从事创新的人就越多,经济增长就越快。
一个国家只要能够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并且自己拥有科研创新的能力和市场机制,就能把人口数量的优势,转换成经济增长的优势。美国过去100多年的发展印证了人口规模优势的重要性。1850年,英国和德国是世界工业化的强国,而美国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国。但美国一方面大量引进和学习西欧的技术,一方面大量吸收移民,人口规模也超过了西欧各国。短短五十年后,到了1900年,美国人均收入就赶上了西欧国家,成了世界GDP最大的国家,随之美国也从引进创新逐步走到了世界创新的前沿,成了一个世界创新的领跑者。1900年以后美国继续大量引进移民,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远超其他欧洲国家。总之,美国利用其发达国家第一的人口优势,成功赶超了英国和德国,成了世界超级大国。工业化以后,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于创新和创业,那么富于活力的高素质的年轻人口自然就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
在工业和信息时代,人口众多是创业和创新的重要优势。中国经济在过去40年中的经验是另一个例子。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起点,中国一旦打开了面向世界的大门,其巨大的市场就迅速吸引了大批外国投资。同时,大量高学历的劳动力能够迅速吸收先进技术,提高生产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企业家创立了成功的本土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与跨国企业展开竞争。2019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基于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众多的人口数量,中国不仅正在追赶世界先进技术,而且在创新领域也将大有作为。
二、创新的人口规模效应
下面讲一下创新的人口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在现代经济中无处不在。生产一百万件产品的单位成本通常远远低于生产一千件产品的单位成本。在一个典型的服务行业中,例如银行、邮政、电信,在一个大城市中提供服务的单位成本,也远比在一个小村庄提 供类似服务的单位成本要低得多。中国现在的制造业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分工也是最细的,中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全的工业品分类的供应链,这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
相对于生产,创新的规模效应更大,因为复制一个创新的成果,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例如,投资一部目标为10亿人群市场的电影或一个网站的预算,可以10倍于一部目标只有1亿人群市场的电影或网站的预算。再例如,在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旅游品牌携程旅行网,可以雇佣5000位软件工程师。相比之下,日本只有中国市场的十分之一,因此,一个类似的日本公司只能雇佣几百个工程师。而在中国的台湾地区,一个类似的公司只能雇佣不到100位工程师。当然,这些假设的前提,是这些公司只局限于本地市场而没有打开全球市场。通常在本地取得成功后,才会拥有开拓全球市场的能力。所以即使在全球化背景下,有更大的本地市场也会成为重要优势。
在服务行业中,美国得益于其规模庞大的国内市场的优势,在连锁餐饮、酒店以及娱乐等服务行业拥有众多的国际品牌,比如星巴克、迪士尼和麦当劳等公司,在它们在世界市场取得主导地位之前,在美国国内就已经实现了很大规模,而且利润丰厚。
这种规模优势在互联网行业更是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一个网络效应发挥巨大作用的行业中,赢家将是那些能够最先吸引大量顾客的公司。举例来说,如果1000万客户代表一个“临界值”,为了达到这个临界值,在人口总数为3亿人的美国市场上,所必需的渗透率为百分之3。对于总人口只有1亿人的日本来说,所必需的渗透率则为百分之10。而在中国,这一比率就小于百分之1。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如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Expedia等。在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国的企业,就可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企业,达到商业成功的临界值,再迅速扩展到了其他国家,成功占领世界市场。
三、创业、老龄化与阻滞效应
下面讲一下老龄化对创新和创业的阻滞效应。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体能在20多岁时达到顶峰。然而,在现代经济中,驱动生产力发展的是人的认知能力。除了认知能力以外,经验也是形成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一般来说,一个人在30岁和40岁时是最有创造力的,因为他们已经有10到20年的经验,而且精力仍然充沛,并且能够迅速地思考和学习。美国经济学家本杰明·琼斯分析了过去100年中300项最伟大的发明,其中的百分之72是由年龄在30岁到49岁之间的发明家发明的。在这百分之72中,更有百分之42的发明是由30多岁的发明人发明的。
由于有才华的创业者一般都是在30多岁时最具创造力,所以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大量30岁左右且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那么就会对其创新尤其是颠覆性创新很有帮助。相反,如果一个国家正在迅速老龄化,那么潜在的年轻发明家和企业家就会变少。
老龄化社会还存在一种阻滞效应:即老年人会阻碍年轻人的活力。一个行业或企业的年龄结构。会影响年轻员工得高级和有影响力职位的概率。如果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很高,那么,年轻员工就不太可能被赋予更多的管理责任,因为高级职位已经被年长的员工占据了。这样年轻人在企业里就不能有足够的历练和发言权。影响他们创新和创业的能力。另外,在一个老龄化社会里,年轻人的收入也会偏低,他们的同学和朋友也很少会身居高位。所以他们能够动用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都会篇弱,他们创新和创业的能力也会进一步被削弱。
由此,一个国家的年龄结构可能成为影响创业的重要因素。整体结构趋于年轻的社会,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机会来获得创业所必需的技能。相反,在一个老龄化的国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规模不断缩小,年轻的员工晋升很慢,拥有的影响力较小,技能也较差,因此不能够成为潜在的企业家。总结一下,在一个老龄化的国家里,不仅是年轻人的数量减少了,而且由于他们的发展被一个人数更多的老年人群体所阻滞,导致年轻人创业活力下降。
我和斯坦福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家们研究了企业家精神与老龄化之间的联系。我第一次注意到这种联系是在研究日本创新数据时。总体而言,日本的创新表现并不差。日本的大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巨资,获得了很多项专利。然而,这些发明大多是微创新,而不是颠覆性发明。例如,日本公司不断改进数码相机,使其体积更小、质量更高,并且具有更多的功能。但是,他们没有能够产生颠覆性的发明,如iPhone。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这些大型日本企业获得了大量的专利,但已经无法跟上新兴高科技的发展脚步。
对比美国,则是另外一个趋势。纵观美国现在的高科技巨头,绝大多是都是最近几十年新创办的企业。尤其像Google、Facebook、Amazon,都是九十年代以后由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创办的企业。反观日本,如今最重要的高科技企业比如索尼等等,大多是二战前后创办的,最近二三十年里,日本几乎没有新诞生足够亮眼的高科技企业。九十年代以后,新兴高科技企业的缺失,成为日本经济和创新活力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根本原因,这跟日本九十年代以后的老龄化有很大的关系。
除了在高科技领域缺乏新鲜血液之外,即使是那些老牌的日本高科技企业,近年来也普遍表现不佳。在历史上,日本企业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它们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时候非常有创造力,带来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发明,如随身听、数码相机和游戏机控制台。日本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获得了急剧增长。当时有许多经济学家预测,其人均GDP将很快超过美国。然而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日本企业在互联网、智能手机、人工智能、通讯技术等领域,完全被美国和中国超越,导致日本经济在接下来的20年里一直停滞不前,而美国经济则得益于蓬勃发展的高科技产业走在世界前列。
导致日本失去几十年的原因,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因为房地产泡沫引发的金融危机。但是金融危机一般只会影响几年时间, 最多十几年时间,而日本经济的低迷已经持续了快三十年。有人说是因为1985年由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这五个国家签订的广场协议和此后的日元升值,但是日元升值以后,日本的贸易仍然维持了很高的顺差。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意识到,真正导致这一停滞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口的老龄化导致的创业创新活力的缺失。
四、人口规模越大,创新人才越多
下面讲一下人口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对于人口规模与创新的关系,有人会说,创新人才都是百里挑一的精英,企业家、工程师和科学家所占比例不超过人口的百分之5。因此,一个国家可以集中资源为这些精英提供最好的教育。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其逻辑依赖于一个假设的前提,就是你知道哪些百分之5的人将会成为研究人员和企业家,你才能够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优良教育。然而在现实中,没人知道哪些百分之5将会是下一个Steve Jobs或马云,毕竟用传统标准来衡量,这两个人都不是最好的学生。培养创新人才并不像挑选篮球少年那样,可以用身高这种单一指标来判断其成为篮球巨星的潜力。对于未来的创新者和企业家,更像在挑选能够成为顶级足球运动员的孩子,因为很难预测谁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所以必须扩大青少年参与训练的范围,然后确保好的足球运动员能从基层中脱颖而出。
人的天分很大程度上是随机分布的,上帝可能给每个人都发了一张天才的彩票,而良好的教育相当于兑现彩票的能力,所以最后有多少天才冒出来,取决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规模到底有多大。未来,可以预测的是,包括印度在内的几乎所有中等发达国家都有能力普及高等教育,所以天才的数量规模,根本上取决于年轻人的规模,基数越大,天才就越多。
五、中美科技之争
最后讲一下中美的科技竞争。
随着创新在世界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国在创新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大。在许多高科技和创意产业中,美国已成为世界创新的中心。纽约是世界金融业的创新中心,洛杉矶是世界影视娱乐业的创新中心,而硅谷则是世界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中心。美国的大学也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英语是国际语言。在中国崛起以前,美国经济在各方面都显现出压倒性的优势。
唯一可以与美国比拼创新规模优势的国家只有中国。由于中国现在的人口是美国人口的四倍多,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市场。与美国公司一样,中国的企业,比如华为和联想,在发挥规模优势并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后,已经成长为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对手。在服务业领域,中国也正在快速追赶美国。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来自中国的全球服务品牌。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一个比美国更为庞大的互联网市场。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巨头们没能像征服世界其他地方那样征服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美国网络公司能够在中国取得成功,这让不少美国人感到相当惊奇。有人认为,导致这种情形出现的原因,部分源于中国政府对某些外国公司的准入限制。然而事实是,在谷歌退出中国市场时,它也只占有百分之30的中国市场份额,百度却已占据百分之60的中国市场份额。其他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亚马逊败给了京东,Expedia输给了携程网,ebay惨败于阿里巴巴。这些都说明中国本土的互联网公司足够强大,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并不占有规模优势。
人工智能行业更是一个规模效应很明显的创新产业,巨大的本土市场不仅提供了巨大的需求,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这显然对人工智能的算法训练很重要。所以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在很多前沿领域可以同美国叫板,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可惜由于中国长期的低生育率,中国对美国的人口优势并不能长久保持下去。在扣除全面二孩政策导致的暂时性堆积反弹后,中国的自然生育率只有1.1左右。使得中国的这种规模优势每代人减半。甚至在两三代人之后,中国每年出生的人口将少于美国,那时中国会因此彻底丧失人口优势,之后恐怕会被美国全面压倒。
那么中国的创新优势能够保持多久呢?我做了一个初步的测算,虽然中国的总人口是美国的四倍,但是美国有一个中国没有的优势,就是美国有吸引全球人才的优势,在美国的顶尖科学家和企业家中,有将近一半是移民,所以美国的人才池不仅仅是本国的三亿多人口,而是相当于差不多7亿多人口。这样看中国的人口优势不是四倍只有两倍,但是中国的年轻人口数量正在以每代人减半的速度萎缩,所以如果中国不解决低生育率危机,中国的人口优势只能持续一代人。到2040年,中国的优势将被美国反超。如果那时中国还不能解决低生育率问题,那创新力领域的相对劣势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在两代人之后被印度赶超。
好,这一集就到这里,下一集我们聊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下集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4-11-17 06:46 , Processed in 0.058751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