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cookieswaffel

[职业生涯] 为什么硅谷高管总被印度裔占领而鲜有中国人身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5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幽雨听弦 于 2015-8-25 15:46 编辑

读书的时候,很多paper都是阿三写的,能看懂,虽然比老美的paper感觉有些绕,日本人的paper最难懂,中国人的paper基本没看到过。

另外,许多国人工作就是为了钱,为了钱,为了钱。都是大基数,但到了关键时候,我们的一小撮和人家的一小撮相比人家的一小撮为了兴趣的比重更大,因此我们的韧度差了一截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5-8-25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ETmaster 发表于 2015-8-25 14:17
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印度类似欧美的看门人,殖民历史长,语言比中国一代移民好得多。
不能说因为中国是 ...

日韩表面是民主制度,骨子里跟中国一样,都是等级森严的老一套。教育制度上中日韩都是一模一样的高考和填鸭式教育。

整个东亚地区其实文化都是一样的。

点评

同意  发表于 2015-8-28 12:57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5-8-25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15-8-25 14:52
读书的时候,很多paper都是阿三写的,能看懂,虽然比老美的paper感觉有些绕,日本人的paper最难懂,中国人 ...

说到韧性和人才的培养还有对晚辈的爱护
俺不晓得你看过NHK印度崛起系列纪录片没?
非常推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5-8-25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黯然浪子 于 2015-8-25 15:12 编辑
irvine 发表于 2015-8-25 14:21
一句话就堵上你的嘴,因为印度可以用更好的google,何必要用烂到不行的百度?

BAT里面tecent有什么 ...


今闲,哥给你上一课


一、百度


百度本身就是以技术为驱动的公司,旗下成功产品都有一个特性就是围绕技术去做。与腾讯不同的是,百度是因为有了技术优势再去补充产品,如百度贴吧、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指数等,就是因为百度有了搜索流量后,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加入的产品,做的也十分成功。




所以百度的基因就是要先以技术优势布阵,随后再去将这些技术向商业化的产品转化。




1、搜索引擎技术

搜索引擎技术是百度产品的核心,为了优化的用户搜索结果,百度搜索引擎不断进行迭代更新。我们看下百度官方正式对搜索引擎所做的反作弊更新,仅从2012年开始。




1)2012年5月百度发布Web2.0反垃圾攻略 ,同月发布百度惩罚发布的低质新闻的网站。

2)2012年10月百度打击超链作弊的算法升级,次月宣布继续更新算法打击交易平台的买卖链接行为。

3)2013年2月,百度宣布“绿萝算法1.0”正式上线,旨在继续惩罚打击作弊网站。

4)2013年5月百度“起源算法”上线,加强对原创文章的识别力度。

5)2013年5月百度“石榴算法”上线,用于专门惩罚垃圾低质弹窗网站。

6)2013年7月百度“绿萝算法2.0”更新,加大过滤软文外链的力度。

7)2013年12月百度宣布逐步淘汰“不具备唯一价值”的pc页,对缺少适应移动端的网站进行淘汰策略。

8)2014年,据观察,网站排名从之前的一星期调整转变为一天的几次调整,变化更新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百度在算法更新的速度上可谓一流,从未放弃过对搜索引擎算法的更新。而在移动时代,更是会将该技术一路带到更加适应移动端生存的模式。




2、大数据产品

百度的大数据引擎技术是跟随搜索引擎技术一起发展的,百度通过对大数据挖掘将数据转化为产品。




1)大数据营销产品:百度司南(通过大数据挖掘媒体、舆情、人群、品牌4大维度研究的营销需求),百度精算(广告投放策略),百度代言人(利用大数据分析寻找适合品牌的代言人),百度舆情(监控品牌口碑,目前还不全面)




2)预测产品:经济指数预测、景点预测、疾病预测、城市预测、欧洲赛事预测、世界杯预测、高考预测等。目前这些产品已经上线。




3)应用层面产品:百度医疗大脑,将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数据与自身数据结合后进行大数据分析决策,目前已在实践阶段。




其次还有大数据统计、推荐、百度指数等产品。百度在大数据引擎上的投入可谓不菲,雷军说过如果小米在未来产生的大数据无法产生出经济价值小米就完了,显然百度对这句话的理解更为深刻,并且已经着手布局大数据商业化。




3、深度学习研究院

2014年5月,顶级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专家吴恩达宣布加盟百度,为百度“深度学习”计划添砖加瓦。笔者认为百度目前最重要的人工智能领域研究是以下两个:




1)深度学习。所谓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多层次的学习而得到对于原始数据的不同抽象层度的表示,进而提高分类和预测等任务的准确性。这是目前百度在全面发力的技术。




2)图像识别。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副院长余凯曾说过,如果让一个人在失明和失聪之间做一个选择,统计为绝大多数人都愿意失聪而不愿意失明,所以说未来图像识别技术是大势所趋,而百度的图像识别则是百度未来最大的挑战之一。




深度学习与图像识别是百度最大的挑战,除此之外百度还在机器人、人机交互、3D视觉、异构计算等顶尖领域有所涉猎。另外百度为了吸引更多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启动了“少帅计划”,只要是30岁以下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突出能力的人都可以加入,有着丰厚的薪水和在硅谷工作以及百度内部创业孵化的优厚待遇。







二、阿里




由于海量的用户在淘宝和阿里巴巴上交易会产生极为庞大的数据,那么阿里自然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价值的处理。可以说,阿里对于技术投入的驱动在于交易数据的挖掘,通过不断去优化挖掘的技术,可让阿里获取更大的利益,这也是阿里为技术投资的价值所在。马云说正因为自己不懂技术,所以敬仰技术人员,放手让技术人员去干,而下面就是阿里在技术上的业绩。




1、阿里云

阿里云在中国为创业者带来了便利,目前很多小的创业公司会选择阿里云作为自己的服务器。




阿里云诞生于2009年,2011年开始与万网着手布局弹性云服务业务,一举颠覆传统IDC行业。2013年1月,阿里宣布阿里云与万网正式合并,为其独立发展奠定基础。2013年4月,雅虎邮箱宣布停止服务,阿里云邮箱宣布接管。2014年2月,东软集团宣布与阿里云结盟,阿里云超过IBM、甲骨文等国外厂商,成为国内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




目前阿里云可提供完善的开发者服务,主要包括弹性云服务ESC、关系型数据库RDS、开放云存储OSS,此外还提供开放缓存ODS、云盾、云监控、负载均衡SLB、内容分发CDN、结构化数据服务OTS、开放数据处理服务ODPS等。




阿里云除了为开发者带来好处以外,最关键的是为阿里自身建立起强大的云计算体系,例如今年双十一当天,订单创建能力最高达到每秒8万笔,支付宝的支付峰值突破了每分钟285万笔,此时阿里云不仅需要保障每一笔交易的安全,还需要保证服务器不会出现崩溃,这就需要阿里云方面过硬的技术支持。




2、大数据产品

对于阿里来说,其大数据与百度和腾讯都不同,百度与腾讯做大数据好比是沙中淘金,而阿里直接面对的就是一座大数据金矿,每次挖掘的结果都具备比百度和腾讯更高的商业价值。阿里本着开放的心态,将自身一些数据与卖家分享,让卖家做出更好的决策,这点与百度的关键词搜索指数开放是一样的。




简单说下阿里旗下的四个数据产品:




1)量子恒道帮助淘宝卖家分析自身流量。

2)数据魔方将淘宝的全行业数据有偿公开给卖家,让卖家对整个行业有更好的把握进而提升自身的实力。

3)最新上线的御膳房,利用数据为商家提供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

4)最近上线的开放数据处理服务ODPS,帮助企业进行大数据计算,它以集群形式处理TB/PB级别的海量数据,适用于超出单台服务器或单RDS实例处理能力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从中我们看出,阿里的大数据产品具备很高的商业价值,这与其数据源有关。




3、淘宝开放平台

马云说过阿里不是电商而是帮助别人做电商,在这点上阿里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淘宝开放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接口,如用户API、商品API、评价API、物流API、店铺API、交易API、旺旺API、淘宝客API等。




利用阿里的这些开放接口,开发者有两种盈利模式。其一,是为卖家开发出第三方管理工具,诸如仓库管理系统,宝贝自动上架自动减价功能,而后将自己开发的产品放到淘宝第三方平台售卖,以此盈利。其二,是可以利用这些接口为买家开发出一系列导购系统,为卖家带来交易,进而为自己带来收益,当年的“美丽说”、“蘑菇街”、“返利网”等都是靠着淘宝开放平台做大的公司。而在移动时代,淘宝开放平台成就了“口袋购物”等移动互联网公司,而"口袋购物"也在最近获得腾讯3.5亿融资,淘宝开放平台在其中功不可没。







三、腾讯




腾讯掌控QQ和微信上亿用户,在即时通讯领域技术实力上自然不低,但在对未来技术的布阵上缺乏足够的亮点,这也和腾讯自身的基因有关。腾讯是一家产品为导向的公司,所有技术几乎都是围绕产品发展,与百度不同腾讯是先有产品再有技术。




1、即时通讯相关技术

即时通讯是腾讯的立根之本,必然有一套处理即时通讯的顶级技术。我们回看腾讯当年发展的历史,在吴晓波的《腾讯传》里将早期QQ的发展比喻为“一只饿死鬼投胎的小精灵”,由于用户增长太快,服务器一次次面临崩溃极限。以下引用《腾讯传》。




►初创期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与他们的美国同行相比,在服务器的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别:在美国,人工很贵,服务器很便宜,所以,程序员在做架构时不太考虑服务器的优化,容量不够了,添置几台就可以了。可是在中国恰恰相反,服务器很贵,人工很便宜,为了提高系统承载量,程序员们会把很大的精力投注于服务器优化,包括算法的精巧、降低主板(CPU)的消耗、把一些运行放到更底层的数据库等等。对于张志东们来说,这些技术几乎都没有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因为美国人不需要那么做,甚至国内那些财大气粗的电信服务商、金融服务商也不需要那么做。而正是在这样的磨砺中,腾讯的程序员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核心能力。




需要在如此苛刻的服务器条件下为海量的用户提供服务,由此可想而知,在这样严苛的环境下诞生出来的即时通讯技术必定是极为出色的。




2、搜搜

腾讯有史以来最大的败笔就是搜搜,腾讯于2006年发布搜搜,用大量的腾讯系资源来为该搜索产品导流。QQ聊天内植入搜搜,QQ空间只能用搜搜独家搜索,Discuz!使用搜搜作为默认引擎等,但是最后由于搜索效果的原因,被腾讯宣判死刑,随后腾讯战略投资搜狗,搜狗取代搜搜的战略位置,目前已在搜狗搜索中高度整合了微信搜索。




腾讯在搜搜上惨败20亿元,回看腾讯的这次败局,2012年从搜搜离职的吴军反思到,一个公司的基因决定了一个公司是否适合去做搜索,而腾讯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搜索的基因,就像Facebook即使屏蔽谷歌搜索自己做搜索,也同样不会影响谷歌一样。




3、广点通、腾讯云




1)广点通

腾讯的大数据产品目前应用最为知名的只有广点通,帮助商家对QQ用户进行广告的精准投放,开放渠道为“QQ空间”,“QQPC客户端”,“QQ音乐”,“朋友网”,“手机QQ空间”。技术含量对比于百度和阿里来说并不高,这可能和腾讯基因有关,百度和阿里的赢利方式中广告投放占了极大的比重,而腾讯的赢利则基本依赖游戏和增值服务,所以在大数据广告上并没有像百度和阿里那样有很大的投入。




2)腾讯云

腾讯云服务器其实早就低调上线,只不过是直到近期才正式成为腾讯推广的项目。腾讯云的目的主要是为游戏开发者提供服务器支持,让开发者与腾讯开放平台进行更好的对接,为其生态服务。

海量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冲击着整个数据中心行业,数据中心建设者们不得不以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去重新审视IT系统架构。服务器作为数据中心的核心部件之一,为了适应未来大规模业务增长的需求,也需要对其架构进行优化和重构。

服务器的硬件重构关乎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效率和成本问题,目标是降低服务器硬件购置成本、提高服务器硬件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服务器运维成本,降低综合TCO。

腾讯作为服务器"天蝎标准"的引领者,一直在服务器领域深耕细作,精细化运营。尤其在新技术领域敢为人先,那么对于服务器资源池化技术,腾讯又是怎么看怎么做的呢?请跟随小编去一步步探讨。

WHY服务器资源池化?

腾讯的现役服务器超过数十万台,其中传统的机架式服务器占比超过90%。传统的机架式服务器计算、存储、网络资源配比较为均衡,具有很好的通用性,是比较典型的"One size fits all"方案。所以,在腾讯十多年服务器发展历程中,机架式服务器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奠基石作用。但是,随着腾讯的单体业务的规模膨胀,传统机架式服务器在应对大规模业务模型时,显露出些丝疲态,在运行某一种资源密集型的应用,效率不够高,还影响密度。譬如:

计算密集型应用,空着的内存插槽、驱动器仓、扩展槽位都影响计算密度;

内存密集型应用,驱动器仓和扩展槽位可能是浪费空间;

存储密集型应用,CPU 和内存的设计配置过高了……

为此,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定制不同型号的服务器。目前腾讯现役机型超过百种,新采购机型超过数十种。服务类型的增加,不仅给服务器的资源管理带来了困难,也给服务器的运营增加了很多困难和成本。

传统机架式服务器应对大规模数据中心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腾讯一家,业界很多互联网企业、云服务提供商都面临着这个问题。数据中心的负责是多样性的,下图很形象的展示了数据中心不同负载对CPU、MEM、IO的需求:



数据中心工作负载的多样性,横轴是I/O 密集程度,纵轴是CPU 和内存密集程度,可见一个计算和存储等资源配比相对均衡的系统,是很难做到对多种不同应用优化的。



另外,不同类型资源之间也存在生命周期不同步的问题。譬如,CPU 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每两三年就性能翻倍,然而存储的技术发展相对缓慢,从而会造成CPU性能和功耗的浪费。

服务器资源池化技术,除了能够带来灵活、弹性的资源部署,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个优势,还能够更有效的提高服务器的故障修复能力,提升服务器运营效率。综合腾讯十多年的运营数据,硬盘是故障率最高的部件之一,在实现存储池化技术后,多盘存储资源池为单体硬盘提供了很好的冗余设计能力。当单个硬盘出现故障后,可以及时使用其他硬盘资源进行无损恢复,无需立即现场更换硬盘。

谁在研究服务器资源池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业界以Intel、Google为首的多家公司着手研究新型的服务器架构。



Intel提出了RSA(Rack Scale Architecture)架构、Google携手伯克利大学提出了WSC(Warehouse Scale Computer)的概念。Intel的RSA架构已经有了清晰的架构设计和路标,目前原型机已经面世。而Google的WSC仍在概念阶段,只有简单的时间表,2020年。

服务器资源池化的挑战?

在这里,我们以Intel的RSA为范例,简单介绍一下服务器资源池化技术。用一句形象的话来比喻RSA:Rack As a Server,即一个机柜就像是一台大型服务器。Intel RSA(Rack Scale Architecture) 架构提供了一种机架重构的方案,其思想是将几种重要的资源池化:CPU 池、内存池、存储池,池化的RSA 模型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管理和扩展,并降低运行维护成本。业务软件或者OS的视角看到的还是一台传统的服务器,有CPU、内存、硬盘、网卡等,如下图所示:



服务器重构并资源池化后,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一:互连与时延(拓扑结构与接口);挑战二:配置与管理(协议与监控)。



挑战一:互连与时延。资源池之间的网络互连,在链路层协议上,可以有很多种,Intel RSA采用的是以太网,行业上还有其他公司采用PCIe、SAS、Fabric等。不同的网络互连协议,各具优缺点,我们也期待着各种技术的探索成果。但是在物理层上,各家的观点殊途同归:硅光技术。硅光技术不仅继承了光纤传输的高速、低时延的特点,同时也大幅提升了接口密度。

挑战二:配置与管理。服务器的部件资源池化后,需要对部件资源进行发现、记录、分配、回收,以及对逻辑服务器进行组装、卸载等,需要定义一套新的管理软件和协议。目前Intel定义了一套RSA管理软件,提供对服务器资源池的发现、配置和管理。



RSA管理软件不仅仅实现对内部池化资源的配置管理,同样对上提供管理接口,对接OpenStack或VMware等管理软件。服务器资源池化后,产生了大量的配置管理的数据,传统使用I2C总线的IPMI接口和协议,由于传输速率低、协议承载信息量小,无法满足资源池化的配置管理需求。此前,Intel联合HP、Dell建立了一套新的数据中心管理软件协议Redfish,也被Intel导入RSA软件架构,用于优化资源池化管理。

业务软件的同事可能比较关心,服务器资源池化后,对业务软件会有什么影响吗?答案是,不会。服务器资源池化,是从硬件角度对服务器硬件资源进行优化重构;从软件层面来看,是透明的。创建了逻辑服务器后,软件和OS看到的与传统服务器的硬件部件没有区别。

服务器资源池化能力如何助力云服务?

目前虚拟化技术和云服务都是基于虚拟化技术,将单个服务器硬件虚拟成多个虚拟机VM,其目的也是在于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但是,由于单个服务器的CPU、内存、硬盘资源颗粒度较小,因此在虚拟化应用中,经常出现资源配置空洞,要么是CPU核数没有分配完,要么是内存没有分配完,更多的情况是硬盘容量存在大量空闲。

而服务器资源池化可以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据了解,现在腾讯云的虚拟化服务是一虚多的能力,而未来将借助服务器资源池化技术逐步实现多虚多的能力。



这样一来,腾讯云通过软件层面提供的虚拟化服务,同时利用服务器资源池化在硬件层面提供的虚拟化能力,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的云服务。服务器资源池化后,创建出来的逻辑服务器上,可以继续运行虚拟化和云服务器软件,再创建出虚拟机给用户使用。服务器资源池化后,可以进一步减少云服务产生的资源配置空洞,进一步提高硬件资源的利用率,减少TCO成本。

腾讯目前在服务器资源池化上的研究进展

2014年腾讯服务器平台中心基于资源池化的概念,进行了存储池化的技术预研和POC验证。使用现有的传统机架服务器,搭建了一套存储池化的简易POC模型,如下图所示:



将20台腾讯的B/C类服务器去除硬盘后,组成计算资源池,使用1台TSx存储服务器作为存储资源池,然后基于万兆网络完成存储池与计算池的互连。资源配置方面,将存储池的硬盘划分成20个LUN,用于分配给20个Bx/Cx计算节点的启动盘。

实验中,腾讯实现了20台逻辑服务器的组装,实现了服务器的批量自动部署、远程网络启动、逻辑服务器复位后自组装启动等功能,证实了启动盘存储池化的可行性设计。性能数据方面,通过多次测试和数据捕捉,发现单台TSx的磁盘性能基本能够满足20台Bx/Cx的同时启动的数据读取需求;网络端口的流量上,10GE网卡刚刚能够满足20台Bx/Cx的数据吞吐量要求,而且网络吞吐量与启动节点数成正比,如下图:



整体数据表明,存储池化技术是可以满足多计算节点共享启动盘的需求的。这为服务器弹性部署和扩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为腾讯下一步在服务器资源池化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前文也提到过资源池化在故障运维上带来的优势,为此,腾讯在2014年的POC验证中,也设计并验证了单体硬盘故障的无损恢复功能。



在POC设计上,存储池采用全局RAID设计,当单个物理硬件出现故障时,不影响业务使用。单个资源的故障可在线使用备用资源实时无损修复,无需人工立即到现场进行磁盘更换修复。

综述

服务器资源池化技术在灵活弹性部署、故障冗余能力、降低TCO等方面都具备优势,但是在技术细节上还存在很多疑问有待探索。腾讯正持续跟进行业最新的资源池化技术动态,保持与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设计T-Rack3.0,并把T-Rack3.0(Tencent Rack3.0)中标准化的、共性的设计开放到天蝎3.0标准中,优化行业整体实力。

相信未来腾讯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更具竞争力的服务器解决方案。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5-8-25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irvine 发表于 2015-8-25 14:26
印度人成为高管,第一原因就是英语几乎是母语。美国监听德法等盟友,但是不监听5eye,因为都是讲英语的同胞 ...

知道阿三这个词的来历么?如果阿三不奴性,那这世界就没有奴性。印度阿三几百年来几乎就是英美奴才的代名词。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5-8-25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黯然浪子 发表于 2015-8-25 15:10
今闲,哥给你上一课

第一次听说用Ctrl CV来给人科普的,得了吧。IT领军企业泰斗级别的都在美国。BT只是借着行政命令自娱自乐占领了中国市场而已。相比之下阿里还算国际化。谷歌全世界除了中国不用,全世界都用。百度有多少外国客户?百度日本搜索也在今年3月正式停止运行。这还好意思拿出来说事?Google连火星月球地图都有,百度连提鞋都不配。

IT里面你不提华为,却把BAT拿出来说事,真是无语。文科生吧?

点评

华为应该算是通讯行业吧?  发表于 2015-8-28 12:28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5-8-25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ETmaster 发表于 2015-8-25 14:15
印度创业的少?有数字吗?

班加罗尔就是所谓印度硅谷,其实就是outsourcing,说白了就是三来一补廉价码农大本营。印度大多数所谓创业都是外包公司,代工厂而已,美国人喜欢让阿三代无非是1 印度人圈养几百年了,天生有了奴性,老实窝囊不会和主子抢。中国人向来不是省油灯,可能是竞争对手。2 廉价。现在国内外包从东软到张江再到深圳,从北到南普遍价码水涨船高。而阿三码农们还在心甘情愿被残酷奴役着。
国内现在是个人就想当老板,跳槽就像上床一样容易。老古板们看不惯,其实这东西无所谓好坏,贪婪本来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源,非要套上个道德幌子加以批判纯属脑残。所以现在国内开明的老板甚至到了时候会劝那些年轻员工该动动脑筋提升自己了,该挪挪地方了,该跳槽了,该创业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5-8-25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5-8-25 13:20
我觉得是中国人到中年后精力和能量不够。

赞同,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中国人普遍的人轨迹都是先领先,后领先缩水,再逐渐被反超

点评

精力被提前耗尽。  发表于 2015-8-28 12:29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5-8-25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三在这种大场面上不仅有印度英语的优势,而且有其创造力的一面,一个公司的发展需要有这种带头人,说什么做什么的不思考的和只懂得执行的人坐不到那个位置。老大不好当。。。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5-8-25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触IT产业多了就能明显感觉到印度it从业者的拼劲,他们程序猿培养机制,相当于我们拼高考一样,只不过人家就专注于一门课,进入it业对于印度人来讲就是做快的社会阶梯,就像我们当年的高考是农村孩子脱离苦海的最快途径。进了那个理工学院相当于我们的北大清华,下面还有复旦交大,各大211类的程序猿学校,最次的还有蓝翔档次的程序猿技校。

大家都靠这个改变命运,而且就在美国硅谷能以最快速度改变命运,并且都有前车之鉴在那,有人成功过,还不少,所以这人才涌现是合理结果,最近有点翻了天了才被国内媒体注意罢了。相对来说华人在美国处于各个学科领域比较分散,不如印度裔都集中在硅谷了,

就国内来讲,我们现在硬件还是强一点,毕竟基础设施摆那里。软件是差不多同时起步的,现在已经被人扔很远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4-11-4 18:59 , Processed in 0.064027 second(s), 2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