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对外秘而不宣的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方案中的区块范围、功能定位轮廓等内容已渐渐浮出水面。
昨日(4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了解到,天津申报的自贸区包括三个功能区: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城、东疆保税港区和天津港保税区。
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史继平对记者表示,与上海自贸区不同的是,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享受自贸区的政策却不封关运作,即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成为“网外”的自贸区,可以服务滨海新区和天津市。
三功能区抢得先机
面对京津冀不时爆出申报自贸区的新闻,从行政级别、经济发展基础、投资环境以及对外开放度来看,滨海新区优势更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首次从天津官员处得知,天津申报的自贸区方案,确实是考虑了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于1994年提出,2005年纳入“十一五”规划国家发展战略,经过多年建设,2013年完成生产总值8020.4亿元,同比增长17.5%。
2013年下半年开始,天津滨海新区先作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撤销塘沽、汉沽、大港三区工委和管委会,由天津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街镇。根据天津市委、市政府批复的《深化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将新区街镇行政区划由27个街镇调整为19个,功能区由12个整合为7个,进一步践行“大部制、扁平化、强基层”目标。整合后的7个功能区,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滨海高新区、中心商务区、天津港保税区、东疆保税港区、临港经济区。
强制造业、弱服务业是天津的产业现状。上述七大功能区中,有4个以制造业为主,其中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商务区和东疆保税港区是服务业和生态产业。而天津自贸区考虑的中心商务区、东疆保税港区和天津港保税区,分别以金融和服务贸易、航运和货物贸易、制造业和物流为主,可谓充分考虑了产业现状,基本上将天津的产业类型都覆盖了。
目前,中心商务区面积由37.5平方公里扩容至46平方公里。记者站在中心商务区看见群楼耸立,面积开阔,有一大批楼盘在建设开发之中。
史继平称,扩容是去上海陆家嘴取经之后的经验借鉴,主要为日后发展预留空间。
再加上8.5平方公里的天津港保税区、10平方公里的东疆港保税区 (还有20平方公里的综合配套服务区),天津自贸区的面积多达60平方公里以上,是上海自贸区28.78平方公里的两倍之多。当然,天津自贸区的范围,最终将以国务院批复的为准。
中心商务区不封关运作
史继平称,上海自贸区具有的金融和服务贸易政策,天津自贸区也会有,但天津版本跟上海版本还是有所区别。
上海自贸区包括的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都是在围网内封关运作。但天津自贸区中的中心商务区,将实行不封关运作。“围网内的通关和货物贸易便利化主要由海港和空港保税区去做。”史继平说,“中心商务区的定位在金融服务、贸易便利化、促进进出口发展。”
目前,中心商务区管委会跟中国邮政和诸多快递公司合作,考虑建立一个跨境电商中心,实现从物流、资金流到货物流的通关便利。但他表示,跨境电商中心还只是在方案阶段。中心商务区管委会同时在推动建大宗商品跨境电商项目。“这属于既有货物贸易,又有金融服务。”
天津的融资租赁和保理业务开展得较早。租赁分为两类,一类是融资租赁,一类是金融租赁。天津有5家持有牌照的金融租赁企业,其中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就有两家。
史继平说,未来的租赁和保理业务,将借鉴台湾经验。
在此前举办的一次两岸企业家峰会上,“自贸区”成为主要议题。史继平发现,天津和台湾从发展自贸区的思路、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要求以及服务方面,有共通之处。
“台湾的金融业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史继平说,6月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将跟台湾方面合作举办海峡两岸融资租赁与保理研讨会。“我们希望吸引台湾的人才和经验,给本土企业作咨询、培训和猎头,推动行业发展。”
天津自贸区一旦获批,将跟上海自贸区一样,区内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史继平说,滨海新区的行政审批机构就在中心商务区,而滨海新区的行政审批在全国范围内,位居速度快、手续简化之前列。“我们也在配合滨海新区,在未来的企业审批方面做更多工作,同时也在做涉及企业资金跨境转移的相应准备。”
据该中心商务区负责项目审批官员介绍,中心商务区不会发展制造业,主要定位于金融、商贸、物流、信息、研发和文化创意等服务业,目前对20万元以内的房地产、7亿元以内的项目投资、1亿元以内的政府项目投资实行备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