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2-1-16 00:36 
这个帖子我在天涯看了,这个楼主很装13,也很亲张狂浪,她自己查的资料不全,理解能力差,自以为是,前后 ...
是吗? 你这么觉得?
今天起来把天涯那个楼爬完, 好象到了后面又吵起来了....
转一个今天早上看到的说法:
作者:就事论事谈双行 回复日期:2012-01-16 15:46:13 回复
@明绿 2012-01-16 14:00:29
作者:晨色的天空 回复日期:2012-01-16 13:39:42 回复
@明绿 2012-01-16 13:17:45
......
-----------------------------
@晨色的天空 2012-01-16 14:12:21
不好意思啊,我在一环就说了这个不是学术贴,我不懂,如果你是觉得我HOLD不住场面,那就请你HOLD住场面,做学问有分歧本来就是正常的,你捧着WIKI当做宝,有人提出你的观点也不全对,为什么你就不能虚心接受呢?敢问你是国外哪所大学的莎士比亚研究的权威教授,可以这么的自信?
谎言在于“一般人没有碰到过”,这样你可以理解么?可以根据我的观点,刘俐俐自己都搞不清楚英雄双形体是什么,这样说喜欢假不假?就像有.....
-----------------------------
排一下lz... 天涯上关于非你的讨论这么多 真正学术一点的 是讨论问题的只有lz的这一贴 虽然前面有些纰漏 但绝不能否认是抱着求解的心态讨论问题的。
总结一下我前面说的关于双行是一种押韵形式而非诗歌体裁的说法
借着lz的帖子来说两句。
上面好多人讨论双行题到底是什么的时候都引用wiki上的定义。实际上 负责的讲 国外的文学课上在定义一种文体或者格式时几乎不会参照wiki上的定义 最基本引用的例证也会从.org的网站上找 或者是从各个大学的官网上找 比如mla work cited的格式常常参照普渡大学发布的标准。wiki是free writing, wiki上的定义有时候不可避免的参杂了为了支持某一学派学说而认为建立的为自家说法辩护的定义 所以 从wiki上找根据 不靠谱。 上面的从wiki上找佐证 就认定双行不只是韵律形式的 是行不通的。
现在回到双行的问题上。
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里用过三种形式 prose, rhymed verse(韵诗)和blank verse(无韵诗)。 其中在韵诗里,莎翁常用的是rhymed couplets(韵体双行诗)。韵体双行里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押单韵的韵体诗 称为为capping couplets 另一种双行都押韵并且韵脚一样的成为heroic couplets(英雄双行体)。
petrarch(彼得拉克)时代的sonnet(十四行诗)韵式为abba abba cde cde,后来十四行诗传入英国 到16世纪的伊丽莎白时期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韵式变为abab cdcd efef gg。末尾两行的gg 可见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确实押了双韵 但是并不是押了双韵的末尾两行都算的上英雄双行体 构成英雄双行体的另一个条件是iambic pentermater(五步抑扬格)。所以英雄双行体存在于部分莎翁的十四行诗之中是一种押韵形式 并且英雄双行并不是用于全篇的。
到了十六世纪末dryden用英雄双行体的形式翻译了virgil(维吉尔)的“the aeneid”(诶涅阿斯纪) 确实是通篇用了英雄双行体 由此英雄双行开始慢慢从单纯的押韵形式演变为一种体裁。但是 所谓“莎士比亚的英雄双行体”只能称为一种押韵形式。
所以lll所谓的英雄双行体 并且单单把莎士比亚列出来 绝对是一次装b 即使她用了相对来说大家不是很熟悉的领域 但归根结底还是破绽百出的失败的装b。
---------------------------------------------------------------------------------------------------------------
以上是我第一次说的关于双行的到底是什么 顺便纠正个错误 上面说的.org其实应该是.edu。
下面这段是回给明绿的不知道您看见没有
我是比较文学专业的 所以确实不算您说的“业内人士” 吧。
就象我刚才贴出来的一样 双行确实同时存在莎翁于十四行诗和剧本 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 诗歌的形式不取决于篇幅长短 就用您觉得靠谱的wiki来举例
构成诗歌的elements包含了
prosody, rhythm, meter, metrical patterns, Rhyme, alliteration, assonance,Rhyming schemes,Form,Lines and stanzas,Visual presentation 和 diction。 不知道您举出的hc作为诗歌形式能对上多少。
同时 wiki上讲的诗歌的form里 包括的是
sonnet, jintishi, villanelle, tanka haiku, ode, chazal. 其中并没有您说的双行。
————————————————————————————————
再补充一下 英雄双行体作为体裁形式盛行于 18 世 纪!!!!! 两个言简意赅的佐证。
1.Two successive lines of rhymed poetry in iambic pentameter, so called for its use in the composition of epic poetry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from http://www.thepoetsgarret.com/form.html#her
2.是从JSTOR.org上来的 这个网站您估计上不去 一般要从大学的library数据库里用学生账户转跳上的 所以打一句下来
Scholars always share many of familiar assumptions about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heroic couplet verse.
所以 说双行是体裁的时候都是加上时间的 既18世纪。 撇开时间不说 只讲莎士比亚的双行是体裁的话 是讲不通的。 文学讲究比较 尤其是时间顺序上的。
{{{{{{{{{{{{{{{{{{{{{{{{{{{{{{{{{{{{{
是否可以这么说:
这个HC, 在英国应是始于乔叟, 老莎也用, 但在他的作品中是作为一种押韵形式出现. 单作为体裁出现,应该是在17,18世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