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aero

中国厨子和老外的难题--萨苏(全文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1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4-12-21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2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厨子和老外的难题 续十六

猛犸?陆师傅他们愣了半天也想不出八大菜系里有这玩意儿作的菜。实际上陆师傅当时连猛犸是什么都不知道。他琢磨的是猛犸,猛犸 – 马,对,马肉吧?

做马肉他可不紧张,就和别的师傅说了 – 不就是马肉么?明天看我调理他。

他已经想好了,这马肉饼我是没作过,可咱不会触类旁通么?他是准备按照山东驴肉烧饼的做法,来一道“马肉烧饼”,弄一块新鲜马肉,上老崔家驴肉铺子要一锅闷子汤头炖上,再买二十个芝麻小烧饼烤得嘎吱焦脆,加辣椒葱丝一夹。。。陆师傅已经琢磨明天怎么上场了。还别说,让他这一形容,这道菜要端上来,闹不好满堂彩。我还记得自己在山东出差,吃完驴肉火烧,满口流溢浓郁的肉汤香味,手上油光光发亮的印象呢。当然我光记得味道,要让我下手做,老萨这种光知道吃的大萝卜就该坐蜡了。

不过,这玩艺儿和“犸”算联系上了,“猛”呢?陆师傅琢磨那也就是一个鲜的意思,广东人不是管鲜活的海鲜叫“生猛”么?

这时书记听说了,怕和苏联专家闹矛盾赶过来,一问原来双方在开玩笑,说哦这么复杂?我们当初反扫荡的时候吃过马肉,一匹马剁八块,大锅一煮就得了哪儿这么麻烦 – 哎呀不对吧,猛犸好像不是马啊,你等我查查。

早说了书记是工农干部,文化不高,但此人天生聪明好学上进,特别是做了这个外事口的头头自己知道责任大,所以很重视学习。书记大头兵出身,把大练兵精神带到贵宾楼来了,连上厕所都扛本书在里边看,几年下来马恩列斯以外还灌了一肚子的杂学,听到这“猛犸”两个字觉得有点儿耳熟又吃不准。

一会儿,书记来了,手里拿着一本老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打开一页,说哎呀呀,我说不对吧,你看看。

大伙儿赶紧凑过来一看,上面一幅长毛卷鼻子大象的素描,底下写着 – 猛犸!

啊,猛犸不是马,是长毛大象阿。

陆师傅傻眼了 – 没作过,这大象肉饼我可是没作过。。。

另一个厨子不服 – 不就是大象么?没做过也差不离,就不信他们整个的吃,要是一块一块的来,我琢磨也就是肉糙厚点,照新疆烤骆驼来,多加点儿孜然准没错。

书记脑袋晃得跟拨浪鼓似的 – 不对不对,你再看,这儿还有一句话呢,猛犸,史前哺乳动物,第四纪冰期晚期绝灭。这东西跟恐龙一样早死绝了,它死光的时候我们还是猴呢。

陆师傅说现在明白书记也是蒙人,猛犸一万多年前绝灭的,那时候人是不会打铁织布呢,可也不是猴子阿。

不过当时大伙可佩服了,说书记你真行,敢情这老毛子拿古代的动物唬咱们!这本书留下,咱们明天跟他理论,要这样我还拿龙王凤凰说事呢。书记说没事,明天我也来,大伙别太激动了,赢了就赢了,给他个教训,也别逼人家喝酱油,毕竟人家是老大哥么。

第二天,马林诺夫和伊柳平吊着膀子吹着口哨就进来了。

中国厨师马上把这二位请到桌子旁边坐下,把书摊开了给伊柳平 – 伊翻译,您给翻译翻译这段。。。

俩老外一看这架势就明白了,但是一点也不紧张,伊柳平就哇啦哇啦的给念出来了。

马林诺夫不说话,在那儿阴乐。

念完,中国厨子就发问了 – “问问他,你们苏联现在还有猛犸这种东西活着吗?”

“年特”(俄语 – 没有,不)

“世界上还有这种东西吗?”

“年特”

“不说现在,这猛犸满地跑的时候,你们苏联人开始会做菜了么?”

“年特”

“那你说你们做过猛犸肉饼?这不是蒙我们么?你们是不是认输吧。”

“年 --- 特“

听完最后一句,大伙儿都不干了 – 哎,有这么不讲理的么?让我们用大毛象做菜,这东西一万多年前就死绝了你们还不认输?

伊柳平诡异的一乐,慢条斯理的翻译:“这东西的确一万多年前就死绝了,可是我们苏联厨师的确用猛犸作过肉饼。”

“阿?”大伙儿都傻眼了。

这时候马大厨就把屁股后边的一卷东西拿出来了给大伙儿看,原来是苏联的一本杂志,上面有几个一脸长毛的俄罗斯猎人,后边是一座肉山一样的一个东西。

伊柳平就给大伙儿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

1924年的时候,有几个俄罗斯猎人在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下游打猎,看到永久冻土的河岸有一处崩塌,他们在想着绕过这处崩塌的地方时,忽然看见一个恐怖的情景 – 在崩塌的河岸里面,有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他们。吓坏了的猎人定睛细看,原来是一大块冰砣,里面裹着一头巨大的长毛象!

猎人们称奇一番以后,因为无法接近,只好离开了。

等到春暖花开,猎人们第二次来到这个地方,发现那个大冰块已经化掉了一部分,那大毛象的背部露出冰外,被乌鸦和狐狸啄食去了一部。但其他部分还都保存得很好,猎人们就把其他部分的象肉砍了下来,运回村子给大家打牙祭。

砍下来的象肉红褐色,看来和从冰箱里拿出的肉并无区别,他们做成肉饼,煎了一部分,还炸了一部分来吃,但是味道并不好,大家都不爱吃。吃了的还发生了一场大病。因为有人生病才向远处的政府机构求救,要他们派医生来,上边这才知道此事。消息传到莫斯科,科学家无不顿足叹息,原来这些村民吃掉的,是一头早已绝灭的猛犸,它是活着被突然的寒流冰冻在那块大冰块里面的,在被村民做成肉饼以前,保存在西伯利亚的自然冰库里已经两万多年啦!

这东西如果保存下来其价值无法估量,村民们居然把国宝给做成肉饼吃掉了!

所以,苏联的厨师确实烹调过猛犸,哈哈,你们中国厨师再有技术,恐怕也没处找这个材料啦。伊柳平最后总结的时候得意地说。

原来苏联人真吃过猛犸肉!

中国厨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

陆师傅抓过酱油瓶子,艰难的说 – 好吧,我喝。

伊柳平和马林诺夫象两头狗熊一样抱在了一起,大叫 --- 乌拉!乌拉!!!

您喝了吗?我问陆师傅。

没有,我没喝。陆师傅一笑,俩小子还算讲义气,马林诺夫说算了,开个玩笑当不得真的。我们书记人好,给了他们一瓶茅台,算是我们输给他们的。

哎呀,我们亏了。

陆师傅继续诡秘的笑 – 我们没亏,这瓶茅台可把两个小子整了。

为什么呢?

苏联当时也不富裕,这两个小子虽然对苏联的酒啊,菜阿挺熟悉的,对茅台可就是听说过,没见过了,还以为跟葡萄酒一个水平的东西呢。哪儿知道这可是一点就着的东东阿!苏联伏特加虽然度数高,毕竟没有高到茅台那个度数,他们没概念。

当天马林诺夫和伊柳平两个小子回去宿舍,打开茅台一闻,哎呀,真香啊,两个人这叫高兴,来吧 --苏联人豪饮,也没准备下酒菜,大概琢磨着瓶儿不大喝完了再吃晚饭吧,俩人就摆开架势了。

问题是没家伙阿 –其实稍等一会儿去餐厅不就有杯子了?中国人看见也会告诉他 – 这茅台不是这个喝法。可苏联人见着酒他忍不住啊,何况还是喷香的茅台呢。

事后警察同志分析,这马林诺夫灵机一动就把窗台上的大号漱口杯拿过来了,和伊柳平一人一杯,把茅台往里一到,嘿,正好一人一杯。

合着把茅台当啤酒了。

咣,俩小子一捧大磁缸子,一仰脖,半斤茅台就下去了。

[待续]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4-12-22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4-12-22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4-12-24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5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厨子和老外的难题 续十八

陆师傅虽然带过不少外国徒弟,包括非洲徒弟,但这之前非洲来的学员主要来自北非。

非洲称为黑非洲,其实并不都是黑人,甚至在马达加斯加还有黄种人,据说是郑和下西洋时候留下的后裔。北非的朋友,虽然皮肤的颜色深一些,但是鹰鼻深目,和欧洲人或者阿拉伯人更接近。(我告诉陆师傅他们叫闪米特人,属于白人的一种,只是被称为暗色的白人。为了卖弄我还告诉陆师傅印度人也属于白人,陆师傅觉得我是在胡说,说这不是愣把百叶叫腰花么?)接待纯粹的“黑非洲”学员,倒真的是第一次。

一位翻译兼服务的干部把两个学生带进来,这次来的两个徒弟,肤色可是黑的亮闪闪的,象乌木一样,让陆师傅觉得颇有几分新鲜。那个男徒弟肌肉发达,细腰阔背,一笑露出一口白瓷一样的牙齿,穿一件雪白的衬衣,那个女徒弟两眼天真无邪,穿着一件花的过火的连衣裙,两个人都不到二十岁,五官除了嘴唇厚一点儿都十分端正,睫毛很长,显然在当地属于俊男美女。他们每人腰间挂一把修铅笔刀大小的小刀,鞘儿闪闪发光,显然是纯金的好东西。

翻译介绍,那个男徒弟叫做沙达瓦,女徒弟叫做沙伊达,都是该国总统的专门厨师,总统大人访问北京,一个对中国空军,一个对中国菜着了迷,因此留下他们学艺好回非洲去将中华美食发扬光大。他们已经突击学了一阵子中文。

不知道是翻译自己也不知道还是故意没说,他没告诉陆师傅这两位还有第二职业,这个遗漏或者疏忽后来造成了不小的麻烦。陆师傅和王师傅更没想到这两个淳朴的徒弟后来能够在中国厨艺上有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的造诣。

陆师傅和王师傅听完介绍,热情的伸出手去,准备和徒弟握握手。

谁知两位徒弟立刻恭敬的弯下腰去,双手抱在腰间走上来,高高的把师傅的手捧到头顶,按了一下以后,又恭恭敬敬的捧到嘴边连续的亲吻 – 陆师傅被那非洲大美女沙伊达一亲吓了一跳 – 不是怕艾滋病,还没那概念呢,而是毕竟有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束缚,又是涉外问题,那时候要是惹上男女关系问题,尤其是涉外的男女关系问题,可要吃不了兜着走。陆师傅要往回撤,那翻译连连示意,让他不要动。

这吻手礼行了足有五分钟,然后,两位徒弟退后一步,一人捧着一口皮箱,顶在了头上。

两位师傅正在莫名其妙,翻译示意他们马上收下那两口皮箱。

两位师傅就只好收下了,两个徒弟欣喜地退了下去,热切而又羡慕的看着他们。陆师傅觉得那女孩子的眼神挺正常的,没琢磨过来那大狗见了她为何抱头鼠窜 – 那狗可是部队的军犬淘汰下来。当时就分配停当,由陆师傅带女徒弟沙伊达,王师傅带男徒弟沙达瓦。

等带两位徒弟看了宿舍安排下来,翻译抓个空给两位师傅解释一番,才明白了 – 这个非洲国家刚刚推翻了殖民统治,总统自己小的时候被一个传教士带到法国留学 – 当年法国那地方是好去的么?可不是现在的浪漫之都,而是革命的启蒙学校阿,光咱们中国在法国镀过金的职业革命家就可以列出邓小平,周恩来,朱德,李立三,陈毅。。。。总之这位总统从法国回来就领导了反对法国殖民者的斗争,最后把法国人赶了出去。独立以后总统先生坚决不用那些受过殖民教育的人士,而特别喜欢用自己家乡本部落的人才。结果就是他周围的官员中当地传统势力特别强大,而普遍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保留了大量原始习惯。总统先生则以此为荣,认为这真正体现了“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沙伊达和沙达瓦都和总统有点儿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因此才做到“御厨”。

他们都是从部落里出来就到了总统身边,没有其他经历,所以保留了很多传统习惯,比如拜师,当地部落基本是猎人和农人,只有巫师才掌握知识和一些手工艺,也只有他们才收徒,出于纯朴的感情和对巫术的畏惧,当地人对师傅的崇拜远远超过“天地君亲师”的水平,甚至师傅让他死也不会眨眼,因为他相信师傅的巫术会让他永生或者复活。他们当地的拜师十分隆重,这样摩顶吻手已经是非常简化的情况了。这些国家的朋友都非常敏感,如果不尊重他们的礼节,可能会伤害到他们的“骄傲”,那麻烦就大了,以后类似的问题还要两位师傅多配合。

他们打开那两口皮箱 – 这个显然是拜师礼了。沙达瓦的是四十二个非洲野猪的獠牙,用金丝穿在一起,沙伊达的,则是一张美丽的豹皮!

陆师傅当时的想法是 – 哎呀,两个孩子,买这样贵重的工艺品做礼物怎么承担的起?莫非 ---是总统先生的礼物?按照当时的规定,礼物上缴。值得一提的是沙达瓦的野猪牙工艺品后来一直在贵宾楼陈列,1999年我到那里看望陆师傅,依然见到,今天是否还在,那就不得而知了。

陆师傅因此自以为是的得出了一个结论 – 哦,看来是沙伊达身上带了豹皮,这味道把狗吓着了。

陆师傅想得太简单了,水风曾经有一篇文章说人是一种进化失败的动物,http://www.cchere.net/cbbs/Ps/RA2.asp?AID=282022, 显然,在直觉和敏感性上,大狗比陆师傅强多了!

好久以后,一次沙伊达问起师傅那豹皮可好,陆师傅早已上缴,说不出什么来,只好漫应几句。沙伊达误会了,以为师傅不满意,就非常歉意地说用这样的东西拜师自己非常失礼,那虽然是自己打的,毕竟是自己十三岁那年打的了,已经五六年了,皮毛已老,应该。。。应该当场打点儿什么献给老师才对。。。

大狗????

几天的功夫,两位徒弟就和师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您想啊,陆师傅能把萨这样的大萝卜都教会做香酥鸡,那传道授业解惑的功夫何等深湛,为人又何等的坦诚热情呢?两个非洲孩子对老师佩服得不得了,更是钦仰得不得了。

我说陆师傅您和徒弟说不了话,无法交流怎么传授呢?陆师傅说那有什么,厨师是一个操作的手艺,看一遍,跟一遍,自己再做一遍,学得快着呢。

而陆师傅和王师傅几乎同时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沙达瓦和沙伊达对中国师傅表演的削萝卜花同时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简直是跃跃欲试。但是,这种手艺毕竟属于比较高深的范畴,两位师傅还不敢贸然教给他们。

但是,有一天王师傅提着一条猪肘子就来找陆师傅了,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4-12-25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也谈人与动物的区别--答你克我服兄------ZT

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自我意识。有了自我认识之后,才会考虑更多的东西。的确,绝大多数的动物,都是吃饱了就不会再攻击自己的食物。只有人才能为了自己的一些私利,而疯狂的破坏自然环境。圣经也承认,人之所以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人,是因为吃了智慧果,有了心智,心智的最基本的表现是什么,就是自我意识。

诚然,自我意识是人类在扩大自己的种族生存空间的同时,对于自然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至于伤害了其他的动物植物的利益,造成了多种生物的大灭绝,这不是人类第一次做到的。自然本身已经多次做到了,而且做得比人类更彻底,谁也说不清究竟有多少次,从海洋中登陆陆地的生命被完全的摧毁过。如果那个时候有圣经的话,按照圣经的解释,那是因为那些想登陆的动物他们有罪,因为他们违背了神的意志。从海洋中出来,就是大逆不道,不是吗?但是自然本身的规则就是那样的,有了那样的环境,那样的存在的生物为基础,自然会出现向陆地迁移的动物出现。人类的出现也是这样的,从2亿年前跟其它的哺乳动物分道扬镳,到550万年前,人类,Homo sapiens跟自己的最近的一个表亲黑猩猩分手,到几十万年前现代人的祖先直立人Homo eretus第一次出现,再到1.5万年前,除了人类和一种矮小亚种存在以外,所有的Homo eretus 全部灭绝,到1万年前,直立人Homo eretus,这个种除了现代人之外,所有的后代灭绝为止。人类看起来跟其它的动物并没有什么两样,除了脑容量,和相对于黑猩猩更加复杂有序的社会结构。但是这个时候,最早的自我意识出现了。是这么一颗种子,从一开始的粗糟的类似动物的本能,到后来逐渐出现的语言,逐步密切的社会交往。逐步成长为现在的自我意识。但是,从狼孩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人类本身的基因里面并没有把自我意识给固定下来,而是社会,是社会给了人自我意识,是社会给人类这个种族带来了兴旺发达,从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从来没有一个种族和人类一样,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可以跟自然相抗衡。可以主宰自己的部分命运。

之所以讲这么多,是为了澄清一点,人类的自我意识,人类的种种作为,都是社会行为,作为动物的人跟其它的动物并没有什么两样。如果不是成长在社会中,而是成长在孤立的情况下,就像狼孩,人就是动物。至于人猿泰山,那是小说。

人类以社会为单位,找寻自己种族发展的新突破口,并不是第一个,无论是早期的灵长类祖先,还是更早一些的犬科的狼,还是更早的哺乳类,以至于非脊椎动物里面的昆虫都具有复杂的社会构造。人类只不过是延续了自己的祖先,并经一步加以发扬光大,成为了一个成功地被自然选择的例子。

三叶虫纵横地球几亿年,最终仍然免不了烟消云散。恐龙也在地球上游荡了亿万年,至于白蚁家族,已经是几亿年的存在。人类作为一种动物,的确是进化的一个失败。(你要有兴趣,我们另开帖子谈)但是,人类正是凭借着自己的社会结构,发展出自我意识,发展出智力,发展出更加复杂的社会,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类自己意识和智力的发展,并最终凭借着这个成为了动物之王。以社会为单位发展,这正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也正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至于人类的明天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至少知道一点,人类社会将是人类躲过多次原本应该将这个可怜的种族灭绝的自然灾难的唯一保证,也正是这样的结构,使得我们人类,成为了Homo eretus所有后代中唯一成功存活下来的一个。

好也罢,坏也罢,至少自我意识让我们能够在这里交谈,并交换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原本是属于神的专利,如果我们依然是和谐地生活在伊甸园,那么我们会知道自我吗?我们和那些动物有什么不同,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

曾经沧海,自然会心胸开阔。

即使我们今天灭亡了,后来的智慧生物仍然会从遗迹中缅怀我们。

我们曾经生活过,曾经爱过,曾经辉煌过,

至此一生无悔!!

水风 修改于2004-11-29 23:50:25
时间:11/29/2004 10:02:09 PM
作者:水风 ( 中文论坛西西河 cchere .com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4-12-25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6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厨子和老外的难题 续十九

说到教沙达瓦做猪肘子,很多朋友质疑非洲是否有养猪的习惯,因为印象中那里伊斯兰教盛行。实际上非洲很多地方的宗教都是自成一体的,“沙达瓦”本身据说就是他的保护神的名字,据说这种神无所不在,神通广大,但是,并不忌食。这大概也和当地的环境有关,据说当地养牛业很艰难,有一种叫做索索的昆虫,只要咬牛一口,就可以让一头硕大的水牛慢慢萎顿死去,倒是猪傻吃闷睡,对这种可怕的东西并不在乎。从沙伊达送来的花豹是自己射杀来看,沙达瓦送来的野猪獠牙恐怕也是记录了他自己的战绩,一头猪一对獠牙,四十二只獠牙,至少有二十多头野猪丧命在沙达瓦的刀下,这小子正是猪族的克星呢。

当了二十年厨子,王师傅什么样的猪肘子没见过,至于提着满楼道走么?陆师傅一看之下也吓了一跳,只见那肘子倒很平常,但肘子的皮上赫然刻着星星,月亮,美妙的花纹,还有一个猎人弯弓搭箭,夸张的在射一头野牛!

艺术品怎么弄到猪肘子上了?王师傅解释 – 今天教沙达瓦八珍炖肘子,他的意思是自己做一步,沙达瓦做一步。王师傅很喜欢沙达瓦,因为这个小家伙不但殷勤伶俐,而且语言上突飞猛进,一般的话听来已经颇地道了 – 大家可能不知道,别看电视上加拿大那老外大山耀武扬威,实际上学习汉语最出色的老外是非洲的朋友,我有个哥们儿的女朋友是肯尼亚的,不但能说一口几乎乱真的京片子,还能写颇为漂亮的方块字,其实她在北京也就学了一年多,要是换了欧美的朋友,恐怕这时候四声还分不清楚呢。好像这也有一种灵感,据说非洲的朋友认为带有象形性质的汉字比曲曲弯弯的英语法语容易多了。反正,到北京不过两三个月,沙达瓦的“的地得”已经区分得挺溜。师徒二人一人各拿了一个肘子上案,洗干净,燎去飞毛。中国厨艺非常讲究刀工,那一斤羊肉能切成500片纸样薄的肉片,至今是震惊世界的东来顺绝技。,为了调味品进味,肘子炖之前皮上要切口,这也有讲究,既要进味,还不能把肘子弄散了,王师傅比划了一下,然后解释 – 王师傅说有的时候沙达瓦可能没有完全听懂,但是他从来不犟嘴,而是忽闪着大眼睛仔细观察,往往真操作起来八九不离十。这次王师傅一刀切在肘子上,然后翻开刀口给徒弟看 – 诺,逆着肉丝进刀,刀刀要见骨,刀口要小,进刀要深,你,明白? “明白,明白。”沙达瓦接过肘子欣赏一下,点头如捣蒜,两眼闪出一股欣喜的光芒。

王师傅点点头,就指指厨刀,让沙达瓦下手。

只见沙达瓦看了看那口刀,提起来,绕着那猪肘子转了三圈,好像在琢磨什么,然后洋洋得意的一手提起肘子,口中念念有词,另一只手舞动菜刀,只见刀花纷飞,王师傅还来不及阻止,那猪肘子已经成工艺美术品了。。。

这下子麻烦了,你说怎么办?构图流畅,还有粗旷的非洲岩画风格,这么精美的东西,还能下锅么?

王师傅只好提着肘子来见陆师傅商量了。

陆师傅让他先拿另一个肘子去继续教,这个肘子怎么处理恐怕要问书记了。不过,他想起来一个事情,和王师傅说,他注意到那沙伊达也是特别喜欢玩刀,每次轮到学切菜切肉的时候总是两眼放光,而且干得又快又好。。。

陆师傅和王师傅决定对这个问题要继续加强观察,看这两个徒弟的悟性,恐怕萝卜花一类的课程可以提前进行了。

那肘子怎样处理的无从得知,还没等到陆师傅把修改课程的批准拿下来,沙伊达已经给了他一个新的刺激。

说刺激好像不太好,但实际上沙伊达经常给陆师傅古怪的刺激,比如学会了一个菜就会在楼道里欢蹦乱跳,鼓起双颐吐出舌头,发出古怪的欢呼声,比如崇尚中国姑娘的美丽直发,用半斤左右的雪花膏把一头卷毛固定成细长的大辫子。。。不过,总的来说,陆师傅觉得沙伊达还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干脆就给她起了个外号,叫“丫头”。后来陆师傅只要一叫 – 丫头。沙伊达就屁颠屁颠的跑过来。

这天,不是上课时间,沙伊达却不肯走,看陆师傅做菜。陆师傅心眼好,炒了一盘花生米,让这小徒弟边吃边看。沙伊达忽闪忽闪着大眼睛,看得挺起劲。

陆师傅要做的菜是“丹凤朝阳”,用一只整鸡烹好后装盘的宫廷菜。沙伊达看着那只鸡神情颇为困惑,因为这鸡全身上下毫无伤口。

陆师傅看她不明白,便掰开鸡啄,给沙伊达看,你看,这鸡要造型,所以杀鸡用的是一种特殊的刀,从鸡口中刺入杀掉的。为了怕她不明白,陆师傅还把鸡后腿吊在炉架子上倒挂起来,比划了一下刺杀和放血的过程。

沙伊达恍然大悟,指指鸡,作了个疑问的表示,意思是这鸡是谁杀的?

陆师傅对自己的鼻子指了指。

沙伊达挑起大拇指表示钦佩,接着用她那颠三倒四的中文问了个问题。

陆师傅没有听懂,以为她问这鸡是哪里来的,便指指家禽房 – 贵宾楼的鸡都是专门的农场送来,在这里继续养着,随用随杀的。

沙伊达怀疑的问了一句,好像不大相信。

陆师傅便示意她自己去看。

沙伊达吃惊的指了指自己,意思是 – 真的?我?

陆师傅很奇怪,这丫头平时从来没有腼腆的时候,上次给一个小师傅脸上猛亲一大口,那位师傅现在见了沙伊达就跑,她却是毫不在乎,还有点儿洋洋得意的意思呢。他又指了指家禽房,示意她自己正忙着,你自己去。

沙伊达嘿嘿一笑,两手一搓就走去了。

陆师傅回过身来接着干活,忽然觉得 – 那丫头的眼神好像有点儿不对阿 – 陆师傅想起来,这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眼神怎么有点儿野呢?

就在这时候,家禽房忽然传来一阵骚动,鸡们疯狂的叫了起来,叫声激越走音。

陆师傅一愣,赶紧把活儿放下,洗洗手,直奔家禽房走去。

等他走到家禽房门口,却见沙伊达扭扭嗒嗒的从里面走出来了,一只手捏着一根鸡毛,另一只手捋着,动作温柔,但是,陆师傅一看她的眼神,心里咯噔一下,忽然觉得可能找到那大狗为什么一见沙伊达就抱头鼠窜的原因了 –这丫头的眼神,怎么有点儿象。。。。有点儿象荒野中的恶狼啊?!

[待续]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25 07:57 , Processed in 0.065073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