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35|回复: 0

AI+心理|AI 赋能心育创新,引领教育新浪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3 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微信文章




为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创新,4月17日下午,深圳华附第三届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活动心理学科分论坛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AI赋能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通过课程展示、研讨交流与专题讲座,呈现了一场科技与教育碰撞的智慧盛宴。  

同课异构展风采:

AI助力情绪教育新探索  







活动以两节《情绪Bot》同课异构课程拉开序幕。深圳华附杜玥澄老师以“设定情绪robot”为切入点,带领学生通过选择情景,并用AI生成情绪图片,解码情绪来源,在技术实践中深化对情绪归属的理解。杜老师以生动的情境任务激发学生创造力,展现了AI工具在心理课堂中的实践价值。





佛山市石门中学黄国琼老师则从“情绪颗粒度”视角切入,通过AI制作不同情绪版本的《哪吒》,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输入情绪指令,引导学生探讨感受背后的具体情绪与心理需求。AI与自我情绪探索的融合,既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又让学生从中内省成长,为AI技术与心理教学的结合提供了新范式。  

研讨共话新方向:

技术赋能下的心育革新



课程展示后,罗湖外国语学校周文奇老师主持研讨环节。她高度评价两节课的“互补性与前瞻性”,指出“AI应用在心理课堂中,既是创新也是挑战”。





现场教师围绕“AI到底如何更好地服务心理课堂”“技术如何探究学生真实需求”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碰撞出诸多创新观点。  

专题讲座明未来: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答卷



活动尾声,深圳华附刘亚洲老师带来《AI赋能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与机遇》专题讲座。她从学生野生调查“心理老师能否被AI替代”的讨论出发,剖析AI技术可能对心理学科带来的挑战和给予。



刘老师强调,一方面技术能够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的精准性与覆盖面,同时也需平衡“效率与温度”“数据与隐私”。刘老师呼吁教育者坚守育人初心,在真实场景中跟学生建立心理连接。“AI不是替代者,而是助力者——它让我们更懂学生,也让教育更有力量。”刘老师的总结引发全场共鸣。  

以智启心,向新而行  

本次分会场活动通过课堂实践与理论思辨,生动诠释了“AI+心理教育”的无限可能。深圳华附作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将持续探索智能化心育路径,以创新之力守护学生心理健康,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科技与心灵更温暖的相遇!



文字:孙榕蔓

编辑:陈婷婷

审核:钟秋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4-28 01:45 , Processed in 0.052619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