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mlwiml 发表于 2012-8-2 12: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控制饮食,我们家也是遗传高血压,但是传男不传女。
这篇行业内人士写的会对你有帮助。。。(见上下各楼 )
1、认知与自我干预措施:依据新医学模式的观点向患者解释什么是高血压,情绪与高血压的关系,行为模式与高血压的关系,紧张性生活事件与高血压的关系,根据患者多种认知偏差,找出不合现实的不合理的非理性思维特点,并帮助建立较为现实的认知问题思维方法,消除多种不良的心理障碍。
2、情绪转移和行为调整措施:帮助患者对出现的自我评价过低,过高或偏执性归因,疑病性归因,自我归因加以内省。根据高血压患者已知的个性特征,联系患者的实际情况建议患者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平时要有一定范围的人际关注,培养自我控制能力,遇事要果断,不回避矛盾,在困难或挫折面前能扬长避短,并适当注意自己的个性偏差。
3、松弛-默想干预措施:通过反复的自我精神锻炼,默从的态度,放松的姿势和安静的环境,使患者在放松每一组肌群后,都尽可能的松弛,并将此感觉扩展延伸到全身。
4、事件松弛干预措施:患者经过默想松弛干预后,模拟患者生活中的某些紧张事件再进行松弛,直到想象紧张事件是松弛自如。
5、气功与太极拳干预:通过气功锻炼,起到调身、调心、调息之作用。太极拳则是一种动作缓慢,活动柔和,动中有静和肌肉放松的全身运动。通过锻炼,达到全身松弛作用。孙树印等(1999)通过采用上述干预措施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结果显示,干预组降压总有效率31/40(77.5%),明显高于对照组5 /40(12.5%)。从降压疗效来看,I期高血压患者明显优于Ⅱ期患者。
对患者实施负性情绪干预要有针对性,既要做一般治疗,也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因此,干预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心理行为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六)综合心理治疗:(见楼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