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物
本帖最后由 kakalein 于 2009-7-7 19:23 编辑妈妈这次来德国给我带来了家里的传家宝一个小碗,是我妈妈的奶奶留给她的,我想在这里问问懂行的这碗是什么东东,谢谢。{:2_237:} 图片太小了哦{:3_250:} 太小了,啥也看不出来 太大了也传不上来{:4_297:} 我都没看出来这是个碗的说~~~{:4_282:} 我也不知道该叫什么,形状比较特别{:7_449:} 太小了,看不清楚,好像是个贝壳{:5_390:} 同感,图片太小了,MM不说,俺也没看出来是个碗呢。 那怎样上传照片才行呢 偶觉得像个贝壳 有个专门鉴赏古董的网站,lz搜一下,然后把你的碗的照片发上去,会有很多懂行的人给你鉴定的,不过要照片要清楚,细节都要拍进去。。 有机会在国内鉴宝吧
上次看到,有个人家,以前一直用来当菜盘子的一个大盘子,居然估计好几十万还是上百万呢。。。 我觉得是贝壳的吧。。里面的光泽很像啊。LZ看实物看不出来吗 照片缩小下就可以弄上来 我怎么看着像贝壳呢? 偶也觉得楼主最好是把照片发到国内的鉴宝网上
那里有专家
或者可以寻专家,直接把照片发给他们
唉~~~要是天真无邪小朋友在就好了~ 这东东给我的印象很深是我太姥的,我小时候是跟我太姥长大的,现在太姥唯一留下的东西就是这个,我就老早和我妈说这东东给我留着,这不她心急就给带来了,不过我很好奇,这东东究竟是什么年代的,看来得把照片好好拍,到国内的鉴赏网上问问,谢谢大家的意见。{:5_381:}{:5_379:} 有机会在国内鉴宝吧
上次看到,有个人家,以前一直用来当菜盘子的一个大盘子,居然估计好几十万还是上百万呢。。。
urzl1979 发表于 2009-7-7 16:1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是啊,对这个印象很深,那个盘子是明朝永乐的官窑,收藏价值都可以进故宫博物院了,世界上现存的数量也是屈指可数的,专家估算的拍卖市价是150w到200w,当时在座的几个鉴定专家看到这个盘子的时候眼睛都放光了{:4_276:} 我把图片弄大了{:5_342:} 像贝壳之类的.......? 应该是贝壳做原材料的。具体年代不好说。但是应该比较年轻。而且看着不想国内的东西啊?可能我才疏学浅,我研究的不是这个方面的,所以不是太懂 不是贝壳材质的,我猜是玻璃的,年代吗,东西是我太姥的,太姥去世的时候是86岁,80年代初去世的,问题是,这东西是我太姥什么时候得的不知道,来历不知道,我妈也不知道,不过我太姥家以前是地主,我妈为此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成为红卫兵,呵呵。 一些小Tipp:
1. 琉璃类 (就是彩色玻璃)
oder, 其他材料如塑料上漆——MM可以自己通过掂量排除如塑料或木料之类较轻的材料
2,工艺比较近现代
3,不排除可能是以前的洋货
4,请人鉴定拍照片,不能用斜角度,要尽量垂直向下或者水平向前拍摄(不知道我用语对不对),应在自然光下,不能打闪光——因为会让颜色和色质改变。器皿类,要提供底部照片。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帮助。 我觉得有点像珐琅
珐琅:是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质。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用来制造景泰蓝、证章、纪念章等。就是一种在金属表面以玻璃质之材料固定之技术。珐琅料是指可融合于金属表面上的数种玻璃、陶质、磁质、化学原料及色剂之混合物,而玻璃质是用来做珐琅或釉药的基本元素。
2.根据胎地种类,珐琅器一般可分金胎珐琅、铜胎珐琅、瓷胎珐琅、玻璃胎珐琅、紫砂胎珐琅等。其中铜胎珐琅因为铜料与表面珐琅容易结合,且铜料价格相对容易接受,因此铜胎珐琅最为广泛。直今,珐琅器依然大多使用铜胎。金胎因造价过高,难为常人所接受,清三代时基本只限内府制作使用,且数量极其有限。瓷胎珐琅(即珐琅彩瓷),顾名思义,是在瓷胎上绘制的画珐琅。它是瓷器与画珐琅制作工艺的完美结合,制作要求对两者都要求很高,因此起步与成熟时间较晚。宫内造办处在制作瓷胎珐琅彩瓷的时候,还制作玻璃胎珐琅、紫砂胎珐琅,三者制作时间应大致相同,只是紫砂胎产品(仅指宫内珐琅彩而言)仅见康熙制品,雍乾不见制作资料。
在珐琅器中,因不同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掐丝珐琅”,即我们通常所称的景泰蓝”。珐琅器中的第二大类,是画珐琅。画珐琅与掐丝珐琅不同,它是由十五世纪初欧洲法兰德斯人发明。所谓画珐琅,也就是用珐琅来直接作画,它的工艺是胎胚先烧上一层不透明的珐琅釉作底层,而后再绘画,入窑烧制而成。画珐琅的珐琅是一种像釉一样的玻化物质,具有色丽、质硬与耐磨等特点,其质地又可分为有色、无色、透明、半透明与失透五种。画珐琅是十七世纪末,由西方的传教士与商人带来中国的,中国人最早烧制这种珐琅器是在广州,当时内地称这种西洋引进的画珐琅为洋瓷”,或者叫广东珐琅”。开始烧制是为了外销,后来由于清王朝的喜好与需要,这种工艺被引进皇宫,并成为一枝独秀的艺术。 记得鉴定完之后来报告下,好奇中。。。。。{:5_389:} 一些小Tipp:
1. 琉璃类 (就是彩色玻璃)
oder, 其他材料如塑料上漆——MM可以自己通过掂量排除如塑料或木料之类较轻的材料
2,工艺比较近现代
3,不排除可能是以前的洋货
4,请人鉴定拍照片,不能用斜角度, ...
wei.w 发表于 2009-7-7 21:4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哦,记下了,谢谢{:5_372:} 我也觉得这东西不像是国内的 27# kakalein
你谢谢人家为什么要一只凋谢的玫瑰呀?
占楼,观望,学习,帮顶{:4_293:}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