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1
于是,我们几个就去了,骨科陆大夫因为已经去过了,就留下坐镇看家。到了那里,实际上跟城市里的农贸市场差不多,各种各样的东西也挺琳琅满目的,不过我们倒也看不上什么,只是很好奇的闲逛。
到了一处集中卖大米的地方,我停住了脚步,大家知道这东北大米确实好吃,又香又筋道,我就想着,等回去的时候买一些带回去给父母吧,让他们回味一下这个埋葬了他们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留下了无数汗水,泪水,血水,口水,尿水(咳咳,这个就算了)的地方。
略向一个摊主打听了一下大米的价格,我们就打算继续往前走,突然旁边的摊位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然后很多人就围了过去,我们很好奇,就一起挤了过去。一看,是两个青年男子跟一个穿着草绿色羽绒衣的摊主大嫂指着一袋大米在吵架,男子身边停着一辆小三轮车,上面推满了东西,鱼肉蛋禽什么都有。
我们就问旁边的人这是怎么了?他们说:其实没什么大事,就是这对兄弟(就叫龙兄虎弟吧)先前在这位绿大嫂的摊子上买了一袋一百斤的大米,然后又继续去买了别的东西,买完了离开之时,正好经过集市门口的公平秤,这哥儿俩就把买的东西过了一下秤,别的还好,就是这大米只有九十七斤八两。
这兄弟俩就折返回来,找摊主理论:集市上明文规定“短一罚十”,你一袋大米少了二斤二两,应该补偿给我们二十二斤。
摊主绿大嫂当然不认账:你又没有什么证据,凭什么说就一定是在我这里买的那一袋?这大米的包装都是一样的,说不定是你们来我这里讹诈。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1
双方越说越僵,于是就动手了。周围的人们司空见惯,二话不说就各自往后退,让出了一块直径五六米的圆形场地,小纪大夫也赶忙拉着我们后退。我们几个面面相觑,纳闷为什么没人来拉架呢?不过,强龙还压不住地头蛇呢,何况我们几个?还是乖乖的看热闹吧。
一打起来,绿大嫂以一敌二当然吃亏了,被踹了一个跟头,一个“鲤鱼打挺”跳起来,从摊位上抄起了一根担米用的大木棍,直径大概三四公分,长将近两米。绿大嫂一棍在手,顿时“气壮山河”,一个“弓步直刺”,棍头直刺向扑过来的虎弟的腹部,动作那叫一个自然流畅加熟练,那时要是她口中再兜足丹田高喊一声“杀——!”,再配上她这一身的绿色,估计我就有错入练兵场的感觉了。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1
虎弟一见棍子过来了,使了一个“旱地拔葱”,结果 —— 完鸟!坏鸟!!糟糕鸟!!!
要不说这人哪贵在自知之明,你说你学的什么飞人乔丹哪?你有人家空中大掼篮的本事和弹跳力吗?
说到这里,就想借题发挥几句,记得小的时候,曾经有一部美国电视连续剧热播,名字叫《加里森敢死队》,不知道有没有姐妹有印象?那时我还很小,但也看得如醉如痴的,可是播了不久就被禁了,据说是有不少该打屁股的小男孩闲着没事学里面的敢死队员,可是要学干嘛不学人家加里森同志“无产阶级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呢?却偏偏去学人家玩飞刀,又没准头,好像还玩出事了,结果政府就把这部剧禁播了。到现在二十多年了,我还记得里面的加里森,也是一个大帅哥。
后来,《新白娘子传奇》热播的时候,好像也差一点被禁,也是因为一些只长个头不长脑子的小屁孩,学什么不好?哪怕学学人家白娘子许仙为了爱情坚贞不屈死不低头的“革命气概”,将来长大了给自己骗个媳妇或老公也算不冤,偏要学人家上吊,据说是要验证一下到底死后能不能见到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好在那时到底开放了许多,不然也就看不到不老的赵雅芝大美人的经典了。
圣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你们说这些孩子的老师家长是怎么教育他们的?
呃——,抱歉,我又跑题了,是吧?
话说这个虎弟想学人家飞人乔丹来个临空飞跃,可惜功力不足,加上还穿着一双军钩(就是很沉重的那种大头高腰军靴),跳得起来吗?他不跳还好,这一跳,本来对着肚子的棍头滑向了男人最宝贝,最脆弱,最有价值,宁可伤脑袋也不愿意伤那里的地方——脐下三寸。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2
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棍不在多,点中则灵”,可以清楚地听见“咚——”的一声,我暗暗一呲牙:肯定很疼。
果然,就听一声惨嘶,虎弟一边打着唏溜,一边双手捂着胯下,疼得在那里原地转圈。
旁边的龙兄一见弟弟受伤,赶忙扑上来,好个绿大嫂,不急不慌的,腰肢一扭,抽回棍子,抡圆了,“呼——”的带着风声照着龙兄的脑袋就招呼下去鸟。
要说这龙兄到底比虎弟多吃了两年的上好东北大白米饭,就是沉稳一些,一晃头躲了过去,可惜,到底是春寒料峭的季节,穿得有点多,动作不大灵活,这脑袋是躲过去了,身子没完全躲开,棍子正打在了他的肩膀上,“噗——”的一声,当时龙兄的左臂就抬不起来了。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2
绿大嫂大获全胜,双手执棍,哈哈大笑,阳光照在她黑里透红的圆脸蛋上,再印上那一身的绿,那一瞬间,浮现在我脑海的就是老毛爷爷的那首诗: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呵呵,这段纯属恶搞,聊博姐妹们一笑。)
再回头看看龙虎兄弟,旁边已经有人帮他们把那袋名为一百斤,实为九十七斤八的惹祸大米搬上了三轮车,虎弟在前扶着车把,低着头,吃力地撇着双腿往前挪,龙兄在后,耷拉着一条胳膊,另一只手推着车,再映着清冷的阳光,路边的残雪,泥泞的道路,道旁几株大树尚未吐绿的光秃秃枝杈上蹲着的几只黑老鸹也应景的唱着哀伤的歌“呱——”,真是让人怎么看怎么觉得好凄凉,“断肠人在天涯”啊
看到这里,不知道有没有姐妹跟我当时一样产生一个疑问:干嘛这哥儿俩打架的时候不往后躲呢?后退一步可能就不会伤得这么重,不是吗?
后来,我悄悄地问小纪大夫这个问题,他很理所当然地告诉我:当然不能后退,这哥儿俩可是两个打一个,要是在两个打一个,对方还是一个老娘儿们的情况下,还被打得倒退,那这对兄弟这辈子都别想抬得起头来,也别打算在这里混了。
我暴汗哪,早就听说关东白山黑水,民风骠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哪!
呃,人家没有辱没东北劳动人民的意思啦,要是有东北的姐妹可千万不要拍我啦!!!
再说我们看了一场热闹,人群渐渐散了,刚想继续逛逛,小纪大夫一拉我:朱大夫,我们该回去了。
我一愣:为什么?没听到大喇叭找咱们哪?
他说:你看,那哥儿俩都受伤了,很快就要上医院的,咱们现在回去正好。
于是我们匆匆回到医院,刚在诊室坐下没一会儿,果然就见这对龙虎兄弟互相搀扶着进来了。
因为龙兄是骨科外伤,自然被陆大夫接过去了,那这虎弟就归我了,我就带着小纪大夫走进了检查室。
见我一个年轻的女大夫站在面前,虎弟有点不好意思,动作扭扭捏捏的。我呢,实在是很好奇到底他伤得如何了,就故作严肃地说:常言说“病不忌医”,我都没有不好意思,你怕什么?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2
小纪大夫也在一边催他,他默默唧唧的脱了裤子,我一看,好可怜哪,好好的“小鸟”变“乌鸦”了,还是挺“肥”的一只“乌鸦”。
实在不好意思亲自动手检查那里,丢给小纪一只手电筒,让他给病人仔细检查一下,我就回到了诊室。
这时龙兄已经被打发去拍片子了,我跟陆大夫简要地说了一下虎弟的情况,作了一些常规处理。
虎弟的伤比较简单,很快就处理好了。
半个多小时以后,龙兄的X光片送了过来,陆大夫把它放到读片仪上,开灯一看,我不由自主地倒抽了一口凉气,天哪,锁骨不仅骨折,而且严重错位。
我暗想:都说东北女子骠悍,果真名不虚传,这位绿大嫂要是时光倒流六十年,足够资格去威虎山做座山雕的压寨夫人了。顺口就说出了常香玉在《花木兰》中的那句脍炙人口的唱词:真是“谁言女子不如男”哪。
陆大夫奇怪的看着我:什么意思?
“哦,没什么,就是好奇那位大嫂实在是很有一把子力气,不次于男人。”
什么?陆大夫惊讶了:你是说,这伤是一个大嫂打的?
“是啊,”我和小纪一起点头,再一指旁边坐着的虎弟:还要加上他,一起打的。
“同——同一个人一起打的?”陆大夫都快结巴了。
“对!”我们又一起肯定的点头,龙虎兄弟的脸红了。
“天!”陆大夫也是暴汗哪——
龙兄很快做了手术,恢复得也不错。然后,到了他出院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让我震惊的事情。
那天,他要出院了,陆大夫正好有手术,就让我帮忙照看一下,我让小纪大夫开了出院单,结了帐,然后就很自然的开了一张证明,证明他受伤的情况,会对将来的生活工作照成多大的影响等等。在家里的时候,每一位外伤病人我们都要开这类证明的,这往往是病人将来打官司要求对方赔偿时最重要的一个证据。
我写完了,交给龙兄,告诉他再去院办盖个章就可以了,他却没有接,和虎弟还有小纪大夫一起奇怪地看着我,那眼神,就好像我的脑袋上长了两只犄角似的。我摸了摸头,没事啊,这是怎么了?
还是小纪大夫机灵,很快就反应过来,对我说:不用,我们这里不需要这东西。
我就奇怪了:难道他们不想去找那位大嫂要求赔偿吗?好歹也花了一千块钱的医药治疗费,不想着要回来吗?
小纪说:他们受伤后,家里就有人去找过那个大嫂,双方都谈妥了,对方也出了一些钱,这事就算了了。
我更奇怪了:那要是双方谈不拢,怎么办?
龙虎兄弟异口同声地回答了三个字,掷地有声!!!当时我的汗就下来了——
“打回来!”
我的天哪,我真是孤陋寡闻,我的错,挥挥手把这对兄弟打发走了。
——第七个故事完——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3
故事八:孩子必须生在酉时三刻!
今天给大家八一个迷信老太太的故事吧,这个老太太着实给我们找了一些麻烦,还害得她的孙子受了不少罪,好在最后没出什么大事,不然估计她会死不瞑目的。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3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第二次去东北的时候,就是上面那个故事后的第二年夏天。那次一起去的五个人里面,有两个女医生,一个是我,另一个是妇产科的李老师。
说起这位李老师,也是蛮经历坎坷的。她是个“护改医”。或许有姐妹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到八十年代初期,有一批医护人员,大部分都是女性,她们本来是护士学校毕业的,中专学历,享受护士的待遇,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做得是医生的工作,叫做“护改医”。这样的人员以妇产科最为多见。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3
大家还真的别看不起护士,在同样的职称下,护士比医生的工资要高,因为她们有基本工资10%的护士津贴。当然了,由于学历较低,所以她们晋升职称就比较困难,这批人员大部分都在九十年代退休,只有很少部分能有高级职称,绝大多数离开的时候都是中级职称。
李老师就是这样的,95年她退休,那时候大家的工资还不算高,所以她退休之后,出于经济压力,又要求院里返聘,她有两个儿子,要结婚要买房,对她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她之所以主动要求到东北来,也是因为这里挣钱比在家里多,而且吃住免费。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4
到了东北,女医生的住处有两个房间,一阴一阳,上次因为就我是女的,当然就住在了阳面,这次我当然要发扬一点风格,把阳面的房子让给长者,自己住到了阴面。结果,就是这么一个“好风格”,让我整受了三个月的罪。为什么呢?
我的房间窗户正对着医院的后围墙,一墙之隔是一家配种站,那里有一头大叫驴,每天早晨五点多天刚刚亮就开始叫,“哦啊——哦啊——”的,别提多难听了,吵得人睡不着觉。
第三天我就受不了了,拎了一块砖头就打算去收拾这头驴,当地的小纪大夫看见了,把我死死拉住,说:你可千万去不得,那是一头种驴,是这家配种站的镇宅,不对,是镇站之宝,老值钱的了,你要是把它打坏了,会有不少人来找你玩命的。
我一听,没辙了,算了,不是都说“好男不跟女斗”吗?我就来个“好女不跟驴斗”!只好悻悻然地扔了砖头,低头耷拉脑地往回走。之后,我只好忍耐了整整三个月的“叫驴闹钟”,怒火冲天,却又无可奈何!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4
后来,回到家,我第一件事就是要老公去帮我买了一大块的酱驴肉,足有一斤多,我撕巴撕巴全吃了,然后拍拍圆滚滚的肚子——舒坦!气消了!!
我老公坐在旁边,看着我也不用刀子,也不切开,就是手撕牙咬,满脸狰狞的嚼着驴肉,实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见我吃完了躺在沙发上(吃多了,起不来了),好像很惬意满足的样子,才小小心地问:你这是怎么了?在那里没有肉吃吗?让你馋成这样!
馋?这个书呆子什么眼神啊?
我愤愤地把事情说了一遍,笑得老公前仰后合,大叫“幸好——幸好——”,我问他幸好什么?他乐喷了:“幸好那只是一头种驴,这要是一头种马的话,我上哪里帮你弄马肉去?”气得我狠踹了他一脚。
呃,抱歉!抱歉!我又跑题了,是吧?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4
话说那天早晨,大家一起在食堂吃早点的时候,李老师问我:小朱,你今天有手术吗?
我说:没有常规手术,就等着急诊了。
她说:那你能不能来帮我一下,我今天有两个待产的,要是再来急诊的话,我怕忙不过来。
我说:当然可以啦,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
于是我就跟她一起去了产科诊室,帮着照看一下待产的孕妇,一上午都没什么大事,将近中午的时候,来了一家子人。
走在前面的是一个孕妇,旁边一个年轻男子扶着她,后面跟着一对年近五旬的男女,男的手上还提着一个大口袋的网兜,里面是一个脸盆,还有热水瓶以及一些洗漱用具。
李老师给他们看诊,我就在对面坐着,旁边是当地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小崔。
李老师看了一下病历,很奇怪地问:预产期还有一星期,你们怎么今天就来了?我不是告诉过你,要么是肚子开始疼了,你再来;要么是过了预产期还没有动静,你再来吗?
产妇(就叫小D吧)看了丈夫一眼,没说话。他丈夫就看着那位年长的妇人,就是小D的婆婆,旁边的男人是她公公。
婆婆开口了:大夫,我们找人算过了,孩子就是要今天出生最好,将来一辈子都有福气。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5
我顿时觉得几条黑线滑下额头,李老师却没什么惊讶的表示,说:那好吧,既然这样,我给你检查一下。然后告诉旁边的护士,带小D去检查病房换衣服,再带到检查室;又对我说:小朱,你帮忙问一下病历,还有开一下各种单子,让他们家属去缴费,我先去看看那两个产妇。
我点点头,接过病历,这时小D的丈夫扶着她,小D的公公拿着东西,跟护士出去了,李老师也带着小崔去了产房,就剩下我对着小D的婆婆。
然后,我就被小小地雷了一下了——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5
我常规的询问了产妇的情况,双方的家族史,又没有什么遗传病,又没有家人得过腭裂唇裂先天性心脏病之类的,产妇第几次怀孕第几次生产等等,婆婆都一一回答,这时公公也回来了,说小D已经去检查室,准备做产前检查,人工破水了。
这时,婆婆突然问:大夫,要是现在就破水了,那什么时候能生啊?
我说:这是因人而异的,一般几个小时,也有十几二十个小时的,看宫口多长时间能打开了。
然后她一句话让我愣了足有十秒钟---
她说:那不行,我媳妇今天一定要生,而且一定要生在酉时三刻。
我霎时有了一种时光倒退一百年的感觉,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这么计时的?再抬头看看墙上的挂历,没错啊,现在还是199X年,离第二十一个世纪没两年了,我迟疑地问:“酉时三刻?”
“对!”她坚定地看着我:“算命大师说了,只有今天酉时三刻出生的孩子才会一辈子富贵无双。”然后,她带着几分不屑,几分迷惑,几分狐疑地看着我的满脸惊讶:“大夫,你们不是都是从大城市来的吗?不会不知道什么叫酉时三刻吧?我们这疙瘩街上捡驴粪蛋的都知道。”
TNND,我居然让一个斗大的几个字识不了一箩筐的乡下老妇给不屑了?真是无语问苍天,赶忙 嘴里给自己找面子:“我当然知道——”
一边心里飞快地掰着手指:子丑寅卯,感谢上帝,那么多的武侠小说没白看,辰巳午未,十二地支是这个顺序吧?申酉...,幸好幸好,第十个,我的手指头还够用,不然的话是不是真的要脱了鞋袜把脚趾头也添上来继续数了?既然是第十个,那就是从十七点到十九点,那酉时三刻就是下午五点四十五分。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5
但是问题来了,有谁生孩子敢说一定要几点几分让孩子落地?于是我迟疑地问:你的意思是,想让产妇在下午五点多剖腹产吗?
“当然不是,”她说:“大师说了,不能有血光之灾的才算。”
我一咧嘴,心想:生孩子能不见血?这个所谓的大师也够二百五的,可是这可难办了,要是剖腹产还可以,顺产怎么能保证一定在哪个时间生?
于是本着“矛盾上交”的原则,我说:那请你等一下,我去问问李老师。
然后我来到产房,跟李老师说了这件事,问她怎么办?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6
李老师当时正忙得一头汗,其中一个产妇宫口已经开到四指了,她正在指导几位当地的助产士准备接生,听了我的话,差点摔了一个跟头:什么?五点四十五分生?
我纠正道:准确地说,家属的原话是——酉时三刻,五点四十五分是我说的。
“酉时三刻?我的天,”她转头问小崔大夫:“你们这里都是这么算时间的?”
小崔笑道:没有,只有老人才会这么说。
我说:她说是算命大仙,呃,大师说的。小崔,你们这里常有这样的病人吗?指定几月几号几点几分孩子落地的?
小崔笑:朱大夫,像小D这样预产期不到就要生的在我们这里是很多见的,大部分还真的都是因为怕生下来的日子不好,比如不愿意初一生孩子,一般就都在上一个月底让孩子落地。不过像这位这样指定时辰的,还真的极少见到。
我问:那现在怎么办哪?又不能剖腹产,只让自己生,还一定要在那个时间生,李老师,你有办法做到吗?
李老师哼道:你以为我神仙哪?小崔,你去告诉病人家属,我们只能尽量争取,但做不做得到不是我们说了算的,还要看产妇自己和孩子肯不肯配合。
小崔点点头,出去了,我就留在了产房,帮着照顾一下另一个产妇。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前一个产妇生了一个男孩,刚刚送回病房,就听见外面传来鞭炮声,在这里,如果生了男孩,就会放鞭炮;生了女孩,就什么都没有了。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6
下午,因为李老师那里的两个产妇都生了,剩下的小D正在输催产素,没什么事了,我就回了宿舍,过了一会儿李老师也回来了,到底年纪大了,要休息一下,反正宿舍就在医院的后院,有什么事一分钟就能走到。
大概快三点的时候,我正躺在床上看书,突然听到小崔大夫使劲的敲对面李老师的房门,我和李老师几乎同时把门打开,就看小崔满脸的郁闷加焦急:李老师,你去看看吧,这个产妇的家属太不像话了,我是管不了了。
李老师抓起白大褂就往外跑,我好奇心起,就后面跟着,路上偷偷问小崔怎么回事?
小崔生气地说:这个产妇破水之后,情况一直很顺利,点着催产素,两个小时后宫口就开到两指了,本来我检查了一下,说开到三指就可以送进产房了,再有一个小时就差不多了。没想到,她的婆婆却偷偷地把输液器给关了,然后输液针就被血凝住堵了,护士只好又重新扎,扎完了她又给关了,这一个小时里已经扎了三次了。产妇本来就有点浮肿,手背静脉不好找,现在都找不到好血管可以下针了。我说她她也不听,我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来找李老师。
我说:他们家是不是一定要让孩子五点多才生啊?
小崔说:我看是这个意思,可是这样产妇多遭罪啊!现在宫缩好好的,一下子断了药,宫口持续开到两指就不动了,已经一个多小时了,万一孩子宫内窒息怎么办?这生孩子哪有那么可丁可卯,定时定点的?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6
这时我们已经走到病房门口了,听到里面的婆婆在劝说媳妇:小D啊,妈这是为了你好啊,你也听见大师说的话了,只要孩子生在酉时三刻,那就是富贵命啊。你说我跟你爸还能活几年?这孩子将来要是富贵了,得济的还不是你们小两口?我知道你现在很疼,想当年我生你男人的时候,就是躺在自家炕上,身边连个赤脚医生都没有,就是他奶奶,我连着疼了三天三夜才生下来,那才叫受罪。你现在已经比我那会儿好多了,你躺在医院里,还有从大城市里来的医生给你看着,虽然疼点,可是为了你们将来的好日子,你就多忍忍吧。这不已经申时了吗?再有一个时辰就可以了。
我听了差点笑出来,这个婆婆——有点意思,可是这个媳妇可就受罪了,要不是她这么闹,估计孩子这会儿就算没生了,至少也应该开到三指到四指了。
李老师走进去,把点滴打开,然后把婆婆叫到外面的走廊,告诉她:破水之后,如果产程过长,对产妇和胎儿都不利,我们医生要对病人负责,请你不要乱动点滴。
婆婆说:我没乱动,我就是想让那水走得慢一点,大夫,你不知道,这个孩子必须生酉时三刻,我们一大家子人还指着这个孩子将来得济呢。
李老师哭笑不得:孩子生在什么时候,不是你我说了算的,要看产妇的情况,这是科学,关系到人命,不能由着你的性子胡来。
婆婆也不高兴了:那是我的孙子,我能不在意吗?你们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感情你们都是住在大城市里,吃香的喝辣的,哪知道我们这里想有一个人能出人头地有多难?现在,我孙子是多难得的机会,我怎么能放过?
李老师满头黑线,怒道:我也不跟你多说废话了,你要是再这样做,那为了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我就直接将他们送进产房。
婆婆不干了:那不行,不到酉时二刻,我决不让她进产房,除非你们让我一起进去。
“胡闹!”李老师终于火了:“这是两条人命的事情,能由着你瞎胡来吗?”然后看着小崔:“小崔,把产妇送进产房!”
小崔点头,去找护士来运病人,婆婆开始哭了,往地上一坐,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东北老娘儿们的哭戏大家在电视里应该看多了吧?难得有一出戏在我眼前上映。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6
运病人的床过来了,护士让小D的丈夫帮忙把产妇抱到床上,她丈夫刚要伸手,婆婆一下子跳起来,一把推开儿子,挡在病床前,一副刘胡兰林上刑场前大义凛然的那种神态,高高扬起头:你们谁敢动她,我就跟你们拼命,不到酉时二刻,谁也别想把她带走!
李老师气坏了,告诉小崔:去,把你们院长找来!
小崔赶忙跑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当地院长和几个重要的院级领导都来了,看到这种情况,一阵商量协调,最后达成协议:到开四指之前,产妇不进产房,但婆婆也不许再碰点滴,至于孩子什么时候生,就听天由命了。
继续输入催产素后,小D的情况发展得很顺利,大概将近五点的时候,宫口开到了四指,小崔就让护士把她送进产房,婆婆跟在车后大哭:不行啊,不到时候,小D啊,再忍一忍,再忍半个时辰。
进了产房,马上把病人抱到产床,这边就开始接生的准备了。有经验的姐妹们应该知道,宫口开了以后,宫缩加强,大夫都会鼓励产妇:“深呼吸,使劲!——再深呼吸!使劲!!”就是所谓的“拉梅兹分娩呼吸法”。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7
这里的条件不像城里的那么好,产房门口就拉着一道帘子,然后就是木门,婆婆一直在门外探头探脑的,每当大夫喊:“深呼吸!使劲!”她就在门外大喊:“别使劲!还不到时候!!”
说实话,如果不是看着产妇实在疼得很厉害,那情景真的让我忍俊不禁地想笑。
不知道是怕了婆婆,还是小D也被洗脑了,或者是她真的累了,没劲了,反正小D出现了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加上胎头有些大,孩子卡在了产道一直生不下来,这时李老师急了,亲自带着手套上了台,然后告诉小崔:小崔,等她一有宫缩,你就按住肚子顺着宫缩往下推,护士,加大催产素!
小崔的手按在小D的肚子上,感觉到一阵宫缩,急忙把肚子往下推,李老师高喊:小D,已经摸到头了,你再使劲!快啊!
我守在产妇的头边,抓着她的手,轻声道:小D,来深呼吸,使劲!别泄气!很快就会看见宝宝了。
不例外的,在李老师高喊“使劲”的同时,门外传来了一声尖叫:别使劲!还差一刻钟!!
李老师火了,大吼:护士,把门外的人全给我轰走!再让我听到一点声音,我就找你算账!听到没有!!!
护士急忙跑到门外哄人去了,我们能清楚地听到婆婆的尖叫声:“我不走,我要等我的孙子——”,然后声音渐渐远了。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7
屋外安静了,但屋里的情况却越来越不妙,已经半个多小时了,甚至用了胎头吸引,胎儿还没有下来,这个时候,就是想临时改成剖腹产也已经是不可能了。再拖下去,恐怕会发生胎儿宫内窒息,那就坏了。
李老师闭上眼睛,平静了一下自己,伸手对着刷手护士:“给我产钳!”然后看着我:“小朱,帮我一下!”
我点点头,倒吸了一口气,终于还是要用产钳了,竟还是高位产钳。
现在,年轻的妈妈们可能对产钳这个东西没什么印象,进入二十一世纪,这种器械在大城市的产科已经极少使用了,最多不得已的情况下会用到低位产钳。 顾名思义,产钳这东西就是一种大钳子,在生产的时候,用来夹住胎头,再配合宫缩,协助产妇娩出胎头。大家知道,胎儿身上最大的部位就是胎头,胎头一娩出,身子自然就滑出来了。
那现在为什么已经不用这东西了呢?主要是因为使用产钳对医生的要求很高,必须夹住胎头的两侧最好,如果夹到胎头的其它部位就可能会对产道及胎儿的头面部造成损伤,严重的会导致新生儿颅骨骨折或颅内出血。所以,随着剖腹产的日益普及,产钳的使用就越来越少,尤其是高位产钳在大城市医院产科几乎绝迹了。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8
产钳递了上去,伸手招呼一个护士接替了我的位置,我来到下面,来不及刷手了,赶紧穿上两层无菌衣,戴好手套,站到李老师身边,然后告诉助产士:“快!准备吸引器,小儿喉镜,新生儿插管!”我这是让他们做好了急救新生儿的准备。
李老师三十年的临床经验这时显现出来了,产钳准确的夹到了胎儿的头侧:小崔,快推!小D,最后一下了,使劲!!!
随着宫缩,产钳轻轻的往外拉,看见黑黑的胎毛了,渐渐的胎头露了出来,李老师灵巧地一转手腕,胎儿的肩膀顺利地出了产道,一个男婴落到了我手里的包布上。
我急忙转身交给了助产士,然后拿起喉镜和吸引器,助产士熟练的擦拭着婴儿的头面部,把小嘴掰开,我赶忙用喉镜轻轻的挑开,吸引器吸出孩子口腔里咽喉中的分泌物。吸完,助产士把孩子翻了一个身,倒趴在自己的手臂上,拍了拍小屁股,“哇——”孩子的哭声响彻产房,我清楚地听见李老师吐出了一口长气——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8
我再仔细的检查了一下新生儿,还好,就是双侧耳朵产钳夹住的部位有轻微的青紫,估计过些日子才会消退了。然后,突然想起一件事,我回头问旁边负责记录的小护士:嗨,你记了吗?这孩子几点生出来的?
屋子里突然安静了,连正在指导小崔缝合侧切的李老师都停下手,小护士看着我们,调皮地眨了眨眼:我记了,五点四十六分!
噗嗤!几个人都失笑,其实据我估计孩子落到我手中的时候应该快到五点五十了,这个小护士偏说是五点四十六,也是存心要气气那个婆婆,那意思就是:叫你捣乱,要是你不在旁边添乱,说不定酉时三刻就生下来了,叫你一捣蛋,产妇分心了,你看,过点了吧?!过得还不多,就一分钟,谁知道这一分钟对孩子的富贵命有没有什么影响?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8
在正常情况下,孩子一生下来,有个护士就会出去告诉家属已经生了,生了个啥,母子(女)平安!今天,大概大家都被那个婆婆气着了,当然也可能是忙忘了,反正没人出去通知。家属不是被李老师轰走了吗?现在也不在门口,当然也听不到婴儿的哭声。
全部收拾好了,把婴儿放到产妇的身边,护士推着车,小崔把他们送回病房,李老师说要回去休息了,我呢?很好奇婆婆会有什么反应,就跟着车一起去病房“看戏”。
一到病房门口,就见小D的丈夫正眼巴巴地倚着门往走廊里张望,见到我们赶忙跑了过来,屋子里的人也急忙跟了出来,一听说是男孩,公公乐得脸上见牙不见眼,跑到外面点鞭炮去了。小D的丈夫也是开心得不得了,在妻子的脸上啃了一口,就抱着孩子左看右看看不够,直到护士叫他帮忙搬病人,才恋恋不舍的把孩子交给婆婆。
婆婆呢,当然也很开心,一边抱着孩子,一边问小崔:大夫大夫,这孩子几点生的?
小崔笑着把一张出生证明交给她,上面清楚地写着出生时间:199X年6月18日15:46,然后告诉她:拿着这个去报户口。
婆婆看了一眼,虽然不识字,但这几个数字还是认识的,然后,提了一个让我瞠目结舌的要求:46分?这——,大夫,跟你商量一下,你能不能改一下,就一分钟没什么问题吧?
啊?这还能改啊?我快憋不住笑出来了。
估计小崔也快憋不住笑了:这能改吗?几点就是几点,再说了,这一分钟能说明什么?你找人算命不也应该是按照真实的时间吗?假的时间算出来的命就不准了。
呃——,这倒也是,婆婆没词了。
我笑道:我说这位大娘,算命这个东西也不是一定准的,就算孩子是富贵命,你不喂他吃饭,他不也照样会饿死?同样的,就算是乞丐命,也未必就说孩子将来长大了一定会去要饭吧?关键还是看你们做长辈的怎么教育他,你说对不对?
婆婆还在犹豫:可是大师说了,只要这个孩子生在酉时三刻,不仅自己富贵,还会给我们全家来好运,这下——
我笑:大娘,算命的这么说,你就这么信吗?要不,你再找大师算算,说不定这会儿生得比酉时三刻命更好,哦,记得红包一定要包的大一点。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39
小崔看了我一眼,捂着嘴乐,婆婆却义正词严的教训我:我知道你们城里人不信神,可是我们信,山神爷爷老把头保佑了我们这一方水土多少年了。而且,我们请大师算命是不给红包的,那会亵渎神灵!
什么?我吓了一跳:不给钱?还有这样的好事?那这位大师真的不用吃饭了?
婆婆白了我一眼:当然是要吃饭的,我们请他算命的时候,就要管他一顿饭。
然后呢?我好奇:他吃完了,算完了,抹着嘴就走了?
婆婆气道:那怎么行?算命不是怎么简单的,泄露天机是要折他的阳寿的,我们怎么能那么昧良心,所以当然要替他向山神爷爷上贡,请山神爷爷息怒,不要惩罚他!
怎么上贡?我更好奇了。
这回是小崔回答的:就是到山神庙去磕头,再摆上鲜果和鸡鸭鱼肉作贡品。
我问:那磕完头把这些东西再带回家吗?
婆婆怒了:怎么可以这样,那会亵渎神灵降下大灾的。
哦!我明白了:受教了。呃,那大娘,你说的那个大师住在哪里啊?
婆婆警惕的看着我问:你要干嘛?
我笑得人畜无害:听你说得这么热闹,我也很好奇,想让他帮我也算算命啦。
哦,婆婆一副我“孺子可教”的样子:大师就住在山神庙里,他平时就是负责照顾这山神庙的香火,每逢农历三六九赶集的时候,每次会帮三个人算命,你要是愿意的话,也可以去找他,山神庙就在镇子北边。
好一个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师!我心里这叫一个笑啊,赶忙说:哦,谢谢了!呃,小崔,这里交给你了,我先走一步!
然后急忙往外走,一冲出病区,站在院里就实在憋不住了,放声大笑!
——第八个故事完——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40
故事九:苦肉计!?
说实话,这个故事虽然挺有意思的,但写不写它我却一直有点犹豫,坦白说,在这个故事中,我本人的角色不算光彩,虽算不上“助纣为虐”,但至少够得上知情不举的标准了,嘿嘿,写出来怕玷污了自己在姐妹们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好在至少直到今天,故事的男女主角生活得还是很幸福的,我心中也就没有了什么歉疚感,就写出来吧,让大家看了乐一乐,如果有姐妹们认为我做得不对,就尽管拍我吧。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40
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有:
小南:男主角,我的病人;
小竹:女主角,小南的女朋友;
君:我的好友兼同事,她的故事我专门写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的帖子《好友说:跟JP斗“比上班都累!”》;
冬:君的老公,也是小南的堂兄;
其他的配角:小南的父母,小竹的父母,我以及我的同事若干。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41
那是2002年的春天,我女儿刚满周岁,我老公那时已经出国了,公婆拒绝帮我看孩子,我就只好带着女儿回了娘家,平时白天把孩子放在一个老太太家里,晚上我父母去接回来,周末假日不送。
那天正好是星期六,也是无巧不巧的几件事赶在了一起。我要值班,正好那天我父母临时有事,孩子没人看了,实在没办法,我只好带着孩子去上班,想着如果我要上手术的话,就把她关在休息室里托付给值班护士。
刚进医院的大门,就碰到了好友君,她正好下夜班。君也是我女儿的干妈,超级喜欢女孩子的她只生了一个儿子,所以特别喜欢我家小美女。听说我居然要把孩子带到办公室,很生气地瞪了我一眼,甩下一句:“晚上我把她送回你家!”然后就把孩子抱走了。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41
一天无话,晚上七点多,我打电话回家,我妈说君已经把孩子送回来了,还带着大包小包吃的玩的。
刚放下手机,就接到急诊室的内线电话,我赶忙下去,就见急诊室里一张病床上躺着一个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的青年男子,旁边站着一个挺漂亮的女孩,正抓着他的手哭天抹泪的.
一线大夫向我汇报病历,说这一对情侣小南和小竹在旁边的大公园里找了一个犄角旮旯正在柔情蜜意的时候,碰到了一个抢钱的小混混,小南坚决不肯把钱包交出来,结果被捅了一刀在腹部,他也狠踹了歹徒一脚,然后拉着女友一路狂奔出了公园。
一出公园大门,打了一辆的,上了车,小南就不行了,呼吸困难,摇摇欲坠,司机马上把车一拐弯,两分钟后就拉到我们这里来了
Ivory
发表于 2009-4-21 23:41
我看了一下胸片,右侧明显的气胸,刀口在右上腹部,如果没估计错的话,应该是刀子扎穿了膈肌,捅到右肺叶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伤到肝脏。
让一线大夫开出住院单,通知手术室,同时为病人做开腹探查术前准备,我这才仔细地看了一眼病人的脸,怎么看怎么觉得有点面熟。
打开病历夹,看了一眼病人的名字,吓了一跳,终于想起我为什么看他面熟了,他和君的老公冬长得很像,两个人的名字又只差了最后一个字,冬的家族如果算上他四岁的儿子这一代的话,就是五代同堂,冬是第四代的长孙,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个病人小南应该是冬的一个堂弟。
连忙给君打了一个电话,这家伙一开口就是一串调侃:姐姐,咱闺女我已经给咱妈送回去了,哼!要不是怕你着急,我就直接拐走了事。我现在正在外面XX渔乡吃水煮鱼,怎么样?眼馋吧?——
我哼了一声:给我闭嘴!我问你,XX南你认识吗?
“当然认识,是冬的大堂弟,怎么了?”
“那行了,水煮鱼你也别吃了,赶快给我滚到医院来,你家小叔子让人捅成筛子了!”我存心吓唬她。
“什么?!”电话那头一声尖叫:“谁干的?严不严重?现在他在医院吗?”
“没错,还有一个小姑娘,你赶快过来交费来,别让你姐姐我做白工!”
“好,知道了,没问题,你先救人,我们马上赶过去,手续费用什么的你就别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