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学环境工程学硕士, 回国月薪3200.[转]
我已忘记是个海归作为一个海归,听起来很风光,实际上是“月光”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2006年,我回国了。此前拿到德国一所大学环境工程学硕士学位时,也曾回来一趟。但当时找的工作不是很理想,我记得月薪5000多,我有点接受不了,因为这在我心理价位之下。无奈之下,我又继续留学。直到2006年,和妻子决定还是回国发展。不想,那时就又“掉价”了。现在,我每月才挣4000多一点儿。
开始,我感到很难接受,但周围的人都说,先干着再说吧。我尽量平衡自己的心态,但是发现很难。因为同班同学有很多没有留学的,在国内已经发展得很好,要么是单位的中层,要么是自己创业小有成就。而我,听起来很风光,实际上是“月光”。
我很勤奋地工作,希望以此改善处境。但是我在国外呆得久了,回来后不太适应单位的人际关系,一直得不到提升,再加上扣的保险金额增加,现在我的月薪已经跌到3200!我还记得第一次拿到写有“实发工资:3221元”的工资条那天,我差点没哭出来!我在国外待了五年,虽然有三年拿到了奖学金,也在努力打工,但是我总计还是花掉了近30万人民币,按照我这点可怜的月薪,我得多少年才能持平?我还要养家,女儿又出生了,我这个海归,就值这点儿钱吗?
现在,我很少跟别人谈起自己是个海归,仿佛这是件丢人的事。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让我聊以自慰,那就是,当我出国的时候已经不是很“对”的时候了,中国发展得太快,已经不是海归吃香的年代了。我没赶上好的时机,只怪自己时运不济吧。
每月拿到那3000多块钱的时候,都觉得是种嘲讽,心里不是滋味。好在,我已经逐渐忘记了自己曾是个海归,我身边的人,也都忘了。
$害羞$ 学环境好像是不怎么赚钱,又不是专家教授,有项目在手 :( :( :( :( :( 3000多,真的有点不能接受啊:mad: :mad: 学环境现在在德国还蛮畅销的 :( :( :(
那我还读了干什么:mad: 环境和生物,是国内喊得最响,但最难找工作的专业.
不过前景难说,尤其是这次无锡太湖污染影响.环境工程虽然本身不是什么创造价值的行业,但只要有国家政策法规撑腰,将来会不一样的. 从大禹治水开始到现在,各位说说,那个工程是根治了环境问题的?
这就是现实,不过作者说花了30万外加拿了3年奖学金,这在德国是不是有些大了? 但是环境,生物在国内特别不好找工作是事实。我同学复旦的,毕业都不愿意回去,就是工作太难找了。。。
还有个清华的博士,工科的,毕业才6000块:(北京 原帖由 老虾 于 2007-6-11 19:3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环境和生物,是国内喊得最响,但最难找工作的专业.
不过前景难说,尤其是这次无锡太湖污染影响.环境工程虽然本身不是什么创造价值的行业,但只要有国家政策法规撑腰,将来会不一样的.
听到太湖污染的消息,我一个搞传感器的同学乐地合不拢嘴(BS一下),将来他
搞的那种传感器肯定会被强制安装,商机无限 这种学科在国内讲的好听叫朝阳产业,讲的难听就是找不到工作
其实满悲哀的,按理应该是很实用的专业;不过中国人搞发展么,从来不计后果的,只看眼前利益,不过么结果是大钱没赚到,环境已经差不多了;然后又没钱整治环境,就这么恶性循环。。。。。 呵呵,钱再多也可以当月光啊。。。。
回复 #9 caloriepetal 的帖子
6000很少吗?多少算多啊? 唉,3000,交完房租就所剩无几了,在这里打学生工赚的也不止这些啊,这样,估计敢回去的人就更少了[ 本帖最后由 踏雪寻梅 于 2007-6-11 22:03 编辑 ] 原帖由 老虾 于 2007-6-11 19:3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环境和生物,是国内喊得最响,但最难找工作的专业.
不过前景难说,尤其是这次无锡太湖污染影响.环境工程虽然本身不是什么创造价值的行业,但只要有国家政策法规撑腰,将来会不一样的.
太湖给我的印象真是深,夏天去过一次,未见其面,已闻其味,臭阿,臭死了,一点游览的兴致都没了 :( :(生物和环境我都占上了 可是大家知道国内的硕士也挣不了多少钱。国内的就业现在就不是太好。前面说的清华的博士不是也才6000么? 有个工作的机会,就尽可能地使自己发光吧,自己真正有才能又努力的话,出头之日不会太远。
刚刚毕业的不要想着一下子就怎么样,但是如果因为这些事情搞得自己心烦意乱,自己就无心努力了,就彻底失去了上升的机会了。我身边很多同学朋友,刚毕业就这不满意那不满意,到处乱跳,哪钱多去哪的大多数几年之后还什么都没有,而踏踏实实工作的,几年后无论是能力还是收入都要高于前者。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机会,什么事情都没有那么容易的。
[ 本帖最后由 carrier 于 2007-6-11 23:01 编辑 ] 环保所这样的单位在国内可是旱涝保收的好单位啊, 就是位子早占满了, :( :(
有一两个博士硕士充充门面, 余下的都是家里有来头的了. 回错贴了,已经删除
[ 本帖最后由 carrier 于 2007-6-11 23:10 编辑 ] 原帖由 carrier 于 2007-6-11 22:5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有个工作的机会,就尽可能地使自己发光吧,自己真正有才能又努力的话,出头之日不会太远。
刚刚毕业的不要想着一下子就怎么样,但是如果因为这些事情搞得自己心烦意乱,自己就无心努力了,就彻底失去了上升的机 ...
这话讲的有道理啊,认识一个大型国企的总经理,八几年同济毕业的,当时分到这个国企的一些重点大学毕业生,要么出了国要么跳了槽,他是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这样他自然有了机会脱颖而出.现在用他的话讲,他的这些同学在外企的也好,出国的也好,没一个能有他赚的多.所以,不怨天尤人踏踏实实的做事情,马上就会走出暂时的困难的. 海龟还是大有可为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6i1KboMtMM 有问题,5年30万?还有3年奖学金?还打工?具我所知硕士几乎没有机会得到奖学金!然后回去工资也不涨?!在国外待了5年就恬不知耻的说外国待久了不适应单位人际关系?我觉得这位仁兄是,能花,不会赚,会学,不会用,智商不太高,脾气特别好!这样的人是人中极品!给我们可爱的记者同志发现了,我在德国真的还没认识这样的人呢!
回复 #8 csugs 的帖子
这个支出差不多吧 这篇文章最近被各大网站争相转载,海龟的就业前景,薪金水平被人们广泛的关注。大家不妨都谈谈假如现在自己毕业回国,所要求的薪金水平是多少。我自己先来, 我是FH ,读WIW, 将在年底毕业,我所希望的一个月有6000块就差不多了 我觉得国内的报道都有失实且夸大的成分.就像去年有个新闻,说一个汉诺威经济毕业的女生去殡仪馆工作,说是经济学学士学位.导致国内对德国学位认可度下降.其实汉诺威大学根本没有经济的bachloer,和master.只有diplom.不知道那个女生是不是真的在这里学经济,又或者不知道读到什么程度,认为自己是bachleor了.自己给自己发个学位到没什么,导致国人对德国产生偏见,口诛笔伐就不对了.其实有能力的人,就挣高薪.我不太相信那些回国拿3000的人是在国外有3000美金不拿非要回国的. 抱着怀疑的态度看这片文章,当事人说5年花了30万,就是说每个月500欧元左右,这个花销属于很正常的水平,但是又说三年拿到奖学金,大家都知道在德国拿奖学金的困难,不太相信有这个水平的人会在德国找不到工作。。。另外还努力打工了,按照正常情况稍微努力点打工就能自给自与了,更别说有奖学金,居然花费还这么大,有点矛盾。 这些材料分明是为了题目而凑出来的,留学生多了去了,个把境遇不佳,实属平常,说实话,如果能说好德语,当翻译也不只这点钱,报道为了引人注目,就喜欢那个别情况说事,国内的人不了解,就跟着起哄,我们何必自哀自怜,回国没有20万年薪,就不考虑,除非有机会创业。 都是个例而已,论坛不是还有人回去拿1万的么,也是个例
回去到底什么情况,得看大部分人什么水平,不是1,2个例子就能说明全部问题的 如果我回国刚开始挣3000多就挺满足的$汗$ 没有理由在国外读书花了钱,就让国内的雇主买单。$NO$ 如果视留学为一种投资,那也是长线投资。我对以后的发展很有信心。:cool: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