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11-23 07:11

AI赋能,智领检验:共绘智慧检验新蓝图 ——智慧检验论坛

作者:微信文章


2025年11月21日下午,第八届南方检验医学学术大会暨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粤港澳检验医学新进展学术交流会——“智慧检验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论坛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前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吕万革教授联合担任主席,汇聚全国顶尖检验与AI交叉领域专家,围绕“人工智能重塑检验全流程”这一核心命题,共话技术跃迁、共绘行业蓝图,为湾区检验医学插上“智慧翅膀”。





主旨演讲





四大篇章连珠成串,

勾勒AI检验“全景图”



学术会议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吕万革教授的主持下召开,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前教授在开场致辞中首先对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AI检验在现代检验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检验医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大湾区检验医学的发展不仅需要紧跟国际前沿,还需要结合区域特色,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合作。他呼吁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促进检验医学技术的创新与转化,为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贡献力量。



吕万革教授主持



王前教授开场致辞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蓓丽教授以《人工智能与检验医学未来的展望》开篇。她指出,检验AI已实现“检验前—中—后”全覆盖:智能医嘱、采血机器人让标本“零差错”;细胞形态、电泳图谱AI识别准确率比肩资深技师;报告解读与疾病风险模型正让“沉默数据”转化为“临床语言”。面对国际标准化组织(IFCC)新近成立的AI委员会,王教授呼吁:垂类大模型与“小”模型协同才是落地关键,检验医学必将从“数据供应商”升级为“临床决策智慧核”。



王蓓丽教授授课

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毛海婷教授在《AI大模型技术重塑检验医学》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通用模型直接落地医疗=风险”。她现场演示基于DeepSeeK与RAG技术构建的“检验大模型”:与LIS深度融合后,可一键生成患者全周期检验图谱,并持续学习疑难病例,显著提升罕见病发现率。“让模型长在数据里、跑在临床上”,毛教授用实例印证:检验医学正从“数据支撑”走向“智能赋能”。



毛海婷教授授课

广东省中医院柯培锋教授带来《智慧实验室的管理与实践》。他指出,国家智慧医院建设要求“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检验端必须率先实现“流程可视、移动互联、数字管理”。柯教授以“人、机、料、法、环、测”六要素为纲,拆解人员培训、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风险预警等八大管理实践,并展望“人机协同”新范式:让AI当“助手”、技师做“专家”,为湾区智慧医院输出“检验标准化样板”。



柯培锋教授授课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纪玲教授以《AI赋能智慧实验室的落地实践》为题,晒出“深医成绩单”:智能物流、流水线AI图像识别、PBRTQC实时质控让检验流程“精益化”;自研M蛋白筛查驱动模型、肝癌风险评估模型与临床深度捆绑,实现“检验—影像—病理”多学科会诊一键触发。纪主任提醒:AI再智能,也不能替代检验人的“自检自觉”,专业判断永远是质量最后一道关。



纪玲教授授课





圆桌讨论





四大议题犀利交锋,智慧火花四溅





议题1:AI辅助报告审核——让80%常规报告“秒批”



主讲人:王娟教授(中山市人民医院)

智能审核规则已覆盖生化、免疫、血液等学科,自动审核率突破80%—90%,人力释放50%以上。与会专家共识:审核员角色必须从“看数字”转向“看病人”,通过定期下临床、参与MDT,让检验价值“被看见”。

议题2:AI辅助报告解读——精准与安全的“平衡木”



主讲人:陈学东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DeepSeek在专业场景准确率超95%,却因“表述过于绝对”触发医患矛盾,现场“退回基础版”。专家建议:构建疾病指标标准化知识库、区分“医生端”与“患者端”双通道输出,同时引入医保AI初审,减少过度检验。

议题3:AI辅助教学科研——让“idea”到“paper”提速一倍



主讲人:孙武平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AI可在30分钟内完成文献速读、数据清洗、统计建模,甚至生成英文初稿。“研究生不再被技术卡脖子,把更多时间留给创新验证”成为现场金句。

议题4:AI算法模型——多模态融合,让医院“长”出数字大脑



主讲人:严海燕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该院已打通检验、影像、病理、诊疗、管理统一门户,一键生成带参考文献的综述小程序,基金撰写效率提升70%。严教授倡议:湾区医疗机构应立足专科优势,共建“疾病筛查+AI”民生示范工程,实现技术普惠。





主持风采



本次会议特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吕万革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周义文教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曾涛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宝清教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徐邦牢教授担任主持嘉宾。



吕万革教授



周义文教授



曾涛教授



孙宝清教授



徐邦牢教授





论文演讲比赛





青年才俊同台竞技,

五分钟闪电汇报燃爆全场



本场论文演讲比赛依次亮相的讲者为来自深圳市人民医院尹浩帆、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李榕娜、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倢言、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张心依、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陈凡,以5分钟闪电汇报形式展示了他们在甲基化早筛、单核细胞标志物、四面体DNA传感、双硫死亡基因及MALDI-TOF药物监测等前沿领域的最新突破。演讲内容不仅体现了青年研究者敏锐的科研嗅觉与扎实的实验功底,更以“短、准、燃”的节奏彰显了大湾区检验医学后备力量的澎湃活力。





1

尹浩帆 深圳市人民医院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DNA methylation signatures guide surgical decision-making in indeterminate pulmonary nodules



2

李榕娜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外周血TREM2+AR+单核细胞作为潜在的前列腺癌诊断新型标志物



3

刘倢言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基于四面体DNA支架的协同催化电路电化学平台,用于小细胞外囊泡相关环状RNA的高灵敏检测



4

张心依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Disulfidptosis-related gene SLC3A2: a novel prognostic biomarker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5

陈凡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Rapid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residual daratumumab in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by MALDI-TOF mass spectrometry

短短半日,智慧检验论坛以“高浓度”干货输出,再次印证:人工智能不是未来,而是当下。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将以本届论坛为新起点,推动三地检验数据标准互通、人才资质互认、AI模型共享,把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智慧检验高地,让“检验智慧”真正服务于“临床精准”,让“湾区方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文稿:张亦如

初审:周艳桃

复审:覃思华

编辑:赵茁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赋能,智领检验:共绘智慧检验新蓝图 ——智慧检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