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爆发带给我的思考
作者:微信文章今天AI智能体给我编写了三个程序,一个是儿子要求的记KET单词的小程序,一个是自动生成.md格式思维导图,还有一个是用来解答习题的,几乎是一遍过。因为本人是程序小白,所以类似于生成可执行文件都是AI手把手教的,这些指导稍微花了点时间。说实话,我真的是惊呆了,AI已经智能到如此境界,我似乎隐约感觉到社会的运行逻辑可能都会发生改变:
经济学的基础是“资源的稀缺性”。AI的爆发会冲击这一基石,但不会彻底消除它,而是改变了“稀缺”的定义和标的。
智能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 过去,高水平的认知能力(如编程、写作、分析)是昂贵的稀缺资源。AI的发展使得智能变成了一种像电力一样的通用基础设施。凡是能被数字化、算法化的产品和服务,其生产成本将无限降低,带来极大的丰富。物理世界的硬约束依然存在。虽然数字世界可能物质极大丰富,但物理世界受限于能源、原材料、土地等。AI算力本身也依赖于巨大的能源消耗。未来的稀缺将从劳动力、一般知识转移到能源、算力所有权、原始数据、不可复制的物理资产(如核心地段房产、黄金)以及人与人的真实情感连接。
稀缺性不会消失,而是变得更加两极分化——数字产品极度廉价,而优质的物理资源和顶级算力控制权将变得更加昂贵。
AI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带来生产力大爆发,社会对普通人类劳动力的依赖度急剧下降,普通人在经济链条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会下降(心理咨询、高端护理,蓝领中的精细手工艺等暂时除外)。那么问题来了,AI的红利是否会惠及无用的普通人呢?......不多说了。
摘录沉思录中两句话。不仅要接受那些必然发生的事件,还要爱它们。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更能适应一个人的本性了。无论任何人说什么或做什么,我必须是好人。就像黄金、绿宝石或紫袍始终在自言自语:无论任何人说什么或做什么,我必须是绿宝石,并保持我的色泽。斯多葛派二分法,前一句接受不可控,后一句深耕可控。那么至少,慢跑、撸铁总是可控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