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11-19 07:44

莫让谣言插上AI的翅膀

作者:微信文章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为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警醒,当AI技术被别有用心者当作炮制谣言的“帮凶”时,其危害更是不容小觑。我们不禁要问:这双由代码编织的“翅膀”,究竟会将社会信任带向何方?

现实案例早已敲响警钟。在短视频、社交平台等流量汇聚之地,AI伪造的虚假内容屡见不鲜。比如,有人利用AI合成灾难现场的音视频与图片,刻意营造紧急、恐慌的虚假场景,既干扰了真实信息的有效传递,引发公众不必要的焦虑,又挤占公共信息渠道,扰乱防灾预警秩序;也有人借AI生成特定人物不实消息,凭借技术包装让谣言有模有样,即便官方辟谣,负面影响也难以彻底消除。这些案例清晰地表明,AI加持下的谣言正以更隐蔽、更具冲击力的方式破坏社会稳定与公众信任。

以笔者之见,更值得警惕的是,技术赋能下的谣言,其危害远不止于传播虚假消息,更在悄然瓦解着“眼见为实”的认知基础。过去,人们尚能通过图片细节、视频逻辑辨别信息真伪;如今,AI工具能精准还原场景光影、模拟人物微表情,使虚假内容与真实信息的差异微乎其微。这种“真实性混淆”直接引发公众的信任危机,甚至在灾害预警、权威通报发布时仍会质疑“是否为AI合成”,进而严重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效率。

莫让谣言借AI之翼肆虐,需要多方合力筑牢防护屏障。政府应加速完善并细化规范AI技术应用的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者依法严惩;平台需要担起主体责任,强化内容审核机制,运用技术手段抵御谣言的侵袭,对疑似合成内容进行标注提示,不断升级检测算法,从传播源头阻断谣言蔓延;作为普通用户,更应主动提升媒介素养,面对“劲爆消息”保持高度警惕,不轻信、不转发未经权威来源证实的内容,发现疑似技术合成谣言时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智能技术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使用者的意图及其选择。我们绝不能因少数人的恶意滥用而否定技术的价值,更不可放任谣言借助AI的“翅膀”,在信息空间横冲直撞。唯有让法律的约束力、平台的管控力、公众的辨别力形成强大合力,方能彻底折断谣言的“技术翅膀”,让AI技术回归服务社会、造福民生的正轨,还网络空间一片清朗。

撰文:全媒体记者 梁铁娇

见习编辑:许崴群   责任编辑:杨   芳

监      制:张   蕊   法律顾问:刘凤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莫让谣言插上AI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