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11-17 08:49

AI时代“非遗生活”与范蠡商业思想的创新

作者:微信文章


AI时代“非遗生活”与范蠡商业思想的创新

https://mmbiz.qpic.cn/mmbiz_svg/VNDQtnw16icIgE15hibrCG63iabquNt7fG1Lic8H6y2cgxAbygYQ7q0ibrvL4S498PgpqljH6OL1icJ6CbKETz4EmWHeryEBrCE6eu/640?wx_fmt=svg&from=appmsg

2025年11月15日,第七届范蠡思想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发展大会在绍兴奥斯登酒店隆重召开。在“范蠡思想的时代挑战及其超越”专家企业家面对面圆桌会议上,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何俊杰从范蠡与绍兴相互成就入手,阐述了绍兴文态、文化力和当下我们怎样践行等多个话题。同时,他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立足范蠡“因时制宜”、“以义取利”等商业智慧,深度阐释“非遗即生活”核心理念,结合多地“AI +非遗”实践案例,为AI时代非遗传承与经济融合提供了全新思路。



本次大会由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等单位主办,汇聚500余名政府领导、企业家、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以“AI时代:范蠡思想与经济发展、产业变革及企业创新之路”为主题,探索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融合。作为圆桌会议重要嘉宾,何俊杰结合绍兴丰富的非遗资源与全国典型实践,构建起传统商业思想与非遗发展的对话桥梁。



何俊杰指出,绍兴作为非遗大市,拥有26项国家级、97项省级、301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这些宝贵资源既是文化遗产,更是贴近生活的精神财富。他强调,范蠡“与时逐利”的商业智慧与当下非遗保护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非遗并非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具有文化与商业双重属性的“当下生活”,蕴含着人文、经济、艺术等多重价值。

在谈及AI时代非遗的发展路径时,何俊杰讲到范蠡‘因地制宜’的智慧为非遗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AI技术正成为连接传统技艺与生活需求的关键纽带。何俊杰表示,非遗需立足生活场景,通过与数字技术、文旅场景的深度融合,从地域符号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产品。他特别提到科大讯飞的创新模式:用AI虚拟歌手演绎提线木偶国漫推广曲,结合昆曲念白与智能动作生成技术,让省级非遗项目突破传播边界,这种“科技 +内容”的融合正是对范蠡商业智慧的当代诠释。



面对范蠡思想的时代超越这一核心议题,何俊杰提出,范蠡“以义取利”的商业伦理,正是非遗经济发展的价值根基。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背景下,非遗保护既要借助科技手段拓宽传播与消费渠道,更要坚守文化本真,让AI成为传承工具而非替代者。这种“守正创新”的发展模式,既回应了时代挑战,也传承了范蠡思想的精髓。

圆桌会议上,何俊杰的观点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同。大家认为,“非遗即生活”的理念精准把握了非遗的本质属性,而范蠡思想为这一理念的落地提供了方法论支撑。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既是对范蠡商业智慧的时代诠释,也是人文经济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



此次大会搭建了传统智慧与现代创新的交流平台,何俊杰会长的分享不仅展现了绍兴非遗保护的实践成果,更让范蠡思想在非遗领域焕发新的生机。随着“非遗热”的持续升温,在范蠡商业思想的指引下,非遗将进一步融入生活、连接产业,成为推动文化复兴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AI时代的产业变革注入深厚文化动能。



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

页面编辑|王若雯

审核|梁智渊 陈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时代“非遗生活”与范蠡商业思想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