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会改变什么?
作者:微信文章作者 | 耳东
这两天有件事在国外挺火,一首AI生成的歌曲在Billboard获得了冠军,并因此引发了热议。有人惊呼,AI已经能生成冠军单曲了!
很快就有人发现了资本做局的痕迹,歌曲获得的冠军是在Billboard的一个不起眼小榜,乡村数字歌曲销量榜(Country Digital Song Sales),该榜单统计的是乡村音乐数字单曲的付费下载数据,这就有些微妙了。
在这个流媒体已经高度普及的年代,除了那些为爱豆冲榜而付费下载的粉丝,普通听众已经很少付费下载歌曲,乡村音乐的付费下载用户更少,因此,《时代》的特约记者Andrew R. Chow认为,很可能有人借此捷径来炒作AI概念,因为,“只需几千次购买就能拿下乡村数字单曲销量榜的冠军。”
无论如何,“飞轮效应”已成,在一片热议声中,这首AI生成的乡村歌曲目前已经冲上了Spotify全球飙升榜第4,排在第2的歌曲也被质疑是一首来路不明的AI Slop。
我听了下这两首歌,有明显的AI生成痕迹,结构非常规整,但仔细听能听出AI Slop常见的“毛边”。不过,说实话,已经很接近人类水平了,比如独唱版的《Old Town Road》。
AI生成完美的音乐,只是时间问题。因为这几年一直在用AI做视频,我对此多少有点体感:五年前,视频素材和BGM全靠买,如今则全部用AI生成;一年前,AI生成的BGM只能说还好吧,如今已经让我愿意单曲循环了。
在这个过程中,AI改变了什么?对我个人来说,最大的改变是把“中间商”干掉了:为了获得素材和BGM,我曾经不得不上一些素材网站购买,而这些网站如今已经完全从我生活中消失。这大概也会是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在数字服务这块,AI将会干掉很多中间商。
未来,人们只需要一个AI Agent就够了,它能够满足数字化生活的所有需求:想点外卖?AI Agent帮点;想买啥?AI Agent帮买;想控制机器人做家务?AI Agent帮控制;想看电影?AI Agent生成;想听音乐?还是AI Agent生成;视频创作者也不用再费劲去找BGM,AI Agent会根据视频内容直接配好。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APP,也因此将失去存在的价值。比如,在AI时代,人们不再需要像Spotify这样的音乐APP,想听什么歌,用语音下个指令,AI Agent直接播放。
想象一下,我前一秒刚让AI Agent帮我操作机器人煮好了晚饭,需要点音乐来烘托气氛,于是便跟AI Agent说,“我想听Radiohead的《Paranoid Android》”,AI Agent就开始播放这首歌。又或者,我说,“给我来点新鲜的爵士音乐”,AI Agent会根据算法对我的了解,给我生成一些我没听过的爵士音乐,同时组合出一份播放列表并开始播放。
只是,AI Agent给我播放的《Paranoid Android》,不是从曲库中调取的音频文件,而是AI Agent根据歌曲参数实时生成的数字流。未来的AI Agent不再需要存储音乐,无论新歌还是老歌,都是实时生成。有人称之为“复现”。
数字内容从“存储”变成“复现”,是AI时代的必然。数字内容无非就是数据的排列组合,AI迟早都能学会。而且,如何AI能实时复现内容,又何必再多一个存储环节呢?
毫无疑问,AI将成为人类历史上音乐和受众之间最直接的通路,并因此将彻底改变音乐的商业模式。在此之前,无论实体唱片还是流媒体,都依赖复杂的中间环节来支撑,录音、制作、发行、存储、分发等等,并因此建构了复杂的商业链条。
Spotify这样的流媒体平台,就是音乐中间商之一,连接版权方(唱片公司、音乐人)和听众,靠存储和分发音乐来盈利。所谓“订阅”,就是用户付费获得Spotify曲库的使用权。我现在听歌主要用Spotify,每年支付近200RMB的订阅费用。
Spotify基于什么定的价?曲库的存储和分发成本,其中包含了版权方的授权费用,版权方因此获得收入,并将其分配给录音制作等其他环节,这是流媒体时代基本的音乐商业链条。
一旦音乐可以实时复现,不再需要存储,Spotify这样的中间商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当下基于“存储+分发”建构的数字音乐商业链条将因此崩塌,新的商业模式将围绕“复现”来搭建。
*AI生成内容,请慎重参考
复现的基础是模型,未来每个音乐人都会模型化,供AI Agent调用。
模型不仅可以复现作品,也可以生成新作和供用户共创内容。粉丝们还可以自己调用模型来制作激光打印唱片等实体产品。模型会根据音乐人的人生轨迹实时更新,没有最新的模型,AI Agent无法复现新作。
个人模型的训练、调用、管理、定价和商业拓展有很多想象空间,这将构成未来音乐产业的商业主体。
很快,音乐将会无限量供应,人们仍然会有自己心仪的音乐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AI Agent随机生成的非人类创作音乐已经足够打发时间。我丝毫不怀疑,AI Agent能够生成对标Radiohead的好歌,作品层面将不再存在稀缺品,稀缺的是具有高价值模型的“人”。
怎样算高价值?标准可能是模型被复现成音乐的次数和被调用来生成数字内容的次数。另外,在线下证明过自己的“人”,其模型也会更有价值。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让AI帮我验证观点是否合乎逻辑。AI帮忙之余,还不忘给我提供情绪价值。
这让我意识到,完全属于人类的文化时代彻底结束了,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人机共创文化的新时代。“人类群星闪耀时”已成往事,接下来,请欣赏“人机群星闪耀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