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11-1 06:36

研修课程丨AI赋能化学课堂 符号解码焕新体验——顺义区初三化学AI赋能研究课活动纪实

作者:微信文章




AI赋能化学课堂

符号解码焕新体验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正深度融入初中化学课堂,为破解传统教学痛点提供全新路径。2025年10月29日,以“破解化学符号密码——化学特工训练营”为主题的顺义区初三化学区级教研活动在顺义三中举行。活动由顺义区初中化学教研员潘立红老师精心策划,全区初中化学教师齐聚研讨,共同探索AI赋能化学用语教学的创新模式。





AI融课:以“星际任务”重构符号教学新场景

本次活动呈现的两节研究课,以“星际物资对接”视频(“即梦”制作)为切入点,围绕“破解化学符号密码”核心目标,构建“化学特工训练营”沉浸式场景——学生化身“元素特工”,教师担任“特工指挥官”,AI智能体“智元”全程为“协作伙伴”参与互动,彻底打破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畏难心理,让抽象知识变得生动可感。

1.第一课时:破解“化学式密码”,AI让抽象符号具象化



顺义三中刘丽梅老师聚焦“化学式定义、意义、读法”三大核心目标,借助AI工具,搭建“学-练-评”闭环教学模式:

定义推导:通过观察对比“星际物资标签(化学式)”,学生自主总结化学式定义;“Deepseek”开发的AI随机点名系统确保全员参与,打破传统课堂“被动听讲”的低效困境,落实“学生主体”理念。



意义理解:借助球棍模型,学生从“宏观-微观”双维度梳理化学式含义;“豆包”开发的AI反馈系统实时筛选“微观意义遗漏”、“宏观微观混淆”等典型错误,教师据此精准突破学生认知误区,效率远超传统教学。

读法掌握:“Deepseek”生成的“化学式消消乐PK赛”中,学生在游戏化体验中快速掌握化学式读法,课堂参与度大幅提升。



2.第二课时:破解“化合价密钥”,AI让规律应用高效化



顺义三中刘慧颖老师将课堂进阶至“化合价记忆与化学式书写”,借助AI工具实现“口诀记忆-规律推导-实战书写”三阶突破:

口诀速记:运用“Deepseek”开发的朗读音量识别小程序,学生需通过大声朗读化合价口诀向“智元”传递“密钥”,系统实时反馈音量达标情况,确保记忆效果。



规律推导:希沃白板投屏“豆包”开发的智能体“智元”,学生基于化学式及标注的化合价,自主总结“化合物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正价在前、负价在后”等核心规律,AI实时同步各组结论,助力全班形成共识。

书写实战:学生自主梳理化学式书写方法后,开展小组PK赛,“AI智元”现场随机出题并校验结果,有效激发学习热情,显著提升课堂训练效率。





深度拆解:从“技术融合”到“教研攻坚”

1.课后说课:AI技术的三重赋能逻辑



课后,刘慧颖老师系统阐释了AI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路径,重点阐释三大赋能逻辑:

情景可视化:依托“豆包生成人物形象+即梦数字人+剪映”制作“智元星际对话”“任务小结”等数字人视频,将抽象符号转化为“星际物资对接”场景,让学生直观感知化学符号的实用价值。

实时互动反馈:“Deepseek”随机点名程序与“豆包”AI智能体形成“师生-生生-师机-生机”四层次交互,有效解决传统教学“反馈滞后、覆盖不全”的问题,让课堂互动更精准、更高效。

任务与评价智能化:“匠帮”生成的三维评价量规(知识掌握度、任务参与度、协作能力),从多维度量化学生课堂表现;课后延伸任务“计算K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并分析制氧机理”,则实现了课堂知识向真实科研情境的迁移,深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2.教研组汇报:集体教研的“AI攻坚”路径



顺义三中初三化学备课组长张玉梓老师分享了全组协同的教研支撑举措:

分工协作破难点:组内教师分工负责AI技术研究、情节推进、软件测试、学情分析、环节设计、知识融合等工作,共同突破AI赋能化学课堂难点,确保技术工具与教学目标深度融合。

多轮磨课调细节:通过3轮试讲迭代,优化“智元求助话术”“PK赛规则”等细节,最终实现“技术服务于素养培育”的核心目标。



多方点评:从“课堂创新”到“全区辐射”的价值共识



参会教师:

AI让化学课堂“有温度、有深度”

参会教师高度评价本次研究课,纷纷表示:“原来AI能这么自然地融入课堂!‘智元’不是替代教师,而是帮我们把‘难教的符号’变成‘学生爱学的任务’,宏观-微观-符号的联系不再是抽象概念。”“学生的参与状态完全不一样——以前记化合价口诀要反复督促,这次为了‘帮智元传递密钥’,全班都在主动大声朗读。”大家一致认为,学生为“智元”解决问题的投入状态,印证了AI赋能对学习主动性的激发效果,创造性破解了化学用语教学的痛点。



教研员引领:

从“成果展示”到“全区辐射”



区化学教研员潘立红老师高度肯定本次实践:“这堂课不仅让‘枯燥的化学符号’变得有意义,更提供了可复制的‘AI+化学’融合范式。”

同时,她明确了后续工作方向:推动“化学特工训练营”课程向“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等单元延伸,鼓励全区教师探索“AI+实验教学”“AI+解题思路分析”等领域,助力全区初中化学教学从“经验型”向“智慧型”稳步转型。



AI智启,让化学符号“活”起来



此次初三化学AI赋能研究课活动,通过沉浸式情境创设、AI技术深度融合、跨角色协作三大创新路径,将抽象的化学用语转化为生动的“星际任务”,实现了“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的深度转型。这不仅证明AI技术能提升教学效率,更能重塑学生学习体验——当化学符号成为“星际密码”、化合价化作“对接密钥”,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培养了“用科学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担当,这正是AI赋能教学的核心价值。

正如AI智能体“智元”在课程结尾所言:“地球化学的智慧,值得跨越星河学习。”这份智慧,正随着顺义区化学教学的数字化探索的不断深入,照亮更多学生的科学探索之路!

来源:初中教研室

撰稿:潘丽红 刘慧颖

初审:张小梅 段宇

审核:李万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研修课程丨AI赋能化学课堂 符号解码焕新体验——顺义区初三化学AI赋能研究课活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