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征关税直接冲击亚太贸易
2025年,美国加征关税的举措正深度搅动亚太贸易格局,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经济体首当其冲,其中越南与柬埔寨受创最甚,成为区域内最脆弱的两个经济体。PART.01多国遭受重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颠覆、多元化与分化》报告显示,亚太地区出口平均萎缩6.4%,而越南、柬埔寨的出口萎缩幅度远超这一水平,经济增长模式面临颠覆风险。越南:成本飙升+结构单一双重承压越南36.6%的出口流向美国,集中在服装、鞋类、电子产品等中低端领域,产品附加值低、可替代性强。美国对其平均关税从近0升至20%,直接推高出口成本,削弱价格竞争力。尽管部分半导体产品因供应链豁免暂未受影响,但家具、纺织品等“难替代却竞争力有限”的品类,难以快速转向其他市场,出口压力持续加大。柬埔寨:依赖度更高,转型能力更弱柬埔寨对美出口依赖度高达58%,是全球对美贸易依赖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出口主力正是美关税重点打击的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报告预测其对美出口将下降23.9%,相当于总出口规模的三分之一以上。该国工业基础薄弱,本土企业规模小、技术差,外资主导的出口企业也难短期内升级产品或转移市场,政府推出的税收减免政策,也因全球贸易动荡效果受限。
PART.02双轨策略寻破局面对困境,各国按“对外适应+对内强化”的双轨策略探索出路,但推进过程中仍有阻碍。对外:扩市场、强区域合作。市场多元化是首要任务,越南加强与韩国、欧盟合作,整合区域供应链;柬埔寨借助欧盟“除武器外一切商品”(EBA)倡议,扩大对欧出口以降低对美依赖。东盟内部贸易也成为缓冲,马来西亚打造半导体与数据中心枢纽,新加坡强化金融科技区域功能,但东盟内部的非关税壁垒与基础设施差距,仍需更多政策协调才能突破。对内:升产业、补社保。提升产业附加值是关键,越南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布局高科技;柬埔寨设立特别经济区吸引多元投资,但两国在人才、研发、基础设施上的短板,制约产业升级。社保方面,越南修订《劳动法》扩大失业保险覆盖,柬埔寨通过“IDPoor”计划为弱势家庭发补贴,但当前社保覆盖与资金规模,仍难应对大规模失业与经济震荡。
结语美国加征关税的冲击,加速了亚太贸易格局重构。对高度依赖外部市场的经济体而言,唯有推进结构性改革、深化区域合作、筑牢社保防线,才能在复杂形势中站稳脚跟。
文字丨经济日报、头条号等图片丨pexels平台支持丨EnrolChain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