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乐为桥,共绘文明互鉴新篇章︱第四届“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国际大会在中央音乐学院开幕
作者:微信文章10月19日上午,第四届“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国际大会在中央音乐学院隆重开幕。本届大会以“跨越文化的共鸣与全球视野的交融”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及全球40余所知名音乐院校的近百位代表、专家学者和艺术家齐聚一堂,共商音乐教育国际合作未来,以音乐为桥梁,推动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
本届大会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设北京、上海两个会场,为期5天的活动包括开幕式、院长论坛、专题音乐会、学术论坛、工作坊、青年展演等丰富内容,旨在进一步搭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音乐教育国际合作的专业平台,用音乐互鉴构建多彩现代文明。
1
携手八载,音乐为媒共筑
“一带一路”人文纽带
“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由中央音乐学院牵头成立8年以来,通过三届联盟大会及系列活动的持续推动,已成为服务国家文化强国战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目前,联盟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66所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围绕音乐教育、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等开展广泛交流,取得丰硕成果。
在19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二级巡视员余彬向此次音乐教育盛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本次大会汇聚了国内外音乐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希望在民心相通的愿景下,进一步挖掘音乐的传播价值,发挥音乐在教育与交流中的独特能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明互鉴播撒友谊的种子。她强调,要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加强教育互联互通,打造开放包容的交流机制,持续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走深走实。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于红梅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联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始终秉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宗旨,已经成为服务文化强国战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她表示,8年来,联盟以音乐为媒、以教育为桥,在多元文化中寻求共鸣,在传承创新中开拓进取,为推动全球音乐教育合作与文化创新贡献了艺术力量。她希望,联盟继续以音乐为纽带,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艺术的温暖与活力。
2
和合共兴,全球院校共话
“文明互鉴与数字协作”
开幕式后,联盟成员参加了富有成效的院长对话会。来自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表演艺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印度甘德哈瓦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瑞士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蒙古国立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越南国家音乐学院等15所国内外音乐院校的院长及代表,围绕“共生共赢—文明互鉴与数字协作”这一主题,依次分享了各自在推动音乐教育国际合作、数字化教育创新、跨文化交流实践等方面的经验与思考,共同探讨全球音乐教育共同体的宏伟蓝图。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排名不分先后)
3
丝路长歌,千里音韵奏今宵
19日晚,“丝路长歌·中国意象”开幕式音乐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隆重举办。音乐会以室内乐为主,精选编排了涵盖丝绸之路沿线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经典与原创音乐作品,巧妙融合民族音乐元素及传统文化意象,通过精湛的艺术表演、多元和谐的音乐共鸣,展现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尊重、彼此欣赏、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演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为与会嘉宾带来了一场视听交融的艺术盛宴。
按照联盟活动日程,后续将陆续举办“看见世界·听见中国”系列音乐工作坊、“闻风知舆·聆乐晓邦”丝路讲堂、院长对话会、丝路青年音韵汇展演、专家讲座、学术交流会等系列活动,为全球音乐教育工作者与青年艺术人才搭建多维度、深层次的学习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音乐教育理念的碰撞与融合。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它通过音乐这个跨越国界的语言,穿过空间藩篱,直抵心灵深处。“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国际大会不仅是音乐教育的盛会,更是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的生动实践。中央音乐学院将继续携手海内外音乐院校,以音乐为桥梁,以教育为纽带,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增强各国人民友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供稿:党委宣传部
文:静静、刘超凡
设计:张裕欣
责任编辑:邸思木雅
近期发布
中央音乐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10.15进行时 | “丝路传琴——意大利稀世名琴真迹展”在中央音乐学院隆重开幕
艺术之根植沃土 抗战精神照征途 ——校长于红梅讲授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