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新政!美国对进口客车征 10% 税,中重卡税 25%
作者:微信文章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232条款新关税令,犹如一记重拳砸向全球商用车产业链。这项针对中型/重型卡车25%、客车10%的关税政策,将重构价值420亿美元的北美商用车市场格局。中国重汽出口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对美重卡出口量达1.2万辆,占其全球出口量的18%,新关税直接威胁着这个年创汇15亿美元的核心市场。供应链的断裂危机北美商用车制造商联盟(NACVMA)的测算令人心惊:美国重型卡车约37%的传动系统部件依赖进口,其中中国产变速箱占比达21%。新关税将使每台卡车的制造成本增加4800-5200美元,而戴姆勒卡车北美公司已预警,这将导致2026款车型均价上涨3.8%。更隐蔽的冲击在于"关税抵免"条款——只有本土组装零部件才能享受优惠,这迫使采埃孚等供应商紧急调整布局,其苏州工厂已有15%的产能转向东南亚。中国企业的突围路径陕汽集团的应对策略揭示出新贸易环境下的生存法则:其通过与墨西哥合资企业DINA的产能置换,成功将8%的对美出口转为"墨产"身份。这种"曲线救国"模式正在引发连锁反应——奇瑞控股旗下万达客车,已投资2.4亿美元在巴西建厂,专门生产符合美国校车标准的车型。海关总署特殊监管区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中国汽车零部件转口贸易额同比激增73%,其中60%流向关税豁免的加拿大、墨西哥。全球商用车版图重构沃尔沃卡车的最新动向暴露产业转移趋势:其将广州工厂生产的发动机缸体改由瑞典本土工厂加工,虽使单件成本增加17%,但规避关税后总成本仍下降9%。这种"关键部件回流"现象正在蔓延——康明斯重庆工厂的涡轮增压器生产线,已有30%产能回迁至印第安纳州。当美国重型卡车零部件进口依存度从2018年的41%降至2025年的29%时,这场关税战的实际效果,正在倒逼中国商用车产业向"高端零部件+海外本土化"双轨转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