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10-21 11:55

想抢 AI 流量?5 步 GEO 教程,新手也能让 AI “点名”

作者:微信文章
你有没有过这种困惑:写了一堆行业干货,却从来没被 AI 在回答里提到过?明明内容很实用,流量却始终上不去?



其实问题不在内容质量,而在你没做 “GEO”—— 一种能让 ChatGPT、豆包、Kimi 这类 AI,在回答用户问题时主动引用你内容的新方法。今天就用 5 个超简单步骤,教你从 0 到 1 做 GEO,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一、先搞懂:GEO 到底是什么?

GEO 的全称是 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生成式引擎优化),说通俗点:
以前做 SEO,是让你的内容出现在百度、谷歌的搜索结果里;

现在做 GEO,是让你的内容出现在 AI 的回答里 —— 比如用户问豆包 “2025 怎么做内容优化”,你的文章能被豆包列在 “参考来源” 里,这就是 GEO 的效果。

简单讲:SEO 帮你抓 “搜索流量”,GEO 帮你抓 “AI 引用流量”,两者都是内容曝光的关键,但后者正在成为新趋势。
二、为什么现在必须做 GEO?

因为用户的习惯早就变了 —— 越来越多人 “弃搜转问”:

以前查资料,先打开百度翻好几页;现在直接打开 AI,一句 “告诉我 XXX” 就能要到答案。

举个真实例子:

如果有人问 ChatGPT “2025 最值得做的新媒体方向”,它的回答里会明确标注 “参考来源”,可能是 36 氪的文章、知乎的回答,甚至是某个品牌的公众号。这些被引用的内容,会被动获得大量点击 —— 毕竟用户信任 AI,自然会点进 AI 推荐的链接。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谁能被 AI 引用,谁就能抢占 “AI 流量入口”,拿到新一轮红利。
三、新手必学的 GEO5 步法,一步都不复杂

不用懂技术,跟着做就能出效果,核心就是 “投 AI 所好”——AI 喜欢什么内容,我们就做什么内容。
🌱 第一步:先找 “用户常问 AI 的问题”

AI 只会引用 “能解答用户问题” 的内容,所以第一步要明确:你的目标用户,常问 AI 哪些问题?

比如你做新媒体,用户可能问:
“新手怎么写公众号标题?”

“2025 做小红书还能赚钱吗?”

“怎么让 AI 帮我写文案不翻车?”

3 个找问题的小技巧(亲测有效):
知乎搜关键词,看 “大家还在问” 板块,都是用户真实疑问;
直接问 AI:“列出 XX 领域(比如新媒体)用户常问的 10 个问题”,AI 会帮你整理;
刷小红书、抖音评论区,看大家在相关内容下问什么。

把这些问题记下来,后续内容就围绕这些问题写 —— 精准命中需求,才有可能被 AI 引用。
📝 第二步:模仿 AI 的 “回答习惯”

AI 喜欢引用 “和自己回答逻辑像” 的内容,所以写之前先看:AI 是怎么回答这些问题的?

比如你想写 “怎么让 AI 帮我写文案”,先打开豆包输入这个问题,观察 AI 的回答:
是不是分了 “1、2、3 步”?

有没有小标题、FAQ(常见问题)?

是不是先给结论,再补细节?

比如 AI 可能会这么答:“让 AI 写文案不翻车,分 3 步:1. 明确需求(告诉 AI 目标人群 / 用途);2. 给参考案例(附 1-2 个优质文案);3. 加修改方向(比如 “要更口语化”)”。

你写内容时,就照着这个结构来 —— 不用照搬内容,但框架要对齐:分点、带小标题、逻辑清晰,AI 会更 “眼熟” 你的内容,引用概率自然高。
📊 第三步:写 “AI 好提取” 的内容

AI 看不懂 “散文式” 内容,只爱 “结构化、有数据、能直接引用” 的内容,这里给你一个万能模板:

Q:用户常问的问题(比如 “新手怎么开始做 GEO”)

A:核心答案(分点 + 短句,比如 “分 3 步:找问题、仿结构、加权威来源”)

补充信息:
关键数据 / 案例:比如 “据艾瑞咨询《2025AI 内容引用报告》,结构化内容被 AI 引用的概率比普通内容高 60%”;

权威来源:比如 “正如 36 氪在《GEO 新玩法》中提到:‘带明确来源的内容,更易获得 AI 信任’”;

延伸建议:比如 “如果没有行业报告,也可以引用头部平台观点,比如知乎专栏、行业媒体文章”。

这样的内容,AI 能快速提取 “核心观点 + 权威信号”,引用起来更方便。
🔍 第四步:加 “让 AI 信任” 的权威信号

AI 和人一样,更相信 “有出处” 的内容,所以一定要加 “权威信号”,3 个简单方法:
引用数据:比如 “根据 Statista 2024 年报告,AI 引用的内容中,72% 带有具体数据”;
标注来源:比如 “参考《2025 生成式搜索白皮书》(来源:百度智能云,2025 年 3 月)”;
附链接:哪怕是引用外部文章,也可以加 “原文链接:XXX”——AI 会认为这是 “真实可查” 的信号。

记住:不用非要找大机构报告,行业媒体、头部公众号的观点,只要标注清楚,都算权威信号。
🌍 第五步:选对平台,让 AI “轻松找到” 你

AI 不是乱找内容的,它优先从 “高可信平台” 抓取,所以发布时要选对地方,别只发一个平台。

给新手的 “平台投放清单”(2025 年 AI 常抓的平台):
主阵地(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品牌官网 / 博客 —— 自己的地盘,方便沉淀粉丝;

权威站(攒信任):知乎回答 / 专栏、36 氪 / 钛媒体投稿 —— 这些平台被 AI 认定为 “高权威”,引用概率高;

曝光站(扩范围):小红书(图文)、B 站(视频文案)、Medium(英文内容)—— 覆盖不同场景,让 AI 更容易抓到你的内容。

小技巧:同一篇内容,调整格式后多发几个平台(比如公众号发长文,知乎发精简回答),AI 在不同平台看到你的内容,会认为 “这是优质内容”,引用时会优先选。
四、最后提醒:GEO 不是替代 SEO,而是升级

很多人问:“做了 GEO,还要做 SEO 吗?”

答案是:要!

SEO 帮你抓 “主动搜索” 的用户(比如有人搜 “GEO 怎么做”),GEO 帮你抓 “问 AI” 的用户(比如有人问 “怎么让 AI 引用我的内容”)—— 未来这两种用户都会存在,两者一起做,才不会丢流量。

其实 GEO 没那么复杂,新手不用怕,记住 3 个核心动作:
找对用户问 AI 的问题;
写结构化 + 带权威信号的内容;
发到 AI 常去的平台。

如果说 SEO 定义了过去十年的内容流量,那 GEO,很可能定义未来十年的 AI 流量 —— 现在开始布局,就是抢下一个流量入口的 “门票”。

我们可提供系统性的生成式引擎搜索优化服务

如果您对GEO感兴趣

请联系我们或扫下方二维码留下您的需求信息

官网:https://www.molizhishu.com/999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YR8URrU3Nia3x54Rna3UXVibKLYJYu9rdATASEsCFw68icdDXGfUloiaY0lErOP1fskUKhy3gpcPhkGNICiaB4qlZw/640?wx_fmt=png&from=appmsg&watermark=1&wxfrom=5&wx_lazy=1&tp=webp#imgIndex=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想抢 AI 流量?5 步 GEO 教程,新手也能让 AI “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