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10-21 11:27

AI赋能千行百业,但撑起AI的却是“它”

作者:微信文章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BCZ0hxkOsoT7giaxyGNbzfxkFmBVphUictibCs1e1mQHAHDp4PbuT5stlgvw4hR9ibxwYIpOQXQkYpicCiahcAT8cGw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tp=webp

AI赋能千行百业,而撑起AI产业的核心是“数据要素”业务。无论是智能驾驶还是智慧医疗,几乎所有AI应用场景都离不开它。据艾瑞咨询数据统计,国内数据要素行业预计2025年整体规模达2000亿左右,2028年突破3000亿;2025数据安全发展大会更指出,到2030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7.5万亿元。

在此浪潮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简称“航空港区”)成功入选河南省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省级先行区,成为中部地区冉冉升起的“数据港”新星。



千行百业都在用的AI,都是数据“喂”出来的

数据是AI产业的“基石”,这是业内共识。要让机器“看见”“听懂”“理解”现实世界,必须通过数据标注提供“教材”与“参考答案”。以自动驾驶为例,数据标注项目负责人介绍,仅交通牌类别就超100种,还需覆盖障碍物、红绿灯、城市街道等元素,经筛洗、脱敏、标注的海量数据汇成有用数据集,才能支撑自动驾驶系统识别车道、行人、车辆等对象。对整个AI产业而言,标注后的数据是AI“读懂”“学好”的前提。





在多领域,数据标注均发挥关键作用:智慧零售中,标注顾客行为可分析客流轨迹、优化店铺布局,标注商品图像能辅助库存管理;智慧医疗里,标注CT、X光等影像中的病灶,可助力医生诊断。

数据业务突出,郑州航空港有了“数据港”的新名片

航空港区的“数据港”名片,源于多年积累与关键突破。2024年11月,河南空港智算中心揭牌,作为中部最大智算中心,填补了河南超大规模智算中心的空白;2025年1月,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与航空港区数字经济产业指挥部在该中心签约,彰显其数据交易前沿定位;2025年2月,中心上线全量版DeepSeek-R1&V3及多模态版DeepSeek-Janus-Pro模型,提升AI感知与理解能力;2025年4月,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调研时,肯定了中心“以销定产”的创新运营模式;2025年6月,“河南省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中心”入选省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成为全省40家重点培育AI创新载体之一;2025年8月,“河南空港智算中心项目”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入选“创新先锋”优秀案例,成算力基础设施标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JIbjK6F6ZZhPUQyI5OVJxJFUMtaUia66ia4SykSbVX6dKiclwkjxH4AS8EZria08cny0kJ4DibqO5TuLtQlysqAV6A/640?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tp=webp&wx_lazy=1#imgIndex=1


此外,航空港区汇聚全国路网中心、河南生物医药等优势数据资源,构建了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等十大现代化产业格局,为数据要素发展提供了丰富应用场景,使其在航空港、高铁港、国际陆港、公路港之外,再添“数据港”新名片。

新质生产力+就业机会,看新产业带来的新价值

作为新兴产业,数据产业催生了更多新质生产力。以河南空港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空港数据科技”)为例,作为河南空港数字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布局AI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它已赋能国内30余家头部企业及科研机构,包括自动驾驶车企、大模型公司、算法企业等。在自动驾驶领域,其加工的交通场景高质量数据集达2560TB,支撑车型商业化落地;智慧医疗领域,迭代医疗数据集20TB,采集清洗原始医疗数据150TB;智能教育领域,储备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数据集分别达900TB、1320TB、19800TB、28000TB;具身智能领域,积累2000小时有效时长数据集,赋能智慧物流、康养等场景,实现从“数据支撑”到“价值共创”的跨越。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BCZ0hxkOsoQ4gqboBdTOX89jBJcPutnVHbpnhic8ibiaQh1zLOWCRVfvevyicz4icECQZc6ZflYF0LzkNxzeNia9rj3w/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imgIndex=1


就业层面,空港数据科技以“本地化招聘+系统化培养”破解就业与人才短缺难题。其300余人专业化团队中,绝大多数为本地招聘,覆盖大专至博士学历、18至45岁年龄层。通过“传帮带”培训与晋升体系,零基础员工可成长为“人工智能训练师”,已有多人从行业新人晋升为技术骨干、项目经理。这不仅帮助年轻人“在家门口搭上AI快车”,更为航空港区培育了首批本土AI产业工人,储备了人力资本。河南空港数字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既是AI产业的数据基石,也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致力于让数据要素成为区域发展新引擎。”

数据产业未来可期,“航空港区”模式或成行业样本

数据产业未来前景广阔。2025数据安全发展大会显示,我国正培育数据要素产业链企业,数据标注作为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关键环节,产值已突破80亿元;艾瑞咨询亦预测2025年国内数据要素行业规模达2000亿。航空港区入选省级先行区,叠加空港数据科技等企业的实践,标志着中原地区以数据要素为核心、AI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成型。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JIbjK6F6ZYLXWJF1GeylFDqOZBLpwBojUQbRS1Lp9WM6p36j1S2MZqiawuSibQWI2sTiccHhrdia2O1Ssjg1y2wxw/640?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tp=webp&wx_lazy=1#imgIndex=1


未来,随着先行区建设深入与企业服务升级,航空港区有望形成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可复制经验,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动能”。其母公司河南空港数字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依托空港智算中心“中部最大”的算力优势,卡位数据要素服务赛道,既填补产业链缺口,又探索出“新兴产业拉动高质量就业”的特色路径。据介绍,河南空港智算中心全面建成后,运算能力将达100000P以上,可提供基础算力、算法训练、推理等服务,赋能科研、工业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推动河南及中部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助力航空港区打造数据集散、大模型平台、应用示范、企业汇聚四大高地。空港数据科技等企业则将持续以“数据燃料”激活AI产业,为区域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编辑:丝路传媒

更多精彩来自“空中丝路航空港”视频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赋能千行百业,但撑起AI的却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