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会不会取代人类
作者:微信文章从一个实验开始说起,一个房子里有一个人,他不懂中文,他和外界互动的方式是传递中文卡片,当然房子外面的人也不懂中文。
房子里有无数做好标记的卡片,当外面的递进一张写着“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夜”的卡片,房子里面的人会按照卡片上对应的编号,找到另一张卡片还给外面的人,卡片上写的是“白天”,当然提问卡片的问题可以各种各样,但是总有设定好的卡片等待回答。
这个实验是不是和AI的概念接近,AI并不会思考,它做出的反应只是像房子里面的人一样,按照之前标记的东西给出答案,不是像人类那样真正理解客观事物的本意。
现在有一种声音就是:以后普通打工人没有活路了,开车有自动驾驶,流水线有机器人,就连做个饭都有炒菜机器了。
其实不用太焦虑了,虽然人工智能的发展已成为当代科技变革的核心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深远而复杂,但是理性的态度来看,综合当前技术发展水平与人类本质特征,可以得出结论: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会对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产生根本性改变到是肯定的。
有些工作确实要没了,比如一些重复性高、技术含量低的岗位,得提前想好怎么转型,多学点新本事。反过来看这个问题,通过AI使得整个人类的生产力提高了,那么我们的分配是不是也会提高呢。
目前来看,AI只是一个工具,通过这个工具在金融建模、医疗影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确实是取代对了部分人类的劳动。
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灵光一闪”——那种打破常规、从0到1的创意,只有人类,AI现在还做不到。利用AI的“创新”,其实是把以前学过的东西重新拼一拼、改一改,本质还是“模仿”。而人类的珍贵,恰在“不完美”之中——我们有温度、有感知、有创造力。
往往都是势推着人走,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拥抱变化,学习用新工具,提升自己,让AI成为你的助力。
页:
[1]